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督办8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向社会公众持续释放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强烈信号,彰显了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案发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社会反响最强的犯罪活动,不仅影响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升反诈意识、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境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擦亮慧眼强化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应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如今境外电诈手段不断升级,欺骗性更强,隐蔽性更高,提高反诈意识是预防网络诈骗的关键点。即便再完美的网络诈骗,归根结底也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广大群众要识骗防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警惕网络上的各种虚假信息和恶意链接,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不下载未经认证的软件,在做出决策前,要多方查证、谨慎分析,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员,以理性、诚信为盾,从源头上铲除电信网络诈骗滋生的土壤。任何不劳而获的财富都可能伴随巨大的风险隐患,切勿被高利诱惑冲昏头脑,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要打好综合治理组合拳,压紧压实责任,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管、行业监管的整体格局,形成多管齐下的治理合力。要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坚决防止诈骗窝点的形成,大力清除与诈骗相关的黑灰产业;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对网络诈骗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加强网络技术反制,封堵涉诈网址、清理涉诈电话卡,利用双重身份验证、加密技术和防火墙等技术手段,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性。总之,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支撑,公安、金融、通信、互联网等相关各方也应守土尽责,形成全国范围内上下协同、相互协作的整体化打击诈骗犯罪新格局。多国合作凝聚合力。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不少诈骗集团进行跨境布局,其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大多在境外,将境内“黑灰产”犯罪链条向境外转移,或者使用境外的服务器、资金交易平台,内外勾结实施诈骗。这些地方监管环境薄弱,执法力量有限,各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明确的授权进入犯罪场所营救受害者或打击非法行动,我国警方取证难、遣返难、打击难,因此跨境合作尤为重要。之前,我国先后派出工作组赴东南亚多国开展国际合作,抓获犯罪嫌疑人,捣毁多处境外诈骗窝点。要通过工作联线、定期会晤、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强案件协查、调查取证、情报共享、缉捕遣返,不断增进与有关国家和组织的理解互信,持续深化多边执法常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欢迎积极投稿“桐豌豆”
稿件要求:
以评论文章为主,积极向上,观点鲜明,严禁抄袭,1000字左右
投稿方式:
twdsp2020@163.com(来稿请备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以附件word形式上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