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需“点麻骨”式监督

文摘   2025-01-20 07:05   浙江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的要求。基层工作是决定政策落实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而有效强力的内外部监督对于建设一支能力过硬、素质高尚的干部队伍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只有严格管理,规范制度,摒弃“当好人”思想,敢于“点麻骨”,直面问题、直点关键,才能保持干部队伍肌体健康。
内外监督营造良好生态,才能找出“麻骨”所在。监管虽严,但也是组织对干部群体的最好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不仅是我们党实现制度民主的重要保障,也是防治干部触碰纪律红线的“预防针”。“后陈经验”作为现代基层内外部监督的典范案例之一,针对基层施工建设项目多涉及集体财务,后陈村民组建群众监督员队伍,参与监督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代表村民与投建方、施工方谈判解决,既确保工程运行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还带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有效维护基层清廉环境。“后陈经验”的成功不仅是“点到面”立体式监督的有效转型,亦是基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重塑治理价值目标、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只有把权力的“麻骨”放在公众视野下,让被批评、受监督的一时不适倒逼廉政清风,才能“治未病”,避免滥用权力东窗事发的追悔莫及。
查管融合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点中”麻骨”治病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监督手段方式更加科学,力量不断壮大,有效促进干部队伍履职尽责、廉洁从业。然而,现阶段基层组织方式不断改革,工作方式、服务时段逐渐延伸至在岗时段之外,监督力量难以完全覆盖,可能会形成违纪贪腐的“后门”,严重影响法治公平。强有力的监督离不开实事求是、意志坚定的纪检队伍,以避免“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导致干部作风道德层面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针对基层监督,要发挥管理的能动性,针对岗位内外的违纪行为,充分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原则,充分利用责任审计、联动检查的方式进行问题导向的发现和整治;通过部门联动,针对监管队伍内部做好作风监督和政绩晾晒,从违纪违规的源头遏制问题产生和发展。
廉洁自律遵守法制约束,才能减少”麻骨”出现。归根结底,“点麻骨”式监督的底层逻辑就是针对干部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风险进行批评,从而避免问题再度发生。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接受监督是对广大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要从之前违纪、渎职的负面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把“点麻骨”的风纪法治作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监督的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作为监督者,要将工作深入到实践环节中去,不怕驳了面子伤了和气,及早指出问题并改正,走好党纪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作为被监督者,要积极接受批评,每日三省吾身,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各个工作阶段、各种会议研讨中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批评符合客观实际,真正达到增进团结、推进工作的效果。

作者:沈嘉莹 熊靖(桐庐县市场监管局)

编辑:杨欣欣(桐庐县凤川街道)

校对:闵婕 刘伟 周正英琦

欢迎积极投稿“桐豌豆”
稿件要求:
以评论文章为主,积极向上,观点鲜明,严禁抄袭,1000字左右
投稿方式:
twdsp2020@163.com(来稿请备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以附件word形式上传文章)

桐豌豆
做时事热点的思考者,当青春昂扬的发言人。一群扎根基层、志同道合,像铜豌豆一样响当当的年轻人,因写时评文章凝聚成一个团队,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畔,用初心之笔墨,发时代之强音,展青春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