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苍山、洱海与大理古城风光秀美,天下绝伦。这里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历史上,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自此设县,人文自古璀璨。一起来看大理市名列第1、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2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者摩村位于大理市太邑彝族乡境内,地处千里哀牢山的最北端,全村平均海拔高度约2200米。境内群山叠翠,风光秀丽,高山峡谷,气候复杂多样。但也就因为山高坡陡、交通落后,长期以来制约了者摩村的发展。这里成为了大理市唯一远离洱海周边,集“高寒、民族、落后”为一体的山区白族村。“者摩”村名的解释是:“者么(该书将摩写作同音字“么”)”一词为白族、彝族混合语,“者”白族语言意为城,“么”彝族语言意为大。相传者摩人是从下关迁徙而来,下关自古以来就是山区人民心目中的大城镇,固有大城镇里来的人之意。建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内有历史文化古迹颇具特色,主要由凤凰本主庙、白塔、大照壁、山神庙等。者么大村有110多个白族院落连成一片,村中没有什么大面积的空地,从者么大山上观看全村,只见一片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瓦房庭院,沿着山势有规律的分布着,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最有名的要数凤凰本主庙,由于这座庙坐落在凤凰山系的凤尾上,所以取名为凤凰本主庙。这座庙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另外由于长期与彝族比邻而居,许多者摩人不仅会听说彝族话,而且服装风格也受到彝族服装的较大影响,突出表现在刺绣风格的相似和妇女服装装饰的绣花宽边,并喜爱丰富的色彩。但与彝族多喜好大红大绿不同,者摩人则喜好青(蓝)色调,而且裤脚比彝族服装要宽大。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背靠苍山五台峰,面临洱海,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是 “五朵金花”的故乡。同时,喜洲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大理白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喜洲历史溯源于汉,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洱海地区设益州郡,辖叶榆县,故址在今喜洲一带。公元585年,隋朝将领史万岁南征洱海,驻兵叶榆,时称喜洲为“史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史城,设“大厘睑”,又称史睑,睑若州,为南诏国重要的京畿行政区域。宋、元、明、清各朝,喜洲一直是大理洱海西岸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邦。时至今日,喜洲村依旧保存着众多传统白族建筑,严家大院、宝成府……石渠清流、曲径幽深、刚柔古朴的遗风,建筑中处处显露着庄重雄浑而又不失灵透轻巧的质感和美感。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处处可见白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与建筑艺术。“苍山十九峰,峰峰有水;大理三千户,户户织布,家家有染缸”。扎染是当地多数人都掌握的一项技能。被誉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走在街巷,是处处可见的蓝白色调,有太阳、有微风的日子,这一抹蓝迎风飞扬,迎来送往着游人旅客。到这里,可以走进璞真扎染博物馆,感受沉浸式体验。画图、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感受一块普通的白布到有众多图案的扎染布的过程。同时,这里也是沿苍山山脚往北延伸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是古代河蛮自固的城邑之一,建筑上,周城白族民居建筑特色显著,“一坊一耳”“一坊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多种建筑形式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古戏台必要去看看,独具一格,见证了清代以来白族村落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历史。4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凤阳邑村凤阳邑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苍山佛顶峰下,南临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历史上曾经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被叫作“砖窑”,后来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为“凤阳邑”。穿村而过的长1900米的茶马古道则更为久远,它始建于汉代,成形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也是南诏最早的城池太和城和阳苴咩城官道。时至今日,古道上仍能看到当时马帮留下的痕迹。走进凤阳邑,便仿佛走进了一段静谧的时光中,仿佛还能听见来往马蹄嗒嗒、马铃叮当的脆响声。