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占道出片的景区商拍,逼疯多少普通游客
旅行
2025-01-23 20:31
广东
一月,北京天坛公园里,“谢绝商拍”的牌子被摆放在门口和院内的热门打卡地,不少保安会在各处来回巡视。当保安询问一位拿着长镜头给人拍照的女生是不是“商拍”,对方解释只是朋友间的约拍后,保安又要求查看她的手机聊天记录。
△此前,在北京天坛公园换装拍摄的游客并不少见。(图/视觉中国)
2024年12月起,北京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多个公园景点陆续叫停商拍,引发热议。虽然早在2023年中旬,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颐和园、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环球影城等就曾发布过“未经批准禁止商拍”的消息。
但这一次,在北京的各景点内,规定的执行开始变得相当严格。有人称,保安会在入园时进行检查,携带打光灯、遮光板和大型摄影器材、大量服装的游客都会被询问,甚至禁止入园。
△故宫东华门不远处的王府世纪大楼被多家旅拍店占据,这里又被称为“格格”制造厂。(图/视觉中国)
量产的旅拍店,
吞噬景区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几年内,景区商拍已越来越有存在感。
去年冬天,北漂十多年的小叶陪老家来的亲戚逛北京。在逛故宫、什刹海、颐和园等景点时,小叶发现,相比多年以前,这里多了不少穿着格格服、汉服拍照的人。
故宫外围的红墙青瓦下,摄影师拿着长镜头,对着一排排摆姿势拍照的人。
“一步一格格,五步一皇后,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在颐和园内知名的“画中游”景点处,等待拍照打卡的人排起长队,普通游客们对长久占着位置的商拍摄影师抱怨连连。小叶只好远远拍了一张风景,迅速离开。
△颐和园“画中游”景点。(图/图虫创意)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今年,去贵州旅行的林凡,也在“千户苗寨”看到了颇为震撼的旅拍店盛况:一个广场上除了旅拍店,几乎看不见其他店铺;每一条桥上都是商拍组合,不少带着打光灯、反光板;一些可以俯瞰拍摄苗寨群的“网红屋顶”上挤满了人,许多旅拍店都会以自有“网红屋顶”招揽顾客。
△千户苗寨的一个广场,盘踞着相似的旅拍店。(图/受访者提供)
“我们遇到一个贵州大哥,说他印象中苗寨以前完全不这样,他带外地朋友来游玩,朋友也没想到千户苗寨如今像一个影视城。”林凡说,“这样的情况郎德苗寨也存在,虽不比千户苗寨热门,但寨门口就是两三个旅拍店。听说他们的服装都是统一进货的。”
疫情后的几年间,旅游业开始逐渐回暖。而全国各大风景区内,提供换装、妆发和商拍服务的旅拍店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社交媒体上,一些旅拍店因服饰多样、化妆技术精湛,迅速成为网红店铺,甚至是游客的必打卡点。
老俞是苏州一家汉服主题拍摄馆的店主,店铺位于平江路的巷子里。作为知名的苏州旅游打卡地,在这条巷子里,类似这样的汉服体验店有几十家。“这里应该是目前苏州汉服店最多的一条巷子。”
△平江路上的汉服体验店和与非遗相关的体验摊档。(图/视觉中国)
据老俞说,从2024年起,苏州的汉服馆数量开始井喷式地增长,从原先的一百多家,增长到如今的四千多家。
像是曾经知名的“玉器一条街”——园林路,如今已经变成了“汉服一条街”。
延吉公主、北京格格、苗疆少女……这些景区量产的出片角色,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收割利器,也养活了景区里不断生长的商拍从业者。
△下雪的哈尔滨,走起了“公主风”。(图/视觉中国)
旅拍店,
风口还是红海?
旅拍店一度成为很多人创业的新商机,只不过这一商机来得快,去得也快。社交媒体上,不断有人发帖询问:“现在做旅拍店还能赚钱不?”
