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写作实务:政务信息选题的“六点法”

职场   2025-01-16 13:02   浙江  
点一下关注,信息写作不迷路!

政务信息写作实务:政务信息选题的“六点法”
      政务信息是否能够被采纳或被批示,选题尤为关键。根据政务信息的“四个特性”,我们知道政务信息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时效性,尤其现在网络时代具有海量信息,如果不能有效“降噪”,没有掌握选题方法或者方向不对,可能“南辕北辙”,下再多的功夫也是白费力气。
      选题怎么定,无非就是换位思考,分两方面:一方面上级领导需要了解什么;另一方面是你想让上级领导了解到什么。笔者根据多年的政务信息工作经验,结合前面提出的政务信息的4种分类(动态类信息、经验类信息、问题类信息、预测类信息),结合换位思考的两个方面,简要总结概括了政务信息选题的“六点法”(前面三点是上级领导需要了解什么,后三点是你想让上级领导了解到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归纳,仅供大家参考验证。
      一、抓住“重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动态类、经验类、问题类信息。选题应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这样编报信息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在实践中,第一,也是最需要抓住的就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一两句话可能表述的就是这一年某个行业、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任务,除了常规的任务分解、督查外,主动报送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经验成效、存在的困难问题,肯定是领导和上级最关心的事;第二,抓住各层级重要会议活动,从领导同志的讲话稿中找信息选题,领导开完会、讲话完后,接着将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法律法规等,在出台这些重要文件前,上级也是需要了解基层在执行、推进这项任务中,存在什么困难问题,还需要精准制定什么政策,从会议中去抓信息选题上报,必然引起上级和领导关注;第三,从发布的政策文件推进、执行中抓信息选题,政策发布后,到底基层反响如何、起到了什么作用、有没有走偏,也是上级和领导关心的重点、重要选题。
      二、精选“热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问题类信息。社会热点是重要的选题密码,能成为社会热点必然各级都高度关注,上级领导也不例外。热点暴露的是一些事关全局的矛盾和问题,从网络媒体上保持敏锐的信息“嗅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各种潜在、苗头性、倾向性信息,聚焦社会前沿,关注实时动态,及时跟进热点事件,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社情民意问题类信息选题,通过分析研判找出主要矛盾,分析原因,进而降低潜在风险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热点是大家都关注的选题,至于如何在报送中脱颖而出,得到领导青睐,等再出一期进行详细分享。
      三、跟上“节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预测类信息。信息报送是时效性极强的工作,在实践中,应当紧紧跟上重大节日、关键时间、重要节点、重要会议等,保持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敏感性,提前谋划,聚焦决策需要和社会关切,抓取有价值的选题,提高信息报送的实效,发挥好信息的参谋助手作用。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必然需要报送一系列关于经济运行情况、会议期盼及会议反响的信息。森林防火期、汛期、极端天气时期等,领导和上级最需要的就是各级的防灾救灾情况等。
      四、总结“亮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经验类信息。挖掘工作中的成绩、亮点、经验是各级最想让领导和上级了解的,当然也是信息选题的重要方向。捕捉工作中的“闪光点”、特色亮点,总结推进工作中的新举措、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是各级各部门交给信息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如果能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类信息,也是领导和上级非常愿意批示、刊编的,但从目前大家报的信息来看,信息碎片化较为严重,信息挖掘不够、总结提炼不深,建议大家在进行此类选题时,总结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满足四个条件采用率和批示概率才会高,即富有创新性、产生了良好成效、在实践中经过充分验证、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具体如何进行概括归纳,在政务信息标题的遵从原则、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中“概括归纳式”进行了简要说明,详细的归纳总结逻辑和案例,等再出一期进行介绍分享。
      五、紧盯“焦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问题类信息。这里的焦点,指的是坚持“小切口”选题,摒弃宏观大选题、空洞选题、大杂烩选题,确保在有限的篇幅最大限度释放足够的信息量,提高信息的“含金量”。也就是把握“小角度、小切口”,从宏观问题中选取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部分,紧盯民生关注,尤其是“一老一小”“衣食住行”等问题,在问其言、观其行、察其色中洞悉群众需求变化,用有限的篇幅把选题做深做透,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六、突出“冷点”。这类选题主要面向经验类、问题类信息。差异化信息点,就是围绕本地特点和资源,主动报送本地特色信息,体现的是剑走偏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状态,尤其是针对本地、本区域、本行业的调研分析,在摸准情况、找准问题、提实措施下,客观真实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冷点”也会引起领导和上级的高度关注,大大提高获批概率,也能真正达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