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储能项目如何实现有效落地与盈利?

科技   2024-10-22 08:15   浙江  

朗新研究     您身边的业务专家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大力提倡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领域的建设和投资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在推动国内电力交易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同时,也为储能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基于此,【朗新研究院】特别策划了以“储能”为主题的第三期圆桌访谈邀请到了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的四位专家:新电途储能业务线总经理田志忠、朗新集团综合能源业务部专家邓庆安、朗新集团业务研究部专家倪雪婷、朗新集团业务研究部专家邹雅蓉,共同审视储能的现状与未来,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访谈结束后,【朗新研究院】将访谈对话进行了编辑和整理,访谈将分为上下两篇。

继上篇《访谈 | 储能,能否突破“自我革命”的盈利困境?后,本期将刊发访谈实录下篇,针对储能的具体实践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探讨,分享台区储能的应用与推广、朗新在用户侧储能的实践认知和储能安全等方面的认知。各位读者可以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和认知,激发更多关于储能的思考与讨论。



本期专家观点荟萃:


1、影响台区储能大规模落地推广的核心因素,并非单一的技术成熟度或盈利模式局限的影响,深层次也有人的因素和运营模式的挑战。


2、朗新集团以新电途为投资主体,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已初具规模,涉及数十兆瓦级、超过百个储能柜的部署,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湖南等地。在具体实施层面,面对储能市场价格波动、线下收款困难、设备质量不一等问题,朗新也有五大创新举措的探索。


3、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依赖于运行阶段的严格监管,更在于其建设初期的规范化与专业性设计,尤其是消防系统的周密规划。



访谈内容实录:


Q5  朗新研究院:从政策要求来看,部分省份的独立储能可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通过价差获得一部分收益。请各位谈谈目前独立储能是如何参与电力市场获取收益的?


邓庆安:

当前,大部分省份都允许独立储能参与调频调峰的辅助服务市场,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独立储能的建设。过去,独立储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国家电网或者是具有相关背景的企业,私营企业的参与有限。如今,虽然国企和电网仍旧占主导地位,但已有部分私营企业开始涉足独立储能投资。

山东、山西、甘肃、宁夏、广东这五个省已明确出台了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准入政策,且准入门槛设置相对宽松。以山东为例,仅需满足不低于五兆瓦的充放电功率和两个小时的持续充放电时间的标准即可获得准入资格。然而,尽管准入条件宽松,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情况却不如预期火热,主要原因还是在收益率,即参与者对现货价差的收益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目前,参与独立储能投资的大多为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如广东去年有一家独立储能站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了现货市场交易,总体交易量共计一千多万千瓦左右,平均充放电价差约0.155~0.177元/KWh。

山东独立储能市场在参与企业数量上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势。去年,共有27家企业参与了现货市场交易,今年截至目前已增至28家。按整体收益情况计算,山东的收益率大概为6%,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一是优越的独立储能条件,山东的光伏装机容量居于全国首位;二是多样化的盈利模式,涵盖容量补偿、容量租赁以及现货市场的峰谷价差等多重收益来源;三是相对较高的容量租赁价格和峰谷价差,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山东独立储能项目的可观收益。

倪雪婷:
山东在储能领域颇为特殊,在政策允许范围下,独立储能可获得盈利的渠道相比其他省份更多

我们可以以一个规模为100m2/200MWh的独立储能项目为例,进行盈利收益的测算和预估。其盈利来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容量租赁收益、容量补偿收益和现货市场价差。

首先是容量租赁收益,这是其最大的盈利来源,假设该项目容量能实现全额租赁,按市场平均价格估算,基本一年能获得2000万元以上的收益;

其次是容量补偿的费用,经测算,该部分年收益接近500万元。这两大收益合并,大致占据该项目总体收益的七成以上,而许多其他省份还未开放容量租赁这一盈利渠道。虽然从长远视角审视,容量补偿与容量租赁并存的阶段或仅为过渡性质,终将被更为市场化的机制所取代,因为它们本质上均是对容量备用能力的经济补偿。但在当前阶段,得益于山东积极的政策导向,确保了独立储能项目近七成的收益直接来源于容量补偿与容量租赁收益。

再者,现货价差也是使得山东的储能收益与其他省份之间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2024年上半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的数据显示,该时间段内平均最高现货价格和最低现货价格价差达到了0.334元,显著高于广东0.1元左右的价差。在此价格机制下,若该项目能充分利用最大价差实行每日一充一放完全充放电操作,并考虑到储能成本,其内部收益率(IRR)可达到2%-3%;若按更乐观的情况计算,比如价差取0.4元的约数,那IRR能达到7%-8%的较高水平,收益空间更为广阔。


Q6  朗新研究院:在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配电网承载力不足的背景下,台区储能作为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的新解决方案,成为当前业内的热点。台区储能能否实现大规模落地?在推广过程主要面临什么难题?


