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名称,最早见于《礼记·坊记》:
子曰:“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成书于战国的《礼记》引用《论语》,说明至晚在战国时期,《论语》已经编撰成书。
“论语”之名,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解释,主要集中在“论”的理解上,有“论理”说、“追论”说、“多义”说、“言理”说、“讨论”说、“选择”说等多种解释。在中国古代影响较大的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班固将“论”解释为“论纂”,即加以选择编撰之意。“语”就是问答之语。此观点比较客观公允,在后世影响比较大。一般学者都采用这个说法。
就字义解释,“论语”的“论”应是班固所说的“论纂”,即选择编辑之意。“语”则并不仅仅是语录,而是上古以来流行的一种体裁,《国语·楚语上》中记载楚国大夫申叔谈论如何教导太子时就说道:“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国语》最著名的注释家韦昭就解释说:“语,治国之善语。”“语”这种史书体例是有关治国理政的语录。“语”的体裁,是上古时期古圣贤王有关治国理政的语录。《论语》自然就是有关以孔子为核心的有关治国理政的语录集。
对于《论语》的编纂者,历代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今有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作了归纳总结。一般学者都主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但究竟具体是指谁?汉唐认为是子夏等人编纂了《论语》。如朱彝尊《经义考》著录了《毖纬》,引《论语崇爵谶》中的一句,即“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曾援引郑玄所云,也认为《论语》为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
自唐代的柳宗元开始,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是曾子弟子编纂了《论语》。理由是:第一,孔子弟子中曾子最小,比孔子小46岁,孔子去世时才26岁,最有可能最后编纂《论语》。第二,《论语》记载了曾子临终前与鲁国孟敬子的谈话,而此时孔子的其他弟子大都已经去世。《论语》中所记载的这条最晚的语录,应当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第三,《论语》记录孔子言行最多,其次便是曾子。说明他最受重视,故曾子弟子编纂可能性较大。第四,《论语》所记载的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只有曾子被称呼为“子”,其他都直呼其名或称字。“子”是尊称,曾子弟子出于尊敬曾子称其为“子”。综合四条理由,柳宗元推断认为“卒成其书者,曾氏之徒也”。
今人杨伯峻基于此,经过考证认为《论语》成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相当于战国早期。
宋代的理学奠基人程颐受柳宗元的启示,提出了《论语》乃是曾子、有子的弟子所编撰。因为在《论语》中,除了曾子称子,有子也被称为子。
后来,朱熹肯定了程颐的观点,也认为《论语》是曾子、有子所编。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论语》是曾子弟子所编纂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强化。
时至今日很多学者认同这一说法。总的来说,孔子去世后,其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和思想,被弟子们记录下来,后被曾子等人汇集,并最终由曾子的弟子进行最后的整理和编纂,而成《论语》一书。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简史》】
点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