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实践及学习,梳理一下OKR季度复盘会如何更高效的几点总结反思。
一、季度总结汇报 ≠ 季度复盘
不知一直在实施OKR目标管理法的伙伴们是否有发现,在OKR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季度OKR复盘会上会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会前大量的文档、汇报PPT准备,耗费大家的时间,增加OKR管理的成本。
很多人把季度复盘会当成了总结会,工作汇报会。
在公司的季度复盘会上,大家汇报部门的OKR完成情况,大量细节,占时多,大部分部门内部的细节内容与其他部门直接相关性不强,与会人员精力易分散。
缺少经验、知识、文化的提炼和沉淀,未能促进团队相互成长。
公司级季度OKR复盘会的【是】和【不是】
二、充分的【会前准备】是【高效会议】的前提
季度OKR复盘会议怎么开?以下内容和流程供参考:
1.明确是公司级OKR复盘,而不是部门级或个人级OKR,时间有限,避免陷入大量细节中去。部门或个人级OKR可以在部门的月例会、周例会、项目专题复盘会中等去进行。
2.会前资料准备,没有准备的会议,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各部门对自己对所承担的公司目标,提前自行回顾复盘:
1)回顾目标(Goal):当初制定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包括O和KR两部分。
2)描述举措(Action):围绕OKR,实际做了哪些动作?
3)评估结果(Measuring):当前OKR整体达成的情况如何?
4)探究规律(Exploring):当时开展的哪些举措是有效的?哪些举措是无效的?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怎么做会更好?
5)总结沉淀(Summarizing):整体回顾整个过程,有哪些得与失?哪些是对未来仍有启示,需要在未来加以注意的?哪些是场景相关,只在当时当下才会发生的?
回顾复盘的资料,大家可以放在一个可以协同共享的文件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复盘信息。所有与会人员应提前查阅,具体的过程细节就不用在会议上再去占用所有人的时间再重复一次。
会前同样要准备的是,对下季度公司重要战略目标的思考,重要要打赢的几场战役是什么?核心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方案?尤其是对目标负责的牵头部门,在会前是要有深入系统的思考和梳理;如果是支持部门,则要思考如何支持业务部门实现战略目标。
也就是说,大家是要带脑子来开会的!
会议的现场不是用来想方案的,而是在观点的碰撞后,对最后方案及行动形成共识的!
三、会中从【琐碎细节】到聚焦于【价值分享】和【解决问题】
有了充分的会前准备及深度思考,会中将可以更高效聚焦于【价值分享】和【解决问题】两大项,相互的交流反馈贯穿其中。
【价值分享】是指能给团队及组织带来价值的信息,是基于过去,但面向未来。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经验方法:从实践中总结反思得来的工作经验、方法分享,可能对其他伙伴在提高效率,解决问题等方面有借鉴意义的;
二是心智成长:从过去经历中获得的心智成长、认知变化,分享原因及成长的过程,可能能触动团队成员的内在成长和学习的。
价值分享中,包括团队在过去经历中的学习反思、规律探索及总结沉淀,总结沉淀既是源于过去,但又高于过去。是要在事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找到关联,把一次成功变成可重复的成功,把一次失败变成永不再现的失败,要生成团队的经验沉淀和简单规则,未来发生类似的场景,可以提醒自己再复用。
总结沉淀,也是团队在过去完成OKR的过程中,对成功或失败的心路历程的总结提炼,是凝炼了团队心智变化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提炼和沉淀。
因此,总结沉淀的经验、规则和文化,有些未来可以是在岗位、部门层级复用,也可以将其中最核心的3-5条提炼出来,成为未来公司层面共享的简单规则和文化。简单规则是具有普适意义的成功法则,它是指导团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行事法则。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简单规则就那么几条,不同的只是发生的场景,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深化对简单规则的场景解释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则是面对下季度的OKR,大家能聚焦在当前最重要战略目标及问题挑战上,交流碰撞,明确解决方法,思想及行动上能形成共识,团队可以在会后协同一致朝目标努力。
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下一季度的公司最重要的关键目标,及其策略、方案,需要有对该目标负责的牵头部门提前作深入的分析、系统的思考,准备解决方案,可以与与会人员探讨。会议的时间很短,可以有建议的补充,观点的碰撞,思想的共识,协同方案的确认,但很难通过一个小半天的会议,让大家在会上能共同深度思考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大部分的事实是,人越多,效率越低。
四、保护个人和团队在复盘中的心理安全感
会议中可能会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大家不愿表达自己的不足,也不愿意提及别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每个人又都希望自己是优秀的,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尤其不愿意被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但如果我们不走出这一心理防卫,复盘就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复盘状态的四个区域,如图:
组织成员责任意识强,心理安全感高时,组织就进入了最佳学习区,这是OKR复盘的理想境界。
如果组织成员既没有责任感,又没有心理安全感,组织就处于冷漠区,大家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相互之间经常钩心斗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OKR复盘就毫无意义。
如果组织成员心理安全感高,但是责任意识淡薄,大家和和气气,只会让大家进入一个舒适区,团队将停滞不前。要让大家承担责任,帮助团队步入学习区。
如果组织成员责任意识强,但缺乏心理安全感,大家有很多顾虑和担心,组织就处于焦虑区。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在OKR复盘前了解大家有哪些顾虑,帮助他们打消这些顾虑,然后就可以顺利进入学习区。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企业文化理论之父埃德加·沙因指出:心理安全感能帮助组织成员克服防卫心理,让他们把关注焦点放在集体目标和问题预防上,而非聚焦自我防卫。
哈佛商学院领导力和管理学专业教授艾米·C.埃德蒙森提出,心理安全感并非单个员工个体的特性,而是团队的一种群体特征。当人们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时,他们会乐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问题与担忧。
因此,心理安全感对开展OKR复盘至关重要。几个tips:
1、在OKR正式复盘前,花点时间,如设计一个会前活动,让每个人都来做一些情感的交流和链接,先放松下来。不要一上来就干巴巴的开始,会适得其反。
2、OKR复盘不是要问责,也不是用来做考核。如果把OKR复盘做成了一个问责会,那大家一定会在会上拼命捍卫自己过去的做法,拼命为自己的过错辩解,更不用说要大家往深层次再去剖析自己了。所以,要打消大家对复盘的疑虑,需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
OKR复盘是为了提炼沉淀团队的经验和文化,促进公司知识经验的流动,促成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进步,是大家一起照见过去和看见未来的过程。
OKR复盘结果不做任何物质上的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家消除心中的防卫意识,客观地去面对他们过去的得与失。
与会人员在帮自己和团队建立心理安全感的两个关键点:
内心的第一操作系统:开放 真实的呈现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得失
内心的第二操作系统:利他 表达直截了当 对事不对人 寻找闪光点多于问题剖析
一个重要的复盘原则: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考虑到当时的已知情况、个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可用的资源以及手头的状况,我们理解并坚信: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已全力以赴。
OKR是目标管理的其中一个工作方法,要在一个组织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定是要和其他的管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并且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情况,员工认知和心智变化,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以变应变,持续改进和优化,以支持组织和个人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