邹雅蓉:

从技术角度来看,台区储能可以依据预设的智能策略,结合实时收集的台区运行数据,实现自我调度与优化,或是响应上级运营商的调度指令,参与集中调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甚至解决台区面临的新能源消纳受限及电能质量不佳等问题。


但是目前台区储能尚无法实现大规模落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收益渠道,市场难以推广。


目前辅助服务市场并不完善,台区储能获利的方式主要是价差套利/调峰补偿,容量补偿/容量租赁,且多为二选一模式(山东容量补偿和容量租赁的费用可以兼具)。


电量方面:台区储能普遍规模较小,调峰能力十分有限;若仅专注于价差套利,则难以同时兼顾电能质量的提升。


容量方面:台区储能将容量租赁给拟安装分布式光伏的用户,以满足配储需求,但仅凭租赁所得收入仍难以覆盖成本。


就解决该问题而言,参考电力领域某位专家的观点:


台区储能的服务对象是台区,而不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供需。台区需要的是一个供电质量可靠、一切指标稳定的状态。为了实现这种状态,就需要一种服务,而储能只是实现这种服务的手段之一。(除储能外,还可以采取配电网改造等其他手段)


在这种前提下,台区的管理职责可交由台区经理来承担,顺应配网升级改造契机,考虑从机制层面申请配套的服务资金。台区只提需求,具体方案由中标者自行规划。


把台区全部供电要求都转化为考核服务商的硬性指标,给服务定价;同时将台区治理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转化为折旧期内的服务费用,由此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付费模式,而不是为某个设备单独付费。


邓庆安:

影响台区储能大规模落地推广的核心因素,并非单一的技术成熟度或盈利模式局限的影响,深层次也有人的因素和运营模式的挑战。

尽管光伏电站的兴起为台区储能提供了辅助进入市场的契机,促进了部分投资,但更深层次的管理与运营难题依旧悬而未决。有效的台区储能应用,要求具备高度的台区态势感知能力,这要求与电网系统紧密集成,但这一过程中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接入复杂度高及安全风险等难题,解决非一日一时之功。

但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创新的运营模式,如将台区储能作为服务接入电网,通过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价机制,将储能成本合理分摊至用户服务费用中,实现成本效益的共赢;最后,部分地区可先行先试,将台区储能视为一种资本性投资,通过租赁、服务费支付等灵活方式,有效分摊储能建设成本,为大规模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Q7  朗新研究院: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凭借可以优化用户电力负荷曲线和协调消纳系统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我们朗新也在这方面有着诸多探索,请谈谈朗新对于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实践。

田志忠:

当前,储能业务正处在风口期,吸引着海量资本的争相涌入。地面独立储能主要由实力雄厚的国企主导,民营企业则凭借灵活优势,聚焦于体量虽小但增长潜力巨大的工商业储能细分市场。朗新集团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以新电途为投资主体,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已初具规模,涉及数十兆瓦级、超过百个储能柜的部署,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湖南等地。

朗新集团布局储能领域战略考量依据两大逻辑:首先,鉴于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其应用场景的经济价值日益显著,尽管初期投资回收周期可能长达五至六年,但长远来看,储能的主流地位及广阔前景不容忽视。其次,朗新集团聚焦于充电站内部储能投资,基于其稳定的运营收入和所掌握的精准的消纳数据,确保了储能项目的稳定收益。

朗新集团当前聚焦于充电站内部投储的原因在于,充电站相比企业园区有一个明显优势,即充电站几乎全年无休,能实现较高的能源消纳率;企业园区虽消纳稳定,但需考虑节假日因素,只能按实际工作日(约330天)计算峰谷电价差。不过,充电站的储能应用不确定性较高,车辆充电时间难以预测,并且尖峰时段的价格较高,因此,出于特定的场景考量,朗新在充电站投建的储能基本采取的都是一个充电周期内进行一点五次放电的模式。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期望通过价格策略引导新电途用户(如利用峰谷电价差)在高峰时段充电以促进储能消纳,但充电行为的刚性需求特性使得这一策略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朗新正重点聚焦于投建模型的优化,为后续的实践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在具体实施层面,面对储能市场价格波动、线下收款困难、设备质量不一等问题,朗新探索了五大创新举措:

