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这座地铁领先的大城市,这次换了个打法
旅行
2025-01-02 16:31
广东
一年一度的“地铁狂欢节”,掐着2024年的尾巴压轴而至。
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几乎每年都不会缺席这场“狂欢节”的广州,地图上悄然多了一条醒目的“黄金内环”。无数广州人走出家门涌进地铁站,搭上地铁11号线“饮头啖汤”,跟着呼啸而至的列车在广州城市地下绕圈而行。
△2024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广州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铁大环线。(摄影/良豪)
无人不在狂欢。当地铁站的闸门徐徐打开,广东名曲《步步高》《花好月圆》响彻车站,兴奋的地铁迷飞一般地进入车站,举起手机或相机,用独特的方式迎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
从传承广州千年商都精髓的琶洲出发,跨过珠江向北到达繁华的CBD,再一眨眼就到达白云山南脉,经过越秀荔湾的繁华闹市看西关彩虹,钻过碧波绿丛感受山林水秀……跨越珠江绕城一周,人们获得了与过往不同的全新乘车体验,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不设终点站的地铁,可以一圈一圈绕城而坐。
△热情的广州人挤满了地铁11号线的车厢。(摄影/良豪)
11号线地铁用一个圈环住了整个广州,也将最重磅的广府文化带到了地下。
全线29座新建车站,都有由数字“11”组成的图腾,从衣、食、住、行、景、史、商、学等方面展现广州地道的广府生活文化,成为图腾爱好者的心头好;而在芳村、琶洲、中医药大学3座车站,举世闻名的广东醒狮、广绣、广雕、粤剧和岭南医药被请进了地铁车站之中,烟火气爆棚的岭南文化与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地铁相遇交融,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切身感受岭南地区特有的活色生香。
△体验完地铁11号线的你,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图腾?(摄影/良豪)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地铁城市,广州人的日常已经离不开地铁。打开密密麻麻的地铁线网图,地铁的触角已经抵达城市的东南西北,更与唇齿相依的邻市佛山深度融合。
但,比起过去“有头有尾”的地铁放射线,这条全新的环城地铁,还是带给了广州独一无二的变化。
地铁线网的“金腰带”
11号线的开通提上日程,许多广州人都是从悬挂在地铁站的线网图发现的。12月下旬,有长期关注地铁建设的发烧友发现,五颜六色的线网示意图突然更新,“加粗的11号线被羊角(广州地铁的昵称)画进去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社交媒体。尽管在此之前,不少本地媒体已经揭开新地铁线路的神秘面纱,但熟悉的地名第一次出现在线网图里,不少人才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离11号线的距离那么近”。
△地铁11号线的走向被广州地铁加粗显示。(摄影/良豪)
摊开这条总长度44.2公里、设站31座的环状地铁,所经之处均为人口稠密区域。其走向串联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5个中心城区,沿途三次横穿珠江,经过的地点既有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商贸核心区,也有白云山、荔枝湾、海珠湖、天河公园这样的旅游踏青胜地,直接将大半个广州老城区连成一体。
但11号线的定位,并非简单的“旅游踏青专线”。
作为广州地铁线网里的“金腰带”,11号线目前开通的30座车站中,有14座与既有线路换乘。而在未来,随着新线路的开通,换乘站将会升级到26座,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广州地铁此前公布的客流预测则显示,地铁11号线开通后初期客流量将超过120万人次,超过80%为换乘客流量。
△地铁11号线未来是动力强劲的“换乘之王”。(摄影/良豪)
不过,11号线作为换乘大环线的价值,还未得到完全释放。
受限于沿途两大铁路枢纽站——广州东站和广州火车站的升级改造,11号线开通初期只能“不停站通过”两大火车站;而环线途经的琶洲站,则受另一条暂未获批的轨道交通新线布局影响,只能以“虚拟换乘”的方式出站换乘。
遗憾无法避免,但也从侧面反映这条“金腰带”的开通难度。回溯历史,11号线正式从规划图纸里“出道”,到顺利建成通车,前后共计历时14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条大环线使用由8节车厢组成的“超长”A型列车,以适应广州高强度的地铁客流,而这也使得车站的土建规模非常庞大;另一方面,线路穿越繁华的中心城区地下,繁忙的地面交通和复杂的地下布局,都使得环线施工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广州地铁为此首创洞桩法施工,避免了城市主干道路长时间封路施工,也让大环线顺利闭环,穿越广州城市地表之下的穗金巨龙顺利开通。
环线不只是构建城市“黄金核心”
