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贾珺×北大李若辰:怎么看懂古建筑这部“木头的史书”?

企业   2024-06-11 18:01   北京  



梁思成说:


“建筑的性格,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


建筑的选址、朝向、造型、功能、布局……无一不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折射。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人基于对世界、时间、空间的独特认知,而形成的一套独一无二的营建体系,不仅具有艺术美感、科技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是孩子认识中国历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好切入口。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示意图(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10年前,诗人北岛编选《给孩子的诗》,以此为开端,他邀约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生命科普等各领域的顶级大家,编写“给孩子系列”丛书,这套书也成为华语青少年通识读物中的现象级图书。如今,在出版10周年之际,“给孩子系列”又推出全新力作:《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的作者是著名建筑史学家贾珺,他师承梁思成、郭黛姮先生学脉,本次以多年研究之力,为“给孩子系列”撰写了这本古建筑通识入门读本,带孩子遍览5000年中国建筑史卷,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透过古建筑,看懂五千年中华人类史。


刚刚过去的六一节,贾珺老师做客北京SKP RDV书店,和语文老师、教育博主李若辰(@小若学姐)一起聊了聊古建筑可以可以带给孩子的成长价值。今天为大家分享当天活动的精彩实录——




中国古建筑是木头的史书

本文整理自贾珺、李若辰在SKP RDV书店的对谈


李若辰

北大中文系学姐、探月学校高中语文学科负责人、《一认真你就赢了》作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公派美国范德堡大学教育硕士,毕业归国后成为中学教师。现任北京探月学校高中语文学科组长,同时担任学生发展指导课研发带头人和学生个人导师。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倡导通过经典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她著有青少年成长励志畅销书《一认真你就赢了》,并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分享教育内容,全网70万+粉丝,是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的“小若老师”。


为什么要写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李若辰:大家好,我是李若辰,今天非常开心来参加贾老师这本新书《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的发布仪式。读到这本书我非常地喜欢,非常地惊喜,因为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很多文学、文化、历史相关的话题。贾老师这本新书是专门为少年读者及各年龄段的古建爱好者所写的入门级通识读物。我们会跟随贾老师,通过他的书和他的分享,一起去领略中国古建筑的奥秘,深入地探索建筑之美。下面,我们邀请贾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书。


贾珺:好,各位现场的朋友,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到场和聆听。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其实是“给孩子系列”丛书当中的一本,10周年的时间,这个系列到现在已经出了18本了。这里面包括多位前辈、大家,从不同的领域都给孩子撰写了经典著作。


“给孩子系列”全家福(截至2020年)


我本人最近20年来一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书,我教的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也会写一些书,除了一些专业的著作是给同行看的之外,也会写一些偏通识的读本,主要是面对成人读者做的工作。《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是第一本专门给孩子的,面对更年轻的读者朋友来写的一本书。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其实是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大家都知道建筑的文明是特别重要的一种见证,它凝聚了很多历史的沧桑,同时也是技术、艺术的双重结晶。我们去了解一个文明或者一段历史,如果能通过建筑观察,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以前也在欧洲留学访学过,经常会看见他们的中小学老师领着一帮孩子去一个古老的教堂,甚至一段残垣断壁前面,在那里现场上课。有时候我也听一下,他们讲得非常好。我也了解了一下,我们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育很少会出现这个方面,更多还是以狭义的课本的教学为主,这可能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贾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工学博士。师承梁思成、林徽因、郭黛姮学脉。主要从事建筑历史、风景园林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教学与设计工作,曾参与晋祠保护规划。出版有故园惊梦:园林里的中国》《北京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等。


其实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出行比以前方便,也有很多小朋友会有机会跟着父母去旅游,也会看很多的古建筑。但是由于缺乏相对比较好的引导,大家经常就是一种打卡观光的模式,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就结束了。到底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是有所怀疑的。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专门针对这样的读者出这样一些书,或许能够从一定的角度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也会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对建筑感兴趣,从中学到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所以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才完成了这本书。


贾珺老师给小朋友们画了一座房子,还是孙悟空变的


李若辰:感谢贾老师的分享和介绍,给孩子们写书我一直认为还是有点挑战的,尤其是咱们建筑学本来就是一个有专业门槛的领域,而且古建筑领域又有很多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点生涩的专业词汇。所以我也比较好奇,您写这本书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或者有没有比较有趣的故事?



“理工男”怎么写一本

文理兼通的书?