村落古道两侧,可见高低错落分布的土库房。这些建筑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厚重斑驳的墙壁历经时光洗礼,记载着白族人民的建筑文化,它外观较为厚重、封闭,构架的处理相对简单,檐口以下皆用条石或卵石垒砌而成,应了“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位于苍山与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南面有苍山马龙峰与玉局峰之间的黑龙溪溪水流过。由于地形和水源影响,在龙下登村有“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的说法,气候宜人。这里,千年古渡龙龛码头、洱海边碉楼遗迹遗风犹存;鸡足山“七十二庵”之一的海晏庵、“本主庙”香火旺盛,崇圣者络绎不绝;婚丧嫁娶习俗百年传承,民间歌舞千姿百态,洞经音乐奏响苍洱,白族民居建筑院落、四季田园风光独具特色。龙下登村作为典型的白族自然村,保留了古老的街巷和众多传统建筑,多以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建筑构件的雕刻艺术及青石板小径、茶花杜鹃种植等组合成典型的院落环境,集中体现白族民居的建筑文化特征。依山傍水,青瓦白墙掩映于青山绿水间,似一幅幅风格典雅的水墨画卷。其中,海晏庵最值得寻访。海晏庵位于龙下登村的中心,是鸡足山七十二庵之一。雕梁画栋的高大建筑,用金漆勾勒出腾飞的龙,大气磅礴、彩绘照壁,展现了白族建筑艺术。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凤仪镇丰乐村北汤天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北汤天村建于一小山坡,坐北朝南,灰瓦白墙或红土墙的建筑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村落形成于唐代,为历代阿吒力国师与清平官的诞生和居住地。现存村落为明清时期白族建筑风格,多为坐北朝南的“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走进北汤天村,如同走进了历史书中的插页,古朴感觉不时袭面而来。一条七拐八弯的巷道,直通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藏寺和董氏宗祠。巷道由石板铺就,两旁青瓦白墙的古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墙体上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赋予了祛邪避灾、祈祥求福等丰富含义。众多保留完好的民居,让北汤天村呈现出古色古香的风貌。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文化人眼中是历史文化的圣地,因为北汤天村法藏寺发现了三千多卷册明清至南诏国(1912-738年)的写本佛经,是继敦煌藏经洞之后我国古代佛教文献的又一重要发现,被冠以“南方敦煌”的美誉。法藏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为凤仪密教大阿吒力董贤所建,由山门、两厢、大殿组成一进院落。法藏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体量大,气势宏伟。寺内除保存有明代建筑外,尚保存一批主要碑刻如《赵州南山大法藏寺碑》《封闭双马槽厂永禁碑记》等等。北汤天的董氏宗祠位于法藏寺北,又叫国师府。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为董氏祭奉先祖及储藏经卷之地,由照壁、山门、大殿等建筑组成,内奉大理国初年国师董伽罗尤以来42代董氏世系。并有碑刻9块,其中有朱元璋所颁圣旨《赐国师董贤圣旨碑》《董氏宗祠新建祠记》以及《董氏家族族谱碑》等。这是今存最长的白族谱牒文献之一,也是国内罕见的以碑刻形式记载的重要家族谱牒。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沙村村委会城北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喜洲镇腹地与喜洲古镇相连,同属一体。城北,白语称“者白”,顾名思义,是指位于南诏古都史城、大厘城喜洲之北的村落。历史上,城北曾是一个大村落,后被惠济河冲毁上段,仅余现喜洲东北隅之部分。城北村是白族大姓杨、赵二姓氏的家族世居地。城北村因坐落在史城(喜洲办事处)东偏北,故名城北村。一个白族民居比较集中的传统村落, 现存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20多院、“四合五天井”13院、“六合同春”3院,属于大理白族典型的传统村落之一。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1院,清代木结构三层楼2院,既有元、明代古拙大气的风骨,又有清朝精致富贵的气息。赵氏祠堂、杨家三甲、杨家四甲三家祠堂内有保存完整的族谱,院落内随处可见的斗拱、雀替、门廊、窗棂和雕刻有花鸟虫鱼、典故故事数层镂空格子门等,都是城北自然村内不容错过的风景。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抗战时期飞虎队导航站遗址,杨品相院(喜林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庆洞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东傍洱海,西依五台峰,坐落于山脚下的平坦地区,背山面水,向阳而居。庆洞村像是一个避世之处,苍山洱海成为了庆洞村的天然屏障,让村庄少有外人打扰,依山傍水的地形也造就了庆洞村温和湿润的宜居气候。庆洞村的传统建筑大多遵循了就地取材的原则,自苍山取石建造“倒座”,也被称为“土库房”,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厚重斑驳的墙壁历经时光洗礼,记载着白族人民的建筑文化。