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引雇主被告上法庭,她因“骗钱”感动所有人

情感   2024-11-04 12:10   湖北  

点击👆知音真实故事👇关注我,加星标★


2021年5月,胡婶约我见面,手里提着十年前的那个篮子,装有我爱吃的腌菜。除此之外,还有一张起诉状副本,她被人告上了法院。“万一要上法庭说理,倒也是个说理的地方。或许诉讼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我是老油条,没啥可怕的。正好告诉她们,我到底为啥活着。”

我接过篮子,同胡婶开玩笑:“现在找我打官司,收费可不低,这点腌菜不够写份材料的。”

胡婶反而认真了:“我有我要守住的东西,钱当然是不会少你的。你学生我,老了啊,今年六十五岁了,钱这个东西,唉……”

六十五岁的胡婶很会打扮,头发白了一大半,却不曾刻意染黑,灰白微卷的头发反而看着时尚,脖子上系着丝巾,挡住了颈纹以及松垮的皮肤,口红鲜亮而不浓艳,眉毛修剪得精致得体,即便年纪大了,天然的长睫毛依然浓密,一双杏眼,让人忍不住遐想她年轻时的模样。胡婶这天穿一件淡黄色大衣,配高腰牛仔裤、海盐色系带靴子,比十年前我初见她时还要利落。

起诉书副本上有对她“狐媚惑主”的指控。

原告是孙伯的女儿,向法院起诉孙伯所立遗嘱无效,其与胡婶的婚姻亦该撤销。“被告为了利益,公然违背公序良俗,同时违反相关法律,明知原告父亲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还与其登记结婚,并在其丧失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时,连哄带骗,诱使老人立下遗嘱,窃取资产。”

我与胡婶相识于十年前,认识孙伯却比胡婶还要早半年。那时孙伯精神状态确实欠佳,破衣烂衫,成天在街上游荡,时而口中念念有词,时而充满愤怒,指天大骂,说要弄断谁的手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对他有所恐惧,见着孙伯都是绕着走,大家都喊孙伯“癫老头”。一些人知道“内情”,说他是受了情伤。

胡婶进城后,认识了孙伯,不到两年,便与孙伯登记结了婚。当时认识他们的人,都不看好这段婚姻。孙伯亦自知会有诸多阻力,也没通知家人,只请了几个街坊老友参加了婚礼。

两年前,孙伯因中风瘫痪在床,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后离世。他立下遗嘱,将城里的一套小公寓、镇上的一间铺子、十二万元存款,以及个人物品处理权都给了胡婶。用孙伯女儿孙舒文的话说:“一套公寓三十万起卖,镇上的铺子少说值六十万,以后发展起来,上百万不是不可能,还有现金,加起来总共一百多万。被告就算给我父亲做了七八年保姆,高于市场价开工资,也不过是二三十万,简直想钱想疯了。”

胡婶思来想去,说到底不想闹得太僵,便委托我作为中间人,找时间约孙舒文谈一谈,看能否就一些问题私下达成和解。“舒文始终不肯接我电话,再怎么说,我们都算是老孙的亲人,应该在家里关起门来,把该吵的架都给吵了,再去外面说理。”

听说孙舒文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原以为与其协商时,我们至少能理性地对话。然而,我一坐下,她便歇斯底里地喊:“放臭屁的老狐狸精,谁跟她是亲人?这会儿知道认怂了,早知如此,当初就别动歪心思。说是保姆,都算抬举她了,站街都没人要的诈骗分子,只能打神志不清的老人家的主意。你让她等着,我有她好看的。”

我看了胡婶手上与孙伯遗嘱有关的材料,作为法律文件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孙舒文的代理律师对我说:“你应该清楚这种案子,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家属提出异议,闹到法庭,法官会酌情让你的当事人退还至少百分之二十的遗产。”

胡婶得知孙舒文的态度后,与我签了委托协议。“可不是什么百分之二十的问题。”


开庭当天,我在法院门口遇上了孙舒文的律师,她笑着望向我说:“蔡律,有个事我本不该说,想待会儿在法庭上打你个措手不及。但现在看到你,又忍不住想说了,你们情况不妙。如果你的当事人在进法院之前肯放弃全部遗产,并向我的当事人道歉,我倒是可以看你的面子,劝说一下我的当事人,给老人家留点颜面。”

我当即表示,自己一直很欣赏她,此前我就有所耳闻,她是国际法方面的高手,而国际法这一块正是我的短板,于是我发出邀请,说有机会想请她吃个饭,讨教一下相关知识。见孙舒文的律师答应了,我又顺嘴提了一句:“你说的情况不妙,大概是哪方面的?”她倒也乐意提点:“是关于你当事人过去的事。”

我确实对胡婶进城之前的事知之甚少,在我印象里,她总是笑嘻嘻的,不多话。送孙舒文律师进去后,我又回到法院门口,等胡婶过来。一见面,我赶紧问她之前是否受过刑事处罚,如诈骗之类的前科,是否被人掌握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我直言对方律师扯到了“颜面”什么的,让胡婶不要对自己的律师隐瞒什么。

胡婶瞪大了眼睛,嘴型夸张:“啊?我还想着那个美女律师挺好的,她怎么那么厉害?”

