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屏南最美12大中国传统村落,翠屏山南古韵悠远

旅行   2024-10-26 15:04   浙江  


福建,宁德,屏南。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的13个都之地建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取名“屏南”。
一起来看屏南前3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最美12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村落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1 长桥镇柏源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柏源村位于屏南县长桥镇西南部,层层叠叠的梯田和安静淳朴的古民居,是这里独有的特色。

走进柏源村,欣赏千亩梯田 ,感受古村文化。清澈的柏源溪相伴古村落,千百年来,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也都依赖于此,是柏源村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柏源村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古树、古屋众多,距今都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柏源溪将古民居与耕地分隔成两边,站在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前,隔岸眺望,对面的山,历经数代先民的精耕细作,已开出千余亩的梯田。千亩梯田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往上延伸。柏源溪两边的古民居和千亩梯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山水田园画卷,美不胜收。

2 长桥镇长桥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长桥村位于屏南县西南部,因横跨龙江百米长桥而得名,目前长桥村为长桥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长桥周边风景秀丽,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始建于宋代,清乾隆七年(1743年)再次重建,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距水面高8.5米,五墩六孔,不等跨,桥屋建37扇152柱,桥面以规格木板铺设,全桥巧夺天工、气魄雄伟。

来到长桥村,除了万安桥,经典的游览景点莫过于“内外八景”。“内八景”分别为灵应泉、神岩洞、万安桥、卧龙岗、七星洋、双镜水、演武台、倚山阁。“外八景”分别为两霖桥、南山寺(今天宝寺)、虎婆岩、凤头石、积雪峰、飞泉际、三望亭、千尺岭。还有宋宁宗敕封的“九天巡按江夫人”殿,以及始建于宋元七年的岑洋“鹫峰寺”等古迹。

村民崇祀江姑妈女神,供奉于虎婆宫。沿河有古民居近百座,宅间小巷均由鹅卵石铺就,很有特色。

3 双溪镇双溪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别名紫城,坐落于宁德市屏南县东北方。因地处山间盆地,四周峰峦环绕着,南北两条溪流蜿蜒,交会西流,由此得名。

人文历史可上溯至唐末,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到此肇基,至今,已经长达1100多年,无愧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镇。

当地流传着谚语“先有陆氏,后有双溪。先有双溪,后有屏南。”这十六个字可见,是先有了陆氏家族,才有了双溪村,先有了双溪村,才有屏南县。

作为闽东地区通闽北的交通干道,雍正年间,屏南县衙门就在这里开设,维持了200年时间。

如今民风尤其纯朴。各类古街巷、古建筑、古民居和文物保存较好,可算得上是福建省保护最好的古县城之一。

保存着有一条100米左右长的老街,明清古韵风貌依稀可见。散步在古镇的石板街上,周边明清房屋多为土墙黑瓦两至三层结构,建筑精美,许多屋内楹联富含哲理,仿佛穿越了时光。

数量众多的历史古迹,给这里平添了许多人文光彩。如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瑞光塔、灵岩寺、北岩寺、古民居等等。

4 棠口乡棠口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棠口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古建筑文化、科举文化、戏剧文化和革命遗址等古文化内涵之村。

棠口村的名胜古迹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千乘桥”,以及“八角亭”“祥峰寺”“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等,还有建于清末的屏南最早的西医“潘美顾医院”旧址和“淑华女子学校”的旧址以及众多百年古民居。

国家文保千乘桥位于棠口村水尾,始建于南宋时期。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墩尖端雕刻为鸡头形状。桥屋有24间99柱,悬山飞檐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

5 棠口乡漈头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漈头村至今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过去是远近有名的富村。这里尊师重教,讲究“耕读传家”,出了不少人才,科举时代,不少人“荣登金榜”,有进士,有举人。漈头是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扬。

漈头还有几条原汁原味的古街,不加饰面的黄色夯土墙,做成徽式民居类似的马头墙模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这里的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天井式建筑,进门以后看到的和徽州民居极其相似。

漈头有一条小溪,溪里游弋着数不清的各色鲤鱼, 游人们向溪里撒些鱼饵,鱼群蜂拥而至,十分好看,是这里的又一景观。
漈头最有特色,也最有价值的是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民间博物馆——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这里珍藏各种古(文)物逾万件,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精髓,很是珍贵。
这里还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七种地方戏有四种都发祥于此。漈头的武术文化也源远流长,早在两百多年前,逃难而来的泉州少林寺铁头和尚(陈云齐)就隐居在村北慈音寺并在此传授武术,因此有“漈头武术甲闽北”之说,至今代代相传,保留着习武的优良传统。

6 甘棠乡漈下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漈下村地处屏南县境之西南部,文笔山南麓盆地之龙漈溪畔,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清朝虎将甘国宝的祖籍地。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形布局,四面环山,双溪夹流,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下建筑群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规模较大,沿漈水溪两岸布局,主要有明城墙、路亭、水井、庙宇、祠堂、古桥等,一般有彩画、题刻等装饰,形成一个古建筑群体,构建精美,是传统古村落公共建筑空间分布与数量配置的典型代表。村中习武健身之风代代相传,久久不息,民间称之为“拳头窝”,雅称“武术之乡”。


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村落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7 双溪镇北村村
北村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因为建筑特点为围堡的形式,极具特色。
北村肇基于明代,至清代乾隆年间村落格局基本形成。传统夯土木构建筑约占绝大多数,而且种类丰富,有祠堂、宫庙、哨所、炮楼、歇亭、水碓房和廊桥等。

