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进千企丨智慧交通的创新引擎

科技   2025-01-14 19:02   北京  
编者按




2022年9月以来,北京市科协按照北京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通过遴选产业特派员服务企业纾难解困,形成一定成效。目前已有产业特派员3500余人,涵盖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12个领域,服务各类企业9500余家。

为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人才优势,宣传产业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案例,带动更多的院士、专家投身“千人进千企”工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推出“千人进千企”专栏,介绍相关经验和成果。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产学研合作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千人进千企”行动的一名产业特派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大新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在智慧交通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进展。而联通智网科技作为中国联通集团控股子公司,致力于车联网及交通科技服务。田大新与联通智网科技的合作项目,为智慧交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田大新的合作项目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开发了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突破了传统AI在交通领域中的能力瓶颈。利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校正和分析、机器视觉、交通预测等技术,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交通事件的精准检测和分析,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平台产品层面,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分布式计算底座中间件、分布式存储中间件等一系列平台产品的问世,为智慧交通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应用场景上,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跨点连续追踪、交通事件检测、交通数字孪生等多个场景。例如,在跨点连续追踪场景中,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的连续追踪和识别,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实时、准确的车辆信息。在交通事件检测场景中,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等异常情况,并生成详细的报告和处置建议,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科技创新与项目落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田大新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团队与企业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和平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对于田大新而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推动智慧交通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他认为,高校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企业则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通过深度合作,双方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田大新及其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技术对接与转化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高校的技术研发往往较为前沿,而企业的实际需求则更为具体和实用。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团队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其技术需求和痛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和转化。


此外,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在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沟通不畅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建立了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合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不仅为团队带来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数据支持,还促进了团队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团队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合作还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推动了研究项目的深入与拓展,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基于当前的校企合作实践,田大新对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充满了期待。他认为,未来校企合作将更加紧密、深入和多元化。一方面,双方将更加注重深度产教融合,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研发中心等形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新兴的合作模式如校企联盟、定制培养等也将逐渐普及。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友好交流等方式,双方将共同培养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并且,校企合作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通过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千人进千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搭建了交流平台,打破了以往产学研各界相对孤立的局面,使得各方能够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同时,它还推动了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千人进千企”行动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


北京科协
——根植首都地区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察和科学叙事。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