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中国爆炒第一省,凭什么成为冬日吃肉王者?
旅行
2025-01-01 17:34
广东
湖南的冬天,
到底有多会“炖”?
湖南,当之无愧的爆炒第一省,从大名鼎鼎的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到家常的茶油炒鸡、小炒香干,菜单上的各式美味似乎都离不开唯快不破的“炒”功。但来到湖南人的家常餐桌上会发现,还有一个字的存在同样强烈——
炖!
冬天没暖气?没关系,湖南人自有妙方。常德人掏出了一桌桌的钵子菜,湘西人摆上了热气腾腾的大吊锅,长沙人则是端上底下燃烧着酒精块的砂锅、再给底下的酒精块点上火.......热气蒸腾的火焰,咕咚咕咚的汤汁,在潇湘各地炖出一个沸腾江湖。
△各式钵钵儿,在湖南的餐桌上演着“燃冬”。(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和北方口味清甜的炖菜不同,湖南的炖菜仍旧不改湘菜的火辣本色。先炒再煨的方式,使其口感和小炒有着一脉相承的香浓:常德的钵子菜颜色红艳开胃,裹着浓郁汤汁的谷鸭、土鸡炖得软烂,入口就能抿化,还有肥肠钵、脑花鱼杂钵,都是油脂的天堂;湘西则以各类腊肉下锅,腊肉的油香与辣椒香在锅中交织共舞,辣味从舌尖直送心坎;而湘江沿岸的土菜馆里,各式山鲜湖鲜任君采撷,洞庭湖的湖藕炖筒子骨,浏阳的粉皮炖黑山羊,都是吃不尽的地道美味.......
湖南,到底能“炖”出多少精彩?
△湖南的炖菜宇宙,到底有多精彩?(摄影/君作刃)
常德:
一年四季皆可炖钵!
放眼湖南,谁对炖食最执着?首当其冲的就是“湘北门户”常德。被沅澧之水穿过的常德,曾是因航运而兴的水路码头,到了冬季天气也格外湿冷。来往的不少马帮便开始效仿“烹于斯、食于斯”将炊与食合一的鼎食文化,就地支上土陶做的甑钵炉子,把各种食材进行乱炖,填饱肚子的同时大汗一出,是最好不过的保暖秘方,这便是常德钵子菜的前身了。
如今这种钵子菜有个可爱的名字叫“炖钵钵儿”,不同于被小炒统治的长沙,土钵钵儿才是常德街头巷尾的招牌菜,看常德老乡的待客诚意,就看这饭桌上一共搞了多少个钵钵儿就行。桃源县甚至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不愿朝中当驸马”,一年四季沸腾的钵钵儿,才是人生中的“金不换”。
△常德人的舌尖幸福,藏在一个又一个钵钵儿里。(摄影/like一只菠萝)
人都说“常德钵钵儿是个筐,么得东西都可以装”,钵子菜的可塑性极强,湘北的好水土豢养出的各色风物,都能在钵钵里炖出一份活色生香。
譬如自小就在山野水塘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土鸡和谷鸭,肉质相当皮实耐嚼,这就非得用钵钵儿来驯服不可。先用菜籽油炒制入味,再架上小火持续煨煮,红汤咕嘟咕嘟之下,肉块终于软烂得一抿就脱骨,包裹着的肉汁也不断收拢、深入鸡鸭的皮肉之内,鲜、香、辣,各种滋味都深入骨髓。
△土鸡钵,煮得软烂又香浓。(摄影/君作刃)
炖钵钵儿里,还实现着不少意想不到的“强强联手”——常德石门的上好肥肠,就跟猪头肉喜结连理,还没有什么地方敢让这两个“油脂之王”同时相遇,但胆子大的常德老饕精通调和之术,钵子里大片的青辣椒和点缀其间的酸菜,提味之外还酸辣解腻得很;常德的鱼相当好,哪怕是鱼肠、鱼肚、鱼籽和鱼嘴这样的边角料也鲜美,加上猪脑花做成一钵脑花鱼杂钵,直接变成内脏爱好者的饕餮天堂,把绵密的鱼籽和柔嫩的脑花舀到碗中,成就了油脂和碳水的天然诱惑,拌饭吃简直好呷得紧。
△鱼籽鱼泡钵,送到嘴里全是幸福感。(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当然,钵钵儿是个淡妆浓抹都相宜的性子,吃多了油润的大菜,还可以叫个油豆腐钵调和调和口味,久煮过后的油豆腐滑嫩无比,比吃肉还香;而且钵钵儿里不仅可以炖菜,甚至还能炖粉——和湖南其他地区的米粉比起来,常德米粉更韧,久煮也不会断,唯有它能承担这重任。酒过三巡,把煮好的圆粉夹进愈发浓郁的牛肉浓汤里不断翻搅,吸饱了汤汁的炖粉,比煮粉更有滋味!