贾珺:我本人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都是学建筑学的。在咱们国家建筑学属于理工科,我也算是理工男。但是,建筑本身又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专业,又包含非常多的社会人文元素和艺术元素,所以在学习当中也会关注文科领域的知识。


1999年清华建筑史研究所师生合影

(左起前排:吕舟先生、廖慧农老师、郭黛姮先生、鲁佳、

后排:刘畅,魏青,方晓风,贾珺)

(图源贾珺微信公众号“十一贝子”)


写这本书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我也在想,给自己建立一个最低的要求吧,就是把建筑这个事情先说清楚,语言又不能太晦涩、太专业,让小朋友至少能读得下去,还能够大概弄明白,如果觉得还有点意思,那就更好了——就是这样的一个要求。


这本书一共分了10章。用怎么样的构架才能把这个庞大的话题大概地介绍清楚?我琢磨了一下,是这样的思考逻辑: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目录


成书架构

首先,中国的古建筑和西方的古建筑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早期到晚期,建筑的年代差异不是那么明显。换句话说,从上古年间、秦汉时代,一直到清朝,不是很内行的人,看着这些建筑会感觉都差不多。


但是西方的古建筑不是这样的,它从很早的古希腊到古罗马,到中世纪的罗马式、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再到之后的巴洛克,每个时期的建筑都有非常剧烈的变化,差异极其的显著。


罗马式

哥特式

巴洛克式


要讲中国古建筑,可能就需要先把统帅几千年的总体的特色做一个介绍,就是先不考虑每个具体年代的差别,先了解中国古建筑很稳定的、很共性的一些特点。比如说,主要用木头来做构架,做装修;会分成台基、屋身、屋顶三个段落;里面包含哪些构件;背后隐藏的技术元素,包括门窗、油漆彩画等等……


太和殿小兽图

图源《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这些绵延几千年的一些很本质的东西。前两章就想先把这个事说清楚,而且顺便介绍一下最常用的古建筑术语,这样大家对中国古建筑基本的概念,在心里会有一个把握,然后再去看具体的案例或者看不同时代的变化,起码就会有一个基础。这是第一。


典型中国古建筑构成示意图

图源《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第三章主要是通过时间的脉络,把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上古三代以及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大概发展的脉络,给大家梳理一遍。尽管中国古建筑按梁思成先生的说法叫“几千年一气呵成”,差别不是那么显著,但是毕竟还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一个时期会有自己的重点,会有自己的突破,在技术方面有自己时代的风格。这一章能够把这几千年的脉络给大家基本梳理出来。


再后面七章,是分别介绍中国古建筑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七种类型,包括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另外把佛塔单列了出来,因为它特别特殊;此外还有民居;最后说的是园林——最能够体现中国古建筑神韵、特色的七个类型,包括每个类型的特征以及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在这里面都会做一个解说。


所以,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架构,能够把中国古建筑的全貌,包括一些特别重要的节点,都能够相对清楚地交代出来。大概是这样一个想法。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内页图


建筑中的历史

李若辰:听贾老师这部分的讲解,我就想要读懂这本书,是不是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沿革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贾珺:对,您说得非常对。建筑本身至少包含三个领域的东西。第一是技术,因为建筑毕竟是一个技术的产物,我们造一个房子要考虑用什么材料,要保证结构稳定,比较长的时间里屹立不倒,这里面有很多力学计算的问题,还有很多材料学方面的问题,这是很技术、硬核的部分。


第二,建筑一定是非常追求审美的艺术创作,尽管建筑是匠人造的,但是很多匠人有非常高的审美修养,我们今天往往把很多古建筑看成是古代文化遗产里面最精美的艺术品。


第三,所有的建筑都是在特定时代为特定人群服务的,它一定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因为它要满足基本的功能。比如住宅要有起居、做饭的功能;宫殿里,皇帝要上朝;寺庙,要能够拜佛求神——有跟人的活动紧密相关的功能,但是又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属性。所以,刚才你说了建筑是包罗万象的,里面会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学、宗教、哲学……恰恰因为如此,建筑特别有魅力,吸引我们通过它去了解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内页图


李若辰:是的,建筑其实是一个窗口,也是文化中为数不多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虽然出于保护咱们不能去摸,但是毕竟它是实际存在在那儿的。古建筑是一个很深奥的领域,但是读贾老师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的遥远。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民居中很典型的合院式住宅。


我也看到书里面有讲到例如阿房宫、岳阳楼,我们参加过中高考的都背过相关的篇目,建筑也是里面很重要的内容。另外,贾老师是清华的,我是北大的,我记得我们清华北大很多建筑也是有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的。


秦咸阳宫大殿复原图

图源《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北大清华的古建筑

贾珺:非常经典!是这样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燕京大学,它的校园都是在清朝王府公主花园的旧址上建起来的,本身就包含很多古建筑。“清华大学”这个名字就是当时王府花园的名字,它本身就叫“清华园”。


