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五上《甘部》释“甜”为:“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也。徒兼切。”张舜徽称:“凡味之可口者,皆得谓之甘。故甘之所包滋广而甜之为义较狭,析言之,二者仍自有别也。《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饴盐。’郑注云:‘饴盐,盐之恬者。’是甜字古亦通作恬矣。徐氏谓舌当为声是已。似当云:从甘,从舌。舌亦声。”
“甜”字的本义为像蜜和糖的味道。在中国古代,甜又多称为“甘”。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气味”只有“石帆”的“气味”为“甜、咸,平,无毒”。人们多喜甜而不喜苦,在饮食制作和食用上,人们多增甜去苦,如流行于欧美的咖啡和可可,其味均苦,人们饮用咖啡或可可时,多添加白糖,以掩盖其苦味。
甜味调料主要有蜂蜜和各种糖。
蜂蜜是天然的糖源,中国人对蜂蜜的认识很早,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即有“蜜”字。但在西汉以前,人们还未养蜂,蜂蜜均为野蜂蜜。东汉时期,中国始有养蜂的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家蜂蜜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了,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曾对家蜂、野蜂所酿的蜂蜜做过比较,指出家蜂所酿蜂蜜色白而味浓。南宋时,罗愿《尔雅翼》记载了蜂的种类、蜜的色味与蜜源植物的关系。王元之《蜂说》记载了工蜂与蜂王的生活及分群等情况。元代官修《农桑辑要》、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王祯《农书》等均记载了如何养蜂割蜜。
蜂蜜是传统中医的良药,可调和百药,具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五大功用。具体而言,没有炼制的生蜂蜜性凉,具有清热的功能。炼过的熟蜂蜜性温,可以补中益气。蜂蜜还具有防腐作用。利用蜂蜜的这一特性,古人用蜂蜜制作各种蜜饯,以保存果品等食物。
糖的种类很多,饴糖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糖。饴是用大米(或小米)和麦芽熬成的糖稀。先秦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制作饴糖的技术。周代时,饴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礼记·内则》云:“枣、栗、饴、蜜以甘之。”后人形容甜物,也往往用“甘之若饴”。饴的发明,扩大了甜味剂的来源,满足了人们嗜食甘甜的需求。
秦汉以后,饴糖的生产十分普遍,这反映在不同地区麦芽糖的不同名称上。西汉扬雄《方言》卷十三载:“凡饴谓之饧,自关而东陈、蔡、宋、卫之通语也。”这里的“关”指的是函谷关。这就告诉人们,汉代时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区称“饴”,而函谷关以东的中原地区称“饧”,因而后世又有把饴称为“关东糖”的。
唐代以前,人们多用“饴”字而少用“饧”字。事实上,“饧”字是汉代才出现的一个“新字”。直到唐代时,还有人认为“饧”是一个生僻字。唐代以后,人们多用“饧”而少用“饴”,如唐韩鄂《四时纂要》卷二所载“煎饧法”,称“饧”而不称“饴”。饴、饧两字称呼的转化,反映出关中、关东经济的发展情况。汉唐时期,关中经济最为发达,故人们多用“饴”而少用“饧”。唐代以后,关东的中原地区经济超过了关中地区,人们遂多用“饧”而少用“饴”。
在古代,饴有时特指流质的黏稠如胶的麦芽糖。北宋程大昌《演繁录》卷四称:“饴即饧之溶液而可以入之食饮中者也。”即明确指出饴是流质的。为了突出饴黏稠如胶的性质,古人又常称之为“胶饴”。
饧又常常特指凝结成块的麦芽糖,有些地方称其为“糖”“馓”等。饧糖有黑、白、琥珀青等不同的色泽。据唐韩鄂《四时纂要》卷四记载,生产白饧和黑饧要用小麦芽,而用大麦芽作为糖化剂,就能生产出琥珀青饧。
今天饧糖仍是糕点加工的重要甜味剂,人们最为熟悉的饧糖是“小年”祭灶的灶糖。传统的灶糖有做成瓜形的,称为“糖瓜”。“糖瓜”形状虽美,但时间一久则黏在一起。今天的灶糖多做成长条状,里面中空多孔,外表粘上熟芝麻,吃起来焦香甜美,既酥脆又不粘牙。
今天,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糖为蔗糖。蔗糖是利用甘蔗榨汁提纯而炼制出来的,按其外形可分为砂糖、“乳糖”和冰糖等。
砂糖因呈砂状而得名,按颜色又可分为红砂糖和白砂糖。其中,红砂糖的发明远早于白砂糖。