见我神色凝重,她扭头看着我道:“我找男律师,总不会受道德谴责吧?”

见我一头雾水,胡婶拍着我的肩膀道:“你放心好了,胡婶做的事都能拿到太阳底下晒,就算晒蔫儿了,也只是一道菜,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总会有人不喜欢。”

在办案过程中,确有当事人对律师隐瞒相关事实而导致案件频出问题。但既然胡婶这么说了,我自然愿意相信她。在我的印象里,胡婶是一个体面而自尊的女人。关于孙伯遗嘱的情况,她坚称合理合法,不存在任何阴谋诡计。

只是,等到了法庭上,胡婶却开始面带忧色,看得出没有之前那般轻松,似乎很在意对方到底会出哪一招。

孙舒文的律师没有危言耸听,拿出了她所谓的“撒手锏”,当庭提交了新证据。胡婶的眼圈立时红了,眼泪没能憋住。

我那天身体有些不适,还没来得及质证,便突发低血糖,晕倒在诉讼台上。法官不大喜欢孙舒文律师这种临时提交证据的行为,见我又突发疾病,当即宣布休庭。

我被送至医院,就诊后,胡婶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放,口中念念有词:“我只是伤心,没什么的,过去的、现在的,都不怕。你以后要记得吃早餐,晓得吗?”

孙舒文提出的新证据指控胡婶是“骗婚、诈骗的惯犯”,她们查到胡婶离过四次婚,并已证实其跟过八个男人,且有证人证言及相关视听资料,以此攻击胡婶“品行不端”。其中一个视频显示,胡婶曾在大街上被几个女人当作小三殴打,还被骂是“惯犯”,专门破坏别人家庭。因此,她们的结论是:“胡婶心虚,被扒了衣服都不敢去报警。”

在我去医院的路上,孙舒文的律师发来短信:“蔡律保重,若不是我劝说当事人,恐怕这些东西都流传到网络上去了,那时候你们应该知道是怎样的暴风骤雨。”

就在我盯着手机沉思时,胡婶主动提及法庭上的情形:“我难过,完全不是因为对方律师提交了新证据。说我跟过八个男人,其实不止呢。我做姑娘时,难道就没有喜欢的人吗?名声这玩意从来不是我想要的,谁要给我一块贞节牌坊,立马拿去当柴烧了。别人越是把我当贱草,我越想孙老头,我的贵重在他那儿。”

没等我开口,胡婶兀自道:“声名狼藉,说再多也会被认为是套路,是策略吧。”


十年时间,不一定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人比任何动物都善于伪装。作为律师,我应当谨慎,但面对胡婶,我却不知究竟何谓“声名狼藉”,恍惚间以为是褒奖。

得知胡婶被告上法庭,从前的一些街坊邻居以及菜市场的熟人都来联系我,说一定要出庭为胡婶作证。尤其是卖鱼的“吝啬大爷”陈爹,扯着嗓子大喊:“就算损失再大,也要关门一天上法院。”陈爹是一个极其勤快的人,据说曾长达五年全年无休,即便年三十乃至正月初一,都要开门做半天生意。

陈爹认为,连胡婶都被告上了法庭,这个世道又会少一些美好,“养鱼的水越来越浑浊了”。我有些不大相信这是陈爹说出来的话,他却不在乎:“我杀鱼无数,美不美好还是分得清的。你勤快点,帮她赢了官司,我送你一条十斤的鱼。”

我调侃道:“胡婶是美好的,陈爹血仍未冷。”陈爹也不回避:“当然,难道她不够美好?”

记得初见胡婶,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太阳明晃晃的,连树枝下的光影都是白色的。我被晒蔫儿了,打着哈欠,有气无力地走在路上,一个不小心踢在一个竹篮上。我连忙道歉,却发现篮子的主人压根没有反应。定睛一看,发现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婶,她靠在路旁的护栏上打盹。我站了一两分钟,犹豫着要不要叫醒她,很快大婶醒了,瞥了一眼篮子,又看了看我,问道:“小伙子啊,现在几点钟了?”