村落内巷道呈二纵三横状,是闽东北典型的围堡式聚落建筑类型。村落依舒缓山坡而建,山水田林环绕,村民称之“五凤落洋”之地(吉祥昌盛之意)。
历史上靛青的种植、加工和营销是北村重要的经济来源。北村还是屏南县重点黄酒生产地之一,目前仍以活态形式存在,且家家户户均能熟练掌握这一古老技艺。


8 代溪镇北墘村
北墘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一个历史与人文并存的古村落,也是“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民居依水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如同画里人家。
始建于南宋,古称“八乾”,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村内土墙灰瓦,祠堂、庙宇、门楼、炮楼、歇亭、水碓房等明清时期遗存建筑错落、种类丰富。
一条300多米长的南街穿村而过,街边遍布货栈、酒坊,酒旗灯笼高挂,沿河则水车、矴步、廊桥、古堡、更楼相连,荷塘、老树、红柿点缀其间,穿行在其中,百年前那个繁华的村落仿佛不曾历经时光的变迁。
村落里古宅众多,最为著名的当为“佛仔厝”。“佛仔厝”是一幢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古民居,是村中现存最完整的土木结构古厝。
村落的吴氏宗祠值得一看。当地人在明朝万历年间,为纪念始祖创业之艰辛,将祖厝改建而成。经过几代人的修缮,显得富丽堂皇,庄严气派。
作为著名的“红粬黄酒之乡”,北墘红粬制作和黄酒酿造技艺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村落,处处酒坊,屋边、墙角、空地、树下,或平放、或竖立,到处堆着大酒坛,每一个酒坛都贴着或行或草、或隶或篆,形体不一的大红“酒”字标签。村落里还有黄酒文化展示馆可参观。

9 屏城乡后龙村
屏城乡后龙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后龙村坐北朝南,民居在河岸北侧顺着坡地阳面一字排开。后龙村格局完整,龙溪两岸古树名木遮天蔽日,宽阔的溪流倒映着民居鳞次带比的山墙,置身其中,如入江南水乡。
这座兴建于宋朝淳化年间的古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村。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完整,多为明清古建筑。村落内巷道呈五纵四横状,布局井然,古韵悠远。
村落现存的几十栋古民居,这些古建筑大多呈现了明清时期土墙黛瓦、飞檐峭角的建筑特点,其中保存较完整、较能表现本地民居建筑特点、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的为张宗铭故居,值得一看。
村落的龙津桥闻名遐迩。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龙村水尾。桥为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初,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
古村廊桥相伴,风光尤其秀丽。桥头矗立着一座小神庙奶娘宫,也叫夫人宫,供奉的是福建本土妇幼保护神陈靖姑。

10 屏城乡厦地村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屏城乡,厦地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厦地村,古称二十二都八保华地境,村民全姓郑,始祖郑宗安是浙入闽始祖郑昭后裔,在后周任相位,自河南入闽定居,是前汾溪村郑氏的开宗始祖,繁衍三支,第二支派郑均志公迁厦地,为厦地村始祖。族系荥阳郑氏,是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北方著名氏族,故祠堂为“荥阳堂”。
这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至今仍然保留完整的明清村落格局。一座座夯土木构建筑依山就势,黄墙黑瓦,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周边水田、古树、溪流环绕,犹如世外桃源所在。
黄土凝固的风火墙,黛青色的瓦片,石板路上,在这里,可以感受最美的古村落宁静时光。厦地古村每一个季节都很美好,尤其是秋季,最美的季节,全村一片灿烂热烈的金黄色。
这里还有着时尚的先锋书店,几乎是每位来厦地古村的游客必打卡的地标,在秋季金灿灿的稻谷将书店包围其中,远远望去,就是一幅最美的画面。

11 路下乡芳院村
位于福建省屏南县西部,芳院村,被列入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大多村民姓李,自始祖穆山公于1347年自古田唐宦村迁居而来,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原名“方圆村”早在这个村庄开基之初,因山势风水建造了上下两丘大田,合成阴阳交合的堪舆景观谓之“观其形如矩之为方,其势如规之为圆",故起名为"方圆"。
村落风光秀丽,花景盛美。进村迎面就是一个大池塘,围绕大池塘一条环形长廊展开,池塘后面是民居,一排排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芳院村至今还保留着约60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整个村落古风浓郁。如今村落人家处处打造花景,尤其是夏天荷花盛开时节,花景古韵,让这里的如画风光更为诱人。

12 寿山乡寿山村
屏南寿山乡寿山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古巷悠悠岁月深,青石老街印旧痕。漫步寿山村,东坡文化广场上,依山势而建的石楼木屋雄伟壮观,与透蓝的天空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茶盐古街内,明清古建筑尽显韵味,处处一种古朴、典雅、层次分明之美感。

开基于明代,这里曾经是当地著名的“茶盐古道” 中心枢纽和重要驿站。古时挑夫翻山越岭,将屏南茶叶、硋瓷、红粬等农产品沿古道挑往莒洲金钟渡,装船(排)从霍童溪水运至三都澳码头出口海外,寿山乡“茶盐古道”因此而得名。茶盐古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支,是闽东北重要“商道”。
全村以苏姓为主,世代传承耕读文化,有“五代同堂”牌匾、“文魁”牌匾,旗杆和石坊岔的贞节牌坊等。村内保留着50多幢明清古民居、30多处茶盐古道遗址、多处古民居、八大茶行等。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嗽语”。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村落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古村记
文旅自驾精选指南,打卡最美古村古镇。这里有最齐全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指南以及各类农文旅消费精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