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入选全省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试点县,成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上榜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得中央奖补资金4500万元;成为丽水首个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铺就“畅、安、舒、美”的幸福路;龙泉溪入选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
今年以来,龙泉市将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融入美丽龙泉建设“十美”行动一体推进,拓宽“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方位打造“最美山水花园”的共富样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绘制出精美和谐、普惠均衡、宜居宜业的大花园升级版新景象。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摄
城乡融合 守好“生态底色”
“批发业务搬走以后,我们小区的噪声就大大降低了。现在小区整体环境改善了很多,大家心情都好多了。”谈到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市民廖水泉竖起了大拇指。
城东农贸市场地处居民区,夜间批发噪音长期扰民。今年8月,龙泉市将该市场的批发功能转移至城郊,为市民营造了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走在龙泉城区,城市环境的“新风貌”还有很多。规范城区宣传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后,原本街头巷尾随意粘贴的小广告“牛皮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又美观的便民信息张贴栏。走进棋盘山公园,乱搭乱建多、环境卫生差等曾经“久治不愈”的顽疾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一座集“运动型、人文型、山水型”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初具雏形。漫步街角,“两拆两绿”“金角银边”提升改造工作打造出了移步换景的城市景观,实现从“一处美”“一片美”到“整体美”转变……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摄
龙泉市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3年3月以来,锚定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目标,以“洁化、净化、序化”为基础,以“绿化、彩化、亮化”为进阶,以“德化、文化、智化”为升华,全域开展美丽风尚、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山林、美丽公路、美丽园区、美丽庭院建设“十美”行动。
随处可见的点滴变化,是龙泉市城乡面貌华丽蝶变的一个缩影。龙泉市不断加强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力度深度,以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为有效载体,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以规范化理念整治环境痼疾,以景观化理念提升城乡品质,以便民化理念完善公共设施,加快建设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域美丽大花园,推动品质生活可触可及可感。
11月15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宝溪乡溪头村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溪头村旅游资源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以及民生改善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
从城市到乡村,一处处“一枝独秀”的小美,汇成了美丽龙泉的“满园春色”。
“美丽河湖”建设全力推进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打造和水文化传承;“美丽山林”建设通过开展美丽生态廊道建设、“青山白化”整治、矿山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守护绿色之城;“美丽田园”布局建设19个美丽田园示范点,探索“菜+稻”“耳+稻”“薯+稻”等轮作模式和鱼稻、螺稻、虾稻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提升田园洁净化、景观化、生态化水平……
这些年,龙泉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出境水常年保持一类水质,空气为全国最优,森林覆盖率高达84.7%,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和“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一幅城乡生态共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追青逐绿 厚植“发展成色”
走进道太乡安平村旺宝石蛙养殖基地,四周青山环抱,一排排养殖大棚沿溪而建,养殖池内山泉水汩汩流淌,石蛙三五成群。
“今年养殖了5000多公斤石蛙,销售额能达到120万元,利润预估有50-60万元。”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水养告诉记者,石蛙对地域环境、水质要求很高,龙泉出境水常年保持一类水质,为石蛙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条件。目前,该基地已带动发展了17家石蛙养殖户。
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龙泉市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精品花园乡村、未来乡村、和美乡村等建设工作,联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古村复兴示范等“十大工程”,重点打造了一批有产业、有风景、有人文、有乡愁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带,“茶果稻香·海丝瓷源”示范带入选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流 泉 摄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龙泉聚焦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不断开拓创新,深入开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性实践。
其中,“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赋能林业发展,实现了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值利用,有效提升了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龙泉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的一个生动例证。
今年8月,“益林共富”迭代升级至3.0版,创新建设了“一画像、二平台”,即林业建设与发展整体画像、产业中心平台和绿色金融平台,统筹全市220家竹木企业、11家林业合作社与大户、15个相关单位部门的数据,为各类主体提供智能选地,林地评估、产业信息,碳汇评估、林企宣传等多方面服务。新版本串联林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殷小明 摄
在龙泉大地上,绿色经济正在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成色。2023年,龙泉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增至122个,增速183.7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9%,位列全省第一。
全域提质 彰显“美丽本色”
酸枣糕、野生红茶、稻香米“进城”,研学游、体验游、自驾游“下乡”。近年来,龙泉市持续发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并采用借景、造景等优化手段,加大县道、乡道、村道两侧绿化美化。
日益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释放山城优势,脉动城乡美好。围绕生产力布局,龙泉市将市域内的美丽园区、美丽景区、美丽乡村和美丽产业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提升打造14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线。不断深化美丽公路内涵,拓展“美丽公路+”外延,探索“交旅融合”机制,建设“交通走廊+骑行+慢游”休闲旅游线路,有效带动产业兴旺、农产品流通和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摄
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龙泉市形成常态化管理,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确保美丽大花园建设工作成果得到长期维护和提升。
“问题解决了多少、环境美丽了多少,都在这份指数中一目了然。”龙泉市“十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龙泉市把“十美”工作量化成一个个具体指标,创新推出“美丽指数”评价体系,分类生成“乡镇(街道)‘美丽指数’三色图”,通过正面激励、反面鞭策,倒逼各单位有效开展“十美”工作。
“城市治理随手拍”“全民清洁日”……一系列美丽街区共建共享行动如火如荼推进,见证着一场以城塑人、以人塑城的双向奔赴。
全面深化改革,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这既是建设大花园的本意,也是不断为大花园建设激发内在活力、增强建设动力的创新之路。
季晓武 摄
如今,漫步龙泉,随处可见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畅享“绿色福利”。清晨,在棋盘山城市中央公园、瓯江绿道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时近正午,在城市书房阅读一本书,畅享美丽社区的15分钟文化圈;夜幕下,漫步宋韵西街、留槎洲,体验“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的“美丽河湖”。
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
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
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美丽龙泉的绿色征途,永不止步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
记 者丨邱文君
编 辑丨季卓奕
责 编丨袁俊龙
终 审丨林 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