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王绶琯:青少年的“科学启明星”

科技   2025-01-15 07:04   北京  

1923年1月15日,王绶琯在福建福州出生。从一个看星星的人成长为照亮他人的星星,王绶琯的一生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大篇章:确定目标的青少年时期、创造多项学术成果的研究阶段和为科学普及奔走并亲力亲为的晚年时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人生故事。


从航海造船转学天文
萌生出对星星的向往

年少时,王绶琯与大海颇有缘分。13岁时,他成功考入马尾海军学校,成为百名海军预备军官培养对象之一。彼时的他,怀揣朴素愿望,梦想早日学成,以工作反哺家庭。然而,命运在他17岁那年悄然转折,近视的困扰迫使他与航海渐行渐远,校方遂安排其转至造船专业。但在此期间,王绶琯逐渐发现,自己的真正热情并不在于造船,而是那片他已开始以业余身份探索的浩瀚星空,尽管当时他可能尚未意识到,天文学将是他一生的归宿。

1945年,王绶琯凭借不懈努力,赢得了公费留学英国的机会,准备在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巧合的是,这所学校毗邻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那满天闪烁的星辰如同命运的指引,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天文学的无限向往。这次海外求学之旅,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

1945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造船班入学合照(前排左一为王绶琯)

27岁那年,王绶琯做出了勇敢的决定,毅然放弃了14年航海与造船技术的深厚积累,转而拥抱天文学,追寻内心真正的梦想。1950年,他正式从皇家海军学院造船系转入伦敦大学天文台,从此踏上了毕生致力于天文学研究的非凡旅程。


追逐星辰
让“北京时间”响彻祖国大地

1952年,王绶琯应时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之邀,毅然回国,投身于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事业中。彼时,国家急需“大地测量与绘图”方面的人才,王绶琯这位昔日的观星人,主动肩负起提升授时信号精确度的重任。面对仪器匮乏、技术落后的重重挑战,他带领团队边学边干,在短短两年内,将授时精度提升至百分之一秒,使“北京时间”更加精准地响彻华夏大地。

20世纪50年代,我国亟需在射电天文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王绶琯受命挂帅,在北京天文台(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引领团队开展适应我国国情的射电天文学研究项目,并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等一系列先进设备,为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4年,王绶琯与团队再接再厉,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绶琯携手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苏定强,共同提出并设计攻关“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成功突破了光学天文望远镜大视场与大口径难以兼得的技术瓶颈。LAMOST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今仍是国际天文界瞩目的焦点。王绶琯曾深情表示,其学术生涯中最大的幸事之一,便是在晚年能够参与LAMOST项目,为国家的天文学发展贡献余热。

LAMOST望远镜

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3171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以表彰王绶琯为中国射电天文学事业的开拓性贡献。


成为“科学启明星”
用“大手”拉起“小手”

在长达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绶琯不仅个人成就斐然,更培育了一大批天文学人才,我国首批天文学博士便出自其门下。步入古稀之年后,他愈发重视青少年的科学培养。

1998年,王绶琯向众多院士和专家发起倡议,提议建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为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搭建平台,组织科研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前辈的引导。这一倡议迅速获得了广泛响应。

1999年6月,王绶琯携手61位院士和知名专家,共同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这个倡议深受有关部门重视,同年6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正式成立。

在当时信息相对闭塞、科研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成立无疑为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王绶琯深知,科学之路需要有人引领,他年轻时也曾受益于几双“大手”的帮助,因此,他渴望成为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孩子的“大手”,拉着他们的“小手”,为他们创造机遇。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王绶琯(左二)与学生会员会谈

当时王绶琯刚卸去大部分科研工作,便和北京市科协的三位同志一起,开始了俱乐部活动的早期运作。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以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为后盾,得到了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科协的关注和扶持。大到方针指点,细到信息提供、物质资助,一直伴随着科技俱乐部前进中的每一步。

为了俱乐部的发展,王绶琯四处奔波,捐出全部稿费用作俱乐部经费,即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这位被孩子们称为“科学启明星”的老人仍在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他曾说:“科学普及了,更多孩子才能受益。只有植根于一片深厚的土壤之中,科学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王绶琯坚信,通过俱乐部的培养,每年都能涌现出可能的科学苗子,其中一部分未来会成为顶尖人才。为了保住这些可能的科学苗子,他们没有理由不尽力。令人欣慰的是,科学薪火得以相传,俱乐部的一些早期会员如今已成为国际科学前沿的领军人物,他们中的许多人又重回科技俱乐部,担任志愿者和导师,将王绶琯的科学教育思想传承下去。

2007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会议

2021年1月28日,王绶琯在北京逝世。在他的追思会上,《夜空中最亮的星》循环播放,恰如其一生写照,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报》.王绶琯院士:永垂天幕的“科学启明星”

2.“CCTV国家记忆”公众号.他从航海造船转学天文,让“北京时间”响彻祖国大地!

3.“中科院之声”公众号.王绶琯百年诞辰 | 科学史

4.“北京科协”公众号.科协情缘|王绶琯:十年亲历的“大手拉小手”

5.“山东科协”公众号.看星星的人,终成照亮他人的星星——王绶琯

6.“风启学林”公众号.科学家日历|他让“北京时间”更准确地响彻华夏大地——王绶琯

7.《中国科学报》.他走了3年,“科学启明星”依旧闪耀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赵玲

北京科协
——根植首都地区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察和科学叙事。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