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国色芳华》最强主角,才不是杨紫和李现
旅行
2025-02-02 11:46
广西
作者 | 笺语
春节期间补看了《国色芳华》,只想说:“古装容易出爆款”的国剧铁律诚不欺我。
这部以唐朝为背景,讲述婚姻不幸的豪门弃妇,转行职业养花人,最终创业成功的电视剧,着实算是让古偶粉们提前过年了。
杨紫和李现的甜蜜二搭,本以为撒糖大于一切,没想到女主搞事业的劲头完全盖过了谈恋爱的花头。看了让人想连夜扛起锄头上山挖花育苗,零帧起手走上种花种草种春风的致富之路。
△
(图/《国色芳华》
)
而《国色芳华》的实力霸屏,不仅为洛阳文旅带去了泼天流量,也让牡丹花一举夺魁,成了今年的年宵花榜首。
的确,作为助力女主走上人生巅峰的重要道具,牡丹算得上是这部剧的“绝对主角”。既可种植于庭院之中,也可跃然于罗裙之上,推动了剧情发展之余,也成就了还原旧时风貌的生花妙笔。
△
(图/《国色芳华》
)
昔日,它于宫苑的朱墙金瓦间,独占春日风华,成为皇室贵胄的风雅至爱;而今,它穿过历史的重重帷幕,落入市井街巷,与寻常人家的烟火日常温柔相拥。
人们看这株单生枝顶的奇花是越看越爱,便有了牡丹园里的游人如织,花市里的人头攒动,社交平台上“牡丹开箱视频”“牡丹养护指南”等热词扎堆。
在这波“国花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潮流中,何惟芳的故事已经走向了尾声,但属于牡丹的热闹却才刚刚开始。
说起牡丹,总让人想起李唐。
当年沉香亭畔牡丹盛放,李白和李龟年借花喻人,为杨贵妃写下清平调三首。备受皇家珍视的牡丹,成了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的对象,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的倾世风采,到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全民追捧,一时间,牡丹风头无两,成了盛世大唐的象征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牡丹花盛开。
(图/图虫创意
)
但历史上有关牡丹的最早记载,却可以追溯至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
“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那时的牡丹,才刚刚和芍药分家自立门户,一身草根山野气。就连在东晋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中闪现,也不过是洛水之畔几株不起眼的野花。因此也成就了《国色芳华》中何惟芳的那句大女主宣言:“众人都以为,牡丹是贵人的专属;却忘记了,它们生于山林,也曾自由地绽放。”
直到南北朝时期,牡丹的美才开始得到赏识。民间开始采集山野之中的牡丹,对其进行人工培育。
牡丹中的“牡”,指代植物雄株,用作花名,有无性繁殖之意。《本草纲目》中明确将其解释为“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其花红色,故谓丹”。由此可见,野生牡丹多为红色,通过人工栽培繁育,才有了如同打翻颜料盘的绚烂色彩。这种人工进化提高了牡丹的观赏性,也为它选秀成功、入驻皇室奠定了基础。
△
(图/《国色芳华》
)
到了隋朝,迁都洛阳后的隋炀帝在宫城以西圈了两百里地,建造起了以奢靡华美而名震一时的皇家园林。据宋代的《海山记》所书,当时隋炀帝诏令天下,要求将“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单单易州(今河北易县)进贡的牡丹花,就涵盖了“醉妃红、天外黄”,有多达二十四种花色。
到了武则天称帝,牡丹在洛阳城的种植版图进一步扩大。她看家乡西河的不少佛寺道观都种有牡丹,觉得这花花形艳丽又香气馥郁,便命人移植了一些到东都苑。
△
(图/图虫创意
)
命运的因缘际会,让河北籍和山西籍的牡丹花最终在洛阳交会。虹吸了各地优良基因的洛阳,也成了牡丹育种的重要基地。柳宗元《龙城录》中就提到过一个名为宋单父的洛阳奇人,因能种出各种颜色的牡丹而被唐玄宗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内人皆呼为花师,亦幻世之绝艺也。”
欧阳修所著的《洛阳牡丹记》,也详细记录了当时洛阳无人能出其右的牡丹嫁接技艺。“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至春乃去其覆。”这种民间智慧,放到今天,仍是能让园艺人红心收藏的实用技巧。
洛阳天选之子一般的土壤气候,让牡丹落地生根;而洛阳花农们的精心培育,不仅赋予了牡丹红粉紫黑多种颜色,也让这花开出了荷花、菊花、蔷薇、绣球等多种形态,可谓姹紫嫣红、一花千面。
△
