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最美6大中国传统村落,藏着盛唐诗人钟爱的山水秘境

旅行   2024-09-25 18:31   浙江  
浙江绍兴,新昌。
建县于五代后梁,唐后从剡县划出成新昌县,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李太白梦游天姥山,就在此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藏着唐代大诗人们最钟爱的山水秘境,藏着禅意的浙江第一大佛寺。
一起来看新昌名列中国传统村落的全部6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村落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1 绍兴市新昌县回山镇回山村 
回山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属于新昌的南大门,山水如画,因其一年四季烟霞缭绕,素有烟山之美称。



回山古村,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村中有宗祠10座,其中杨姓宗祠九座、陈姓宗祠一座。村中古民居集中连片,而最为著名的古建筑是敬胜堂和半月塘。漫步村中,不时可见马头墙、石门窗以及斑驳的墙面和墙角的青苔,古朴肃穆的气息迎面而来。

回山村还是回山会师、县政府成立旧址所在地,承载着厚重的浙东革命历史。来到修茸一新的敬胜堂“回山会师纪念馆”,只见白墙黛瓦古色古香,门首砖雕美伦美奂,高大门厅雕梁画栋,镂空窗棂工艺考究,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象。

2 绍兴市新昌县南明街道班竹村 
班竹村,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天姥山西麓,是古代天姥、天台和临海古驿道上的核心要地,沉淀了无数历史人文的记忆。

斑竹村位于新昌县城东南15公里的会墅岭麓,夹在溪(斑竹溪)山(天姥山)之间,据《新昌县地名志》载,因村 “多斑竹”故得名。

浙闽古干道,即天姥古驿道穿村而过。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班竹村又被称为“天姥门户”。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村落,是徐霞客栖游科考地,是当代竺岳兵提出的“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

村内古遗迹众多,古驿道、司马悔桥等标志性古建筑保存较好,惆怅溪依村而过,沿溪粉墙黛瓦,山径通幽,一派田园风光,处处古朴儒雅,似乎飘荡着唐诗之韵。

踏春访古,走唐诗之路,在此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励志励人,催人奋进。古村斑竹往外延伸而出的一条古道,满见历史风韵。斑竹与古道,也一起成为一段历史,构成一片风景,连绵千年。

古道两侧,村民沿道而居,古村呈现一个东西很窄而南北很宽的格局,村子南北的宽度就是古道的长度,约一公里多。

这一公里多的北端,就是著名的司马悔桥。掩映在溪山之间,飘散古老气息,虽是常见的单孔石拱桥,却是别样的清朗俊逸。据记载,唐初名道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无心仕宦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他与当时的名士交往甚密,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甚至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都是他的座上客。如此名士朝廷自然也十分看重,于是下诏相请,司马承祯遂欣然应请,行马至落马桥前却突然反悔,决意再不出山,于是将落马桥改为司马悔桥以为记,“窃谓此当为处士轻出者戒”。

司马悔桥的东端,还有司马悔庙,同为纪念司马道士而建。里面的后厅塑着司马的坐像,背后是写意的山水,在清癯的身后无边渲染。

章大宗祠,也是斑竹著名的古建,属清晚建筑,古建内无论是历史人物的取材,还是镶金镂空的雕刻,都展现了造作的精美和工艺的精湛。

3 绍兴市新昌县梅渚镇梅渚村
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一个始建于宋代的千年古村,梅渚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富饶。
据《万历绍兴府志》卷八《山川志·渚》记载:梅渚在县西三十里,地多梅,,旁聚落名梅渚村。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依江散落居住,自宋代蔡、俞、丁等姓氏最早迁入后,黄、杨、俞等姓氏相继迁入,元代以来,有张、、吕、刘、徐、魏、陈等姓氏入村居住,目前村里姓氏多达50多个,清白家风代代相传,保留完好的宗祠有7个。
村内保留了宅前塘、更楼、庵堂、祠庙、民居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有价值的古建筑,其梁架用材硕大,楼阁轩敞,雕饰华丽,堪称是一座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博物馆。

悠悠历史长河,梅渚人民在此孕育出了梅渚剪纸、梅渚糟烧酒、梅渚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渚是宋代古村、剪纸名村、文化古村,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




漫步在颇具文化古韵的村落中,徜徉在沧桑的青砖、黛瓦间,沉醉在古朴醇厚的民风里,思古之情悠然而生。

4 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西坑村
位于镜岭镇西北面,一个宁静古朴的山间村落,入选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坑古村已有1200多年历史,为五代时期初建古村落。如今的古村内,还有不少明清建筑,尤其是古台门群保存完好,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据《桂溪陈氏宗谱》载:桂溪陈氏祖居山东青州,隋末因战乱避难南迁至处州括苍(今丽水市)。五代世乱,始迁祖陈义(914-964),受穿岩山水,定居新昌南明细坑,后裔繁衍成族。如此,可以推算,陈氏始祖择基定居西坑在五代的中晚期,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与新昌建县仅差30年左右。
西坑村背枕月山,桂溪从村中流过。西坑以流经村庄的桂溪而得名。据《新昌地名志》记载:“初名细坑。古时,此地森林茂密,一泓山溪从密林中涓涓流出,久旱不绝,故而得名细坑。元大德间(1279-1307),夹溪两岸桂树成列,又称桂溪。” 