我向大婶道歉,发现篮子里装的是腌好的雪里蕻,便提出要全部买下。大婶看着篮子里的腌菜说:“这些我不能卖给你。你想吃,我另外再腌,你拿五块钱给我买雪菜就好,大约一星期就能送来。”于是,我给了大婶十块钱,并念了一遍自己的电话号码。大婶说她的手机坏了,我们便约定一星期后在此地见面。末了,她走了又折回来:“忘了告诉你,我姓胡。”我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其实,我压根没想过胡婶一星期后会来给我送腌菜,那时我一边工作,一边读研,整日忙碌,第二天便将此事抛诸脑后了,此后半个多月都是早出晚归。直到有一天,凌晨一点左右,我走在那条街上,突然听到一声呼喊:“哎哟,小伙子,终于见到你了,欠着你的东西一直不好受,我可不想老了还被人当成骗子。”

看到地上的篮子,我想起是胡婶,心里有些感动,正想着说些什么时,胡婶连声道歉:“小伙子,对不起啊。我们约好是一星期会面,可是第七天我正好有事。第二天再过来时,就找不到你了。是我的错,以后你想吃腌菜,我都给你送。”

我坦言自己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大婶却猛地甩手,语气急促:“唉!那可要不得,人活一辈子,得讲诚信。提前收了你的钱,怎么着都得把菜送过来。”

半个来月,胡婶为了等我,竟意外赚了不少钱。她做的腌雪里蕻、酸萝卜,还有藠头,很多人来问,但每次都是等到太阳落山了,她才肯卖出去,然后第二天再来等。


此后,我经常能见到胡婶,她常常提及:“小蔡啊,我是靠你的十块钱发的家。”我笑问:“是不是发大了?”胡婶总是笑着答:“可发大了,我又好好活了一世呢。”

与胡婶熟络后,我才知道她曾长达好几个月无家可归,住在因拆迁而废弃的楼房里。

我能在街上遇见她,是因其住处没有水源,要来城郊附近的井边打水,顺便把菜洗了。那天她的水桶坏了,有些累,靠着栏杆休息便睡着了。当初她不肯将腌菜卖给我,只因菜叶子是从菜市场捡的,她说自己吃无妨,卖给别人不能缺德。

在等我的那半个多月里,胡婶卖腌菜加上捡废品所赚的钱,总共有一千多块,还有一家手工米粉店约定让她长期供应酸豆角。“所以我一定要找到你,遇见你我才发现,就算是一个没人要的老太婆,也能在城里生活下去,而且日子还能往好里过。”

我无法相信胡婶是一个曾流浪了几个月的女人,整个夏天她都穿一袭长裙,身上散发出香皂的清香,头发一丝不乱。捡瓶子时胡婶会戴手套,装废品的蛇皮袋子也是洗得洁净。她卖菜没空去捡废品时,有人会主动将矿泉水瓶装进她的袋子。胡婶走在街上,气定神闲的样子,仿佛一个复古装扮的模特在走秀。

我去过胡婶住的地方,外面是残垣断壁,得弯着腰,摸着砖块才能进到屋内。走进房间,发现那是一个整洁温馨的“家”。房内一尘不染,蚊帐轻盈洁白,物品摆放看不出一丝凌乱,一排排坛子擦得透亮,胡婶全然不像偷摸闯入的寄居者。

我夸胡婶讲究时,她谦虚道:“是房子本身就不错,老天爷并未对我赶尽杀绝……”说着胡婶脸上闪过一丝感伤,很快又恢复如常。“这个房子总会拆掉的,何况冬天洗澡什么的都不方便。我算有了赚钱的门路,等过完这个热天,就出去租个房子。”

我终于忍不住问胡婶:“您的家也是被拆迁了吗?”

胡婶点头:“算是吧,不过没有补偿,不算回迁户,是命运要把一个家拆得七零八落,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见胡婶回答得模棱两可,我不好继续追问,为了避免尴尬,情急之下又问出一个更尴尬的问题:“这里没有水,就算是夏天也没法洗澡啊。”

胡婶丝毫不介意,双手做出游泳的姿势。“我可以晚上去河里洗澡,穿我女儿的泳衣,像鱼一样,可舒服了。就算被人发现也没什么的,小蔡不会也觉得老女人下河游泳,有伤风化吧?”我连忙说不会。

那时我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二十出头,为生存奔波,为学业忙碌,整日忙得晕头转向,真心觉得她洒脱、有个性,年纪再大也掩盖不了自身的魅力。我猜测胡婶一定是经历了重大变故才暂居此地,可她身上依然有我不敢有的自由。

这样的胡婶,也迷住了平日里有些“疯癫”的孙伯。孙伯突然不再愤怒,衣着变得干净清爽,开始定期理发、刮胡子。胡婶来卖菜,他就在不远处假装卖水果,按季节摆点橘子、三两个西瓜、一盘李子、一堆红柿子,有时提着一杆秤就出来了。

孙伯的生意很差,只有小孩光顾,他也不收钱,更多的时候是在唱歌、用外语念诗、在地上写毛笔字或者说书,有时他一声不吭,拿两把伞,看天气,守到胡婶收摊。

在法庭上,孙舒文多次攻击胡婶“卖弄风骚,几番勾引老年人”,胡婶有些生气,扬起头骄傲地说:“我是爱孙老头,但得有一说一,起初我还真没把他当回事。是后来他实打实陪我听过夏天的蝉叫,见过秋天的银杏,迎过冷冬的风雪,等到初春的桃李盛开时,我才过去问他一句——嘿,老头,看够了没有?我要收摊了。”

胡婶说,孙伯摸着自己的头,小声地说了一句:“看不够,你和我说话了,明天还来吗?”


