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企开始积极拿地了

楼市   2025-01-22 07:36   广东  
引言

上周地产行业受到冲击,市场对行业巨头的信用风险迹象和巨头即将被改组的信息,让投资人感到些许不安。

市场上对地产新政一直持悲观意见的声音被放大,“924以来的反弹已经结束”——此类声音不绝于耳。而周五的24年全年统计局数据,地产行业不出意外又是整体宏观经济最大的拖累项。

924新政的效果是否褪去了?潜在巨头债务信用风险、债务重组是否会成真?市场的信用风险蔓延与传导的趋势如何?

另一方面,REITs的2025行情实现开门红,两周以来60多只公募REITs,价格上涨的接近50只,部分REITs价格上涨超过10%。而与此同时国企地产债的静态收益相比城投债产生优势。

一边是对行业修复的质疑,一边是对信用传导的担忧,整个地产行业何去何从?投资人应该如何审时度势?我们邀请了专家,为我们剖析2025年地产最新趋势,详解信用风险蔓延的路径,最终与我们共探投资策略

问答实录

①丨新政褪去:基本面修复和反弹暂停了吗?

- 高频销售改善趋缓,但是出现积极信号

人:

  2025年以来,地产数据改善,好像失去了去年四季度的速度,销售量价数据均出现回落。周五公布的2024年全年数据,地产行业又成为整体宏观经济最大的拖累项。专家,从您的角度看,924新政是否完全褪去、地产反弹是否结束?您能为我们找到地产行业尚存的修复线索和信号吗?

1丨新政效果减弱:量价均呈现边际下行

年底的地产销售冲刺结束之后,25年前三周的地产高频销售走弱,特别是30大中城市的销售数据,同期回落幅度超过2024和2023年。具体详见下图。

图:30大中城市地产高频销售面积(MA7)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同期的第三方新房成交跟踪指数,也出现回落。克而瑞一线指数环比下降2.2点至118.48,二线成交指数环比下降28.06点至45.92,三四线成交指数环比下降14.69点至68.36,具体详见下图。

图:克而瑞新房成交热度指数

数据来源:克而瑞,嵩山论市

价格方面,924新政以来,价格得到趋势性改善的地区,还是以一线城市特别是核心地段,或者是其他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为主。2024年全年新房房价增长的城市,只有上海和西安,二手房价格则70城全部下跌了解AI创意工场,内容灵感不枯竭

而跟踪不同能级城市的二手房挂牌价,我们也可以发现,整体上二手房挂牌价仍然在下降,但是下降趋势有一定缓解。具体详见下图。

图:二手房挂牌价指数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效果减弱不代表反弹结束,积极信号一:降息带动价格边际改善

我认为,新政的热度不可能永久持续,边际上新政效果褪去,回归到行业本身的内生修复,才是合理路径。
而新政褪去,不代表反弹终结。首先从价格角度看,新房价格环比明显好转,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增速连续两个月止跌,二线城市也在年底环比止跌,三线城市跌幅收窄。具体详见下图。

图:不同能级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探究价格环比改善的原因,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持续下降的按揭利率发挥了效果,本身2024年个人住房按揭利率从接近4%下降到3.3%以下,下降幅度在70bp左右,而且住房按揭利率相比于整体贷款,有了30bp左右的明显优势,这也推动四季度房价出现改善。告别内容焦虑,轻松生成爆款脚本,点击了解AI创意工场

图:按揭降息推动房价环比改善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积极信号二:白名单超额信贷,助推销售跌幅收敛

整个2024年,新房销售面积9.7亿方,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整个商品房市场正式告别“十万亿时代“
在整体市场增量收缩的环境下,这个数据并没有超出预期。然而我们在总量收缩的背景下,发现商品房销售增速的跌幅在四季度明显收窄,从下跌20%左右收敛至年末的累计下跌12.9%。
12月当月数据,销售1.13亿方,同比下跌0.5%,销售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客观上讲,这已经是低景气度下,地产销售给出的最好答卷。
究其原因,今年以来持续的超额信贷,包括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白名单,开始发挥效用。今年以来的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的增速,从过往的下跌10%以上,收敛至下跌6%。而信贷的投放改善,最终反向带动销售增速跌幅收敛。具体详见下图。

