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丨代表委员共话首都科技发展

科技   2025-01-17 19:42   北京  
今年北京两会期间
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学研融合等
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多位代表委员从自身所在行业出发
共话科技创新热词
他们提了哪些建议
一起来看


孙丽丽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做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孵化培育未来产业,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和可持续的长期投入。北京应充分发挥海淀区、通州区、经开区等不同区域优势,重点打造未来信息、健康、制造、能源等细分产业,形成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张鹊

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驻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科技类社团发展是建设科创中国很重要的抓手。关于科技类社团,建议一是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对科技类社团的登记、管理进行结构化调整。二是科学界定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支撑单位的责权分配,促使各方力量能有机组合、有效补位,从而更好地推动科技类社团发展。同时呼吁各政府部门、社会层面齐心协力帮助科技类社团更上一个台阶,助力全民科技素养提升。



顾慈阳

北京市政协委员

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

门头沟九龙山区域适合发展科技文化创新园区。九龙山区域曾是北京市煤矿工业、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链上和辉煌时期的首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文化升级和科技赋能,这片区域可以促进京西地区转型发展,打造京西新的经济增长极。



聂祚仁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互为支撑、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提速从“书架”到“货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北京可以建立两个平台。一是设立产教融合协调机构,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功模式,形成创新与产业相融互促的良好生态。二是建立更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简化成果转化的审批程序,减少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时间。



张旭

北京市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

北京具有发展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深厚基础条件。建议加快研究编制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专项方案,优先选择部分在京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促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地,同时加强在京人工智能企业与高水平高校院所、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的协同,并推动加强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所产生科学数据的使用,让数据不断成为发现的源泉。



王报换

北京市人大代表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一级巡视员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数据安全隐患和算法风险。建议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如利用大模型进行网络攻击防御、自动化监测和响应等,以提升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



张莹

北京市人大代表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员工

随着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愈发深入,如何建立一个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环境成为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建议针对受众群体较大或训练成本较高的模型,采取必要的安全监管措施。同时强化大模型安全过滤机制,加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



李隽

北京市政协委员

农工党清华委员会主委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建立专门的人工智能科技战略研究机构,以引领和推动人工智能的科学基础研究、技术进步、应用前景探索,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这对于北京市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创新、高科技产品的创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民吉

北京市政协委员

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市政府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属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并且结合并购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议北京等地积极争取,把握好政策机遇期,发行地方专项债支持市属银行补充资本,加大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



齐向东

北京市政协委员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

民营企业是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佼佼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协调能力、精准配套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关注民企投资周期性,探索国有与民营企业在科研中的协同模式,为非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稳定预期。



王仲远

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模型发展优势突出,应用场景丰富,具有率先实现大模型应用繁荣发展的基础条件。鼓励行业机构和企业开放非敏感数据集,为行业大模型研发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数据资源;持续吸引海外高层次AI专家回国工作,同时鼓励国内AI人才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行业创新应用项目。



黄宇红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建立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开放人工智能基本知识和能力培训课程,开展以应用智能化创新为目标的实训课程,培养和构建懂人工智能与垂直应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相均泳

北京市政协委员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总经济师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端、供给端、环境端出发给出建议,加大资金支持,降低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门槛,持续夯实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基础,促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商红领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关村第一小学党委书记、科学城分校校长

北京市正以各种方式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达标性评估,让首都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数字技术红利,更广泛地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



鞠杨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北京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北京智慧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这方面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前瞻性的政策规划,有助于实现北京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提速和民生福祉改善等多重目标。



胡澎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近年来,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技术创新和应用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要立足本市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智慧城市之路,不断提升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新京报、千龙网、北京商报、中国青年报等

北京科协
——根植首都地区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察和科学叙事。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