清华南门


清华这个词来源于成语,大家非常熟悉“水木清华”,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专门追究过什么是“水木清华”。清华是形容词,水和木是名词。所谓的“水木清华”就是指水非常清,树非常繁茂。后来,这个词也形容一个人风度非常的优雅。


水木清华匾额


大家知道园林里面最多的就是树和水景,所以“清华”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多次用来形容园林风光,也用作园林的名字,清朝还在沿用。到了光绪年间,因为想筹备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就利用这个已经处于荒废状态的“清华园”办了这个学校,就顺便把园林原来的名字拿来做学校的名字。今天的清华北大校园里还有很多当年古代园林里留下来的亭台楼阁,和后来近现代的校舍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现在,清华北大也是北京最热门的旅游观光地之一了。


古色古香的北大西门


李若辰:对,是的。刚才贾老师说的这段故事我都不知道,虽然我就在一路之隔的隔壁上过4年的学,非常有趣。我们发现古建筑虽然离我们很近,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从这个角度去观照或者思考我们的生活空间,贾老师您觉得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小朋友或者大众读者,去对古建筑产生更多的兴趣呢?


李若辰


中国古建筑

是木头的史书


贾珺:我们绝大部分人不再生活在古民居当中了,我们现在都是生活在楼房里面,只是把古建筑当成一个参观的对象,所以觉得古建筑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很正常。但实际上,人类的发展本身是一条不停流淌的河流,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一段水面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有上游,而且还在继续向未来的下游流淌。我们生活在今天,但是我们需要对人类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对我们的祖先有更多的尊敬,而古建筑是特别好的一个窗口和契机。


古建筑在生活当中依然是无所不在的。拿北京来说,北京是一个古城,我们只要走两步就能看到一个老胡同,一些老的四合院民居,或者像故宫、天坛……这些重要的文物建筑还在,我们是能够看见的。

北京典型四合院平面图


另外,我相信大家在任何一个时段打开电视机,至少有一个台在播清宫戏,最近10年很火的《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等,虽然很多背景不是在真正的故宫里拍的(是在浙江横店故宫的布景里拍的),但是有的布景非常好,不见得很真实,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建筑的窗口。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建筑已经相对比较沧桑,比较破旧了,类似一个化石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点点还原、想象的本领,需要明白这些古建筑刚刚建造或者还在使用的时候,它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其中的一个空间,它承载了当时那群人的喜怒哀乐、儿女情长,甚至是刀光剑影。


所以,我们要是有一点脑补的能力,就能发现古建筑更有意思了。它是当年人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凝聚前人气息的地方,它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所以,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因为建筑比书本更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很多印记。这个话说欧洲建筑比较准确,如果换我们中国的建筑,应该说


“建筑是木头的史书”


因为中国古建筑主要用材是木头。

中国古建筑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李若辰:非常喜欢贾老师的这段分享,尤其是提到我们去了解和参观古建筑的时候需要一点想象力。我们需要想象古人在这个空间里生活、思考、相聚、离别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现在马上要放暑假了,大家出游的时候很喜欢去一些有历史建筑的景观,比如苏州园林啊,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啊……像我的家乡是山西,山西也有很多古建筑,像云冈石窟、悬空寺……但是我们去这些景点,包括我自己小时候,可能都是走马观花为主,拍拍照,打打卡,确实有点可惜。贾老师有没有更多的建议给到家长、孩子和年轻人,让我们来到这些真实的古建筑身边的时候,可以有更好更多的收获,而不是只停留在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层面?


李若辰、贾珺


古建筑的门槛

没那么高


贾珺:好。我刚知道李老师是山西人,我非常羡慕,山西是中国保留相对早期的古建筑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中国宋朝之前的木结构建筑,从唐五代之前,到宋辽金时期,80%以上在山西一个省——这是一个巨大的古建筑的宝库。我们清华从我的老师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开始,不知道有多少师生每年都去山西做测绘,做调查,发现永远也了解不完,这确实是学习古建筑最好的一个地方了。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佛光寺考察测量


刚才李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如何更好地通过古建筑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北大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它是对一切文化的欣赏态度:


“慢慢走,欣赏啊!”