图:超额信贷带动销售增速改善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4丨积极信号三:拿地由地方国资托底

2024年的土地市场,确实景气度不佳,但是我们发现,拿地百强房企里,出现了大量的地方国企,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市场化房企拿地的减弱。
虽然销售百强房企的拿地意愿(拿地金额/销售金额),下降到17%的水平,但是非销售百强的地方国资托底土地市场,导致拿地百强企业的门槛,反而有所提高。2023年拿地百强房企的门槛是取得土地对应建筑面积52.2万方,而2024年的门槛则是55.8万方,体现了国资主体拿地的补充。具体详见下图。

图:近五年拿地百强、销售百强房企的趋势变化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我们整理不同所有制房企拿地数据后发现,央企、混合所有制房企、民企拿地的占比均有所下降,而地方国资房企拿地占比明显提升。整体上看,这也传递出未来土地市场企稳的内在动力:地方国资托底。具体详见下图。

图:2024年不同所有制房企拿地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②丨风险传导:信用风险蔓延?降低政策预期?

- 个体风险的出现确实对行业复苏有拖累

人: 

  本周地产行业巨头的负面舆情,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也让投资者担忧信用风险的蔓延。专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信用风险蔓延是否降低政策的效果和预期?

1丨个体风险尚未出清,形成财务螺旋恶性循环

地产行业的负面信用状况,阻碍了企业现金收入,以及阻碍项目公司现金回到母公司,而母公司现金存量的收窄,也进一步放大潜在的债券兑付风险。具体详见下图。

图:A股上市地产公司母公司货币资金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整个行业因为个体信用风险迟迟得不到出清,导致原本依赖资金杠杆、金融属性强的地产行业,开始褪去金融属性,整个行业的现金流情况,从2021年以后变成筹资净流出,而且情况有所加剧。AI创意工场,天天有内容,周周有爆款
下图是2021年以来单季度现金流量与单季度营业收入的比值,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大量净流出的状态

图:A股上市地产公司单季度现金流情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个体风险不出清,风险蔓延,加深地产融资难

由于地产公司信用风险不出清,导致行业存量债券的收益率水平居高不下,实际地产融资难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个体风险不出清,也始终让房企难以重新获得银行的信任。银行对地产公司投放,只会增强抵押物的要求
正如下图所示,2021年7月HD和2023年BGY信用风险爆发时,明显推高了整体地产债的收益率,推动行业风险传导。

图:地产债到期收益率走势(两条红线分别为HD和BGY风险时间点)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从结果论,我们对比2024年中报和2023年中报,尚未展期违约的房企,综合融资成本均有下降,但是曾出现较大舆情波动的房企,融资成本下降幅度也更小。具体详见下图。

图:尚未展期违约房企综合融资成本变化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嵩山论市

3丨个体风险阻碍政策生效,影响政策预期

其实2022年以来,地产政策有了多轮放松,三支箭支持主体融资,白名单支持项目保交付,二线城市全面解除限购,存量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然而投资者经常探讨的话题是,为什么这些政策效果较弱,或者没能持续带来行业改善。
而从个体风险的角度看,就是因为地产公司信用风险不出清,导致市场预期不佳,金融机构对政策效果的预期弱,从而降低了自身需求的释放。而金融机构、政府、个人的负面预期相互传导,最终阻碍了房价中枢的企稳。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2021年7月HD爆发信用风险之后,不同能级城市的房价明显增速下行,而2023年BGY、XH持续出险,房价增速也终于跌到0以下。

图:房价变化与重点个体风险爆发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个体风险的爆发,也阻碍重点支持政策的生效。地产融资三支箭政策推出后,仍然有受到支持的大型地产公司比如XH、BGY发生债券违约,整体地产债违约的势头没有止住,因此银行对地产行业的实际支持也难以到位,银行整体不愿意在信用风险未出清状态下加大对特定房企的支持。具体详见下图。

图:三支箭政策后,地产债违约整体状况并未改善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③丨投资策略:REITs和国企地产的机会何在?

