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蕉城区。
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宁德石城状似蕉叶,故称“蕉城”。
一起来看蕉城区名列前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最美10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1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民风淳朴,尚文习武,曾有“文武魁”父子登科,传为一段佳话。历史上是区域交通要道,商贾云集,繁华兴盛。
文峰村传统夯土古厝相对集中,整体风貌保存完好。陈惧斋祠和环水宫为典型传统建筑。陈惧斋祠,也叫“陈普祠”,建于明清,为单进合院式建筑,厅堂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
环水宫,也叫“奶娘宫”,建于宋元,由门厅、戏台,大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建筑,正中顶部做八角藻井。
2 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闽坑村
宁德市蕉城区都镇闽坑村,原名“银坑”,因村内山涧流水银白色而得名,民国初期音衍为今名“闽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闽坑村整体坐北朝南,霍童溪支流自东向西对全村形成半包围结构,所有民居建筑都布局在溪流的北侧,寓意“水出看不见”。村落四面环山,布局寓意“奇山龙脉起三台,子孙福贵自然来”。村俗语:“前堂高峰倒水塘,玉带环腰西流水,下洋前庄旗山舞,溪塔雄狮水口把”。
该村整体为圆形格局,街巷肌理呈“井字型”,整体骨架以路网为主,辅以若干里弄,民居随地势起伏分布,错落有致,气质不凡,并向四周辐射。青砖老瓦虽旧如新,参差的青石路与鹅卵石路交错绵延,编织了古村的慢时光。村落保持有古廊桥、林公宫、五七农业学校旧址以及十八幢青砖大厝古建筑群等。
古村落有始建于唐代的石拱廊桥——岚翠桥,福温古道穿桥而过,沟通了福安、宁德、福州等地的交通,有八都“丝绸之路”之称;同时也是学子至福宁府考试、上任的的必经之路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官路”。
3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桃源村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桃源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桃源村里有始建于847年(唐大中元年)的广教寺遗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槽5个),建于1815年(嘉庆20年)的吴氏墓道1桩。古建筑有1817年(清嘉庆22年)建的吴氏木坊,保存较好。祠堂3座,大厅一幢,古井5口。现存古民居以清代为主,但还有一定数量上的明代遗构,且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有两三座,其建筑形象极富地方特色。
桃源村古民居外部形象最有特点的是照墙在前面,大门雄伟壮观,大门上一般以三到四眺的斗拱挑出木披檐,两边有墀头往往雕额饰精美,大门门楣上既有灰塑,彩绘,也有匾额,对联句,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4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梅鹤村
梅鹤村,位于虎贝西北部 ,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原名石堂,开基于宋熙宁三年, 至今已有近乎1000年的历史, 俗称“石堂三十六村”。又因村民大部分姓林, 因此又称“石堂林厝”, 清末村民纪念和靖先生的梅妻鹤子诗句, 将村名改为梅鹤。
村落坐北朝南,沿龙身岗依山而建,村落内巷道呈一横九纵鱼骨状,古民居自然相连,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完整。至今仍较为完整保存着百余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依山傍水的建筑格局,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村西水尾横跨着一座通衢三地的宁阳第一桥——花桥,又叫沉字桥。此桥始建于北宋徽宗宁五年,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是宁德境内最古老的石拱廊桥。据《宁德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宁德县丞范节题额赞此桥为“宁阳第一桥”。
5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后溪村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后溪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称燕窝里, 是三县交界的边陲古村。这里静卧着的还有十余幢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朝鼎连居,独门楼以及三座朝南一字排开,宏伟便也跃然纸上,马头墙高低起伏,描绘着历史的轮廓。
后溪村吴氏祖先以造纸发家,子孙不断分衍,建造一座座房屋,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村落耕读成风,清代出了18位秀才,民国出了4个监生,形成独特的古村落文化。