孙舒文坚持认为,她的父亲绝不会再对她母亲以外的女人产生感情。“我之所以决定远赴国外,就是因为不想看到父亲在母亲去世后,想尽法子折磨自己,不肯抽离。”

关于孙伯的过往,我知之甚少,直到接手胡婶的案子,才对他有所了解。孙舒文在法庭上也证实了一些传闻,她的父亲与母亲一直情投意合,结婚一二十年,少有争吵。孙伯曾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年轻时一表人才,一米八几的大高个,收入颇丰,妻子是一名小学老师。两口子在家,都是孙伯做家务,大事小事都是妻子做主,孙伯则言听计从。尽管孙伯是理工科出身,却很懂浪漫。无论是结婚纪念日,还是情人节,他都会放在心上。

提起母亲,孙舒文泣不成声,说父母伉俪情深、遭到了老天的妒忌。一天夫妻俩外出散步,走到半路孙伯突然烟瘾犯了,说去小卖铺买包烟,让妻子等他两分钟。就在孙伯买烟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急刹车的声音,接着砰的一声,一辆失控的渣土车直冲路旁,孙伯的妻子当即被卷到车轮底下,当场身亡。

那年,孙舒文在上高中,在她眼里,“失去母亲的同时,父亲也不见了。那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让女儿引以为傲的父亲,一夜之间变成了关在笼子里咆哮的野兽”。

周围的人,包括孙舒文外婆家都指责孙伯:“你买烟,就不能带她一起吗?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等,她没有任何错,就为了你一口烟,最后竟把命搭上了。”

孙伯也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妻子,经常狠抽自己耳光,用打火机烫自己的嘴,大喊大叫:“老婆让你戒烟,你不听。贱骨头,要不是你为了买烟,两个人早走开了。”

父亲越咆哮,孙舒文越沉默,成绩很快一落千丈,她同样将责任归结于孙伯。“他毁了我原本幸福美满的家,以前老师、同学乃至其他家长都羡慕我,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我变成了可怜虫。因此,我但凡有挫败感,就算是自己的错,也会往我父亲身上推。他想管却不敢管我,我拒绝与他交流,偶尔有眼神交流也满是厌恶。”

孙舒文上大学以后,就很少回家,即便寒暑假,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朋友家。大学毕业后,国外有一个工作机会,尽管最初只是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她也要出去。

女儿尚在国内时,孙伯尽管性情大变,还能勉强支撑上班。而孙舒文出国的第二天,孙伯就办了病退。因专业过硬,有公司找他挂名技术顾问,有需要才找他。自此以后,孙伯就像孤魂野鬼一样在街上来回游荡,行为怪诞,不搭理任何人。

早些年,即便孙伯有些不修边幅,还是有不少各方面都较为出色的女人愿意嫁给他,做媒的亲朋好友也挺多,有些人还联系上了孙舒文,但都被孙伯一口回绝。孙舒文也曾劝过孙伯:“我妈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你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给谁看?你要找就找吧。”孙伯也只没好气地回复一句:“你说死了就死了?”

后来,孙伯干脆拿出医院开具的一个“精神分裂”证明,说自己“随时可能进行家暴、搞破坏,惹急了还会杀人放火、毁灭地球,坏事做尽,没法安心过日子”。

孙伯总出现在街上,不知不觉晃荡了二十来年,除了愤怒、孤僻、日渐苍老,倒也没什么其他过激行为,“差不多在街上走完了他的一生”。直到后来胡婶出现。


第一次休庭大概过了半个月,法院进行第二次开庭。怕我再次低血糖,孙舒文的律师特意给我准备了早餐,告诉我,若她是被告律师,定会劝胡婶放弃遗产,因为这个案子打下去,有很多“劲爆”的地方,“而且不是道听途说的,我们手头证据一大把”。

这次我直接告诉孙舒文律师,我接受她的早餐,但既然是官司,当然要打下去才有意思。

上次休庭后,我对孙舒文一方当庭提交的证据展开调查。胡婶未有任何刑事犯罪记录,连“行政拘留”都没有,关于“做小三被打”,以及“不守妇道、举止放荡”之类的“证人证言”,在我方质证后,视频中的“原配”以及相关“证人”也向胡婶当面道了歉。

至于离婚四次,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婚姻是丧偶。对此,她笑言:“总还谈过几个。”

出于八卦的心态,我问过胡婶,她最爱哪一个。胡婶认真答:“我都爱过。”为了让她打开话匣子,我故意逗她:“是不是最爱初恋?”胡婶语气俏皮:“没有啊。我后来也爱得很深。”我又问:“那你会不会在法庭上,说你最爱的是孙伯呢?”

