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一起来看看灵山第1-5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最美6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拥有“广西楹联第一村”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的大芦村,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大芦古村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出名,并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岭南建筑风格,共有九个古建筑群,是广西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明清岭南建筑文化研究的瑰宝。古村落里,每个群落采用外封闭、内回环的形式,尤其东园别墅檐廊纵横,迂回曲折,犹如迷宫。一个村有沉淀了几百年的民俗文化,古色古香的建筑,鬼斧神工般的雕梁画栋,厅门堂内高悬的古匾……院内一门一窗、一砖一瓦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萍塘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传统村落、古建筑群、革命旧址等人文旅游资源。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萍塘村古建筑群主要包括东大门古建筑保护群、邓冠山祠、抗日活动旧址、邓政洽故居、“榨油屋”小洋房等,均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已有300余年历史。同时,村内古建筑布局合理,建造于不同时期的大量的古民居、宗祠等并存,延续了岭南建筑的一贯风格。这个古朴的村落,以古建筑群落为特色,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苏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康熙末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建筑艺术极具特色,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岭南风俗情调。苏村建筑以刘氏镬耳楼著名,刘氏家族祖宅建筑群占地8000多平方米,由18个院落组成,每个院落2至4进,每进3房,大多为镬耳楼,具明清期间特有的建筑风格。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漂塘村,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风景秀丽、森林茂密的文笔山下,风光秀丽人文古朴,一个古韵悠悠的古老村落。漂塘村是明朝中叶(约1500年前)漂塘村姚氏祖先直学公从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迁至广东省连山县,再转迁至灵山县漂塘村六娘届旁定居而形成。漂塘村姚氏祖训“忠孝为尚、勤俭为先、博学为荣”承传至今。在清代,漂塘姚氏后裔就在此地建造了多处比较豪华的庭院式民居,现在村落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有21处、宗祠3座,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村落传统民居主要是清代建筑,多为三进两廊或三进三廊结构的庭院,延续了岭南建筑的一贯风格,系青砖、青瓦、三合土、石、木混合结构,继承了中国传统以门楼、花纹图案等建筑特色,体现古代漂塘村人民卓越的建筑技术和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这里是佛子镇佛子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规模庞大的清朝客家古宅群。马肚塘村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刘永广定居于此,创建住宅两全堂(即祖屋),主体建用地1330平方米、高广的屋舍,前后出檐,内为走廊,外作屋阶,经內廊两端的界门可进出大、小边的副院,讲求通风采光,规整实用坚固,朴素不失奢华。现在古宅群包括两全堂(祖屋)、三多堂、三才堂、四宝堂、五福堂、六彩堂6个群落,主体建筑占地总面积10423平方米。马肚塘村客家建筑群总体呈方形布局,十分整齐。四角加建高土堂屋一至二层的碉楼,正面开三门,中间为堂屋大门,两侧为廊屋小门。大门前有禾坪、护卫墙、新月形池塘。斑驳的屋墙,长满青苔的天井,刻画了200多年岁月的老屋,古韵浓郁。每个堂的建筑都是客家围屋样式,格局方正,如今还能清晰看到雕刻精美纹饰的屋梁。这里的人文语言、古典建筑和民俗礼仪等众多生活习俗都有着典型的客家风情。灵山县太平镇那马村委华屏岭村,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距离灵山县太平镇8.6公里,其内的黄氏古宅尤其闻名遐迩。古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周用大石头垒成包围村子的围墙,石头墙高约4米,宽近1米,非常厚实坚固,使得华屏岭村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小石城。华屏岭村石城呈方形布局,十分规整,核心建筑以头座、二座、三座、三益堂(南客厅)、三多堂(北客厅)、廊屋等六大部分组成,具三座九廊七十二井,每逢春节或者村里有新人办喜事,贴对联要贴足72副,非常壮观。华屏岭村独具风水之美。村落座落在山脉龙头处,两旁小溪顺势而流,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负山带水,坐东北朝西南,屋背山连山。据村中老人说,华屏岭村因村座落位置特别,又称“猛龙地”,对面长岭岐环绕而围,加上前左侧会众岭与右侧狮子头山锁住水口,只见水来不见水去,成其为所谓的“双狮锁水”。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