6 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
猴盾村位于蕉城区八都镇镇东北13公里, 狮子头山南侧,海拔150米, 是闽东为数不多的纯畲猴盾村族聚居村 ,距今已有430年历史。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有着青山环抱、古韵悠悠的秀美风光。明末清初时期猴盾村还曾是福建一带茶叶贸易集散地,至今村里还有保全完好的茶市古街,街道均以石头铺成从村子的中心穿过,两旁便是林立的商铺。
这里畲族文化遗存丰富,村少数民族文化站内收藏着“畲家三宝”等珍贵的畲族文物,村民们至今还保留着穿畲装、戴畲饰、唱畲歌、跳畲舞等传统。猴盾是畲族双音的发源地。畲族“双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猴盾村的枫香古树群被誉为“福建最美古树群”,总面积56亩,拥有37株古树。这些古树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在夕阳的余晖下,枫香古树群与古老的村落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和历史厚重感。
7 宁德市蕉城区九都镇贵村村
宁德市蕉城区九都镇贵村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原名“归村”,相传在隋唐时期就有人在此定居,元末明初时,由于交通原因方圆36个村落合并为一村,故名“归”。贵村有“三宝”——老树、古宅和奇石。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内平原广阔,溪流穿村而过,两岸古树成荫,古木参天,古建筑古民居成片分布。
贵村始建于北宋重和戊戌年间,由湖广、江西九江(江洲)等地始祖,经霞浦迁入于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仍存有一座明万历年间的文昌阁,元末古渡口,明清古宅近80座等古迹,其中清朝嘉庆年间兵部侍郎、福建巡抚黄瑞的老宅就在贵村步上自然村。
村落中的古民居,建筑气势不凡。青砖老墙虽旧,但古韵犹存;宅中门窗的木雕图案十分华丽,花鸟和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遥看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8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赤溪村
宁德蕉城区赤溪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称雁乐里,传说系古代有群雁栖息于此而得名,后因谐音演变成安乐;又因境内有七条溪涧合于安乐洋,途经溪虎岔口汇入霍童溪别称“七溪”;又因七溪之水流不足,源浅短易涝易旱,涝时山洪暴发,造成灾害,旱时溪水枯竭,河床露出,溪石焦赤,因而称“赤溪”沿用至今。
进入村落,能看到大量的古民居,构成了这个古村落的一部分,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故事。古民居古建筑以“牛乳井”与“百二十间”尤其闻名遐迩。由于赤溪古民居群内傅姓宗祠周边保留有四口古井,因其位置排列似牛的四个乳房,又称“牛乳井”,井水清澈透底,冬暖夏凉,长流不息,从不干涸。“百二十间”古民居则是兴建于清乾隆28年(1763年),距今260年历史,屋内大小房间120间,建造十分精致,屋檐上像水牛的双角一般的弯拱造型,无形中为古民居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诗意。这些建筑十分有地方特色,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座闽东特色古民居的文化大观园。
9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斗帽村
宁德市斗帽村,位于蕉城区三都镇东南向的斗帽岛,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斗帽岛造型奇特,七座山岗呈北斗之状,枢、璇、玑、权、玉衡、开阳、摇光其形如勺如柄,斗之名得以生。海上观岛,中高边低呈帽形,因此得名斗帽。临奇石,观沧海,沐山色,探幽洞,这里有着海岛绝美风光。
这个海边的村落,古朴端庄,入眼处处是当地的特色建筑石屋。层层叠叠建在海边山崖上、密密麻麻向两边山脊放射开来的石屋。村落里有着造型典雅、庄严精美的天后宫,也值得一看。
这里还有独特的斗姆信仰。斗姆岛传说是斗姆娘娘的东海行宫所在地,据说岛上的景点“斗姆迷宫”,就是她长期闭关修炼的所在。
10 宁德市蕉城区洪口乡吴峰村
吴峰村坐落于洪口乡西北部, 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地处蕉城、屏南、周宁交界的高山小盆地,是旧时水路时代宁德通往邻县的茶盐古道, 还素有“一声鸡鸣,三县皆闻”的说法, 村落依山而建、 面田而居,带水绕村,其肇始于宋末元初,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在这个美好的古村落,错落有致的黄墙黛瓦古民居,与层层叠叠的梯田相互映衬,处处焕发生机,构成一幅风光旖旎的田园画卷。
吴峰村中民国之前的古民居占80%以上,其中明代建筑1幢、清代近20幢、民国时期的40多幢,大多保存良好。走进成片的古建筑群,穿行其中,可以感受它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豪情美。一座座青瓦土墙如林般屹立,牌楼、门厅,屋檐、窗棂,都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