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至十年前,我刚刚通过上岸考试。在初任培训期间,组织部长为我们年轻一代上了一堂课。虽然许多细节已随岁月模糊,但他所言的一句话至今仍深植我心。他指出,在机关工作,核心在于“办文”、“办会”、“办事”。只要这三项工作得当,仕途自然会顺利发展。
带着好奇与求证之心,我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思考这句话,逐渐领悟到其深刻的道理。我曾在党政办、政府办、组织部门工作,均能证实这句话的正确性。然而,若论这三者中何者最为重要,我认为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先后顺序。我坚信这三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真正优秀的人能够同时处理这三项工作,而受领导青睐者亦不得不同时兼顾,它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由于某些内容具有特定性,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联想,作者在此不便详述。因此,本文主要从县级和乡镇层面进行探讨。
一、办文的精髓
在县乡层级,乡镇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之一。虽然两办等机构的标准更为严格,但这些地方的门槛较高,大多数人一生中可能无缘接触。乡镇作为基层单位,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相对宽松,因此非常适合成为职业生涯的起点。
乡镇的核心部门是党政办。尽管许多人批评党政办事务繁杂、混乱,却往往忽视了其核心职能——办文。领导的讲话材料,工作报告、务虚会工作报告等综合文稿均出自于此。此外,还有各种方案和文件的起草工作。年轻人在这里工作,想不成长都难。至于收文工作,虽然它也属于办文范畴,但主要涉及程序性事务,因此不再赘述。
在这些工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综合文稿的撰写和方案性文件的起草,这在任何单位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如果年轻人能够掌握领导讲话稿的风格,就如同厨师掌握了顾客的口味,前途将一片光明。而收发文工作,由于其可替代性较高,年轻人不宜长期从事。
二、办会的技巧
谈及办会,我认为只有在各级两办、组织部等机构,程序和规格才显得较为正式和系统化。在乡镇,通常是由各个业务部门负责打印材料和安排会议室布置。
以某县为例,任何需要领导出席的会议,都必须遵循文件送签程序。从文件的起草、时间的确定,到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细化参会人员名单,办会的核心内容实际上蕴含在方案之中。例如,xxx主持的工业调度会,方案中会明确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事项,以及主持词的撰写责任单位(通常是xxx提供初稿,秘书进行润色)、会务工作的责任单位(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若涉及多位领导或主要领导,还需准备领导致辞。这体现了办文与办会的紧密联系,两者缺一不可。在办会过程中,县领导秘书(或秘书科科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掌握着方案的标准和在县领导面前的解释权,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是成功办会的关键。
三、办事的细节
我认为办事的核心在于不挑剔任务,领导会根据个人能力和表现逐渐增加责任。广义上的办事包括公事和私事,也可分为大事和小事。过去有部电影中,厂公对求官者说,平定辽东,你行吗?见那人摇头,又说让他去找三条腿的金蟾。实际上,这两者都属于办事,因为它们都能为领导分忧。
在我担任县领导秘书期间,领导在岗我亦在岗,领导出差我负责订票,实际上扮演的是私人管家的角色。我甚至曾去超市为领导购买生活用品、零食小吃等,这些虽是琐事,却能逐渐拉近与领导的距离。只有事无巨细,才能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领导才会放心交办重要事务给你。例如,领导认为你可靠,市里来了朋友,他可以放心让你陪同一天。再如,你若擅长善后,有些核心的迎检工作也会带你参与。在这些场合,你将逐渐拥有发言权,甚至你的某些观点可能影响领导的决策。当你达到这个阶段,无论是在能力还是态度上都将得到认可,晋升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