湘西:
腊肉火锅可以有多百搭?
地势高昂的湘西,入冬之后同样经受着湿冷的“魔法攻击”,但本地老饕也有着自己的食疗良方——走进湘西朋友的家里,大多能看到一幅奇景,屋内有个二尺见方的火塘,上方铁质的回钩挂着一口大铁锅,这就是土家族的吊锅,也叫挂锅。土家族千年来在此世代而居,在广袤神奇土地下开发出的本地风味,比传统湘菜相比多了不少豪放肆意,无论荤素都可以一锅炖。架在吊锅下的木炭火急火燎地烧着,烧得食物喷香,人也头脑微晕,阴雨天的坏脾气也都一扫而光了。
各色吊锅美食里,张家界的“三下锅”名声最旺,别误会,这可不止三种食材下锅,是三种类型的大荟萃,脑壳顶上挂着的烟熏腊肉是必不可少的一样,其他则在猪杂、牛杂、猪头肉,和豆腐、萝卜等素菜里凭心情随意“混搭”。明炉点起来,吊锅开始滋滋地响,在辣椒与油脂的混合作用下变得油厚味浓,一筷子下去,往哪儿夹都是肉,肥肠、猪肚酥而不烂,腊肉释放着浓郁腊香味,久煮之下还有一丝融合土家山野的清秀醇香。
△一筷子下去,除了肉还是肉。(摄影/葱花)
腊肉是吊锅里的百搭之王,析出的油脂能完美包裹土家的各色物产,但要论起“灵魂cp”,冬笋必然当仁不让:鲜嫩的冬笋浸了一身腊肉的烟熏气,二者同时夹入口中,咸香和清香都在口中爆炸;腊肉炖土鸡蛋更是天才一般的创想,扎实的鸡蛋饼个个都吸饱了汤汁,下口的时候可要千万小心,容易被挤压出的汤汁烫个结结实实,但麻过之后,口腔之中又盈满了蛋香和腊味的肉香,一口滚烫的温暖让人不由地感叹,这才是家乡独有的冬日“时令菜”啊。
△咸香扑鼻的腊肉火锅,煮什么都百搭!(摄影/毛豆豆豆豆)
湘江沿岸:
炖尽所有山河之鲜!