西坑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如古民居保存完好,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吹鼓亭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已被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村内保存着许多雕刻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西坑古建筑群包含四座台门:上二十四间台门、下二十四间台门、上檐头台门、十三间台门。台门之间仅以弄堂相隔,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

古村落的陈家祠堂、戏台,是新昌现存数量不多的清代宗祠建筑。陈家祠堂,又称奉先堂,原来建筑较完整,由前厅、天井、戏台、正厅组成,地面包括天井都釆用清一色的西坑青石铺设,清丽高雅。现存奉先堂面阔三间,覆盆式柱础,椭圆形柱顶石浮雕。戏台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戗脊均用西坑青石正面透雕“香草夔龙”图案和福、禄、寿三星。在新昌县现存的古戏台中,屋脊构件采用石雕,为陈家祠堂戏台所仅有。


此外,西坑村文物古迹还有清道光已丑年(1829)建的白鹤庙、清代建造的下廿四间台门、十三间台门、上廿四间台门等也保存完善。

西坑青石开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南宋建都临安,御道、碑亭、牌坊、园林建筑多系西坑石制成。明清后多运往外地作园林景观建筑,誉称“江南第一石”,盛销海内外,历久不衰。

5 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
外婆坑村隶位于新昌县西南45公里处,镜岭镇。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地处曹娥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四面环山、生态原始、空气清新。

外婆坑村建村300多年,包含了白族、苗族、傣族等11个民族,是远近闻名的“民族村”。
村落的建筑极具江南山村特色,主要传统建筑风格为木石结构,且多为石头屋,既保存有完好的古台门、石头墙和黄泥墙,也有极富江南古村特色的清代建筑。


村中小巷小道存有明清时期的青石板,狭长而幽深,还有一条绕村石步道更显乡道特色。
在此旅行,不但能远离城市的喧嚣,还能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一个值得踏足前往的地方。

6 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
位于儒岙镇,天姥山下千年古村南山村,古朴而宁静,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称南屏,因位于天姥山南麓,且群峰形似屏障而得名,后改称南山。据考,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天姥山南峰,昔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因此,南山古代又称“木鹤之峰”。

南山村王姓人口占绝大多数。在此地,王氏始居,称南屏王氏。南屏王氏源出山东聊城,宋绍兴间,王绅随高宗南渡,徒居新昌安仁乡前梁村,尊为一世祖。其六世孙德明乏嗣,收彩烟乡礼部侍郎杨轰之孙嬴老为嗣,乃以甥继舅。瀛老生二子,长子胜宝赘居南山,为南屏王氏之始祖;次子胜珠,世居前梁。如今村中有古建筑,王氏永思祠,古意悠悠。

作为千年古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浙东唐诗之路和徐霞客古道的重要节点。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名村。《绍兴府志》中这样记载:“南山,在县南四十里,脉从天姥来,群峰叠拱如环城,其中稍宽,广容数百家。”古时,村落还有马潭绿藻、翠屏奇石、蛇龟扶玉等南山八景之称。


南山村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等方面在江南历史文化古村中极具代表性,古祠、古树、古桥、古井、古民居建筑等人文古迹散布村落。村中原有大小宗祠15座,现存2座,现有大禹庙1座,有古民居30多座,古石拱桥6座。

其中,建于明代的永思祠,是新昌建造年代较早,木雕、砖雕艺术颇为精致,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祠堂。《南屏王氏宗谱》载:永思祠倡建于明嘉靖六年(1577),隆庆末年毁于火,重建于明万历元年。清康熙丙午‘重新庙宇’。乾隆己未重建前厅及两厢。

现存包括正厅、看楼、戏台在内的建筑,完整而陈旧。正厅面阔五间,三间二暗,梢间连两侧看楼,明间抬梁式,次间抬梁穿斗相结合,五柱落地,复盆式柱础,扁圆形柱石,梭形柱,柱头卷刹,檐廊卷棚式,檐檁坊木下为半浮雕水草鲤鱼图案。戏台为歇山式,挑檐。

南山村还有明代建筑双井,清代建筑奉先祠、和乐堂、禹王庙和民国永安桥、马龙桥等文物景观,都至今保存,伴随着古村落久远的记忆,依昔美好。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村落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全国农特甄选,发现风土美味

△ 点击特惠精选农特,分享拿奖励


古村记
文旅自驾精选指南,打卡最美古村古镇。这里有最齐全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指南以及各类农文旅消费精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