为城市提速是广州地铁11号线的使命。其串联四方的功能,大大增强广州的城市通达性,“环线+放射线”组成的大都市地铁网络由此形成。
通向东南西北的放射线地铁,拉近了城市中心和郊区的物理距离。而与这些放射线交会的环线,既能有效疏导放射线拥挤的进城客流,也在物理上圈出了广州的城市“黄金核心”。
这片最核心的区域,一直以来都是广州城千年不衰的见证者。而代表传统、近代和现代的三条中轴线,则构成了广州城建的灵魂。
考古研究已经证明,拥有两千年建城史的广州,一直以传统中轴线为原点不断发展,且中心不改、城址未移。
古代三江汇流聚集广州,形成了以今天北京路为轴的广州传统中轴线,此地至今仍然是广州最繁华热闹的核心区域。而在近代,广州成为国内首个现代意义的建制市,从越秀山向南延伸,经著名的中山纪念堂直抵海珠桥的近代中轴线,构成了广州城市肌理的最初模样。
△绵延千年的北京路依然是广州最繁盛的商业区域。(图/视觉中国)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落地广州,崭新的体育中心落地天河,广州的城市建设也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北起中信广场、穿越天体、经过花城广场直达海心沙的南北新中轴,将广州带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人心目中的体育胜地。(图/视觉中国)
交通与城市布局历来不可分割、互相塑造,而广州最早的地铁规划,事实上也围绕这三条中轴线来制定:
广州地铁线网家族里的“老大哥”1号线,从当时仍是工业区的芳村出发,经过西关转入中山路,与三条中轴线相互交融,将整座城市连成一体;其中,公园前站就建在广州城市原点的下方,也是广州地铁换乘站的原点。
鲜为人知的是,广州最早的地铁环线规划,早在1996年便出现在了规划图纸上,但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后来随着临近广州的番禺、花都先后撤市变区,广州拥有了更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东进、南拓、北优、西联、中调”的十字方针,拉开了广州的城市骨架。“山城田海”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主流,通向郊区的长线地铁,远比串联城市核心区的环线地铁更为重要。
到了2010年,广州借着办亚运会的东风跻身“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打工人和创业者心中的机遇之城。来广州的人越来越多,拥挤不堪的地铁逐渐成为舆论话题,“死亡三号线”更成为全国人民熟知的广州都市传说。
“线网分流”的呼声越来越大,过去被“雪藏”的地铁环线,也重新提上建设日程。
△客流强度在全国几无对手的广州地铁3号线,几乎任何时候都十分拥挤。(图/视觉中国)
尽管姗姗来迟,但这条环线很快带来了变化——有附近的居民发
现,大环线缩短了自己的通勤时间,“再也不用挤三号线了,好开心”。
城市规划学家罗伯特·帕克曾说:“人类通过塑造城市而重塑自身。”而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的道路总会在考验中得到提升。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超大城市,广州用轨道交通创造出的新活力,显然已经被时间所证明。
一条大环线,
组成所有人的大城市梦想
地铁11号线在羊城地下呼啸而过,还有人将目光投向了仍在建设的市区“三大天王”——10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二期,以及两条“湾区最快地铁”18号线、22号线的延伸段。
而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十五运”明年开幕,也给这些地铁线路注明了交卷时间——2025年,广州将继续新开通10条(段)共173公里的地铁和城际线路,“轨道上的城市生活”将逐步成为现实。
而在另一边,串联广阔大湾区的另一条“大号地铁环线”,已经蓄势待发。
今年5月26日正式贯通的“湾区地铁1号线”广肇、广惠城际铁路,已经成为重要的城际交通干线。在未来,它的其中一部分将演变成为广佛环线城际铁路,串联起广佛两地的更多地方,并与广清、穗莞深等城际铁路跨线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大号地铁环线”将在琶洲与地铁11号线无缝衔接,“走出车门就能互相换乘”。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还会有一条覆盖面更广的“大号地铁环线”。(图/视觉中国)
“双环联动”的独特设计,让更多人无限遐想“轨道上的大湾区”带来的新变化,湾区城市“环环相扣”的未来就此开启。
中国真正拥有地铁环线的城市屈指可数。包括广州在内,全国截至目前共有8座城市开通了9条地铁环线,在彼此的地铁线网都算是独特的存在——毕竟没有绝对的终点,只要上车就能循环乘坐,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依然新奇。
环线勾勒出城市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也很容易引起“环内”和“环外”的比较。地铁11号线开通之后,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称自己“终于住进了广州一环以内”。其他网友对此倒是淡定:“这有何意义?”