屋顶的“瓦衣”是用细竹条编制的篾笆铺在檐上,并用篾条系紧后,再往其上铺瓦片,这样建成的屋顶不仅防风、不易漏水,而且更能保持瓦片的稳固。瓦衣土墙,庆洞村的民居中,蕴藏了白族人的智慧。当地绕三灵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洞村的“神都、圣元寺、观音阁”为大理白族绕三灵活动的核心区域。这项民俗最早源于白族先民的“本主崇拜”,发展到现在绕三灵已经成为极具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白族特色的霸王鞭、白族调、花柳曲都汇聚于此,欢歌乐舞,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够加入这场狂欢之中。大城古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挖色镇,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背靠风光雄险奇秀的三峰山,面朝洱海, 有着山水田园般的美丽画卷风光。“天造地设鲁川景,三峰山下大城村。” 整个村庄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挖色境内的先民就在大城村沙漠庙一带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如今这里,古朴的白族木质建筑,身着白族服饰的村民,在山水之间,田园人家时光悠缓而美好。村中极为完好地保留了白族古建筑群,走进村巷中,随处可见“四合五天井”样式的白族民居。这里还有崇福寺、沙漠庙等尤其特色。崇福寺是大理国后期“皇家四寺”之一,寺内建筑保存完整,雕梁画栋,彩绘朱漆,寺内建筑格局为典型的白族建筑,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与建筑智慧。相传,崇福寺是释迦摩尼大弟子迦叶在进入佛教名山鸡足山之前开辟并主持修建的。散步在这里,村落的街巷深处时不时闪出一座用青砖与条石建成的高大门楼。大城村建筑的徽派风格浓厚,最具特色的院落当属“九院三品四间房”。另明清古建筑有无庙门楼、沙漠庙门楼、崇福寺门楼、寺莲塘大巷门楼、文昌门楼等十余处,以及灵济寺、文昌宫、文庙、武庙等古建筑群。这里历史悠久,拥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和典型的白族明清传统民居院落,处处可见雕梁画栋、照壁飞檐。整个双廊村被洱海潮湿气息包裹着。走进村里,站在宽敞整洁的石板路远眺,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洱海,一侧是装点着彩绘的白色民居;漫步村中,传承千年的渔村文化、风情浓郁的舞蹈艺术、奇思妙想的白族农民画、匠心别具的艺术建筑,无不让人沉醉。苍山近、洱海清,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岸芷汀兰、渔舟唱晚……得天独厚者,莫过于双廊。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长育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贴山而居让长育村有了些遗世独立的隐秘。村落白语称“主因”,意为祖先居住的村邑。明洪武年间,村名改为长育,取物阜民丰,长新教育之意。村落古朴且宁静,藏着许多小道小巷,弯弯绕绕一路前行。随处可见保留着的许多古朴建筑,厚厚的泥土墙、被时光刻上印记的木柱,被青苔覆盖的青瓦,别有一番宁静美好的感觉。村里最热闹的是村中心一条老街, 沿街而上最中心可到文昌宫,值得一看。文昌宫建于清光绪年间,有大殿、两厢和戏台,大殿于清光绪九年修建。彩绘飞檐,两侧为青龙、白虎照壁,文昌宫机具白族庙宇特色。逢年过节时,文昌宫是当地最为热闹的地方,舞龙、对歌、弹三弦等,白族节庆、风俗和传统在此聚集融合。此外,村落的金镑寺漂来阁也值得一看。坐落于双廊镇长育村白鹤山南山麓,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 清代寺庙大部俱毁,仅第三院后殿幸存,此殿即留存至今的金镑寺漂来阁。当地人俗称漂来寺、蓬莱阁,坐北向南,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面阔三间7.35米,进深三间7.13米,有柱侧脚,金柱构额施枋,枋架三挑内外檐斗拱,偷心造。整体建筑用材粗硕,风格古朴大方,结构牢固平稳,具有浓郁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是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明代建筑的珍品。12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邑彝族乡桃树村委会坦底么坦底摩自然村。位于大理市太邑彝族乡桃树村辖内,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白族古村落,犹如世外桃源所在。村名来源于白族语言,意思为在一个大水塘下的村子。这是一个大山深处波澜不惊的白族古村落,是一个岁月如水般悄然流逝也不曾改变的小山村。古村落依山面水而建,村内巷道结合地形张弛有度,建筑格局错落有致。民居多为“三坊一照壁”,或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青瓦白墙配以民族彩绘,极具民族特色。整个村庄与古树古井、田野阡陌、山川河流浑然一体,而村庄恰似镶嵌在绿手帕上的白色珍珠,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轻轻走过狭窄的村内巷道,处处白族风情,脚步在石板上叩出清脆的声响,仿佛置身于世外。这里尤其一番宁静美好时光。村内有1口古井,6棵古树,有本主庙、观音庙等古建筑。坦底摩村传统白族民居建筑水平较高,整体格局风貌保持完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文旅自驾精选,古村古镇指南
△ 点击收藏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