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时候像完成任务一样,为去而去。现在小朋友的教育,甚至包括素质教育,包括玩,都带有应试的色彩,好像一定要完成某一个指标。比如我要去一个地方,好像今天去了多少个点,都拍了照,就行了,就像你说的打卡。到底去那儿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没有去想。


其实,如果真的想有更多的收获,或者为了让身心得到更愉悦的感受,其实不必那么匆忙。我们一天能够把一个地方转明白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另外,如果要想对古建筑获得更准确的知识,我有一个开玩笑的话,第一不能相信网红,因为网红都是为了吸引眼球,有时候会故意说一些很离谱的话。第二,不能完全相信导游,我觉得很奇怪,我们国家大部分导游的那个词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编的,经常说得似是而非,甚至是离题万里。第三,不要相信历史电视剧,很多历史剧没那么严谨,比如一个汉朝的故事,背后的建筑是清朝的,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些更权威、更准确的书。


在探访每一个点之前,最好是做一些功课,你会有些基本的了解,不要完全两眼一抹黑,去现场随便乱撞,或者直接听导游去忽悠,这是非常危险的。在现场,如果把自己之前预习的知识和实物做对照,你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看完之后,最好再有点复习和回顾,印象会非常的深刻。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多去几个点之后,很快就会成长为半个专家。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殿斗栱


我见过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他问我的问题,甚至是连我们清华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没有注意的事。如果他特别热爱这个,看得特别多了,真的能够有非常好的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是很小的小朋友,他都能够很清晰地告诉我,斗栱怎么去数,多少跳,怎么去计算……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上过这个课,自己还专门搭过。


我觉得只要花一点点心思,其实专业的门槛绝对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因为都是人做的东西,打个比方说,很多人会觉得古汉语特别可怕,其实它和我们现在的汉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绝对孤立于今天的汉语之外的,只要稍微克服一点点难点,跨过这个门槛,你会发现它完全是相通的,也非常容易理解。而且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你去关注。


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组合示意图


李若辰:非常同意贾老师说的,我们有时候旅行变成了为了去而去,而不是为了真正地去深入体验这个地方的人文、自然,还有它的历史等等,所以可能真的要慢一点,慢一点。


我也想到刚才贾老师说在出发之前要做一些功课,当我们要去一些历史文化古迹,拜访这些亭台楼阁的时候,我觉得贾老师这本书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家长带孩子行前预习,以及在现场做对照学习的工具。


我们刚刚也听到贾老师提到不管是汉字,还是中国的文学里面,都有很多跟古建筑紧密相关的内容,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些成语,比如说“如椽之笔”“债台高筑”,包括《诗经》里面的一些诗句,比如“如鸟斯革,如翚(huī)

”,它是用来形容古建筑的屋顶,那种非常飘逸美丽的样子。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贾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分享更多在古建筑上能够学习和领略到的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汉字中的

中国古建筑

贾珺:李老师是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所以一说到她的本行就会特别的高兴,也如数家珍。刚才我说到,我们中学课堂当中学到的所有知识,或多或少在建筑上也能够看得见,甚至是用得着的。李老师是教语文的,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点我个人的粗浅体会,就是通过古建筑怎么去学语文,或者说古建筑怎么和语文知识来对照。


大家知道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越是早期的文字,比如甲骨文、金文、篆字,它的象形程度就越高。所以,很多跟建筑有关的字,它本身就像画一样,非常逼真地展现了当时建筑的形象。举个例子,我们汉字里面有一个宝盖头,宝盖头最早非常明显是一个带屋顶的房子的形象



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绝大多数宝盖头的汉字,都是和建筑有关的,比如,家里有玉,就是“宝”;室内的“室”,宇宙的“宇”——都是宝盖头。



这个字大家认识吗?这就是“家”。家是什么意思?一个房子,里面画了一头猪,猪的字形后来慢慢演化,变成一个“豕”,“豕”还是猪的意思,只是变得更抽象了。大家要明白,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时代,对于一个农家来说,最核心的财产除了农田之外,就是房子和家畜。我老家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农村里要介绍对象作媒,一般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要告诉对方他们家有几间房、几头猪。显然有了房子,有了猪,就可以成家了。今天,在相对偏远的山区里面还是能够看到类似这种构造的房子,上面是房子,下面做猪圈,包括藏族的民居,都是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很多汉字本身就能够告诉我们非常丰富的建筑信息,汉字演变到后期,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它象形的程度没有那么显著了,但是这里面依然有大量的信息。比如说绝大部分古建筑构件的名词,都是木字边的,比如说“梁”“柱”“枋”“椽”,很显然,它们都是木头造的。


中国古建筑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


再比如,很多表示墙这个含义的字,都是土字旁的,比如说“墙”“垣”“壁”“堵”,包括“城市”的“城”,这个字最早的含义不是城市,而是指城墙。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早先时候所有的墙都是土夯出来的。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砖墙,包括长城,其实是明朝之后的事情。从明朝开始,中国烧砖的技术突飞猛进,产量比之以前上百倍地增加。烧砖技术其实产生很早,春秋时期就能够烧砖,但那时砖产量低,而且只在建筑的局部用,大部分的墙都是用土夯的。到后来,砖产量提高了,我们看到很多民居、寺庙里面都换成了砖,这其实是最近四五百年、五六百年的事情。而且,砖本身也是拿土烧出来的,依然是跟土离不开的。


