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糖尿病日:远离糖尿病 收获幸福感(一)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远离糖尿病 收获幸福感(二)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生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胰岛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绝对缺乏,进而使体内血糖调节异常,出现高血糖状态。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进而引发多系统损害,包括眼睛、肾脏、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的病变。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
代谢紊乱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血糖过高导致尿量增多。由于多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引起口渴多饮。同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导致食欲亢进、多食,但体重却持续下降。
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症状:出现并发症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刺痛、间接性跛行、昏睡、失明、心衰、心肌梗塞、糖尿病足、脑梗塞脑出血、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1.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中老年人: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年龄越大,风险往往也呈上升趋势。
2.家族遗传相关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果家族中有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3.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①肥胖或超重者: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缺乏运动者:长期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身体肌肉量可能相对不足,运动量少会使得葡萄糖的消耗减少,导致血糖在体内堆积。
4.饮食因素相关人群
高糖、高脂、高盐饮食人群: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如大量糖果、饮料等),会使血糖负荷过重。高脂饮食会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而高盐饮食可能影响血压及肾脏功能,间接影响血糖代谢。
5.其他相关人群
①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曾经患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即使在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比普通女性高出很多。
②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者:这些慢性疾病往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有关,它们和糖尿病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
③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者: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上述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摄入。
②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重或肥胖,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③积极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血糖控制。
④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⑤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干扰血糖的调节机制。
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我们要正确认识它,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预防糖尿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来源: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观察
编辑:雨笛
审核:卫宣
发布:卫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