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营销面对的变化和挑战

科技   2024-12-17 08:15   浙江  
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再次强调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发输变配用”中的用电环节不再是被动用电,已经主动参与到了电网运行当中。电力市场进程加速推进、负荷管理备受重视,电力系统在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等方面正发生重大变化。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电力营销作为电网公司面向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窗口,对内支撑业务开展、服务交互、生态培育,对外负责客户源网荷储协同服务,是电网企业、乃至电力行业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挑战的重要抓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改革的目标从“降电价”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电力营销服务正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

源网荷储互动化:客户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电源侧,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特征愈发明显,风光等新能源渗透率提高,预计2030年,全国新能源装机由2023年底10.5亿千瓦增长至22-30亿千瓦(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其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对电网运行影响更加明显。
电网侧,“大基地+大电网”和“分布式+微电网”协同发展,储能大规模投建(抽水蓄能、氢能等),电网潮流和运行方式愈加复杂。
负荷侧,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等具备双向能量流动特性的新型负荷占比的大幅提升;终端用能高度电气化,如建材煅烧、金属焊装拼接等传统工业工艺中电能、新型制冷制热设备(包含可控空调)、UPS电源等多元化可调节负荷占比持续提高,荷侧可调节能力快速建立。
调控水平提升。量测、通信、控制技术赋予电力系统全面感知、预测、响应能力。传统电力系统中用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匹配基本可测用电系统的方式不再适用,电力系统组织模式将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互动”转变。
营配协同加强。营销服务面临着更为柔性化的电力系统和更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营销和配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系统规划和能源需求的协调性,发展更有效更细颗粒度的预测方法,支撑配网规划,以满足分布式并网和多元负荷用电需要。
客户范围扩大。营销服务需要重新定义服务对象,一方面,用电客户与电力营销之间回归供用关系,不再存在客户流失问题,所有用电主体都是营销供电服务的客户。另一方面,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新业态的市场主体,以及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公司等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主体将被逐步纳入电力营销的客户范围。

负荷管理常态化:客户服务深度逐步加深

新型电力系统“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征明显,负荷特性日趋复杂,近年来,需求侧管理工作在应对极端天气冲击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体系正尝试逐步应用至常态化保障电网绿色、安全、经济运行中(如交易中心电网辅助服务调峰开展)。“平战结合”理念推动了迎峰度夏、度冬期间开展的负荷管理工作向全年延伸,分布式能源、客户侧储能、各类资源实时监测日常化。
互动更为深入。各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实现规范化、实体化运营,电力营销与客户互动层级从电表关口深入到设备负荷,不仅需要精准识别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还要明确深入了解大型用户生产规律、用电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条中的关系。日常开展分布式光伏、空调等新型负荷监测调节,并通过负荷、用电数据识别,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对于设备级负荷在不同时段内可调节性、可中断性、工作安排周期等的分类,支撑电气化及节能改造、科学用电方案和负荷响应方案制定等,实现用户价值提升。
技术要求更高。负荷聚合、综合能源等新兴业态推动互动从月账单变为几乎实时交互,新型电力系统下服务交互对象由用户延伸到设备,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重要,微网控制中枢、能源路由器等设备也将成为能源服务的重要交互对象。计量采集的频率、准确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用于负荷管理的5分钟采集频度已经无法满足电网调频等场景需求,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用户开展调节潜力分析、参与市场能力认定、市场交易数据核算等提供更为高频数据;边缘计算有望赋能智慧单元分层决策智慧化,在本地实时状态监测、异常原因诊断等;计费和结算需要覆盖新业务。
衔接能效服务。服务“稳链”“保链”等一系列政策导向下,负荷管理应将客户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纳入评估体系和服务范围,负荷管理、节能及能效服务、负荷预测等业务间需要高效衔接。

