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和孩子们一起读诗
2014~2024,风云变幻的10年间,我们在世界的一隅安静地做书,让初具规模的“给孩子系列”走进了上百万个书架,成为孩子们爱读的书、亲子共读的书,和一些大人们的枕边书。
10年辛苦不寻常,但是能留下这样一套经典的书,让它留传后世,这份辛苦非常值得。
庆典这一天,我们邀请了参与这套书创作、编选的作者及关心支持这套书的朋友们,一起庆祝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他们是:
“给孩子系列”主编北岛、作者及选编者周国平、唐晓峰、李文儒、刘涛、贾珺、张静,作品入选者及译者蓝蓝、欧阳江河、刘文飞,以及音乐人、歌手钟立风,还有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壹舞天真、同心小学及彩虹合唱团的孩子们。
下面就是本次活动的精彩回放——
“给孩子”走过的10年
说“给孩子系列”是童书界的精神高地毫不为过,历时10年之久,锻造这套丛书的过程也像一本小书一样,有故事、有起伏。在活动当日,“给孩子系列”策划方活字文化总编辑李学军发表开场致辞,为读者讲述了“给孩子系列”诞生和出版的历程。
“给孩子系列”策划方活字文化总编辑李学军
李学军说,“给孩子系列”项目开启之初,活字文化创始人董秀玉就说,我们要把人文通识教育从之前的大学阶段延伸到青少年阶段,所以,编辑团队就邀请了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学者,请他们为青少年创作作品。
在今天做出版很不容易,很多时候是在追赶速度,但是还是需要有一些人能沉下心来,做一些能留得下来的好书。“给孩子系列”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因为“给孩子系列”的团队相信文明、文化传承的力量就在这些能留得下来的好书之中。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做了致辞。他说10年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10年前第一次读“给孩子”的书时,他还没有在出版业工作。当他把《给孩子的诗》交给孩子,看到了这套书中所包含的对于人文、知识、成长的理解,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在进入中信出版集团工作之后,当发现产品里有这样一套书时,他非常自豪。他引用英国学者弥尔顿的话:
给孩子的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
他说,这么多大家聚集在一起为孩子创作作品,就是把中华文脉里最宝贵的东西给传承下来,这是学者和出版方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此外,陈炜董事长对现场的小朋友们说,在短视频、流媒体时代,孩子们要学会去感受文字之美,不要忘了中国文字五千年的传承。“给孩子系列”提供的是对于中华文化,中国的人文、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认知的文字图谱,让孩子通过课内、课外的学习更加健康地成长。他说,出版方愿意把文字嵌入孩子文化认知的行为之中,也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前赴后继地把给孩子的知识产品做好,把给孩子的文脉传承做好。
孩子们的诗歌朗诵
来自同心实验学校的高明希、李振泰、张孟悠、付晓乐、刘梓帆,朗诵了《天真的预示(节选)》(布莱克)和《星星》(索德格朗)。
与诗人们合诵诗歌
史家小学的孩子们和北岛、欧阳江河、刘文飞、蓝蓝一起共同合诵了北岛的《乡音》和达维什的《想想别人》。
庆祝给孩子系列销量破400万册
10年,《给孩子的诗》达成了百万册,为数百万的孩子们打开了一片天地。为庆祝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北岛和活字文化总经理覃田甜、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潘岳、中信童书总出版人王菲菲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来自五湖四海的祝福
10年里,有太多和“给孩子系列”结缘的美好故事。这些美好的遇见,不仅来自作者、编者,还有千千万万的读者、推广人。在10周年之际,他们发来了祝贺短视频,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美好的祝福。
系列作者与小读者互动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作者唐晓峰
VS北京四中樊溶溶同学
✦
✦
2018年,在北京四中上学的樊溶溶同学跟随历史地理学者唐晓峰老师在什刹海边游学,上了一堂身临其境的历史地理课。
匆匆六年过去,她又有机会和唐老师一起探讨历史地理这个学科,她向唐老师提出了自己重读《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后的疑问:展开历史地理的研究意义是什么?历史地理这个学科有什么社会价值?
