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胯,老师傅都不会教的招数

体娱   2025-01-18 06:02   山东  



当今的太极拳,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已呈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的发展空前高涨。现在习练太极拳人群逐渐增多,老师的综合素质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

中华武术几千年的传承为什么会越来越少,主要来源于以前教拳师父的留一手,总怕学生全部学会自己的技艺后,自己没有饭碗了。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情况会越来少。

 ..........................................................................................................................                           

太极拳界有一句俚语:传拳不传胯,饿死老师傅。意思是说,很少有师父传授徒弟胯的运用方法及手段,这个是练拳的精华所在,历来是不传外人之秘。


那么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胯关节,在太极拳运用当中的重要性。下面我仅以弓步转换的运行方法,针对胯关节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权做抛砖引玉之功。


抽胯


目的是为了保持立身中正,逢转必正。使得身体没有俯仰之弊端。

                              


开胯合胯

..........................................................................................................................

改变脚下的方向,脚的开合要依靠胯的开合来带动,两胯之间既要有开档劲,也得有合裆劲,根节带梢节。

                                 

坐胯

..........................................................................................................................

目的是为了分清虚实,脚底下做到点落点起,实腿做到全实。从头顶百汇穴至脚底涌泉穴形成上下一线,呈立木支千斤状态,也就是放松状态。


提胯


领起身体另一侧下盘重心,让虚腿完全成虚,形成进退自如、顾盼灵活之态,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送胯

..........................................................................................................................

明确腰的旋转带动下肢运行,通过腰的带动将一侧的胯送出去,依次送胯、送膝、送脚踝,暗含随时起腿攻击之状态,做到节节贯串。



落胯


使得身体逐渐缓冲落地,避免憋气、闭气出现,让身体进一步放松,犹如猫步出脚后落地之态。

沉胯

..........................................................................................................................

落胯后脚下生根,脚踏实地两胯同时再一次放松,脚底劲路入地三尺,在保证下盘稳固性增强的前提下,促进蹬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运用。


旋胯

..........................................................................................................................

完成蹬撑环节的同时,胯部做或上下、或左右、或前后的旋转来带动上肢改变方向以及完成劲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要领,保证力量的发放顺畅。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视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太极文化”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文章与图片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北京昌平太极拳培训基地

推荐公众号



太极文化
弘扬太极文化,承传太极技艺,研几太极理学,崇尚太极养心,推广太极运动,普及太极健身,体悟太极心法,顿觉太极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