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太极拳纵横双曲身法
体娱
2025-01-13 06:01
北京
太极拳的身法是其理、法、功、技、艺的载体。离开正确的身法谈拳,就是“白谈”;脱离了正确的身法练拳,就是瞎练。所以学拳要重视身法上身才能步正道。
杨式太极拳的身法,经过杨家四代人,一百多年的锤炼,已经有了精到的规矩,详尽的论说。杨振基老师重视的“苦练位置”,就是说身法必须经过苦练才能上身。
其实,太极拳的身法,不仅仅是练太极拳时才用的“身法”,而是促进和保证身体健康的最优匹配形式,所以好的太极拳习练者都能将其身法生活化、生命化,这是太极拳“益寿延年”的真诀。下面谈一些个人练习体会,谨供同道和练习者参考。
一、前人对身法的总结
杨家拳以“立身中正安舒”,或以“尾闾正中神贯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说法出现。这是对太极身法的总体描述。
具体到身体各个局部上,又提出:正头竖顶、沉肩坠肘、展掌舒腕、松腰敛臀、开胯圆裆、涌泉深根等要求。
如何才能把这关乎周身处处的规矩练到身上,必须知其“窍要”,握其“钥题”,否则你就不知从何下手。
二、纵横双曲后拱型身法的操作
1、直向操作:
以命门处为动力原点,吸取肚脐向后撑住,其“力波”逐渐向上下方辐射,上行之力使头顶“百会穴”向上微微顶起,下颚微内收成提顶状。向下之力使尾闾“长强穴”作相应的向下拉伸和向前调节成吊裆状。由此产生“提顶吊裆”。 (注:这时摸后腰和后背是平板一块的,不是平时状态的腰部有个凹陷)
2、横向操作:
以大椎至夹脊的垂直连线为中分线,向左右延展横抻到两肩末端,施横向开劲,并将其横开劲延伸到两尺骨头;同时以命门至尾闾的垂直连线为中分线,向左右延展横抻至两胯侧端(髂嵴处),施横向开劲,并将其横开劲延伸到两外踝。
在这上下左右肩、胯、尺、踝外开横抻的同时,两大臂、两大股(大腿)、两手掌、两脚掌向前收合,并施内裹劲,把横开劲收住。
如此操作,不仅把脊柱纵沟填平了,而且把四肢也牢牢地联结在了躯干上。从感觉上,脊柱真正成了一条向后凸起的脊梁,而四肢末端却向内卷收。似乎肩背和腰胯张成了以脊柱中分线为弓背中点的数张横弓,累迭在躯干上。
3、合成操作:
后拱身法的操作,不是先纵后横地依次进行,而是纵横同时进行。
其方法是以命门处为动力原点,吸取肚脐向后撑住,其“力波”逐渐向上下左右四方辐射,使纵横双弓同时涨满,交错迭加融合而成。
三、后拱型身法对人体外形的改变
后拱型身法是以功态的竖直型脊柱为根本标志的。它改变了人体的自然S形生理脊柱,由此产生了以下一些形态变化。
一是消除了躯干后面的仰头、凹腰、突臀和前面的扬颏、挺胸、腆肚及侧面的张肩、缩胯等自然凹凸状态,使身躯平顺竖直,出现了“尾闾正中神贯顶”的功态形体。
二是改变了人体前实(胸腹)后虚(腰背)的自然状态,从而成为后实前虚的功境状态。
第三是改变了自然人那种上实(胸)下虚(腹),头重脚轻耗能散气的用力状态,而变为下实上虚,脚踏实地的沉稳涵养状态。
第四是如此身法正是前人所提各项身法要领的上身状态。诸如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开胯圆裆、涌泉深根等等,无一处不合规矩。
第五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讲的都是脊柱的“趋直”和躯干的竖直,那为什么又说是后拱型呢?因为直立行走的自然人经过劳作和运动的改造,脊柱和躯干都是前拱的,如腰椎前弯、挺胸肚腆、头仰撅臀等。当脊柱和躯干走向功态竖直时,从感觉上就是后拱了。若没有这种感觉上的后拱,就一定还是非功态的前拱,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身法了。所以,后拱身法实际是竖直状态下的一种后拱感觉。
四、后拱型身法的内功效应
其一是松开周身的法门。
从后拱身法操作中可知,命门处后撑引动整条脊柱产生出松沉直竖的功态效应,感觉身后至体侧骨开筋抻,气血充盈、饱满有力;而身前却虚空无物,无底无际,能吸纳山河,能包容一切。觉得自己像刚出炉的面包,蓬松饱满,活活泼泼,弹性十足。有了躯干的真松,才能有周身的放松。这是显而易见的真谛,这就是“腰脊松周身松,腰脊不松周身紧”的道理。
其二是含神用意的法门。
我们共知,神不含则意不专,所以后拱身法强调下颏内收,玉枕上提,则头正项直、百会虚灵,眼神平下而易返观内视。神能内敛,意则能专。意注身内专于拳,则能得静、得安、得定。这是用意不用力的入门阶梯。
其三是返璞归真的法门。
老子言“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后拱型身法完全是胎儿和婴儿身态的写照。祖国养生学,无论道、儒、佛、医各家莫不如此教导。
其四是聚气养气的法门。
得婴儿之形态必得婴儿之纯净和纯真,可致人静心息虑,专于体内。后拱身法横膈下移,丹田充实,能使心气相守,总在下丹田和命门之间往复。故言,此是聚气、养气、壮气之最佳体态。
其五是舒胸宽心的法门。
常态的胸部,由于腰椎前凹上顶,横膈上移,胸腔窄小,必生生理上的胸紧。心肺的运作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纳气排碳,营养输送都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不畅。生理上的胸紧容易导致心理上的胸紧,表现为易躁易怒,火气大,或郁闷惆怅,反过来又加重生理胸紧,形成恶性循环。胸紧如同癌魔,如同慢性自杀,如同把生命装在漏水的缸内,不知不觉把生命白白流掉了。太极身法,完全可以把胸部解放出来,变得宽舒松畅,成为治疗胸紧的特效良方。
