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已经落下帷幕。十余年来,中国航展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记者眼中,最为突出的变化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从航空航天博览会,到如今的兵器馆、低空经济馆等,中国航展的规模正越来越大。
从最西边的一号馆走到最东边的兵器馆、11—13号馆,如果观展比较细致,观众起码要在中国航展花上两天的时间。
从1号馆走到13馆,展品的门类是“陆、海、空、天、电、网”的跨度之大,再考虑到在馆内穿行时,还能听到馆外飞行表演的发动机轰鸣发声,如此的动静结合,有种强烈的多重宇宙、一张门票看多个展之感。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中,近处是长焦镜头下的FTC-2000G,远处是正在进行飞行表演的直8L。“动静结合”还不止于此,动起来的还有地面装备。
可以说,作为综合性的航空航天、防务大型行业展会,中国航展目前在国内、甚至亚洲地区都是无可替代的。这也让它成为跨诸多门类、业务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
比如,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首个专业日逛展时,如果你停下来对某个展品、展牌多停留、细细打量,便会有展台人员的走上前,介绍自家的产品技术,对技术原理、性能参数如数家珍,骄傲地谈及自家产品技术在该领域如何领先,或者已实际应用。最后,在互道身份后,互换名片或“扫一扫”。
除了汇聚于此的国内外头部企业,在每个展馆中心外围,还有很多几平米大小的小展位。其参展商,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有的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创业或孵化的企业,有的公司是业内资深人士牵头创立的,也有“混改”后独立企业;有上市公司,也有“专精特新”企业,有地方上的“小巨人”企业、更有刚切换赛道、瞄准“无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的创业企业……
反无人机这个细分市场也在更加细化。例如,针对我军部队演习驻训时,如何“非致命性”驱离拦截闯入驻地、演习区域的无人机或地面人员,上图是一家民企给出的解决方案:多旋翼无人机挂着“网弹”进行拦截。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30年多前,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说到“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时,曾留下了黯然神伤的一句话……而他所言的“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有了直白的具象化——这些隐于“格子间”的一家家企业。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并不为公众所知,也鲜有机会登上头部媒体的版面,但这无损于它们的行业地位:它们是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链和国防工业的有机部分,并且持续发挥着“聚沙成塔”的力量。
从“瓦良格”到辽宁舰,再到山东舰和福建舰,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下图,海军航空兵的歼15T在飞行表演中“反区着舰”科目后,战机拉起,正收起起落架),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来自“格子间”的助力。
两年一届的中国航展也是重要的“官宣”平台。
在“航展周”上,当全球唯一一款双座隐身战机——歼20S的帷幕揭开后,观众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后座是指挥席吗?是无人机遥控席吗?……
同样,当涂装有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标识的歼35A首次“官宣”,并在珠海上空,留下惊鸿一瞥后,未来,这两款五代机将如何打配合?歼20与歼35A将如何携手?从“三剑客”到“四剑客”,人民空军将如何锻造新质的战斗力?
这些问题,对于所有人来说,都称得上前沿课题。而答案,或许会藏在未来更多的新闻中。
地面静态区的歼15T,折叠起的机翼,藏不住的翼下“锋刃”。
首次亮相的PL-15E内埋版(弹翼折叠),“藏在”歼20、歼35家族的弹舱内。
类似这样的“幸福的烦恼”,也同样存在于首次公开亮相的歼15T身上。
相较歼15“飞鲨”,歼15T的前起落架上“长”出了弹射牵引杆。这款全球唯一一款在役的重型舰载机,将如何在深蓝海上挥出重拳?又将如何与新一代舰载机歼35组队呢?
另外,我们也不能忘记,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每天“兢兢业业”进行飞行表演,并且表现出极富力量感、极富战场感的“阿富汗式降落”的运油20。
“大国之翼”。运20的机翼是“超临界机翼”,机翼的上表面几乎是平的,前缘钝圆,下表面接近后缘处反凹,后缘变薄且向下弯曲。
成就这些“唯一”的中国军工人,依然在一个个技术前沿领域继续探索着,并不断给出“中国式解决方案”。
比如,近年中国航展上密集展出的各式无人机装备性能已经相当全面。不过,在实现重型、长航时的同时,高端无人机不可避免也存在单机成本高昂、战损损失过大等问题。对此,一种中国式解决方案是“分布式作战”:将多功能、察-打等能力分解,部署到一个个可消耗、低成本的无人机平台上,并通过它们的规模组网、集群化来实现“高端无人机”的核心能力。在真实战场上,即使一架这样的无人机被打掉,组网中的另一架可立即接替完成侦察、打击等任务。
静展区的“翼龙”X和云影-350。前者是集大成的“高端无人机”代表,后者是低成本、集群化的新解。
当地面装备的无人化趋势持续深入,无人作战平台、“机器狗”、“机器狼”等将会给未来战场带来怎样的颠覆、怎样的战术战法创新?问题的答案正在由中国军工和人民军队来书写。
这种对前沿新技术的广泛探索与实践,另一个小例子是“飞翼”构型在航展上的司空见惯。
它所代表的“隐身”“幽灵”等特征,现在已被我们设计为具备高隐身、大机动能力的靶机,用来磨砺我们的反隐身体系。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中,一口气展出了云影-550T、云影-5000T,直接将“大杯、超大杯”全配齐。