能效服务多态化:客户服务内容逐步扩展

新型电力系统下,基于终端客户高效、灵活用能诉求,电网公司利用平台化服务优势,推进能效服务公司融合售电、能效提升、负荷管理等一揽子综合能耗管理服务,朝着“负荷侧综合运营”方向发展,光储售维或成为趋势,综合能源服务商通过售电服务、能效监测、多能供应、设备升级等综合服务内容,为用户创造多维价值。
服务品类扩展。基于电能采集数据量体裁衣,可衍生终端电气化、能效诊断、负荷监控、需求响应、多能互补、绿电绿证、结算托收、咨询服务等一揽子综合能源服务,构建如综合能源站、智慧建筑、智慧园区、零碳社区、绿色医院等。大型客户能耗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加装分项计量装置实现能耗实时采集和分析,借助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技术,实现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高效互补和优化配置,能源管理、节能改造更加个性化、智能化。
探索平台路线。新一轮电改进一步促成电网回归输配本质,强化了电网企业紧密链接能源产业上下游的中枢地位,也进一步释放了电网企业天然开放的平台化活力,能源服务未来将呈现平台化趋向,未来营销将创新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服务平台化发展模式,更加关注新兴能源服务渠道运营、标准化工作。
构建合作生态。依托平台化路线,构建新的合作激励模式和分润机制。面向新能源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独立储能等源网荷储生态伙伴,营销将基于价值共创原则,为其提供及时、对称的源网荷储互动数据和信息、能源大数据、能源交易辅助支撑功能等服务。面向政府及行业,为其提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优化、共同富裕的“电力看经济”等各类指数、支撑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交易市场规划、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等服务。

市场机制多元化:市场互动模式进一步丰富

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用电供需平衡的问题,鼓励更多新能源主体、储能、可调负荷等主动参与能源供需结构的自我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力营销要加强交易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具备面向电力交易的代理服务能力,降低用户的入市难度,更好服务能源服务商。
交易品种完善。电力市场、碳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绿电绿证市场等在内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将成为能源资源配置的主要抓手,引导源网荷储等多元市场主体通过竞合创造并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能源系统供需自平衡。价格机制与电力市场有效衔接,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容量电价、需求响应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阶梯电价等电价政策不断完善,并逐步向实时电价等更为灵活的电价形式发展。跨区域、跨能源品种的能源价格传导机制有效形成,逐步构建有效反映电力供需状况、功能价值、成本变化、时空信号和绿色价值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对于电力营销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数据、人才资源,精准把脉用户的可中断、可调负荷潜力,做好盈亏平衡分析和定期摸排试算服务,为分类别制定补偿标准、触发条件等提供判断依据,促进虚拟电厂等协调控制技术发展,提升经济补偿机制引导负荷调控的精确性。
市场主体丰富。新型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发电侧和用户侧的界限逐渐模糊,发用电一体的“产消者”大量涌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格局下,市场交易主体、用户侧主体属性的多元化,增加了电力营销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除传统发电公司、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外,还将纳入更多的新能源发电企业、负荷聚合商、综合能源服务商、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市场主体;绿电市场出售主体将从风电、光伏扩大到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购买主体也将引入电动汽车、储能等;碳交易市场也将从发电行业扩展到高耗能行业。
交易模式灵活。市场双向互动特征凸显,电力用户由单独消费者向产消者演变,即用户在市场中既可以购买优质、经济的电力,也可以通过特定交易品种售出“灵活调节能力”,电力市场交易由单纯买电向买卖双向交易转变,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电力用户从单纯的电力消费者转变为电力系统灵活互动的参与者。电力营销应认识到,面对多重客户属性,应在原本以户号为主键的用户体系上,建立以客户编号为主键的统一客户模型,以提供综合性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综上,本文梳理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互动化、负荷管理常态化、能源服务多态化、市场机制多元化”四方面因素给电力营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仅供参考和讨论,以提出工作举措,促进电力营销在能源服务领域做好服务接入、价值整合、洞见提供基础上,着眼更广阔的发展视野,将能源服务平台的能力,尤其是数据能力向更大范围的政务、社群、城市、乡村、社会开放。

特别感谢:本文大量参考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级单位领导提供材料。

朗新研究院
展现朗新研究观点,包括不限于能源电力领域的深度观察,创新业务解决方案,行业热点评论、优秀产品及应用案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