挖掘红色资源内涵 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玉泉区教育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带领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等,追忆峥嵘岁月,领略英雄事迹,激励学生成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表演情景剧《草原红色记忆》。新华网发 (丁根厚 摄)
在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师生们精心策划排练的儿童红色剧目《草原红色记忆》,让学生在演、观、评、议红色剧目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牢爱国主义根基,把“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根植在学生们心中。
在玉泉区巧尔齐召小学、石东路小学,学生们将一段段红色历史改编成情景剧搬上舞台。《塞外呐喊》《刘洪雄》……一幕幕红色剧目的生动演绎,再现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乌兰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场馆,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多元的形式,新颖的讲述,一系列以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正在玉泉区各学校如火如荼开展。
玉泉区教育局局长郝丽丽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明理启智、立德成志的关键阶段,也承担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起好头、迈好第一步”的作用,玉泉区各小学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将参观、寻访、体验紧密结合,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有效融入传统文化 涵育学生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玉泉区教育局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拓宽路径,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024年9月8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小学学生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参观。新华网发(丁根厚 摄)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学生在学习非遗美食烧麦的传统制作技艺。新华网发(丁根厚 摄)
在位于玉泉区的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里,一帧帧历史的印记,一项项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座微缩复原的古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自玉泉区小召小学、南茶坊小学的学生们驻足于这些生动的老照片和珍贵的实物前,沉浸式地感受着家乡的发展轨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玉泉区教育局积极引导各中小学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堂,不断涵育学生的文化自信。玉泉区南柴火市街小学结合当地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时令节气文化,将美食制作融入思政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同时感受传统饮食文化魅力。
从剪纸艺术到皮影表演,从手工面塑到舞狮表演……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正逐步走进玉泉区各中小学校园,丰富着学生的文化生活,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培养着新一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探索科学奥秘 “孵化”学生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意义重大。玉泉区教育局以思政教育为主题主线、以科学教育为内容载体,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引领他们探索未来之路。
11月7日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学生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感受科技创新魅力。新华网发(丁根厚 摄)
玉泉区恒昌店巷小学学生在模拟器上体验驾驶客机。新华网发(丁根厚 摄)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迎来了一批“小客人”,来自玉泉区石东路小学的学生们在科技感十足的氛围中,开启了一场脑洞大开的科技研学之旅。
看着一盒盒牛奶在生产线上“疾驰”,机械手和无人运输车协同作业,将产品打包送入智能仓库,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各司其职”……学生们热情高涨,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其感受到科技创新潜藏的无限可能,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
航空知识、地震科普、智能制造……近年来,玉泉区教育局充分挖掘拓宽科技资源,推动思政课堂与科创实践深度融合,培养激发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一次次“身临其境”的探索实践,一场场沉浸式的熏陶感悟,玉泉区的思政课堂在行走中不断延展教学“半径”,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新的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神圣使命。好的思政课是一场不断投入实践的接力。”玉泉区教育局局长郝丽丽表示,将不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让思政课充满生机活力、散发实践气息,达到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目标。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