纵观广州的城市结构,这种比较确实毫无意义。具体到11号线的走向,人们既能在环内看到摩天高楼直穿云霄,也能看到充满市井气息的城中村;既能够穿过人潮涌动的山林绿地,也能途经普普通通的住宅区,各种城市元素能够在同一座城市里并行不悖,并彼此辅车相依。
△广州海珠区的城中村大塘,抬头可见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图/视觉中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身处环内还是身处环外,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何况,四通八达的地铁服务,是人们对大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地铁环线仅仅是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符号,是不同时空下城市空间的见证者。
住在环外的人,大可以沿着地铁网络进入星罗棋布的城市中央,寻找更新的机遇;生活在环内的“成功人士”,更乐意在家门口坐上地铁去往远方,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那份闲适和自在。
对广州人而言,这样的惬意早已随着地铁新线开通逐渐成为现实。随性的广州人沿着环线出行,也不忘感谢地铁带来的全新变化。
广州城市西翼的芳村,是地铁11号线高度覆盖的区域,也是未来广州的另一个腾飞起点。地处交通枢纽的芳村地铁站,建设方用巨幅广告感谢广州人包容理解地铁建设,而一旁的塑胶桃树则挂满了乘客回赠的许愿和祝福。
△“感谢每一位广州人的理解和支持。”(图/良豪 摄)
这个容易被忽视的情景,象征着这片土地人心向上的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中,恰恰别具意义。
作者:良豪;编辑:安菲尔德;校对:遇见;运营:鹿子芮;排版:方糕
参考资料
[1] 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04.
[2] 双喜临门!“地铁+城际”大湾区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广州地铁,2024-12-28.
[3] 环线是如何建成?建设“大事记”揭晓答案.广州地铁,2024-12-28.
[4]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即将“上线”!它为何是全城焦点.CBDTIMES,2024-12-11.
[5] 全民期待的首条环线,竟然是踏青专线. i广州,2024-11-08.
[6] 韩东阳.环线归途——(中国)大陆城市轨道环线浅述.知乎专栏.
[7] 更高,更强,更大,更多,广州大变样.南风窗,2024-9-28.
[8] 中国最具烟火气的一线城市,太可爱了.九行Travel,2021-06-10.
[9] 中国最具烟火气的一线城市,太可爱了.九行Travel, 2021-06-10.
良豪
你想来体验广州地铁“金腰带”吗?
读完点个【在看】👇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最新文章
打铁花、英歌舞,非遗春节的后劲太大了
川普也买不到的岛屿,是多少人的“此生必去”
法国味最浓的中国边疆小城,靠米线称霸全国
多少机场的候机厅,快卷成美食城了
江西小炒,悄悄统治江浙沪
第一次过非遗年的中国人,挤爆了这座县城
千年不灭的极致浪漫,如何点亮万家春华?
父母过年硬塞的土味零食,被同事抢着吃
河北第一座“万亿之城”,为什么是唐山?
《国色芳华》最强主角,才不是杨紫和李现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不带旅行指南的人,带着《全唐诗》出门了
九行改版了!🧧6款限定红包封面免费发放中
冬天去南半球,我度过了最完美的夏天
中国早餐第一城,隐藏王者竟是一碗饭!
占道出片的景区商拍,逼疯多少普通游客
凭良心讲,这些南方城市真的需要供暖
最低调的广东菜,含金量正在飙升
越好吃的地方,越多人有高尿酸?
99%去土耳其的人,都错过了这座宝藏古城
路边的茶叶店没人去,为什么还不倒闭
30岁放弃高薪,我在雪山村庄做“吉祥物”
中国进补第一大省,冬天抗寒全靠这一煲!
这个以美食闻名的小城,居然藏着千亿产业带
5年1.2万公里高铁新线,都要建在哪?
2025年全球最火的旅行目的地,就在家门口
春运第一城,90%的人读不对它的名字
上海真正宝藏的地方,还没被韩国人发现
东北三省“抢”游客,谁能胜出?
去了这些目的地,再不想去网红景区人挤人
平价连锁快餐被捧成“景区判官”,“只涨1块、啪啪打脸298的大盘鸡”
辞职教滑雪的年轻人,在可可托海卷疯了
越山向海:登最高的山,赶最浪的海
拜访了31个本地家庭,她看到了真实的中东
窑鸡才是广西人的社交货币,没吃过别说来过广西
冬天打工人最野性的享受,去山里0元泡汤
躺平、不脱发、开民宿:这座小城集齐了成年人的所有愿望
裸辞的年轻人,最近都在南方候鸟式旅居了
这个冬天,西双版纳有点热
奶茶店爆改菜市场,年轻人真的喝上草了
山东最地道的一张饼,竟然不是煎饼?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对不起,中年发福真不关代谢什么事
中国人最爱看的美食故事,都在这了
90%东北人都吃不到的东北菜,让南方人吃了?
这座地铁领先的大城市,这次换了个打法
合肥当第二,谁是功臣?
2025年的旅行重点,他们替你划出来了
中国爆炒第一省,凭什么成为冬日吃肉王者?
198元的机票盲盒,多少年轻人蹲点捡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