胡婶回答干脆:“我不会那么说。到时候要问问法官和律师,一个人爱很多次犯法吗?就算犯法,我爱了心甘情愿。难不成每个人都好运,爱一次就得以圆满?”

因对方律师为赢官司,多少有些不择手段,我不确定她们是否会利用舆论,为保险起见,我辗转见了胡婶两任前夫,以便谣言出现时,自己能及时反击。

胡婶的第一任前夫对其赞不绝口,夸她人美心善、心灵手巧,曾是当地很厉害的裁缝,甚至连家里改建房屋,胡婶都参与了设计。只不过他俩有缘无分,结婚三年一直未孕,夫妻二人去医院看了,却查不出问题。男方家四代单传,在农村无法承受“断后”的压力,才提出离婚。胡婶哭了一场,哭完后表示理解,亲手做了几套小孩的衣服给前夫,并安慰他一定会儿孙满堂的。

就在我离开前,胡婶的第一任前夫还特意交代:“尽管我都当爷爷了,但她有难处,我会出面。我老婆子的娘家也是这附近的,同为女人,说心里对她只有敬佩。”

第二任前夫则是自己身体有问题,一开始他是为了面子去追求的胡婶,以为胡婶是个比较开放的性格,后来他发现胡婶是个实在人,不想害了她,不到一年就离了。那个年代的农村,离过两次婚的女人,免不了遭受非议,家里有人建议胡婶消停几年,不然就远嫁他乡。胡婶则不以为然:“我没有对不起谁,为啥要藏着掖着?”

一年后,胡婶又欢欢喜喜地结婚了,并顺利生下一个女儿。男人知冷热,尽管自己是头婚,却从未对胡婶说过半句难听的话,对女儿也是疼爱有加。不幸的是,他俩结婚四年后,男人被查出结肠癌。胡婶毫不犹豫地拿出所有积蓄给他治病,最后还是没能将男人救过来。胡婶一个人带着孩子,并独自还清近万元债务。

此后胡婶再婚就大受诟病了,周围的人骂她“不考虑孩子感受,只顾自己快活”。胡婶却“厚着脸皮”回应道:“我想找,即使不找也不要扯上孩子。我可不想到时候跟孩子算账,叫嚷着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孩子没那么狭隘,看你会不会爱。”

说是这么说,当胡婶发现男人在家打赤膊,有时只穿一条内裤,还屡教不改时,尽管男人勤劳能干,与女儿相处融洽,没对女儿做更过分的事,她还是坚决要离婚。尽管在农村很多男人都这样,但胡婶觉得,“绝不能置女儿于危险的境地”。

胡婶的第五段婚姻,半年不到就离了。男方与胡婶交往时,是离异状态,但与胡婶登记结婚后不久,又回老家与前妻复婚了。由于当年婚姻登记信息没有联网,胡婶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男方妻子带一伙人找来,将她按倒在地,胡婶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胡婶没有报警,她说:“我们都是受害者,这种事说不清的,只能一方让另一方出口气。”

最后,男方因重婚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胡婶去探监,问他到底爱哪个,还是贪心不足?男方想了很久,还是说:“就是真的两个都爱。”胡婶听了反而消了气。“这是真实的回答,我们是可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只是有些人这么说,不可信,他们可能谁都不爱,无论是说忠贞地爱一个人,还是苦恼地爱几个人,都不过是他们玩弄感情的借口。但真的有人会两个都爱得很深,只不过他们不说,或是不敢说。”

我半开玩笑地调侃胡婶:“真就是一个渣老太。”

胡婶却语重心长地回道:“你还年轻,不要因为别人说几句话,就去定义好坏,群起而攻之。话不好听,但可能就是真相。”


第二次庭审,孙舒文的律师撤回了之前提交的一些证据。我私下质证时,给那些证人普了法,先不说做伪证,光涉嫌侮辱、诽谤等,我方就可对其提起刑事自诉。

那些证人听后立马道歉,并如实交代让他们诋毁胡婶的人正是胡婶的女婿。我这才知道,在孙舒文前去打听胡婶的相关情况时,胡婶女婿表现得尤其积极,对胡婶更是百般诽谤,并教唆自己十三岁的女儿说外婆不是好人。孙舒文当时想:“这老女人在仅剩的两个亲人眼里都如此不堪,女婿还拿出不少证据,更坐实了她是无情无义、毫无底线、年老色衰的‘诈骗犯’,那她就是要处心积虑地搜刮城里独居老人的养老钱。”

我建议胡婶将其女婿告上法庭,他的行为可比“搜刮独居老人的养老钱”恶劣多了。胡婶一番犹豫后说:“还是算了吧,我不在乎。以前老孙听到那个人骂我,气冲冲地说要去教训他,被我劝住了,只要老孙在乎我就好。”