第一,构建精细化数据模型,精准预测充电站的充电高峰和低谷时间段,优化储能放电策略;

第二,利用新电途平台实行建站代扣功能,提升资金回笼效率;

第三,建立精确的项目规划和测算模型,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第四,强化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确保设备选型高标准、施工严要求,特别注重与知名品牌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合作,同时引入集成商试点机制,以实际运行数据为准绳,严控设备质量,为储能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创新朗新商业模式,通过代运营、代建的方式吸引外部投资,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并为投资者提供收益保底承诺,共享超额利润,增强市场吸引力。

同时,朗新也清醒地认识到储能市场面临的挑战,包括竞争白热化、设备品质不一、收款难度大以及投资回报周期长与企业存续风险之间的矛盾等。面对这些挑战,朗新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市场探索,推动储能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邓庆安:

受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启发,朗新创新性地推出了云储聚合自动功率控制(APC)技术架构,以助力云储聚合参与调频业务。

传统的云平台功能主要聚焦于集中运维和监控方面,这些功能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但随着云储能技术的聚合发展,当其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虚拟电厂或者调频服务市场时,云平台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升级需求。特别是调频领域,二次调频的严苛要求促使每个储能电站均需具备秒级的响应能力。

传统模式下,独立储能电站参与调频时需要构建AGC系统,并通过专线或专网的方式来接入调度系统,以确保高安全性和实时响应性,但对于分布式储能而言,高昂的硬件与通信成本将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为了解决分散式储能参与调频的成本和安全性等难题,朗新与某电科院开展合作,推出了面向云储聚合平台的APC(自动功率控制)终端,作为调度与分散储能电站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一创新架构,调度指令能够迅速传达至APC平台,并由平台内部高效、灵活的通信机制即时分发至各储能站点,实现了对储能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秒级响应,为云储聚合参与调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Q8  朗新研究院:近年来,国内外储能安全事故屡发不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储能的安全管理应该如何做?

田志忠:

第一,设备选型需谨慎,工程建设要标准,商业合作模式要合理。
第二,运维运营方面,巡检要做到位。
第三,借助云平台等功能及时采集故障,通过大数据和AI智能模型快速定位分析问题,助力线下精准排除隐患。

邓庆安:

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依赖于运行阶段的严格监管,更在于其建设初期的规范化与专业性设计,尤其是消防系统的周密规划近期多起储能事故,如2021年北京丰台光储一体化项目的火灾事故,就是由于前期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电池发生短路故障,起火后,易燃气体通过电缆沟蔓延至另外一个储能室,最终引发爆炸。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体现了合理设计对于事故预防的重要性。

此外,完善的消防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同样不可或缺。鉴于风险始终存在,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以便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做到快速响应,把危险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是保障储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审阅:章胜

提问、编辑、整理:朗新研究院编辑部



END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转发和评论。转发、转载、转帖等须注明稿件来源:朗新研究院违者朗新研究院将依法追究责任,谢谢!






【概念热词】聚焦领域新趋势

虚拟电厂 | 电力现货市场 | 绿证绿电 |  代理购电 | 市场化交易 | 市场化电价 | 需求侧资源管理 | 充电运营  | 车网互动 | 分布式光伏 | 储能 | 微电网 | 零碳园区 | 碳管理服务 | 综合能源服务 | 燃气业务 | 报告解读  

【技术热词】探索技术创新与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 电力大数据 | 元宇宙 | 知识图谱 | 云技术实践 |  微服务技术实践 | 区块链技术 | 电力企业中台 | OCR | RPA | 技术实践

【业务热词】筑牢业务发展根基
营销数字化运营管理 | 数字化供电 | 数字化营业厅 | 客户服务 | 计量采集 | 电费管理 | 乡村振兴  | 营商环境 | 网格化服务 | 安全管理 | 体验设计 | 移动应用实践  | 海外业务 | 其他


朗新研究院
展现朗新研究观点,包括不限于能源电力领域的深度观察,创新业务解决方案,行业热点评论、优秀产品及应用案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