冬日里走进长沙的湘菜馆,少不了各种亟待点燃的酒精小灶,它们让各式各样端上桌的砂锅硬菜持续火热,老板还不忘嘱咐“慢点恰!莫烫嘴!”而这一锅,可谓炖尽了湘江两岸的山河之鲜。
譬如这青椒焖拆骨肉,煮的可比炒的有滋味得多,猪骨上最软嫩的所在都被剥入这一锅内,青椒的鲜味沿着汤汁渗入其间,虽然辣但也辣得十足滋润;还有长沙老饕最爱的兰花干子炖猪脚,软嫩弹牙的猪脚用筷子就能戳碎,煮得软烂的兰花干更是比肉还受欢迎,咬上一口会爆汁,直把人的唇舌都熨帖了。
△青椒焖黄鸭叫,鲜到掉眉毛。(摄影/哲哲呆不住)
要是离开城区,去寻访湘江沿岸的土菜馆,那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各式山鲜河鲜,都在炖煮之中勾出灵魂:红煨甲鱼满满一盆霸气得很,是酒席上撑场的面子菜,尤其是汉寿的甲鱼肉,宽厚耐嚼,在炖煮之间鲜滑嫩弹;湘潭的黄鸭叫,名字虽带鸭,却是鲜美无比的淡水鱼,撒一把辣椒和紫苏,炖出黄澄澄的鱼汤,是湖南限定的山野风味;洞庭湖的湖藕是湖南人心中最好的,熟透后的清新香气与筒子骨炖至酥烂的肉香融汇在一起,暖身也暖心。
△汉寿甲鱼锅,胶质满满。(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哪怕炎热的夏季,炖菜也是必不可少的,长沙伢子都知道,只要家里的餐桌上开始有“路边荆煨叫鸡”这道菜了,那就是入伏了。妈妈用路边荆熬成汁,再倒入和着胡椒和白酒爆炒过的鸡块中继续煨煮,这样一盆鲜香又养生的美味,是带有故乡烙印的味觉记忆。
炒菜的生猛热烈之外,湖南人也爱炖菜的温热日常。只要与朋友、家人围炉而坐,日子也像炖菜一样,看似寻常,却有滋有味。
△钵子缓慢蒸腾的热气之间,是日常的幸福。(摄影/like一只菠萝)
文 | 阿智
图片编辑 | 阿智,王家乐
首图 |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封图 |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读完点个【在看】👇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最新文章
打铁花、英歌舞,非遗春节的后劲太大了
川普也买不到的岛屿,是多少人的“此生必去”
法国味最浓的中国边疆小城,靠米线称霸全国
多少机场的候机厅,快卷成美食城了
江西小炒,悄悄统治江浙沪
第一次过非遗年的中国人,挤爆了这座县城
千年不灭的极致浪漫,如何点亮万家春华?
父母过年硬塞的土味零食,被同事抢着吃
河北第一座“万亿之城”,为什么是唐山?
《国色芳华》最强主角,才不是杨紫和李现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不带旅行指南的人,带着《全唐诗》出门了
九行改版了!🧧6款限定红包封面免费发放中
冬天去南半球,我度过了最完美的夏天
中国早餐第一城,隐藏王者竟是一碗饭!
占道出片的景区商拍,逼疯多少普通游客
凭良心讲,这些南方城市真的需要供暖
最低调的广东菜,含金量正在飙升
越好吃的地方,越多人有高尿酸?
99%去土耳其的人,都错过了这座宝藏古城
路边的茶叶店没人去,为什么还不倒闭
30岁放弃高薪,我在雪山村庄做“吉祥物”
中国进补第一大省,冬天抗寒全靠这一煲!
这个以美食闻名的小城,居然藏着千亿产业带
5年1.2万公里高铁新线,都要建在哪?
2025年全球最火的旅行目的地,就在家门口
春运第一城,90%的人读不对它的名字
上海真正宝藏的地方,还没被韩国人发现
东北三省“抢”游客,谁能胜出?
去了这些目的地,再不想去网红景区人挤人
平价连锁快餐被捧成“景区判官”,“只涨1块、啪啪打脸298的大盘鸡”
辞职教滑雪的年轻人,在可可托海卷疯了
越山向海:登最高的山,赶最浪的海
拜访了31个本地家庭,她看到了真实的中东
窑鸡才是广西人的社交货币,没吃过别说来过广西
冬天打工人最野性的享受,去山里0元泡汤
躺平、不脱发、开民宿:这座小城集齐了成年人的所有愿望
裸辞的年轻人,最近都在南方候鸟式旅居了
这个冬天,西双版纳有点热
奶茶店爆改菜市场,年轻人真的喝上草了
山东最地道的一张饼,竟然不是煎饼?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对不起,中年发福真不关代谢什么事
中国人最爱看的美食故事,都在这了
90%东北人都吃不到的东北菜,让南方人吃了?
这座地铁领先的大城市,这次换了个打法
合肥当第二,谁是功臣?
2025年的旅行重点,他们替你划出来了
中国爆炒第一省,凭什么成为冬日吃肉王者?
198元的机票盲盒,多少年轻人蹲点捡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