十二年前,胡婶的女儿才二十六岁,也被查出结肠癌晚期。女儿为了不拖累家庭,打算放弃治疗。女婿老实巴交,说一定得治,但马上又说自个儿有天大的难处。“我们在城里工资不高,孩子才两岁,身体也不好,奶粉钱都不够,要留点钱保障孩子的生活。家里的车子不值几个钱,就一套房,卖了就得带着孩子流落街头。”

胡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婿有诸多难处,她不能有。“我唯一的难处是怕失去女儿。”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十四万元,又将农村的房子卖了十万元,一共二十四万元,都给了女儿治病。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胡婶,为照顾女儿,提着一个包住进了女儿女婿家。

女儿在病床前当着丈夫的面说:“钱算我们两口子借的,以后得还。”女婿点头,表态说:“怪我没能力,将妈妈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到时候您开口要,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还。”

两年后,胡婶的女儿还是走了。原本客气的女婿一反常态,经常借着酒劲儿胡乱找碴,怪她做的饭菜咸淡不协调;洗小孩的衣服,洗衣粉倒多了;女婿甚至怪胡婶给女儿的钱数是“24”万,不吉利……

为给女儿治病,胡婶能掏的钱一分不留全掏了,真的是身无分文。她也曾想过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但她不去医院交费,女婿也不会交一分钱。其实胡婶一直看得清:“我不能拿女儿的命同他耗同他赌。老婆没了,男人能再找;女儿没了,当妈的世界就塌了。看着他对外孙女还不错,我就不忍心翻脸,等我赚点钱就会腾地方。”

但不到一个月,胡婶女婿就下了逐客令,理由是孩子还小,想给她找个妈,也有女人愿意与他接触。他痛哭流涕地劝说胡婶:“家里就两室一厅,对方倒不是嫌房子小,她和孩子她妈一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愿意照顾孩子,就是说没理由还要服侍您。要不然,我就只能一个人带孩子,您就当再帮这个家一次。”

见女婿急不可待,胡婶顺嘴提了一句:“那我以后怎么办?”见胡婶松口了,他难掩兴奋:“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女婿是不用赡养丈母娘的。不过我不可能对您不闻不问,以后只要您开口,几百上千块我凑一凑还是拿得出来。至于那二十几万,那是您母女之间的事,当然那时她病得厉害,为了不刺激她,我也就提了一嘴。”

本来“识趣”的胡婶,见女婿如此无情无义,偏要争一下。胡婶跑去社区控诉女婿欠钱不还,社区工作人员说女婿确实不用赡养丈母娘,何况女儿都不在了。至于欠钱的话,得出示借条。最后他们让胡婶与女婿达成和解,女婿出于道义,每月支付胡婶生活费六百元,社区也会尽量与村里商量,为其争取低保等福利。

尽管孑然一身,但胡婶没有签字,也就没要钱,只说了一句:“女儿死了,我还得活。”

在小区一个保洁阿姨的好心提醒下,她暂时住进了那栋拆了一大半的楼房里。


在法庭上,双方律师少不了唇枪舌剑,但法庭之外,双方的过招其实更为重要。我总算是将胡婶的过往厘清了,也拆掉了孙舒文律师的一些招数,却没想到她们还有“后手”。

孙舒文在父亲的遗物里找出了一堆胡婶的“不雅照”,用来证明胡婶放荡无度,用干瘪的身子勾引老人。我看了一眼胡婶,大声说道:“我的当事人可是不省心啊!”胡婶却有些羞赧:“难不成我给你看吗?”孙舒文插嘴道:“她只给老人家看的。”

我没有搭理孙舒文,接着调侃胡婶:“现在好了,我是看呢,还是不看?不看的话,现在向法官提出,原告律师提交的证据与本案无关,这样能给你留点面子哦。”

这次的庭审庄严,却因涉及家庭琐事而不乏温度。法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自从听我讲清胡婶的经历后,似乎温和了很多,她私下说:“我也谈过三四个,离过两次了,没什么的。”书记员也嘀咕:“我谈了三次还是个好人。”

法官问胡婶:“对于照片,被告什么意见?”胡婶说:“既然都交了,那就看吧。有几张拍得还挺不错,尤其是侧身的那一张,胸部下垂没那么厉害,我还蛮喜欢自己的身子的。老孙拍照技术不错,他还设想过有机会拍一组老年女性的身子,怕是少有人能拍出那种美。”看得出来,胡婶说这些时,心里自信,眼里思念。

八张照片,时间跨度正好是八年。最后一张,只有胡婶半裸的身体,那时孙伯已卧床了,只能动一只手,却不忘结婚纪念日,照片里的胡婶依旧满脸温柔,笑着看孙伯。

那时,被女婿扫地出门的胡婶,在开始摆摊后,不到两个月便租上了房子,一年后就在菜市场旁有了个小摊位。胡婶不再是流浪女,稍加打扮便风姿绰约,加上为人和善,顾客不论男女,都喜欢来她的摊位买菜。

