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陈词心说 致谢,如有不当,立删。
文科主观题的答法有个口诀。
文科主观题的答法有个口诀,那就是问题为皇,材料为王,课本为相,要点为将。
什么意思呢?问题是皇上,我们回答的内容都要围绕着问题展开,否则就是答非所问,就是离题万里,就没有用,所以问题是我们始终要紧扣的。
材料为王,就是要结合材料,看看哪些内容要答,哪些可以不用答,要有针对性。
课本为相,就是要结合课本原理。课本原理是回答问题的依据。
要点为将,就是答题要点化,紧扣踩分点。要点,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关键词,答题要点就体现在不同的关键词上。
这样,一共是九个词,分别是:问题材料原理关键词。
围绕问题,扣紧材料,依据原理,体现要点关键词。
我们暑期在相阳培优辅导的时候,政治老师反复强调三大答题逻辑:问题逻辑,知识逻辑,材料逻辑,然后多次强调提炼关键词。
为什么要强调关键词?关键词在答题和审题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比如高二下期末政治题17题,离婚以后对死亡的前夫在离婚后产生的债务有没有偿还责任?咬住关键词:“离婚后”!一则离婚后就不再是前夫的法定继承人。二则债务属于前夫的个人债务,跟他离婚了嘛,不属于她和前夫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所以离婚后三字关键词就体现了一不是继承人,二不是共同债务。
那她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和前夫的母亲不继承前夫财产,还有偿还债务的义务吗?这里关键词是“不继承”。
既然不继承,就没有偿还债务的义务了。因为法律规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既然是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偿还债务,不继承遗产,那么他们就没有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偿还债务的义务了,所以就不具有偿还债务的义务。关键词“不继承”,“不偿还”。
我们答题的时候,也是要把握关键词。
另外,告诉你个窍门:普寓特,特包普!也就是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像法律判断题,有法律依据的直接找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定要考虑民法的基本原则(平自公诚守公绿,就是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绿色)。既然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肯定适用于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都包含了这个普遍性。
放弃继承父亲的遗产,还继续偿还债务,这体现了啥?第一感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我们学的是法律,得有法律依据啊,这个法律依据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文,那么就找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所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总的概括,所有都适合,它起统率作用。那么儿子自愿偿还亡父债务体现了啥?你看平自公诚守公绿中,有自愿,有诚信,有公序良俗,此外除了法律,还有道德,法律+道德密不可分。道德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没有法律条文的,我们就考虑民法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这些角度来考虑。这就是课本原理。
综上,主观题答题思路。围绕问题,问题为皇嘛,然后材料为王,结合课本原理,可用到哪一条?问题与材料属于课本哪个区间,这个区间热门考点是啥,这个热门考点往往就是答题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找好角度,用关键词体现答题要点。
咨询及合作:sizhengre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