唐代大明宫丹凤门复建形象


中国今天还有一种跟建筑有关的专业叫“土木工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拿木头,和与土有关的比如砖、瓦、石头等,共同来建房子的。土和木,以木为主,以土为辅,是中国建筑最核心的两大材料,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今天的建筑其实很多不太用木了,也不完全是土,但是“土木工程”这个词我们还在用,就是这个逻辑。


书法中的古建筑


再说一个有趣的话题:汉字演变到后来,变成楷书了,象形度没那么高了。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汉字书法线条的表达方式,和中国古建筑的表现方式高度的相似。


中国古建筑梁架与汉字书法比较


我们看西方建筑会发现一个特点,西方建筑的雕塑感很强,就是它往往表现出一个相对单纯的几何的造型。比如我们看它的墙,往往就是一个块,不是一个顶。包括对西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就是一个锥型。看起来你很容易把它切割成三角形、圆柱形、半球体,就是几何体感很强烈。


中国古建筑不是这样,我们看过之后印象深刻的不是简单的几何造型,更像是一个由无数线条组成的立体构架。所以,中国古建筑更像是一个立体的书法,西方古建筑更像是一个放大的雕塑——双方有很大的差别。


大家知道中国人艺术训练特别看重书法和绘画,甚至很多别的艺术都和绘画有很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人最崇尚线条之美。而我们看古建筑,木结构本身都是线性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古建筑大部分的构件都拆解成类似于汉字书法的笔画。比如说,柱就是竖,横向的梁、枋更像横;

屋顶就更明显了,一撇,一捺。



所以我特别选了一个汉,就是“舍”,舍本身就有房屋的意思,是建筑的别称。小朋友只要会写这个字,就基本上掌握了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古人总结每一座古建筑都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


下面的“口”字,就相当于台基,台基一般是夯土的,表面用铺砖或者铺石头。


中间这部分是屋身,屋身好比是人的躯干和四肢,它就是梁、枋的构件。


还有一个柱子、两根横梁,就把建筑撑起来了。


上面的一撇一捺,就是飘逸的屋顶。


非常非常形象!“舍”这个字虽然本身也很抽象,但它依然具有象形的特征。


而且古代建筑的构件,一般来说没有特别纯粹的直线,往往都是弧形,或者是带一点弧度的,这点非常微妙。为什么?一根水平的线或者绝对垂直的线,如果没有任何变化的话,你会觉得它比较僵硬,或者说没有活力。但是我们中国人写书法不是这样写的,很多小朋友都练过大字,比如我们写一横,可不是水平写一根线,而是先往下一顿,斜着往上一提,再往下一顿——有端头,这个方向是倾斜的。我们发现很多古建筑里面的构件,包括这个梁,它也不是绝对水平的,而是往往有一个端头。


via:pexels


关于这一点,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做过一个非常好的总结,他认为中国人把建筑的构件当立体的书法来雕琢,体现的就是线条的变化感。因为有端头,有各种各样的弧线,线条就活了,它就具有更多的变化。我觉得这个非常有道理,所以练过书法的小朋友更容易理解古建筑的线条和构架之美。大家记住“舍”这个字,会这个字,就是已经会画最基本的古建筑的剖面图了。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发布会现场


成语中的

中国古建筑


雕栏玉砌

刚才李老师说了,我们今天用的大量成语也是和建筑有关的。有的是指建筑本身,有的已经引申到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甚至已经脱离建筑的本意了,但是它原始的含义是和建筑密切相关的。比如,形容建筑台基的“雕栏玉砌”,南唐后主写过“雕栏玉砌应犹在”。


大家知道建筑为了防水、防潮,需要加填高度之后再来盖房子,这就有了台基。台基跟建筑本身的高低会有不同的规制:等级越高,用的材料越好,建得也越高。所以,紫禁城的三大殿有三层台基,而且表面铺的是非常漂亮的汉白玉。也就是说,它其实不是玉的,不可能有这么多玉,但是栏杆雕刻得非常精美,踏步、台阶的面,给人的感觉像玉砌的一样,所以留下了“雕栏玉砌”的成语。这个成语其实是非常写实的。


北京太庙台基


偷梁换柱

我们再说一个成语,它也是三十六计当中的一计:偷梁换柱。这个词本身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建筑维修工程常用的术语。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古建筑的骨架是木结构,木结构往往是预先加工,端头会刻上榫卯,出去的叫榫,凹进去的叫卯,现场运过去组装而成的,这样施工非常地便捷。