周围的单身汉更是轮番表白,其中不乏比她小好几岁的。卖鱼的陈爹是追求者之一,他老家拆迁,有三套房、一辆面包车,儿子在上海工作。陈爹自认为自己的杀鱼技术全县第一,工作又努力——原本他全年无休的记录能连续保持八年,但胡婶结婚那天,也难过地关门三天。

胡婶自嘲“阅人无数”,越老越难追。“我才不会被一些老头廉价的付出感动,以为帮忙收个摊,买一瓶水、给点红糖就是爱了。我都没‘大姨妈’了,还喝红糖水?在我不需要钱的时候,拿房子跟车子来显摆,也是廉价的爱,我要那些做么子(方言,什么)呢。”

起初,胡婶将孙伯的守候也当成廉价的追求。“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头,本就靠晃荡打发时间,玩些小把戏。后来才发现有些话不必问,不必说,他一开口,我就信了。”

听到孙伯说“看不够”,胡婶一改往日的冷漠,问:“你家里有的看吗?我对你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就知道你以前总是在骂人,还想着你会不会把我篮子给扔了。”孙伯如实回答:“我老伴还没变老就走了,我想了她二十年,这两年才看到你。”

胡婶又问:“我不想瞒你,我在老家的名声可不好了,结过五次婚,够可以的吧?”

孙伯答非所问:“几十年前我可能见过你。”

胡婶笑道:“没必要吧?”

孙伯却一脸认真:“我也是听你说话的口音,才想起的。那年我是知青,下乡插队,见过一个女孩,笑得很甜,脖子上也有一颗痣。我只见了两次,后来就去了别的生产队。”

孙伯说的地方正是胡婶的娘家,他所描述的场景与胡婶的记忆相差无几。


在法庭上,胡婶拿出一张泛黄的作业本纸。“我舍不得将两口子的心迹展露给他人,这可比我的身体更隐私。可不拿出来,有人会说我为了钱怎么的,我会伤心。”纸上是孙伯用正楷写下的结婚时他说的一句话。

法官看了问:“有必要进行鉴定吗?”此时,孙舒文一方态度已经缓和了很多,说没必要了。

五十七岁的胡婶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时,菜市场附近的老头个个痛心疾首,说一个大美女挑来挑去,挑一个“疯子”,连退休的老干部都败下阵来,大家实在想不通。

婚礼现场,就是趁着下午两点,没多少人来买菜的时候,在菜市场简单布置了一下,简单到大家只能看到漂亮的新娘。胡婶毫无避讳:“结婚五次,总算穿上了婚纱。”

我是这对“新人”的证婚人。起初我不愿意,怕乱了辈分,也怕惹麻烦,孙伯却对我“道德绑架”,因为胡婶说了,我不做证婚人,她就不嫁,这是她提的唯一要求。

看着身穿婚纱的胡婶,我热泪盈眶,胡婶递来纸巾,孙伯则拉着她的裙摆。我擦干眼泪,念道:“我在此见证一对新婚夫妇的誓言——老头啊,你一定要珍惜你的姑娘。”

孙伯发言时,只说了一句:“我见过你,我忘了你;我记得你,我娶回你。”胡婶则是不停地重复:“很好,都好;我觉得很好,一切都好。我很认真地嫁给你了。”

刚结婚的胡婶说:“即便遇见老孙,一样也有苦有甜,我从来没想过哪次婚姻会是甜到底的。”后来她又在法庭上说:“按理说,是有苦的,但我不记得那滋味了。”

在老孙的指导下,胡婶用上了智能手机,学了半个月才知道如何发微信。因为老孙说两个人年纪大了,容易得老年痴呆,所以要留下爱的痕迹,说“晚安”和“爱你”时,当面说一遍,还要在微信上发一遍。胡婶问:“既然得了老年痴呆,连人都不认识了,哪里还会认字?”老孙特意打字回复:“此意为,届时可让他人来告诉你我一声,我们彼此如此在意,一字一句摆在心中,存于手机。”

孙伯的呼噜声太大,胡婶无法入睡。他便等胡婶先睡,但决不分房:“揽卿入怀,我愿等到半夜。”孙伯曾在胡婶的一条朋友圈下面留言:“我们过夫妻生活较为频繁,你怎么看?”胡婶回答:“共同好友也能看到。”孙伯则回复道:“正合我意。”

陈爹说:“孙老头结婚后,比之前更‘疯癫’了,成天炫耀,就不怕被罩麻袋。”

我深表认同,孙伯越来越“讨嫌”了。有一回,我去他们家做客,不小心裤子绷坏了,孙伯连拖带拽逼着我将裤子脱下,说他老婆是“缝纫大师”,为此他还特意买了缝纫机在家,三两下就能给我缝好。等胡婶将裤子缝好给我,孙伯说比原来的针线还要细致均匀,“这才是天衣无缝”。