- 资产荒背景下,积极寻找地产相关投资标的

人: 

  在当前风险预期下,您觉得地产领域的投资人,应该如何设计策略?特别是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成为大趋势,地产领域能为资产端做出什么贡献?国企地产债是否会出现反向博弈的机会?年初就景气较高的RETIs机会如何把握?

1丨国企地产债的策略:实际控制+弱绩效+特色

首先,对于债券投资,民企地产债对普通账户来讲很难操作,公司风控也一般无法通过。而央国企地产债一方面静态收益超过整体城投债和产业债,但是基本利差趋势跟城投债类似,也能享受到整体资本利得。具体详见下图。

图:央国企地产债的静态收益优势(信用利差中位数)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基本面来看,在2021年以来的信用风险周期,国资房地产公司明显呈现出更强韧性,在销售、拿地、结转等问题上,更有优势。我们通过毛利率去透视这个问题,截止到2024年中报,国企的利润水平体现出信用风险下的韧性。具体详见下图。

图:国企的利润结转明显更有韧性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整体上看,尚未违约的不同所有制房企的销售边际表现,仍然是地方国资、央企>混合所有制>民企。具体详见下图。

图:尚未违约的不同所有制房企销售表现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嵩山论市
考虑到实际情况,地产债的投资,应该尽量规避民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选择真正国资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房企。而作为债券投资思路,不应该选择经营绩效靠前的国企,因为这样信用利差过低,无法保证静态收益。
这时,可以选择利润出现下降甚至亏损的国企央企,这样可以在保证了国资实际控制,托底支撑兑付的前提下,获取更高的静态收益。或者选择带有AMC属性的房企,博弈边际金融支持带来的利差收窄。而纯优质大白马国央企地产,则静态收益偏低,但也能享受潜在”止跌回稳“带来的资本利得。具体详见下图。

图:央国企地产债投资的几个案例(估值收益率中位数)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REITs投资:核心资产+稳定分红的逻辑

截至2024年末,REITs底层已涵盖产业园、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源基础设施、消费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以及水利设施等8大类行业,体现了REITs惠及核心资产的特点
具体来看,其中稳定类(偏债性)资产,如生态环保、租赁住房、水利设施等,供求关系稳定,量价因素变动小,收入可预测性强。例如,生态环保项目有保底处理量条款可降低收入波动;租赁住房的租金低于市价带来刚需。
周期类(偏股性)资产,如高速公路、能源、消费、园区和仓储物流等,供求关系易受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影响,项目主动管理水平能显著影响可变回报,量价因素调整空间较大
另一方面,公募REITs具有稳定的分红能力,例如中金安徽交控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进行第一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 1.83元。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也发布收益分配公告,于1月14日及15日向投资者分红,每10份公募REITs份额分红0.4363元。
多数公募REITs的分红频率和金额超出合同规定的最低要求。根据规定,在符合条件前提下,基金应当将90%以上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分配给投资者,每年不得少于1次,使得REITs也具有红利资产的特点。

图:近一年REITs和红利指数走势变化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024年公募REITs市场蓬勃发展,发行量大增,募资超600亿。稳定分红和强势二级市场价格使投资者打新热情高涨,网下认购倍数创新高。
2025年初至今,REITs涨势较好。而展望今年,REITs市场有望延续三条主线
固收资金配置压力推动投资,估值在“资产荒”下有望维持或提升,配置价值高;
弱周期板块(如保障房、环保能源等)在估值回调后仍具备配置价值
③ 伴随一级市场供给增加,预计将有更多领域的 “首单” 项目纳入,如文旅基础设施、养老、数据中心等,有望迎来新突破。会有更多机构结合项目稀缺性、经营稳定性及一二级定价差异打新
来源:嵩山论市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新媒体平台,每天为地产人提供原创深度干货。商务合作请联系:1868208265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