另外一个可能是,这些构件是通用的,很多时候我把这个房子的构件拆下来,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再装起来,还一样可以用。比如说南朝有一个皇帝叫梁武帝,他把皇宫里面的一个大殿直接捐献给了一个寺院,就是把它完全拆下来,运到寺院里再重新搭起来,这就由皇宫大殿变成了供佛的大雄宝殿,只不过是把宝座换成了佛像——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一个可能是,当某一个构件坏了,也可以把它单独抽出来,替换掉——“偷梁换柱”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我们做古建筑维修,还经常会使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就是如果有一段梁已经糟朽了,我们就先加一个支撑,把它给扶住,就像给病人加支架一样,然后把这个梁拆下来,重新换一个新的梁上去。柱子也一样。甚至我不用全换,把某一截锯掉,换一段好的木头,这也是成立的。所以,“偷梁换柱”是这个含义,这个“偷”不是偷窃,是很巧妙地把局部做更替的意思。当然,这个词今天就远远不限于建筑行业了,很多地方都在用,但是它本身的意思很明显,是和中国古建筑和梁柱的结构相关的。


《营造法式》八等材比例示意图


如翚斯飞

李老师刚才提到的“如翚斯飞”,“翚”这个字不好认,它就是五彩斑斓的锦鸡,这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古建筑飘逸的屋顶,特别是屋角那部分,我们叫“翼角”,“翼”就是翅膀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屋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抛物线,是有一个翘起来的弧度。翘起来有多种原因,首先对屋顶排水来说,抛物线排水远比直线排水更快,也更远,它有非常好的功能。同时,它也给建筑带来非常飘逸的美感。所以,在“如翚斯飞”这个成语当中,古建筑的屋顶像五彩锦鸡张开翅膀在天空飞翔。到目前为止,我也觉得所有形容中国古建筑屋顶的词,“如翚斯飞”这四个字是最强大的,非常有文化气息,很优美。


via:pexels


粉墙黛瓦

再说一个成语,也是常用来形容建筑的——“粉墙黛瓦”。所谓粉墙黛瓦,就是用白粉涂墙,瓦是偏黑色的。在中国的东南部,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民居中,我们常常看到粉墙黛瓦建筑,北方很少见。《红楼梦》里面有一个黛玉,黑色的石头叫黛,“粉墙黛瓦”,说白了就是黑白二色,这是最素净的颜色了。但是在江南一带,这是最主流的建筑色彩,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浙、安徽一带山清水秀,又老下雨,所以建筑会不断被冲洗,只要保持黑白二色就非常好看。因为周边的环境花红柳绿,已经足够丰富了,建筑不需要跟它们去争夺,就用粉墙黛瓦,这是最好的一个和大自然融合的色彩。


黟县宏村古民居 黄成摄


但是北方很多地区不是这样的,北方风沙比较大,今天还有雾霾,不耐脏,又不太下雨,所以北方基本上是灰墙灰瓦。灰色不好看,所以北方建筑更强调油漆彩画。粉墙黛瓦的建筑,经常油漆也很简单的,就刷黑色或者保持木原色就行了,颜色非常素净。但是到了北方,墙和屋顶已经是灰色了,木头本身再是原色或者黑色的话,就太沉闷了,所以往往会在柱子或者梁上面,画特别新鲜的彩画,这就和灰墙灰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时,北方冬天的时候也比较灰白,有了油漆彩画之后,就会弥补色彩的不足,会让我们觉得它更鲜艳,更耐看。


北京颐和园知春亭苏式彩画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种建筑审美模式的形成,可能会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因素,经过长期不断的总结之后,最终形成这样一个传统。这也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值得我们今人去学习和体会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粉墙黛瓦这个成语不是哪儿都能。


债台高筑

最后再说一个成语故事——债台高筑。我小时候不知道这个故事,只知道这个成语,还以为这个人欠的债特别特别多,欠债的文件堆起来像台子这么高,叫“债台高筑”,其实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先说第一个概念,“债台高筑”的“台”,它还不是我们刚才说的“雕栏玉砌”的台基,这个“台”是中国从上古时期就流行的一种非常特别的建筑类型。这种类型隋朝以后就几乎不再见了,也没有任何实物留存下来,所以我们看不到。


楚国章华台复原想象图


这个台是个什么建筑呢?就像画里面想象的一样,是一种特别典型的土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因为上古的时候,纯粹靠木结构,还盖不了这么大的房子。怎么盖呢?它的方法是先用夯土来构筑阶梯状的土台子,一层一层的,可能会有两层、三层,甚至更多的层。然后在这个土台子的周边和台上,用木头在上面搭房子。远远看上去,好像都是木头盖的一样,很大一片。其实有点骗人,里面很多地方都是实心,就是利用空间没有那么大,通过土和木混搭,来建这么一种高台式的建筑。