唐代以前的砂糖,因为含有不能结晶的“糖蜜”,所以又称为“带蜜砂糖”。这种砂糖不能长期保存,易于溶解为糖浆。唐代前期,唐太宗和唐高宗分别派人到天竺(今印度)学习制糖技术。其中,唐太宗派人学习到的“熬糖法”是“石蜜”的制法,而唐高宗派人学习到的则是制造红砂糖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是“竹甑漉水”,即利用糖浆自身的重量经过15天的“分蜜”,漉出不能结晶的“糖蜜”,余下的糖浆就会结晶为砂糖。这种砂糖因除去了“糖蜜”又称为“分蜜砂糖”,它可以长期贮存,不会溶化。
宋代时,蔗糖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产糖区扩展到江、浙、闽、广、湘、川等地。宋人将“带蜜砂糖”称为红糖或红砂糖,将“分蜜砂糖”称为砂糖、白糖或白砂糖。“但所谓的白砂糖只是经过两次清汁,颜色较红糖稍为浅淡一点,实际上还是褐色,称之为白砂糖并不符合科学要求。
中国白砂糖的制造始于明代,得益于“黄泥水淋”瓦溜脱色技术的发明。这一技术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甘嗜第四》中有详细的记载。“黄泥水淋”就是用黄泥密封瓦溜的上口,使糖浆上层压力均匀,糖浆的色素为黄泥浆所溶解,随着滤下的糖蜜滴入瓮中。十余日后,刮去瓦溜上层的干土,上层即为洁白的砂糖。
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白糖产量较低,质量差别也较大。白糖供应量较少,价格十分昂贵,只有社会上层人士才能消费得起。现代白糖生产多采用碳酸法、亚硫酸法、微孔膜分离法等技术,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来的白糖质量更高。利用白糖,人们还可以加工成其他糖类,如孩子们喜爱的棉花糖、棒棒糖等。
“乳糖”在唐代以前又称“石蜜”,一般是将砂糖加水溶化后,或将甘蔗汁加热浓缩,再加入牛乳煎炼,除去杂质而成。之所以称之为“石蜜”,是因为它是一种像石头一样的凝固糖。宋代时,人们把这种糖称为“乳糖”。之所以称之为“乳糖”,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牛乳。这种糖和后世的“奶糖”不同,它基本上不含牛乳。这是因为牛乳的作用是絮凝杂质以澄清糖汁,添加的牛乳和糖中的杂质在加工过程中一同被撇除了。
“石蜜”在古代一般作为糖果甜食,用于待客茶食和筵宴礼品,食用时掰开或压碎。
明代时,人们多不再称“乳糖”,而名之为“兽糖”。一个原因是乳糖多造成狮子、大象等兽形,另一原因是加工这种糖时,明代人已不再添加牛乳,而用鸡蛋清代替。与牛乳相比,鸡蛋清更容易得到,故“兽糖”的加工更易操作。明代的“兽糖”多用于宴飨赏赐,故又名“飨糖”“饷糖”“响糖”“享糖”等。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兽糖”加工已不向糖液中添加米粉之类。严格说来,唐代的“石蜜”和宋代的“乳糖”更像今天的加糖点心,明代的“兽糖”则是现代意义上的凝固糖。
冰糖在中国古代初名“糖霜”,因其透明如冰,故称“糖冰”,后又改称为“冰糖”。中国是最早发明冰糖的国家。据南宋王灼《糖霜谱》记载,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有一位邹和尚在四川遂宁伞山一带传授制作“糖霜”的技术。宋代时,冰糖以紫色者为佳。明代时期,人们用白砂糖(洋糖)制作冰糖,制造出来的冰糖颜色洁白,比宋代的紫色冰糖质量更佳。清代以来,大都采用白砂糖溶化法生产冰糖。
今天,冰糖仍是许多传统饮料和点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甜菜糖是麦芽糖、蔗糖之外的又一现代糖源。甜菜,又称“菾菜”,俗称“洋蔓菁”“糖萝卜”,原产于波斯(今伊朗),喜寒,天气越寒糖分积累越多。在高温多湿地区,糖分则减少,演变成叶用菾菜,亦称“莙荙菜”“牛皮菜”等。1949年以后,甜菜的种植面积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迅速扩大,东北甜菜制糖工业也迅速发展。
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甜,无论是麦芽糖,还是蔗糖、甜菜糖,均是甜的。人们也用“糖”来形容甜的水果,如糖梨、冰糖橙、砂糖橘等。用糖加工过的食物往往也用“糖”来修饰,如糖蟹、糖蒜、糖炒栗子。
“甜”字由本义像蜜和糖的味道,还引申为诸多意思。
第一,引申为舒适、愉快,如甜睡、睡得真甜;第二,引申为幸福、快乐,如甜沃沃;第三,引申为美好,如甜差(美差)、甜冤对(俏冤家)等;第四,引申为美言,如甜言(美言)、甜话儿、甜口儿(善于说奉承话的嘴)、甜言蜜语等。
“甜”字还可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熟睡、酣睡之义。如明朝汤显祖《邯郸记》云:“一枕余甜昏又晓,凭谁拨转通天穷。”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中的味道》,因篇幅限制,有所删减。】
点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