评论区里,则是一众抱怨声:“一个字,亏。”“生意差得无语。”“9月开的,12月就倒闭了。”从一开始大几千的一条龙服务(即包服饰、妆发及拍摄、修图等)到后来199元甚至99元套餐的出现,景区旅拍店早已“卷”出了新高度。
△重庆一处防空洞,经营旅拍店的青年在和客户沟通修图选片。(图/视觉中国)
老俞的汉服馆在2022年开业,而周围的旅拍店,也几乎都是疫情后慢慢开起来的。“我本来就是学服装设计的,对汉服文化很感兴趣。
当时觉得旅拍店的前景很可观,感觉疫情后,大家都开始旅游,有拍照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
”老俞说。但他没想到的是,和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太多了。
因为进入市场相对比较早,老俞的店铺第一年的盈利达到了一百多万,生意火热的时候,他的店要提前15天预约才排得上。第二年,在另一处人流量更好的位置,老俞信心十足地开了二店,结果去年一年,亏损了近70万,只好关停。
据老俞说,苏州的旅拍店多了几千家,但游客的数量却变化不大,饱和的市场带来了不良的竞争:“很多都是试个水,只开三个月,其中不乏盗图引流、卷低价等行为,在流水线作业下,赚一波块钱。188元拍两套、128元拍一套的店铺,确实变多了。”
△想经营好一家旅拍店并不容易,光是购入服饰就是一大支出。(图/视觉中国)
商拍市场的极速变化,致使倒闭的旅拍店铺不在少数。“我们算是维持得还可以的店,但有很多口碑还不错的店都被冲击到关门了。我一个朋友不听劝,也开了一家,总共四个月赔了20万。”老俞说。
然而,对很多游客来说,高性价比的“出片”依然是他们的主要诉求。
在商拍的一片红海之中,“卷不过”的旅拍店只好转让,等待一批批新入场的人来“接盘”。
△一些景区的“兼职”旅拍店。(图/视觉中国)
“出片”的边界在哪
一名北京游客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去北京天坛游玩,联系了不少摄影师,结果都遭到了拒绝,一打听才知道,北京的各大景点正在“全面禁止”商拍。“可是自己拍真的好难出片啊,有点难受”,她抱怨道。
△身着古装的女孩在故宫里拍照。(图/视觉中国)
一方面是疫情后的旅游热,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引发的“出片”风潮,或许才是商拍市场在近年来火热的直接原因。
在老俞的店里,时不时就会有女生拿着网上的图片而来,要求同款衣服、同款头饰,拍一模一样的。
“但我基本都会告诉她们,每家店的衣服、头饰不一样的。而且你拿来的这些图,可能滤镜都叠了好几层了。”但网上的图片依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为此,老俞也不得不做起账号,因为“不做不行,都要做”。
对于以商拍为主要业务的从业者们来说,禁止规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此次的北京禁止商拍规定中,商拍扰序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携带大量服装、摄影器材、营地车等道具和载具进入市属公园,长时间占道、圈地进行化妆、换装、跟拍、聚集等旅拍类的拍摄行为及因商业拍摄引发的其他扰序行为。
△想要出片,往往需要补光灯、反光板等工具的辅助,容易出现占道等行为,影响普通游客的旅游体验。(图/视觉中国)
这些规定不仅囊括了商拍,有时也会“误伤”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而一位个人摄影师在网上表示,自己平时也并非是那种会一直占用位置的拍摄者,但如今的严格检查,让他近期几乎放弃了日常约拍。
而现实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景点严格的检查,或许并不会带来商拍的彻底消失,而是让有商拍需求的人被迫转移到了另一些景点之中。网络上,已经有摄影师总结出目前还未严格检查和禁止商拍的北京”小众”景点。
△洛阳博物馆也放出了“禁止商拍”的告示牌。(图/小红书截图)
对于一些普通游客来说,已苦没有边界感的商拍久矣。身边不知何时会亮起的闪光灯,摄影师和客人为了出片占道、呵斥游客,以及霸占某些摄影点等行为,都带来了不好的旅行体验。
除此之外,不少人同时呼吁守住商拍的边界,不应为了出片在博物馆开闪光灯、贴近展览柜拍照等。
也有游客提出,可以在一些景点内设立“商拍区域”,并提前预约、支付押金,以缓解普通游客和商拍之间的游览冲突。“希望在合理的管理下,依然能拍出好的照片。”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粥里
海露花
你有尝试过旅拍吗?
读完点个【在看】👇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最新文章
打铁花、英歌舞,非遗春节的后劲太大了
川普也买不到的岛屿,是多少人的“此生必去”
法国味最浓的中国边疆小城,靠米线称霸全国
多少机场的候机厅,快卷成美食城了
江西小炒,悄悄统治江浙沪
第一次过非遗年的中国人,挤爆了这座县城
千年不灭的极致浪漫,如何点亮万家春华?
父母过年硬塞的土味零食,被同事抢着吃
河北第一座“万亿之城”,为什么是唐山?
《国色芳华》最强主角,才不是杨紫和李现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不带旅行指南的人,带着《全唐诗》出门了
九行改版了!🧧6款限定红包封面免费发放中
冬天去南半球,我度过了最完美的夏天
中国早餐第一城,隐藏王者竟是一碗饭!
占道出片的景区商拍,逼疯多少普通游客
凭良心讲,这些南方城市真的需要供暖
最低调的广东菜,含金量正在飙升
越好吃的地方,越多人有高尿酸?
99%去土耳其的人,都错过了这座宝藏古城
路边的茶叶店没人去,为什么还不倒闭
30岁放弃高薪,我在雪山村庄做“吉祥物”
中国进补第一大省,冬天抗寒全靠这一煲!
这个以美食闻名的小城,居然藏着千亿产业带
5年1.2万公里高铁新线,都要建在哪?
2025年全球最火的旅行目的地,就在家门口
春运第一城,90%的人读不对它的名字
上海真正宝藏的地方,还没被韩国人发现
东北三省“抢”游客,谁能胜出?
去了这些目的地,再不想去网红景区人挤人
平价连锁快餐被捧成“景区判官”,“只涨1块、啪啪打脸298的大盘鸡”
辞职教滑雪的年轻人,在可可托海卷疯了
越山向海:登最高的山,赶最浪的海
拜访了31个本地家庭,她看到了真实的中东
窑鸡才是广西人的社交货币,没吃过别说来过广西
冬天打工人最野性的享受,去山里0元泡汤
躺平、不脱发、开民宿:这座小城集齐了成年人的所有愿望
裸辞的年轻人,最近都在南方候鸟式旅居了
这个冬天,西双版纳有点热
奶茶店爆改菜市场,年轻人真的喝上草了
山东最地道的一张饼,竟然不是煎饼?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对不起,中年发福真不关代谢什么事
中国人最爱看的美食故事,都在这了
90%东北人都吃不到的东北菜,让南方人吃了?
这座地铁领先的大城市,这次换了个打法
合肥当第二,谁是功臣?
2025年的旅行重点,他们替你划出来了
中国爆炒第一省,凭什么成为冬日吃肉王者?
198元的机票盲盒,多少年轻人蹲点捡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