胡婶心里一直有个遗憾,认为自己初中没毕业,算是文盲。她初恋是个知青,当时胡婶为了让他吃饱饭,省下自己的口粮。后来知青回城了,还数落胡婶读不了名著。孙伯得知后,一直陪着她去老年大学上课,有次我被邀去讲课,看到胡婶皱一下眉——其实是被蚊子咬了——孙伯马上站起来:“蔡老师,我认为你没讲清楚,经验不足。我老婆子智商那么高的人,都没听懂,其他人更不用说了。”这句话几乎得罪了整个教室的人,胡婶赶忙拉他的衣角,孙伯却不管不顾:“我老婆子好厉害的……”

我哭笑不得,只得跟其他人解释说:“孙伯是老一辈的高才生,毕业于名校的……”孙伯这才谦虚起来:“我们学校后来合并了才名气大,还是老年大学好。”

开庭之前,我确实没料到,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民事案件,庭审会从早上九点持续到下午五点多,中间只短暂休息了一会儿。法官相当有耐心,对于具体细节,她也非常乐意倾听。

其实,在我方证人出庭之前,孙舒文就已经改口喊她“胡姨”了。陈爹却还是气鼓鼓的:“尊敬的法官大人,被告那么好的人不应该坐在这里接受审判。”

我赶紧打断他:“您是前来证明被告在菜市场诚信经营,且其与原告父亲结婚,系原告父亲主动追求。”

陈爹像是没听见似的:“我请求法官将被告判给我做妻子,我愿意与其结第七次婚。”

孙舒文的律师忍不住问了一句:“为什么?”

陈爹望向孙舒文,说:“就凭以后我脑出血瘫痪,她不会走,而是辛苦扶我站起来再活几年;就凭我儿子不敢忘恩负义,在我死后为难我爱人,丢人现眼……说得够清楚了吗?你父亲脑出血那会儿你在哪儿?”

若不是这次官司,连我都不知孙伯曾患过脑出血。若不是胡婶及时发现,孙伯很可能就没命了。胡婶每天陪他做康复治疗,伺候吃喝拉撒,孙伯只用了一年就能正常行走了。为了方便照顾孙伯,胡婶离开了菜市场,与孙伯一起在镇上开了一家杂货铺。这些年,她赚了些钱,两人买城里的那套公寓时,她还拿出了自己的八万块钱,而且没有要写自己的名字。她说:“我无儿无女,没有什么亲人了,外孙女与她爸爸和新妈妈处得很好,不用我做打算。小孙一个人在国外不容易,哪天回来了,就当我封了个红包。”

孙伯去世一年,胡婶从未想过要将那些房产过户,孙伯的银行卡,原来放在哪儿,现在还在那。

“我不过是想守住我们共同的日子,还有他的一些心愿。我一直想带小孙去看看,可小孙只当我是骗钱的保姆,什么都不听。”至于胡婶说的“心愿”具体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当年两个人一起开的那家杂货铺,主要是胡婶在经营,孙伯自己也管了一个角落,生意不大好,但他总要进些货。“都是舒文和她妈妈爱吃的,还有满满的各种各样的烟。”胡婶说,老孙其实一直惦念着自己的女儿和已故的发妻。

至此,庭审其实已经结束了,孙舒文的眼泪说明了一切。她倾诉自己在国外不易,不过是打苦工而已,丧母之痛一直未能缓解,想找个出口,只能怨恨自己父亲,恰好他也是破罐子破摔。“我亲眼看着一个家就那么坍塌了。”

胡婶在几年前就给孙舒文备下了十几双布鞋,一套红色礼服。是孙伯让她亲手给孙舒文缝制的,按照他们当地的规矩,女儿出嫁要穿红衣服,带布鞋去婆家。她安慰孙舒文:“我不需要代替你母亲,你也无法替代我女儿。我之所以还在,是替老头等你回来。老孙的遗嘱我只拿来做纪念,上面有他的字,继承记忆就够了。”

对于陈爹的示爱,胡婶表示感谢,说:“我的老头还没走,我在他就在。一些东西还在延续,这就是我的一生了。我做小生意,最赚的就是遇见他,花了五十多年的成本才赚到的。”当天,孙舒文撤诉,此后,她与胡婶一起守着自家的店铺,一起听吵闹的音乐,开门迎客。我的答辩状,有一段与案件无关,法官说这也是审理案件的意义,我是如此写的——

如我有幸,历世间疾苦,生离死别,全无神灵眷顾,孤身一人时,还能看见我所爱所念之人,无畏、炽热、坚定地向我走来。我不幸失去所有,那么所爱即所有。即便你先走,爱留下了,就非一无所有,我要守下去,守到最后无人记得你我。

以上摘自蔡寞琰《她们走上法庭》
点击下方链接下单,书里还有更多精彩故事▼

点亮[赞] + [在看], 祝福所有的她们!

 - End -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星标★

联系知音真实故事编辑

知音真实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亲历者的灵魂深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