这种“台”在当时非常非常流行,比如说最早文献记录的商纣王就建过一个木台,《封神榜》里面演过,这个木台就是这么一个高台式的建筑。当年蔺相如出使秦国献和氏璧,就是在秦国的章台,那也是一个高台式的宫殿。包括荆柯刺秦王的咸阳宫,也是一个高台。



秦咸阳宫大殿复原图


“债台高筑”中的“台”,是战国末期周天子王宫里面的一座高台。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到战国时期整个制度已经完全崩溃了,各个诸侯国做大,完全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天子已经毫无存在感了。周朝最后一任天子,这个人最后的称号比较怪,叫周赧王,这是死后给他追认的一个名字。“赧”这个字比较生僻,意思就是害羞脸红,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称号,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简称为“周羞王”。其实,周赧王这个人内心里面还挺有些想法的,他不甘心当时秦国日益做大,眼看着就要把天子给灭了。他希望做一个召集人,把六国军队会集起来,把他手下次一级的君主叫到一块,组织了一支军队,去打秦国。但实际上这个事很难成功,因为缺军费。当时周国的国都是洛阳,洛阳有非常多的富商,周赧王就发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债券,以天子的信用为担保,让富商们都借了钱,买了一些武器,凑了一个几千人的军队,找个统帅带着,准备去打秦国。


但是,这支军队走到半路就散了,因为大家都觉得打不过。但是这个钱已经花出去了,债主纷纷上门要债。大家发现这个君主还有点他可取的地方,他没有派兵去杀这些人,或者完全赖账,他是跑到后宫的高台上躲债,这就留下了“债台高筑”这个成语。这个“台”不是为了躲债而建的,是原来就有的,但是他去那儿躲了,这个成语不太光彩,但是非常有意思。它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当时的周天子是有这种高台式建筑的,他躲进去以后,别人轻易找不着他,所以非常好玩。



类似这张和建筑相关的成语,在建筑里面比比皆是。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历史文化。


李若辰:好丰富的一段分享和介绍,我都感觉有非常多的收获,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可能我们以前真的都不知道,就这么习惯地使用它,但是里面既有历史,又有建筑学,又有文学,等等。


我刚刚看到贾老师在介绍这些建筑的特色和内涵的时候,也用到了很丰富的图片。《给孩子的古建筑》这本书里也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我听说咱们这本书里的插图有将近300张,并且是我们“给孩子系列”目前已出版的图书里边图片最多的。我也很好奇,贾老师您在选择和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对于插图的选用,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思考和用意在里面?


图文并茂

视觉盛宴


贾珺:因为建筑是有形象的,建筑一定要有图片,才能够理解文字讲的是什么,所以对我们来说,写这样的书,插图和文字同样重要。这本书的插图非常有意思,我们先说这个封面。这个封面我特别喜欢,这个封面是很精美的一张插图,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郑岩教授的女儿郑琹语老师,一位非常优秀的插画师,她专门为这本书创作的。



她从敦煌壁画里面找到了一个唐代住宅的片段,又把书里提到的东汉时期的一座石阙(阙是放在古代宫廷和陵墓前面的一个标志物,在今天四川的雅安还有一个非常精美的东汉官员的石阙)画下来了,非常有意思。然后画了一个古装的小女孩,骑着龙在天空翱翔,这个其实也是从古画里面吸取素材,做的演化。她是为了暗喻今年是龙年。下面呢,画了一个小男孩,带了一个相机,头上盘了一个小猴子,正在石阙面前仔细地端详——特别具有穿越感,而且童趣盎然,我非常喜欢。我觉得她非常好地把古代的建筑物和不同装束的人,放到同一张画面里面来了。


此外,这本书里有很多插画都是非常有趣的,比如卷首的第一张图,是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一张剖视图。这是台湾著名的一位学者李乾朗老师特别授权给我们的。李老师特别慷慨地提供了这张高清的图。李老师有极好的绘画功底,虽然是建筑师,画完全不逊色于专业插画师。这幅画非常细致地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不同构件,从头到脚的名称,大家看明白了这张图,基本百分之八九十的古建筑就都知道了。


太和殿剖视图 李乾朗绘

图源《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里面还有很多图,其中最权威的就是我们前人著作里面引用的;当然里面更多的是照片,一大半照片是我自己亲手拍的,还有一些是找我们同行要的,大家都很支持,提供了很多这样的照片。当然限于篇幅,只能优选其中最有价值的照片放在其中。所以,看这本书要图文对照。这本书后来编辑老师排版非常地好,看上去非常舒服,图和文的对应关系也安排得特别妥贴。