其六是松腰的法门。
胸不松开,就派不上用场。什么腰为轴,腰为主宰完全是空话白说。如何松?前辈们讲了很多要领,提出松、沉、直、塌、撑、拉、膨、塞等等,其实就是尾闾收、命门撑,使前凹的腰曲填平。这一平,产生出一个常人不鲜知的效应,即胸区变成了“乏力区”,而盆区变成了“充力区”。乏力区想用力用不上,只能随着充力区的运动而运动。这就是盆区带动胸区的用腰机理。
其七是内劲蓄发的法门。
太极拳运动总是有规律的一开一合,一蓄一发形成内气鼓荡。合时随吸气将内气由丹田和四梢吸聚命门,敛入脊骨(称为气贴脊背);开时随呼气又将内气发往四梢沉入丹田(称为气沉丹田)。入境的太极拳功,使内力输布周身,无处不到,称之为内劲的蓄发。
其八是疏通脉气的法门。
后拱身法消除了脊柱的生理弯曲,将督脉上的三个卡口(尾闾关、脊中关和玉枕关)打通了,使任督(小周天)沟通。此身法使尾闾正中,百会虚灵,顶正裆圆,经脉的阴海(会阴)和阳海(百会)无阻无碍,大周天畅通。
其九是拳势呼吸的法门。
后拱身法易使常人由胸式呼吸转变成腹式呼吸,行拳入境者又会把腹式顺呼吸变成逆腹式呼吸。吸气时神气内敛,肢体收合,内气聚蓄命门贴于脊背;呼气时神气外显,肢体开放,内气发往四梢沉入丹田。这种形神意气与呼吸同步和谐则为拳势呼吸。
其十是良性按摩的法门。
后拱身法配合拳式呼吸和内气鼓荡及内劲蓄发,使脊柱有节律的伸缩张弛,横膈膜上下运动,使神经中枢和胸腹间内脏都能得到有序地按摩。尤其是腰脊命门处有节律的后拉前松,使两肾得到了非常难得的良性按摩。习太极拳几年,许许多多的脏腑疾病,神经疾病不翼而飞,这是机理之一。
五、太极身法的上身途径
它是从生活中养出来。生活中的行站坐卧,工劳操息,一句话,不管干什么,都要保持后拱型身法。若能坚持如此,那就达到了拳练人的层次,那就是太极拳生活化了。中国的武学、养生学中不乏这样的说教“环拱直立稳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正襟危坐”等,无一不是太极拳身法的写照。
它是从劳作中改出来。许多重体力的工人和老农,他们从长期的用力劳作中找到了最省力而又兼养生的劳作姿态。我们细细观察体会,无一不是太极拳身法的运用。若我们自己不能运用太极拳身法于生活和劳作中,那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太极拳习练者。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视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太极文化”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文章与图片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北京昌平太极拳培训基地
推荐公众号
太极文化
弘扬太极文化,承传太极技艺,研几太极理学,崇尚太极养心,推广太极运动,普及太极健身,体悟太极心法,顿觉太极人生。
最新文章
立春 | 又是一年岁首
立春以后怎样练习太极拳?
正月初五:破五穷 迎财神
什么是太极智慧?
太极拳的“柔”是一个怎样的慨念?
太极功夫 劲由法生
不论男女, 每天打完拳这几件事,千万不能凑合
保证你练好太极拳的八字方针!
太极拳高手在一呼一吸的瞬息之间
太极拳与太极内功、太极养生
“养性”是练好太极拳的目标
除夕 · 守岁
太极拳怎么练?一些感悟分享给初学太极的你!
王培生传内功图解
练的太极拳“真不真”?看这一点就知道了
练太极拳的第一要旨是什么?知道的练的就好!
这么练,轻松练出太极拳“五弓合一”!
身动心静太极拳 练习可分三阶段
练太极拳要敢于“舍本求源”
太极拳最高的目的即是修身
太极拳初学者,究竟该怎样去练习太极拳,才能有效果
四个字告诉你,这样打才叫明白拳!
练习太极拳记住这些动作要领可减肥健身
过小年啦! 祭灶、除尘、吃糖瓜
老前辈透露的太极练功诀窍,条条都实用~
太极,从外而练,是锻炼,从内而练,是修行
练太极拳其乐无穷,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练习秘籍
太极拳的核心功法是这一点
太极拳的化劲、蓄劲和发劲
掌握一个字,太极拳的“松”就拿捏了
太极拳掌握对拉拔长拳就舒展漂亮
太极拳运胯,老师傅都不会教的招数
太极拳精髓18句箴言,爱好者必读!
太极拳的核心功法是这一点
练太极拳,要是“四不分”,你玩完了!
松柔是太极拳拳中的灵魂,为什么又不容易做到?
练太极拳的两大方向,认真学的都该知道!
老前辈透露的太极练功诀窍,条条都实用
太极拳腿功难练?这次讲这么细,看谁还不会!
太极拳的六个重要技法
太极拳动作与意念融为一体的“功夫”
太极拳纵横双曲身法
关于“裆走下弧”的几种说法
只练简化太极拳行不行?我看到最好的回复
太极拳的练习要点总结,打拳不在迷茫
太极拳三维空间的圆 如何能做到呢?
太极拳丹田的几种练习方法
违背规律的太极拳练法,那将适得其反!
太极拳去掉僵劲的四点要秘
太极拳之云手:万花不落地,一花心中开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