类似“配齐”的,还有反无人机领域。粗略盘点下来,航展上展出的反无人装备,除了传统“软杀伤”干扰手段外,这次展品涉及激光、小型导弹拦截、弹炮结合、激光武器、激光+导弹,以及上新的多款高功率微波武器等。
矛与盾的同台。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静展区,与“翼龙”“云影”“旋戈”系列无人机一起展出的还有反无人机装备“光箭”。
上述这些技术方案,虽然有的并不是我国首创或率先提出设想,但凭借“中国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能够将以上方案尽数实现,并且逐一探索、试错的,似乎也只有我国可以做到。这就是通过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我们所见证的中国军工技术发展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了独家领跑。
中国空军静展区展出的车载战术激光武器,展牌上的介绍是:用于拦截小型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的定向能新质作战力量。
前文说到的反无人机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就是是相控阵雷达技术的“衍生用途”。作为T/R收发组件材料的“氮化镓”是相控阵雷达的关键元器件技术,而这项先进半导体材料,目前我国已取得技术突破——当我们在购物软件搜索框上输入“氮化镓”,看到的是氮化镓充电器,功率可达100W,甚至240W。这说明,一些技术已经在“军用”与“民用”之间高效流动。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指频率在1GHz~300GHz之间、微波脉冲峰值功率在100MW以上的电磁脉冲,利用来袭无人机的电子部件固有的电磁薄弱环节来实施攻击,可对无人机形成器件烧毁、高压击穿、微波加热、浪涌冲击等毁伤。相比于激光、弹炮等“点杀伤”,微波武器是可同时攻击多架无人机的面杀伤,更从容应对“蜂群”。
与氮化镓类似,航展一些展品上必不可少的激光雷达、毫米波传感器、多电机技术、液气悬挂、碳化硅、固态电池、复合材料、机器视觉等等,如果你对近年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有所关注的话,一定不会对这些词感到陌生——通过中国航展,大众理解了一些高端国防技术的“大众化”。这些高端军事技术已经走进了大众日常生活,成为了你我可感知到的、看似平平无奇但好用、耐用的日常消费品。
而中国航展的“大众性”,最明显的体现在于:这是公众得以近距离感受新一代航空装备、地面装备等的难得机会。特别是,从航空航天展,到而今人民陆军、人民海军的悉数加入,更让大家觉得“值回票价”,这一场既有飞行表演、又有真家伙可看的盛大开放活动,值得期待!
观众从天南海北奔赴这场航空盛宴,而参展的三军战机也来自大江南北。
在这场超大型展会中,我们看到了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军、中国海军等的专门展位和丰富活动,包括工作成果展示、招飞宣传、沙龙活动、打卡闯关获文创周边、军乐队“快闪”等。
我们也看到,“专业造飞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展区内特别开辟沉浸式光影展区和航空科幻元宇宙战区,并且展示有文创周边,组织了徽章沙龙活动和“航空科普文化节”等。
虽然很多活动看起来不那么“硬核”,但也正是这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培育着中国的航空文化。大家对航空、国防事业的关注,对飞行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一次次注目、从赶来看展的一个个家庭,对型号如数家珍的一位位小朋友,孩子们的一句句“我要飞歼20”“我要看歼35A”……而体现出来的。这何尝不是中国航展的价值所在呢?
近年来,每一届航展上总有新航空装备的官宣,但大家还是觉得“不解渴”。
百密总不免一疏。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热度空前也给很多人留下了不佳的观展体验。各个社交媒体上,不乏失望吐槽的话语。
这正是在下一届中国航展要面对与解决(或改善)的。的确,中国最大、最重要的航展承载了太多东西:从“珠海航展”到“中国航展”,展商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既是综合性专业性的行业交流平台,也是一个有着几十万观众涌入的超大型开放活动。
那么,“必承其重”的中国航展和举办地珠海,如何在承办规模与承办能力间达成平衡?如何将谈业务、交流合作的专业人流与空前巨大的公众人流有效地分流错峰?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接触、了解先进展品的强烈热情和巨大需求?……这些问题,正是大家对中国航展能越办越好的衷心期许。
不只是专业人流与公众人流有着需求之别,对飞行表演和室内观展,大家也有着兴趣之别。
最后,以什么来结尾2024年的中国航展观察系列呢?就从出发时,在飞机写下的这段所思所想吧——
从穿着棉服的初冬北方,来到穿着短袖的“夏天”大湾区。在飞机飞跃黄河时,手机拍下了这么一瞬,照片地点是在河南省兰考县,九曲黄河在这座小城拐过了最后一道弯。飞机继续南飞,40分钟后,经过武汉、荆门,镜头之下是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片悠久的土地上留下了大写意,从巍峨的山上,蜿蜒曲折、激流冲击,形成了一个个地理坐标,书写了民族的经脉。
万米高空俯瞰,翼下的黄河和长江。
一次次地云端飞行,令我一次次感叹于祖国之大,疆域之辽阔。古人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今人的一张机票即白云之间;古人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今人的几个小时,即可大江南北在此相聚——中国航展。
在第一篇航展观察中,我们写下了:和平天空的背后,离不开一架架战鹰每一天每一刻的守护,离不开“陆、海、空、天、电、网”这些力量对国家安全的守护。
这力量像千百年来的长江黄河一样,停不住的激荡汹涌,奔流向前,这力量是中国空军、中国海军、中国陆军……是中国的国防力量、中国的军工力量、是中国制造……现在它们,通过中国航展,向全世界,做集中亮相!
排版:蓝风
策划 | 图文:郑宇航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点击卡片即可获取全文
试过!中国航展这座“许愿池”,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