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今年中国航展上公开展出的运8反潜巡逻机,从这里起飞!

百科   2024-12-09 16:02   北京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无数观众第一次见到了一位以往只有在新闻上才能看到的“神秘嘉宾”——中国海军运8反潜机。



摄影 武晨


而要更了解这架通常“工作”在苍茫大海上的飞机,其实要追溯到被称为“中华龙脉”的秦岭南麓——在这里,秦岭这条“龙”,向东西流向的汉江“伸出”了一条条爪牙般的丘壑,将来自高山和林海的雾气与灵韵,汇聚到了这片狭长的平原地带。


山与水,冷与暖,在这里形成奇妙的交汇;仿佛柔与刚,风与雾,在钢铁造的机翼间回旋,最终汇成一曲奏响了半个多世纪,依然激越昂扬的飞之交响曲。


12月,在刚入冬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感受这首奇妙的乐曲。



陕飞的第一页历史要从1969年11月4日开始。在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决定在汉中建设大型运输机企业。号召之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几千位航空人,带着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汇聚在七沟八梁的猫儿山下,边建设,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



猫儿山是秦岭南麓余脉上的一座丘陵,名字的来处已经无从寻起。大概是55年前,人们就这样叫起来了;到现在,地图上的这座山依然叫这个名字。在1969年甚至更早的时候,这里或许根本没有名字——毕竟在航空人到来之前,这里算得上荒山野岭。猫儿山前,还有个青蛙塘:不太深,因此很博青蛙的喜欢;也不太大,因此只称得上塘。按照“前有照后有靠”的说法,这块地方“气运”确实不差。


因为,在第一页历史被浓墨重彩的写下后,在其后的多年中,陕飞人便牢牢把握住企业的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硬是在这片交通不便、存在地质灾害的盆地里,紧紧呼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最终成长为我国大中型运输机和预警机的摇篮。


1973年,在夏季延绵40天的大雨之后,7月28日,山洪从猫儿山上滚滚而下,陕飞十多座厂房、百余套设备或被淹或被损;1974年2月,勘测专家表示“滑坡可以治理”;当年5月,治滑保厂大会战拉开序幕。历经七个多月,通过砌石、打抗滑桩、砌截洪沟、筑防护墙等方式,彻底遏制了滑坡灾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陕飞开始试制生产运8飞机。当时,陕飞的工厂基建还没有完全就绪;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陕飞人交上了一页“当年转场、当年安装型架、当年试制飞机、当年首飞成功”的优异成绩单。


1975年第一架国产中程中型运输机运8-02架飞机首飞成功


1975年12月29日,在汉中城固柳林机场,运8原型机02架由张玉勤机组驾驶首飞成功。自此,宣告我国没有国产大型运输机的历史已经结束。


从1964年到1975年,陕飞的创业者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挑沙运石,搭路修桥,挖山掘洞,平整坡地……打胜了一场“三通一平”攻坚仗,盖起了一座座厂房,安装起一台台设备、型架,打通了零件、部件、总装、试飞生产线,初步形成了运8整机生产能力。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陕飞一边积极开拓民品市场,研发制造了汉江汽车等当时的明星车型;一边对运8飞机进行改进改型,积极拓展产品用途和市场。这一阶段,运8海上巡逻机和运8气密型陆续首飞成功,为我国特种飞机的系列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陕飞持续推动运8飞机不断朝电子化、信息化、通用化、自动化、系列化方向转变,并且以运8C气密型飞机为平台改装了雷达电子试验机,对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发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此外,陕飞还在运8基础上研制了运9新型运输机。通过对运8和运9飞机的研制、使用和改装,陕飞总结出了全套的运输机设计制造流程和理论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大飞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21世纪后,预警侦察机、反潜巡逻机等多型特种飞机犹如雨后春笋般在陕飞研制成功。2004年10月,陕飞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型预警机空警200首飞成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瑞典和以色列之后第五个具备预警机整机研制能力的国家。2012年,空警500也飞上了蓝天。


空警200预警机


2019年,空警500预警机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


在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的空警500预警机、空警200预警机等14型18架飞机飞过了天安门,接受人民的检阅!现在,陕飞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型运输机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预警飞机摇篮,累积已有数百架飞机从汉江之滨飞往了广阔蓝天。


而当年生产运8原型机02架的301部装厂,在历经了抗滑保厂之后,现在依然坐落在猫儿山脚下。厂房一侧延伸出一条铁轨,火车正在等待着将这里生产出的部件运往陕飞南区的总装厂,最终送上蓝天——这是治杨铁路,从1970年建设至今,这条铁路依然在使用中。



这是一条运载飞机部件的铁路;也是一条见证发展的道路——穿越柑橘树丛与油菜花田,穿越冬季的雾气和夏季的暑热,她见证了新中国特种飞机自主研制从“一穷二白”到“硕果累累”的历程,也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部分素材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

排版:蓝风

策划 | 文案:钟飞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点击卡片即可获取全文

一组从泛黄到鲜艳的照片,这是半个多世纪的陕飞故事


看航空
看航空,知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