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想必大家都被“广东成为首个14万亿省份”的消息刷屏了。
数据显示,广东2024年预计站上14万亿大关,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自1989年首次居全国榜首以来,已连续36年蝉联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大省挑大梁。作为先行者,广东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对于地方而言,能够从广东的发展路径中,获得哪些招商和产业发展经验?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14万亿,占全国比重约为1/10。把时间轴拉长,会发现,2019年广东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2020年超11万亿元、2021年超12万亿元、2023年超13万亿元、2024年超14万亿元。短短5年,连续跨越5个万亿级台阶。广东不只是GDP第一大省,更在外贸、制造、科技创新、人口、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等方面,均位列全国第一。一个个“第一”,不仅展现广东的综合实力,更记录了走在前列的步伐。在生产端,广东工业规模约占全国1/8,规上工业增速4.2%,这些企业约7.4万家,为稳住全国工业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到产品,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简单说,我国每产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广东;每产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2.2台来自广东;每产5部智能手机,就有2部来自广东。需求端主要看进出口。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外贸规模占全国总量超过1/5,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40%。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广东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广州出口汽车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电动汽车占比超一半,成为当前外贸新的增长点。过去的一年,经济环境面临各种变化。比如,外部压力冲击,内部发展转型,传统动能和新旧动能不断转换,内需消费不足等等。大环境之下,广东也未能独善其身,全年经济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态势。甚至在上半年数据出来时,还有人对其能否稳坐首位表示担忧。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广东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和转型升级,促使其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方位创新链条,把创新落在企业、产业和发展之中。通过扶持工业互联网技术,倡导工业智能,发展智能制造,提高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依托产业基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当地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港、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物流优势,进一步拓展出口业务,为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通道。广东还发布了“湾区标准”54项,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建成通车,“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突破450万辆次,加强湾区人员来往与发展合作。除地方主官密集出访,还筹办多个全球招商大会。即便是在岁末,热情依旧不减。比如12月,就在深圳和东莞连续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深圳,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投资者落子布局,商事主体总数已突破438万户;而东莞,这个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城市,以“双万”之城作为新起点,加快向科创制造强市转型。在全球经济环境复苏的大背景下,广东一边主动出击、全球精准招商,一边修炼内功、优化营商环境。根据龙头和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进行政务改革,探索出一条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招商引资新路径。广东不仅出台新一轮外资支持政策、围绕重点产业展开全要素招商,还创新推出了场景招商模式。所谓场景招商,就是从传统的“给政策”变成“给市场”“给机会”,通过应用场景、落地场景,搭建起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桥梁。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广东就尝试了场景招商推介会。数架低空飞行器在会场中亮相,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目光。会上,还有代表企业结合农业无人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做了功能推介。为推动场景招商更快落地,广东政府还出台了多项措施。比如,发改委公布了《2024年广东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详细列出了51个应用场景项目。其中,超过75%的场景,都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
再比如,投促局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需求清单,展示了16个地方政府及企业在低空基础设施、生产制造等七大需求领域中的潜在合作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到切实的应用场景,是加速项目落地的关键。这也是场景招商背后的市场化逻辑。需要注意的是,广东之所以能成功实施场景招商,主要得益于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由1.5亿人口构成的广阔市场。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在尝试场景招商时,需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及消费人口规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而审慎地推进。此外,就是产业链精准招商,这也是各地常用的招商模式。广东招商更强调精准性,在招商之前,就树立了全产业链思维。具体来讲,就是考虑好企业入驻后所需的产业承接空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薄弱、缺失环节。以湛江为例,在招商过程中围绕招引的龙头企业需求,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进行强链补链。作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湛江以巴斯夫项目和中科炼化项目为双龙头,招引石化新材料上下游企业。通过布局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等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国际化石化产业体系。像湛江这样的地区,用拼土地等传统招商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项目。只有理解和满足龙头企业或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才能触发“服务好一个,引进来一批,带过来一串”的“葡萄串效应”。若是做到了这点,来了的企业大概率不会走,正在招的项目也有机会引进来。
随着各省市两会相继召开,2025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也逐步明确。
拼经济,需要先下好招商先手棋。
从经济大省的发展路径、产业机构以及招商模式中,或许可以汲取到一些经验,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