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元月十七日.印诚大师王培生把练功要诀口传诸弟子。
诀曰:
上领下随中关提。
内外三合来参助.
三田合一身安宜。
这首歌诀,言简意赅,凝集了王先生六十多年的练功经验。
第一句“精足气壮神莫测”。是修炼的总纲,既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又是检验练功成败的尺度。
传统武术修炼的目标是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精、气、神是人的生命的主要表现形态。“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肾,后天之精源于脾,二者均藏于肾.总称为精。精不断化为气(炁),流遍全身,从而人体充满活力,气又转化为神,灵知不昧。精足则气壮,气壮则神旺,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意识清楚、思维敏捷。精、气、神三者相互转化,“气”是“精”与“神”的枢纽。武谚云:“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即源于此。
前辈武师总结经验指出,练功要臻于化境,必须经过“炼精化气一炼气化神一炼神还虚”几步功夫,从而达到精力充沛无疾病,气遍全身似水流,精满气壮而神足。古人把这个内在的东西称之为炁,静之为性,动之为意,妙用则为神。练功达到“炼神还虚”的地步。就会形神具杳、与道合真。“炼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不可测”。(刘奇兰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武谚抓住了修炼最关键的问题--内功修炼。要诀的第一句是检验练功者真练还是假练、操练的方法对头还是不对头、取得的成果是大是小,只要用“精、气、神”的标准对照,便一目了然。吾辈后学当细心体悟。
中华传统气功理论认为,人体经络有手足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三百五十多个穴位。人体前面正中线上有上、中、下三丹田,后背上、中、下三关口.从头顶百会穴到躯干底的阴穴冲脉居其中,前有任脉连三田,后有督脉连三关。任、督、冲三脉纵贯躯干,其形势有如八卦中的乾(三)卦之形:人体中任脉为诸阴脉之海。督脉为诸阳脉之海,冲脉为阴阳诸脉之海。打通任、督、冲三脉,全身所有经脉皆通,在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炼气化神到炼神还虚至关重要。
那么,究竟怎样练功才有利于开通三脉呢?武学典籍中巳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中正安舒”、含胸拔背”、顶头悬”等等,《太极拳谱宋谱》特别指出“三要猴(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可见身法在武术技击中的重要地位;《十三势歌诀》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歌诀指出了”尾闽中正”是正确身法的核心,但没有讲动作的程序与火候,这正是古人“传药不传火”的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了拳谱,依然是身在五里云中,不知如何行动。
此练功要诀,对于正确身法的形成,既指出了动作的部位,又有动作的程序。
第三句:“内外三合来参助。”讲的是练功时有了好的身法,还要做到内外三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武术在外形上要求手足躯干动作协调一致,这叫外三合。所谓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是由人体交叉神经决定的:上下肢左右交叉相合,左手与右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反之亦然。有外三合还要进一步做到蓄之于内的神、意、气、劲的内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台、气与力(劲)合,外三合与内三合合称六合,做好六合,全身各部动作协调一致自然地成为一体,而达到心动形随的境界。
王培生先生在他的《三才门乾坤戊已功》中说“坤属老阴体内长,六球运转动无常”。这是武学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六球运转”的概念。王培生先生的贡献,就在于明确指出了内外三合与六球运动的关系。这就是:①手与足合转眼球,练功时以心行意。眼视目标,手追眼,脚追手,眼到、手到、脚到。用眼球转动协调四肢运动。
练功要诀的二、三两句在技击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拳谚:“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说的就是要有正确的身法。太极师祖陈长兴入称牌位先生,又叫木雕泥塑,都讲的是这个身法。王培生先生传拳做这个动作的示范,对方进手,沾之即被打。我们按师父讲的要领练功,可做到精神提得起,又气沉丹田,双足及会阴穴吸大地之阴气(师父称之为地磁),顺督脉上升,气贴背行,至上丹田;头顶百会穴及双手劳宫穴吸天空之阳气,沿任脉降至下丹田,阴阳和合进入天人合一之妙境。坚持如此修炼,身内真气充盈环行于躯干之内,用于养生则脏腑之内气血充盈,由内壮而外壮;用于技击则借天地之气壮我神威,静如山岳,动如江河。防守则稳如泰山,进攻则无坚不摧。以乾卦所代表的前三田,后三关的位移,决定身体之进退;以坤卦所代表的六球运转,控制躯体的升降。按此要诀久练,技艺自会上身,功夫必然长进。
所谓三田合一是指上、中、下三丹田成一条直线。关于三丹田的位置各说不一,通常所说上丹田在祖窍水平往里一寸,离脑门垂直往下一寸的交会区,也叫天目或玄关;中丹田叫绛宫,在两乳正中膻中穴下面一点;下丹田在气海穴与关元穴之间。本功法确定的三丹田位置是,上丹田与通常说法相同,但把会阴穴称为下丹田,把通常中、下丹田之间做为中丹田,即肚脐与命门之间的连线上靠脐一方的3/10处称之为中丹田。这三丹田成一条垂直线,就是冲脉贯通。冲脉一通全身上下的血脉皆通.血脉畅通没有障碍了,疲劳就消除了。
关于这个功法的神效,王培生在一九九五年春节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自从得了这个功法,再累也不怕了。经常修炼,人的面貌就改变了,神采奕奕,显得特别年轻。”
北京昌平太极拳培训基地
推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