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ACS Nano:微塑料对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基于机器学习
文摘
2025-01-13 09:02
瑞士
原文献信息:Yin, L.; Yang, M.; Teng, A.; Ni, C.; Wang, P. et al. Unraveling microplastic effects on gut microbiota across various animal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CS Nano 2024.
摘要:
微塑料作为一种迅速扩散且持久的污染物,已被证实会对多种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全面对比微塑料对这些物种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分析仍然有限,且驱动这些影响的关键因素仍有待阐明。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收集了来自六个动物类别的 1352 个肠道微生物群样本,运用机器学习进行深入的荟萃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动物相比,小鼠不仅对微塑料的毒性影响更为敏感 —— 表现为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 / 拟杆菌门比率增加、微生物网络不稳定以及有益菌和有害菌平衡被破坏,而且与蚯蚓和昆虫不同,小鼠降解微塑料的潜力有限。此外,机器学习模型证实,暴露时长是驱动微塑料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关键因素。我们还确定了乳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和假单胞菌可作为检测动物肠道微塑料毒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总体而言,这些发现为深入了解多种动物物种微塑料暴露相关的健康风险和驱动因素提供了宝贵见解。
文章结果部分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微塑料对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关键驱动因素及潜在生物标志物,具体如下:
1. 微塑料暴露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
微塑料暴露使小鼠和昆虫肠道微生物 α 多样性降低,鱼上升;β 多样性在小鼠、昆虫和鱼中显著改变,且微塑料改变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其厚壁菌门 / 拟杆菌门比例及网络复杂度改变,稳定性下降,对鸡、蚯蚓和软体动物也有不同程度影响。
功能通路变化:
微塑料对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功能影响不同,小鼠、鱼、昆虫和蚯蚓细菌功能变化大于鸡和软体动物,代谢功能变化显著,且在不同动物中的具体代谢通路受影响情况不同。
共现网络和稳定性变化:
微塑料使鱼和软体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网络复杂性降低,小鼠、昆虫和蚯蚓增加,且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从拟杆菌门主导转变为厚壁菌门共同主导,网络稳定性在小鼠、鱼、昆虫和蚯蚓中下降,软体动物中上升,对鸡影响不显著。
BHD 细菌变化:
微塑料降低小鼠、蚯蚓和软体动物中有益细菌总体丰度,增加小鼠、鸡、蚯蚓和软体动物中有害细菌水平,提高昆虫和蚯蚓肠道中降解细菌丰度,但对小鼠肠道中降解细菌丰度几乎无影响。
2. 微塑料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关键驱动因素
暴露时长至关重要:
回归模型表明微塑料暴露时长、大小及环境因素(温度和光照)影响肠道细菌多样性,且暴露时长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均重要,是影响 BHD 细菌(尤其是有益细菌)的首要因素。
功能冗余影响模型对功能通路的预测:
回归模型预测细菌多样性准确性高于功能通路,可能因肠道微生物群功能冗余使模型难捕捉功能通路变化,但不同功能通路受影响程度不同。
3. 识别对微塑料效应敏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有益细菌更敏感:
二元分类模型显示有益细菌对微塑料暴露更敏感,其中乳酸杆菌是突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因其在维持肠道稳态和健康中起关键作用,且相对丰度和多样性高,可反映微塑料对动物毒性影响。
有害和降解细菌中的潜在标志物:
有害细菌中的弧菌、幽门螺旋杆菌、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以及降解细菌中的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也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因其在模型中具有较高特征重要性和相对丰度。
文中图表:
微生物生态 iMcro
欢迎关注呀,这里有最新的科研动态。交流、讨论or其它合作请联系小编chujinchujinchujin
最新文章
Nature:微生物学研究失衡--少数明星物种占尽风头
ISME:伯克霍尔德菌的细菌是II型甲氧苄啶抗性基因(dfrB)的原始环境宿主
Plos Biology:染色体突变比质粒编码突变更能补偿质粒的适应性成本
PNAS:真菌生物膜结构产生的低氧微环境导致抗真菌耐药性出现
Current Biology:微流控揭示真菌菌丝网络中信号和营养物质的双向传播机制
Nature Microbiology:链霉菌分泌铁载体使竞争细菌对噬菌体侵染敏感
Food Chemistry:针对大肠杆菌的靶向抗菌肽的开发—结合噬菌体展示和合理设计用于食品安全应用
Cell Reports:全球与局部地理尺度下芽孢杆菌前噬菌体的生态特征
J Hazard Mater:去除氧氟沙星和抑制AMG传播的微纳米曝气污水处理技术
Microbiome:病毒组与宏基因组-方法选择决定病毒群落的生态解读
ACS Nano:微塑料对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基于机器学习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捕食性线虫如何加速土壤呼吸?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协同进化与基因转移驱动宿主相关细菌的物种形成模式
Cell Reports:沙雷氏菌中多因子协同的抗噬菌体机制
胡脊梁:复杂群落中的生态入侵行为-预测入侵成功与生态影响的新视角
拟穴青蟹新型抗菌肽的发现、研究与应用进展
PNAS:代谢物限制捕食者的生长和猎物的生物多样性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动态性宿主微生物组的成本和收益
细菌生物对流中晶格的空间自组织
Advanced Science:病毒对农业土壤中原核生物群落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Nature Communications:土壤真菌抗旱存碳策略
ISME:病毒-噬菌体感染模式决定了宿主-病毒-噬菌体系统的生态和进化改变
微生物群落的生态依赖性与合作假象
GCB:气候变化如何削弱生物土壤结皮在碳氮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mSystems:微生物多样性在合成群落中的维持
PNAS:单层细胞中的细胞间摩擦和运动性驱动取向有序性
PNAS:水稻土壤中噬菌体辅助代谢基因的适应性表达及其对全球碳固存的贡献
PNAS:生态系统稳定性依赖于营养级之间的多样性差异
Nature:为什么基因检测革命让一些人掉队了,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太卷了!Nature重磅来袭!医学生不发医学顶刊去发生态顶刊,生态学领域迎来激烈冲击!
土壤塑料际: 微塑料、细菌和生物膜的联系
PNAS:氧化还原代谢物增强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受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南极海洋病毒的季节性动态和多样性研究
Nat Microbiol:病原菌质粒可移动性——oriT序列多样性分析
抗菌肽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
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报名即将截止!12月20日上海见!
Current Biology:细菌如何劫持真菌
抗菌肽:应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宏基因组全套分析代码、软件、镜像,赠送云服务器
PLOS Biology:利用远红外荧光探针揭示生物膜扩散模式
eLife:环境异质性可以改变区域扩张中的种群遗传学
剑指诺奖!天才博士耗时3天,破解微生物领域历史难题!这次诺奖势在必得!
Nature Biotechnology: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的背后
Nature Microbiology:系统发现细菌毒素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
手把手全流程教你0基础掌握宏基因组高级生信分析,宝藏课程!
Current Biology:剪切流+过氧化氢组合阻碍细菌迁移和生长
ISME J:入侵时间对合成细菌群落入侵效果的影响
Nature News and Views:粘附细菌如何驱动结肠癌的发展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微生物硫代谢的多样性与生态学
iScience:口腔共生菌利用六型分泌系统对抗病原菌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