(图/《国色芳华》
)
欧阳修曾赞牡丹花“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可牡丹并不是洛阳的专属特产。《国色芳华》中所用的牡丹和芍药,虽然有一万多株来自洛阳,但给剧组上分的,还有远在山东的菏泽。
除了充当实景道具的两千多盆牡丹花,剧中惊艳众人、堪称女主财富密码的“琼台玉露”,其原型便来自菏泽百花园在1966年培育而成的一种稀有绿牡丹。
这种牡丹,含苞初绽时花为草绿色,盛放时会逐渐变成淡粉色,最终开成一朵雪白,宛如绿色幕布拉开后显露出的一块无瑕白玉,由此得名“绿幕隐玉”,堪称牡丹花中的百变星君。
△菏泽牡丹。
(图/图虫创意
)
洛阳和菏泽,分别是唐宋和明清时期的牡丹种植中心,皆因牡丹闻名于世。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牡丹的身影已遍布东西南北,也有了适应环境进化而成的千般姿态。
比如甘肃临洮的紫斑牡丹,因为生于高原,植株高大,香味浓郁,颜色绚丽,每片花瓣上都有紫红色的斑块;而生于安徽巢湖的杨山牡丹,花瓣雪白薄软,缀以紫红色的蕊心,如凤展羽的扁平花型,较之中原牡丹而言,就显得纤瘦素净多了。
可不管牡丹的颜色花型如何变化,即便是在传入日本、美国之后被数度杂交选育,它那国色天香的姿容和雍容华贵的气度,仍像“生于山野,立于皇廷”的大女主一样,从来未减分毫。
牡丹华丽,但并非华而不实。东汉早期墓葬曾发出土医学简书十枚,其中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
牡丹的根皮为中药丹皮,其主要药用成分是丹皮酚,具有抗炎抗菌、解热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在缺医少药的古代,牡丹皮曾是活血通淤、平肝清火的万能神药,撑起了《伤寒杂病论》《千金方》中常见方剂的半壁江山;即便是到了现代,由牡丹皮提取制成的丹皮酚,仍在缓解疼痛、过敏等症状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按照药食同源的传统,牡丹既能上得药房,那么一定也能下得厨房。而把牡丹从花园端上餐桌的,便是那些爱花惜花之人。
△中医药材牡丹皮。
(图/图虫创意
)
相传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名叫李昊的兵部尚书,每逢谷雨时节牡丹盛放,便会差人连枝摘下,并打包一份牛酥,一同送访亲友。牛酥便是指黄油,由牛奶提炼而成。鲜切花枝自然是用来赏的,而牛酥则是待花瓣凋零之时,用来煎花食用的。
“俟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浓艳也。”——不愿让如此浓艳的花朵遭受被遗弃的命运,如此中二的发言让同样惜时又惜食的苏东坡来浅浅翻译一下,便成了《雨中看牡丹》中那句“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
明代农学著作《二如亭群芳谱》更是把详尽的做法打在了公屏上:花瓣择去杂质,洗净晾干,在面糊中薄薄地拖上一层,“煎法与玉兰同”。
除了油煎这种让炸物爱好者狂喜的做法,牡丹花瓣还有清淡养生的去处。相传宋高宗的第二任妻子吴皇后“喜清俭,不嗜杀”,经常吃些可以生食的蔬菜,每次吃还会摘些牡丹花瓣一同食用,称得上是吃草养颜潮流的开创者。
而清代名医顾仲所著的养生食谱《养小录》,在油炸和生吃两种极端处理方式间,让牡丹花瓣有了更多的选择,“汤焯可,蜜浸可,肉烩亦可”。
△牡丹饼。
(图/图虫创意
)
煮汤炒肉,可甜可咸。而做蜜饯的牡丹花,更是大杀四方。相传武则天曾在春赏牡丹时心血来潮,下令宫女将花瓣和米舂碎,制成花糕,由牡丹花制成的便称为牡丹饼。
而牡丹饼也和牡丹花一同传至日本。虽然如今日式牡丹饼的制作方法与中式牡丹饼截然不同,所用原料也与牡丹毫无关系,但春季赏花食用牡丹饼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人红是非多,花红也是如此。
牡丹之乡的争议尚且没能厘清,有关牡丹与梅花等选手的国花之争,同样没有定论。
牡丹问鼎国花,似乎总缺了那么一点机缘。去年,针对“关于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的建议”复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是明确表示“因各方意见仍存在较大分歧,难以统一,确定国花的时机尚未成熟”。
虽然迟迟没能等来官方敲章,但在大多数国人心中,牡丹早已是无冕之王。
△
(图/《国色芳华》
)