唐晓峰老师说,我们常说“诗和远方”,这个“远方”就是地理,如果再加上时间,这个“远方”就成为“历史地理”。他用孩子们朗诵的谷川俊太郎诗歌《河流》举例,认为把这首诗中的“河流”换成“大地”,就可以很到位地描述历史地理。唐晓峰老师说北岛曾说过“我们要打开世界的大门”,而有一扇大门就是在大地上;一切厚重的历史,都是发生在大地上。
点击图片购买
《给孩子的古诗词》整理者张静
VS小熊和妈妈
✦
✦
10年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从这张照片里,我们看到了《给孩子的古诗词》陪伴一个女孩的10年,也是一个家庭的10年。
在庆典当日,照片上的女孩小熊也和妈妈来到了现场,向我们分享10年间共读古诗词的故事。可爱的小熊也向《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的整理者、南开大学张静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得到了张静教授耐心、细致、精彩的回答。
张静说,“给孩子系列”希望给孩子打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家门口的,也许是活在孩子未来的、想象的世界中,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古诗词中的一些感动、体验,未必是孩子现在能够感知的,但这或许是我们生而为人一定会遇到、体会到的,所以不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都有一种指路明灯的意味。
点击图片购买
《给孩子的故宫》作者李文儒
VS清华大学刘沛扬同学
✦
✦
10年,“给孩子系列”的读者也在成长,刘沛扬曾是这个系列的一位读者,如今,她已经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在现场,她选择向《给孩子的故宫》作者、故宫老院长李文儒提问。她的问题是:对于不能亲身去故宫的孩子们,这本书希望孩子们从中收获什么?
李文儒认为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他提及曾经有小朋友问他:“故宫里有鬼吗?”让他不知如何回答,再一问,才知道是大人告诉他说故宫里有鬼。还有现在非常流行穿着皇上、皇后、格格、阿哥的衣服逛故宫。这一切都让李文儒沉思一个问题:大人带着孩子逛故宫这座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形象化代表,应该看什么?怎么看?李文儒说,在《给孩子的故宫》这本书里,他就是想用反思和批判的眼光,去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图片购买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作者贾珺
VS刘泽宇小朋友
✦
✦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是“给孩子系列”最新一本。古建筑作为一种“大积木”备受孩子们欢迎。在活动现场,也来了一位对古建筑感兴趣的小朋友刘泽宇,他向这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史学者贾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他暑假要去苏州玩儿,如果去苏州参观园林,应该去哪里,注意些什么?
贾珺推荐了网师园,因为这座园林的尺度合适,非常精致,而且游客也没有拙政园和狮子林那么多。至于去了之后怎么观赏,贾珺建议去之前先看地图,在逛的过程中,一边走,一边去回望走过的立体的画面,把亭台楼阁和山水、植物结合在一起来细细地欣赏,不要放过任何的细节,包括其中的匾额、对联等,这样一定会有非常丰富的收获。
点击图片购买
《给孩子的哲理》周国平发言
人生的很多事,最智慧的头脑早就给过我们答案。哲学家们早就在讨论人生中共同的、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在庆典当日,《给孩子的哲理》一书的选编者周国平到场并做了精彩的发言。他说,“给孩子系列”的这个“孩子”应该是广义的,应该是给儿童、少年、青年以及所有葆有童心的成年人。这套书虽然好读,但是一点儿都不浅,甚至很深刻。他说,这套书有三个东西非常珍贵,
一个是“通识”。周国平认为,通识不是普通的知识,而是经典的知识。是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打通人文、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经典的知识。
第二是价值观,贯穿这套书的是真善美的价值观,是求真,爱美,向善的精神力量。
第三,是独立思考的觉悟和能力。受到过经典知识的熏陶,有好的价值观,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善于独立思考的。
周国平说,这些品质不仅仅是孩子需要,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都需要的。
点击图片购买
图书捐赠仪式
活字文化在策划出品“给孩子系列”的10年中,也多次在公益领域中投身给孩子的事业。
在“给孩子系列”10周年庆典现场,“给孩子”又为通过音乐帮助乡村儿童追求艺术梦想的“彩虹合唱团”的孩子们,以及受探索城中村困境儿童可持续成长的“同心儿童友好空间”帮助的随父母从全国各地来北京的随迁子女们,捐赠了“给孩子系列”图书。
活字文化董秀玉女士、汪家明先生、北岛先生,和中信童书总出版人王菲菲一起给孩子们赠送了图书。
全场合诵北岛诗歌
《我们每天早晨的太阳》
北岛
小草柔软的手臂托起太阳
不同肤色的人走向你
汇成光芒,你像钟一样敲响
震落了山顶的积雪
皱纹深处颤抖的恐惧和忧伤
心灵不再躲到幕布后面
书打开窗户,让群鸟自由地飞翔
老树不再打鼾,不再用枯藤
缠住孩子那灵活的小腿
少女们从沐浴中归来
拖曳着星星和辽阔的月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声音、爱情和愿望
兀立在恶梦中的冰山
在早晨消融,从残留的夜色中
人们领走了各自的影子
让沉重的记忆在脚下
在行走中渐渐消失
手臂和手臂相连的地平线上
每个故事有了新的开始
那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