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吗,有什么困难需要帮您解决?”这是昆明市晋宁区人大代表毕琼芬开展“家访”时常说的话,在她看来,“走进群众家里,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自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家访”以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发动人大代表走访群众,借助“选民连心人”的桥梁作用,拓展反映民意的民主渠道,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让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不断汇集,有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迈向深入。截至目前,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家访”人大代表及人大代表“家访”选民共7412人次,通过“家访”和“选民连心人”工作共收集民意民智7536件。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三季度“家访”和“选民连心人”工作推进会。
人大代表“做家访”
当好群众“知心人”
“能否帮我们夫妻俩找份工作,我们岁数大了,工作也不好找。”在晋宁区人大代表何利仙“家访”时,宝峰街道上方古城村村民魏志琴向其诉说自己的担忧。
何利仙了解情况后,积极与云天化花匠铺种植基地沟通联系,为魏志琴夫妇协调落实了相关工作。“如今就近就能工作,每个月有6000多元的家庭收入,我们的心里踏实了。”魏志琴笑着说。在何利仙的努力下,上方古城村已有30余名村民到云天化花匠铺种植基地工作,拓宽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增收渠道,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推行“家访”工作机制,代表们以“拉家常”的形式面对面访民情、听民意,不仅敲开了群众的家门,也打开了群众的“心门”。“与群众走动多了,心自然也就近了,更多选民理解了人大代表,也更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人大代表履职的热情空前高涨,提着包包去‘家访’成了代表的履职日常。”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民意民智的收集和处理中,既提升了选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了解和信任,也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家访”,晋宁区人大代表张丽红解决了韩家营村委会一组及三组路灯年久失修带来的出行不便问题;晋宁区人大代表张良有针对性地对村民进行现场培训、指导花卉种植、销售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人大代表的走访入户中得到有效解决,让群众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代表意见建议的提出、处理和反馈机制,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建单—交单—清单”的管理机制,从选民开始、最终回到选民,形成了工作闭环,推动了民情民意有效落实。截至目前,晋宁区人大代表通过“家访”工作汇集到的民意民智,按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已经现场答复或及时处理3000余件。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深入晋城街道大西选区的代表和“选民连心人”家中开展“家访”。
“连心人”联系选民
架起群众“连心桥”
“宝峰村委会二组大破沟垃圾房路段的排水沟堵塞,导致路面积水,影响群众正常出行。”“宝峰村委会一组老周坡岔路路段杂草丛生,行车过程中易造成视线遮挡,产生视线盲区,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宝峰村委会“选民连心人”张娟弋、杨学英分别向唐露芳代表反映的问题。得知情况后,唐露芳及时将该情况向村委会反映,村委会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排除相关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在晋宁区,像张娟弋、杨学英这样的“选民连心人”还有很多,他们通过“上传下达”成为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桥梁。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在前期施行代表“家访”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现有204名区人大代表难以覆盖联系全区22.255万选民的实际,提出了推行“选民连心人”工作。自2023年3月推行至今,已发展“选民连心人”1000人,“选民连心人”成为面向选民的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有效弥补了代表力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家访”的形式、拓展“家访”的渠道、延伸“家访”的触角、保障“家访”的实效,打通了人大代表服务联系群众、开展监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上蒜村委会上蒜小组4条巷道的道路通行问题得到解决,二街镇鲁黑村110户农户的农业生产有了高效、可靠、便捷的电力供应,普达村坝塘及时清淤有效保护了416户946名村民房屋、改善110亩花地灌溉……如今,“选民连心人”已形成“月服务、季推进、年总结”的良好格局,通过其收集民意民智,城建交通、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大批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