2019年,中国花卉协会曾发起过针对国花的民意票选,网络上近八成的选票投给了牡丹。的确,富足安乐的牡丹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前对牡丹“艳丽奔放、不够含蓄”的批判,在今天的语境下,都变成了夸奖。正如《牡丹富贵说》中所言:“富而无骄,非君子而实亦君子者也;其贵也,贵而不挟,非隐逸而实亦隐逸者也。”作为牡丹的国花竞选词,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现实生活中,大红大绿、热热闹闹的牡丹,串联起了诸多美好愿景。1982年,牡丹花被定为洛阳的“市花”。到现在,每年谷雨前后,结合牡丹花期,洛阳都会举办牡丹花会。每逢元宵还会举行牡丹灯会。放在唐朝,这可是热闹程度和过年无异的盛事。就连洛阳水席的头菜牡丹燕菜,即便主要原料是白萝卜,也要借牡丹的花名和花型,图的就是牡丹的寓意和彩头。
△洛阳水席的头菜牡丹燕菜。(图/图虫创意
)
因为曾是皇室贵胄们愿意用十年赋税重金购买的名贵花种,如此金身加持让历史上的牡丹少了些许亲和力。可事实上,牡丹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已通过各类联名,融进了我们的记忆中。
从古至今,牡丹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诗词歌赋中,咏唱牡丹的作品不在少数;国画名家笔下的山水花鸟,也多有牡丹的倩影。古人常用“采兰赠药”来形容男女互赠礼物,互表衷情。其中“药”,便指牡丹芍药一类,因此牡丹也成了独属于中国的爱情之花。
不管是明剧《绿牡丹》中以诗传情的灵魂共振,还是昆曲《牡丹亭》里游园惊梦式的浪漫传奇,都以朴素的爱情观,打动过许多人。
△
昆曲电影《牡丹亭》。
(图/豆瓣
)
蒲松龄以香气馥郁的香玉牡丹为原型,创作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名篇《香玉》。故事中,白牡丹幻化成人,与书生黄生相恋。黄生死后,灵魂化作的牡丹花芽不幸被伐,相伴一生的白牡丹悲痛殉情。多情又通人性的香玉,用想象填补了牡丹的另一面。原来雍容华贵的皮囊,也可以生出至情至性的灵魂。
“貌正心荏,茎节叶蕊,耸抑检旷,有刚克柔克态”。作为一株植物,牡丹有让人赏心悦目的神采,也有饱腹治病的实在;作为一种符号,它承载着大唐盛世的辉煌历史,也传递着爱己爱人的绵绵情意。如此牡丹,谁能不爱?
编辑:萧奉;校对:遇见;排版:Kyla
🎉
九行定制红包封面限时发放中
🎉
点击下方卡片前往
九行Travel
回复关键词
“蛇拿九稳”
领取
“你喜欢牡丹吗?”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最新文章
打铁花、英歌舞,非遗春节的后劲太大了
川普也买不到的岛屿,是多少人的“此生必去”
法国味最浓的中国边疆小城,靠米线称霸全国
多少机场的候机厅,快卷成美食城了
江西小炒,悄悄统治江浙沪
第一次过非遗年的中国人,挤爆了这座县城
千年不灭的极致浪漫,如何点亮万家春华?
父母过年硬塞的土味零食,被同事抢着吃
河北第一座“万亿之城”,为什么是唐山?
《国色芳华》最强主角,才不是杨紫和李现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不带旅行指南的人,带着《全唐诗》出门了
九行改版了!🧧6款限定红包封面免费发放中
冬天去南半球,我度过了最完美的夏天
中国早餐第一城,隐藏王者竟是一碗饭!
占道出片的景区商拍,逼疯多少普通游客
凭良心讲,这些南方城市真的需要供暖
最低调的广东菜,含金量正在飙升
越好吃的地方,越多人有高尿酸?
99%去土耳其的人,都错过了这座宝藏古城
路边的茶叶店没人去,为什么还不倒闭
30岁放弃高薪,我在雪山村庄做“吉祥物”
中国进补第一大省,冬天抗寒全靠这一煲!
这个以美食闻名的小城,居然藏着千亿产业带
5年1.2万公里高铁新线,都要建在哪?
2025年全球最火的旅行目的地,就在家门口
春运第一城,90%的人读不对它的名字
上海真正宝藏的地方,还没被韩国人发现
东北三省“抢”游客,谁能胜出?
去了这些目的地,再不想去网红景区人挤人
平价连锁快餐被捧成“景区判官”,“只涨1块、啪啪打脸298的大盘鸡”
辞职教滑雪的年轻人,在可可托海卷疯了
越山向海:登最高的山,赶最浪的海
拜访了31个本地家庭,她看到了真实的中东
窑鸡才是广西人的社交货币,没吃过别说来过广西
冬天打工人最野性的享受,去山里0元泡汤
躺平、不脱发、开民宿:这座小城集齐了成年人的所有愿望
裸辞的年轻人,最近都在南方候鸟式旅居了
这个冬天,西双版纳有点热
奶茶店爆改菜市场,年轻人真的喝上草了
山东最地道的一张饼,竟然不是煎饼?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对不起,中年发福真不关代谢什么事
中国人最爱看的美食故事,都在这了
90%东北人都吃不到的东北菜,让南方人吃了?
这座地铁领先的大城市,这次换了个打法
合肥当第二,谁是功臣?
2025年的旅行重点,他们替你划出来了
中国爆炒第一省,凭什么成为冬日吃肉王者?
198元的机票盲盒,多少年轻人蹲点捡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