李若辰:是的,贾老师给大家展示的那个图也是我翻开这本书就觉得非常惊艳我的一张图。因为我在北京长大,去过很多次故宫,那个殿的外形我也看到过很多次,但是真的还是第一次看到它内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所以真的是长见识了。


我们之前也提到过即将到暑假了,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出去。对于我们怎么可以更好地运用您这本书,帮助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或者在家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更好地发掘这本书全部的价值,您给我们一些建议吧?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贾珺:好的,这个书可以给大家做一个课外学习,或者是出门旅游研学的参考书。大家可以在平时翻一翻。我觉得不要有压力,不是你非读不可,或者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看的。我觉得开卷有益,能开就行,能看多少是多少,或者今天看几页,明天看几页。今天去哪个地方,看到了其中哪个楼,下一次我再看另外一个楼,都没有问题。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系统地学习,可以先读一下前三章。刚才我介绍了,前两章是介绍中国古建筑的特征,第三章是讲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这个储备之后,你可以根据平时看到的古建筑再去看相关的章节,对这类建筑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双眼睛,大家需要在读书和参观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一些东西,你会不断地收获惊喜。刚才我已经说了一些语文知识,我讲到汉字、书法和成语,我们再往下面说一个话题。古代的建筑都是有匾额的,很多时候是对联,也就是说它往往给建筑起一个特别好听、雅致的名字,这些名字往往是来自古代诗词文章,还有一些重要的哲学典籍。很多时候我们读几个匾额,读几个对联,对古文长进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也会和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背过的古诗,取得非常奇妙的呼应关系。


比如,大家去苏州逛拙政园,拙政园有这么一个小楼,挂着一块匾:见山楼。马上,你就想到了陶渊明的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的南面就是假山,旁边真的有篱笆,秋天的时候真的可以看到菊花。它把我们古诗里面的场景,用实体再现出来了。


同样在拙政园,有一座远香堂,很明显这是出自周敦颐《爱莲说》里的“香远益清”,它前面的池塘里有荷花,这是形容荷花的香气。再走几步,又有一个听雨轩,唐代李商隐写过“留得残荷听雨声”,下雨的时候在这里,外面雨打枯荷,雨打芭蕉,雨打竹子,声音像音乐一样,特别优美。所有这些都会引发你的共鸣,你会发现古人说的一点都不错,就是这样的,非常的好玩。


拙政园水景


所以我们要善于把学术的知识和我们看到的建筑呼应起来,你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从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目都是和古建筑有关的,我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散文《晋祠》,这篇文章非常棒,但是如果没去过晋祠的人,读起来会稍微感觉差一点,但是学过这个课文,再去晋祠走一遍,你会发现它对应得特别好。你也会更多地欣赏到古建筑之美,领略到语言本身之美,而且二者之间是完全相辅相成的。不仅如此,晋祠不光可以对照一篇优秀的现代散文去解读,它也有很多历史典故,很多的古代文化的密码,隐藏于其中。


晋祠难老泉


这是晋祠里面的一个泉眼,它是整个晋水的源头,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难老泉”。而“难老”这个词,源自于《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永锡难老”。它里面有更久远的典故去追溯,描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很高远的意境。后人用这个建筑表现出来,用这个亭子来覆盖泉水里的一口井,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场景。而且还有中国文化的典故,让你去琢磨,去体验,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化的意象。不单单是这个房子本身,它背后还隐藏了这么多的信息,非常非常的深厚。


李若辰:是的,我看到晋祠也非常亲切,又是在我的家乡山西。我记得我是在读那篇课文之前去看过一次晋祠,但是真的也没看出啥,可能是因为年纪也小。学了这篇课文再去,就觉得确实能体会到这个地方的水啊,建筑啊,还有锦鲤啊等等,其中的那种灵动之美。确实我们要将书本的阅读,和我们外出的行走结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过程。

 

相关图书👇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作者:贾珺

活字文化策划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2024年6月

《给孩子的中国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孩子遍览中国建筑的不同侧面,学习中国古建筑知识的同时,亦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全书分为10章,前三章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从第四章开始分门别类,从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佛塔、住宅、园林等七个方面,带孩子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侧面。


读完全书,孩子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一个全景式的、总体性的认知。与此同时,全书紧密结合历史讲建筑,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认识中国历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让孩子经由建筑,进入了一幅恢弘壮丽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卷。


此外,全书共包含全国76个地区218座古建筑,16幅已湮灭古建筑复原图 30幅精美手绘,可以让读者直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建筑面貌,具可读性。




红披风童书国
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好童书,生产好奇心和想象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