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讲坛/吕进诗学讲坛·第十五讲:“海外华语新诗的创作资源和母语审美守望”顺利举办

文摘   2023-11-04 21:05   重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光大讲坛/吕进诗学讲坛·第十五讲

“海外华语新诗的创作资源和母语审美守望”

顺利举办

       2023年10月27日下午2:30,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社科联)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新诗创研基金承办的西南大学光大讲坛暨吕进诗学讲坛第十五讲——“海外华语新诗的创作资源和母语审美守望”,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荟文楼807会议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海外加籍华裔诗人、作家宇秀担任主讲嘉宾,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主持讲座,新诗所全体硕士生、博士生参与此次诗学讲座。


       首先,诗人宇秀以梁实秋写的散文《诗人》为导入,结合自己的移民经历,认为“海外新诗”跨越了文化语境和地理空间,在异质文化里寻求新的写作资源的可能性。其次,宇秀认为如今的诗里很难看到新颖的、原创的意象,倘若要把握新的写作资源,就要创造新颖的意象。以乡村诗为例,今天的农村和过去的农村已经不太一样,但是很多诗人仍然在写乡村的麦田。宇秀认为,如今的农村景象,更多的应该是她在《农事》诗中描绘的那样:“拉磨的老驴和空空的磨盘/相视无语”。针对这种现象,宇秀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原因,认为这是诗人在写作时屏蔽了现实,诗人进入的语境不是亲身经历的,并不来自个人生命体验,而是源于二手的现实经验,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抄袭。宇秀认为,写作资源丰富多彩,但是很多诗歌写作者不能把它运用到诗歌文本中,她对此感到遗憾。


       接下来,宇秀以朦胧诗诗人为例,指出大部分朦胧诗人出国后基本不再写诗。这是因为在非母语的边际化语境中,作为“访客”的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当地生活,同时,又和母语有了一定距离,丧失了朦胧诗创作和意象原创的条件。因此,海外华语新诗的创作迫切需要在地经验的融入,以开掘新的创作资源。宇秀通过分享个人的创作经历,以此说明海外的写作资源怎么进入诗歌文本。结合自己开餐馆的经历,宇秀认为,写诗时诗人的感知系统要全部开放。很多时候写不出诗,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因为诗人的心灵空间越变越窄。作诗需要生命体验和痛感,没有心灵的空间,是不能写诗的。这涉及到一个技巧问题:现实中的写作资源怎么进到诗里,变成诗句?针对这个问题,宇秀以“物象”和“意象”的区分为切入,具体举例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说明如何创造新颖的、独特的意象,进而完成写作资源的开掘。从“无效写作”“伪抒情”谈到观察生活,宇秀提出了“第一印象是两张底片的叠加”的观点。生活经验和瞬间印象的结合,是创造独特意象的关键所在。


 

       随后,宇秀从芭蕾舞的《白毛女》的艺术审美感受出发,提出诗本身就是语言。诗歌不是叙述文学,也不是要寻找深刻的思想,而是一种美的感觉。它触动人的心灵,就像看芭蕾舞一样。宇秀接着谈论其对口语诗的拒绝,认为这是没有语言的人寻找的一个幌子。但同时又提出,她不拒绝口语入诗。以台湾诗人洛夫的《午后》为例,宇秀详细说明了如何运用平白的口语碰撞成新颖的意象组合。宇秀总结道:“诗歌是语言艺术的高级形式,是语言的“金字塔”,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的人,是不能写诗的。”

 

       最后,宇秀以自己的诗《宋朝的天空还在今天的天上》来回应今天的主题,作为这场讲座的结语。

      “北美六月里的风/不是汴京的燥热,也不是西湖的醺醉/它携着海洋的肚量/宽敞得像尺寸过大的披风/谁都可以披一下,却于谁都不那么合身”

       宇秀还附赠了一个“小彩蛋”,播放为痖弦先生写的《槌衣石》的朗诵版。至此,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文图:梁莹

排版:梁莹

责编:姚溪

   审核:向天渊

通联邮箱:swuxxs1986@163.com

关注我们,诗歌与你同在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