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霜天,红叶如火,伴随着怒涛般的天兵气势,弥漫于龙冈的雾霭,凝聚历史的瞬间,齐声高呼——“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段文字出自毛主席的《渔家傲》词,生动地描绘了1931年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的辉煌胜利。
国民党军的师长张辉瓒的名字因毛主席的诗词而广为人知,然而,许多人却对顺利完成这场歼灭战、俘获张辉瓒的红军团长李聚奎知之甚少。李聚奎在长征中,曾带领红一师成功突围乌江、强渡大渡河,被誉为红军的“开路先锋”。他历经千里乞讨,竭尽所能寻找红军。然而,这位赫赫战功的老红军,直到1958年才被追授为上将,毛主席对此多次表示:“若无李聚奎的参与,新中国的成立至少要晚十年。”
回顾1928年6月,时任湖南陆军步兵独立师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与滕代远等多位共产党人共同策划了平江起义,李聚奎作为一名上士班长,紧随其后参与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起义成功后,彭德怀宣布成立平江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同时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兵力超过2000名,彭德怀出任军长,滕代远则任党代表。
自1930年至1933年期间,红军经历了四次对国民党“围剿”的反击。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李聚奎担任红三军九师二十七团团长,在面对国民党的疯狂屠杀时,他所带领的部队战绩斐然,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使他迅速升任红七军的师长。
作为师长的李聚奎,战斗精神如同普通的士兵一样,仍将性命置于险境。在红军长征前夕,中央决定派红一师开辟前往西南的道路,彭德怀极力推荐李聚奎担任红一师的师长。他在长征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湘江时,英勇渡过乌江,横渡赤水河,李聚奎身为红一师的领袖,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6年10月,随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为了建立起河西根据地和实现“打通远方”的目标,中央军委决定由红四方面军总直属队及五军、九军、三十军组合成西路军,李聚奎被任命为第九军参谋长。11月上旬,西路军开始向甘肃河西走廊挺进,但因孤立深入,战事逐渐转为被动。
西路军的前进遭遇了驻守甘肃和青海的“马家军”和“民团”的疯狂围追堵截,李聚奎参与指挥红九军攻占甘肃土城、永昌、梨园等地,破敌英勇作战,给予敌人沉重打击,但终究因敌众我寡,西路军宣告悲壮的失败。
在1937年3月,身处塞北的祁连山,寒风刺骨。李聚奎与饱受马家军苦战数月的队伍艰难向东行进。军事上的失利和恶劣的环境迫使他不得不独自东归,途中千里乞讨,渴望找到中央的方向。在艰难的旅途中,李聚奎陷入了深思:“自1928年参与平江起义,我经受过战斗与胜利,也遭遇过挫折,然而从未体验过西路军这一全军覆灭的悲惨。”
但李聚奎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坚定地踏上寻找红军的征途。为躲避马家军的检查,他化装成西北的普通农民,手执一根乞讨棍,过着流浪者的生活,白天隐藏在山沟跟草丛间,夜晚借着月光行进。
就这样,李聚奎行乞千里,饥饿时向沿途的村民索要一碗炒面,口渴时饮用路旁的积水,机智地躲避了敌军多次的围捕,经历无数生死考验,终于成功渡过黄河,抵达宁夏,穿过陇东,最终找到了红二十八军团,激动得泪流满面。
两个月来,李聚奎经历了饥寒交迫与重重考验,凭借着一个干粮袋、一根乞讨的棍子和一个指北针,终于重新融入红军的队伍中。后来的某次见面中,毛主席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称赞道:“你虽然遭遇了挫败,但仍旧光荣!”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李聚奎的卓越表现令人瞩目。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决定将李聚奎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担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的他需要负责建立后勤机构并筹备战备物资。在抗美援朝期间,李聚奎发明的炒面一度成为志愿军的重要野战方便干粮,显示了他在战时后勤保障方面的卓越才能。
1955年,李聚奎被任命为我国首任石油部长。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际,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毛主席曾深情地阐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为此,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并任命李聚奎担任部长。
同年9月,中央开始实施军衔制度,按照军委的标准,李聚奎被授予大将军衔几乎是顺理成章。可是,有朋友提醒李聚奎,如果他选择离开部队,将会错过这次重要的授衔机会。好友徐丽清也直言不讳:“你的石油部长位置可是周总理亲自决定的,毛主席也赞同呢!”李聚奎听后内心挣扎,最终下定决心前往西北从事石油工作。他因此成为新中国首批未授衔的将军之一。
在李聚奎的领导下,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顺利建成,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桶金”。对此,毛主席激动地称道:“李聚奎同志让石油流出来了!”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李聚奎的前瞻性和决策能力,更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了1958年2月,中央决定将李聚奎重新调回部队工作,担任总后勤部政委,余秋里则接替他在石油工业部的工作。李聚奎重返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面对授衔的问题。由于在1955年军人大授衔时他正驻于石油工业部,未能及时参与授衔,而如今回到部队时,授衔已过去三年。他向军委坦然表示:“不高不低,上将就行。”他的坦诚也显示了他对军衔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步骤是将补授军衔的材料提交给毛主席审核。毛泽东对李聚奎非常器重,立刻表示同意给予李聚奎上将的军衔,并批示道:“没有他,新中国至少晚成立十年!”这一高度的肯定不仅是对李聚奎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新中国建设中重大贡献的嘉奖。
最终,在1958年2月,中央军委为李聚奎补办了授予上将军衔的仪式。他在后勤部担任政委长达八年之久,期间始终保持着严谨务实的态度,全心全意为后勤战线培养出色的领导干部队伍,以确保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