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活动的火爆与叫停,凸显出城市资源规划配置和风险控制问题,自行车大国荷兰的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 | 特约研究员 刘纾骅
编辑 | 季新
轰轰烈烈的郑开骑行,终于告一段落。
2024年11月9日,郑州与开封两地交通部门共同发布交通管制通告:由于多路段被共享单车等物品占用,为清理杂物,对郑开大道开封段非机动车道实行临时禁行措施。美团、青桔、哈啰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也于同日发布联合声明:于郑州运营的共享单车不得超区骑行,否则系统自动锁车。
泼天流量,终未转化为泼天富贵。从瞩目焦点到紧急叫停,开封为何没顶住?
“夜骑开封”的先驱者,是4位郑州大学生。2024年6月18日晚,她们在宿舍休息时,忽然涌出不可抑制的、品尝正宗开封灌汤包的强烈食欲。当时郑开城际公交即将停运,轨道交通又缺乏浪漫气息。
她们突发奇想,决定骑共享单车出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跨城美食之旅。她们跨上自行车,取道郑开大道,耗时近4小时,骑行50余公里,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美味灌汤包,并将此次骑行经历分享至社交媒体。
郑开大道是中国首条跨市域建设的城市道路,通车于2006年11月,连接开封与郑州,东起开封大梁路,西至郑州金水东路,是“骑友”“跑友”们的首选跨城运动路线。
在温和的良夜中肩负星月而行;与朋友共同挑战体能极限;在历史气韵萦绕的街巷内揽胜探幽;在充满烟火气的小饭馆里享用美食——如此层次丰富的旅行体验,着实直击钟爱“特种兵”式效率旅游的大学生的审美。
据郑州教育局统计,2023年,郑州在校大学生超过175万。莘莘学子纷纷摩拳擦掌,向着郑开大道跃跃欲试。夜骑的队伍慢慢壮大,几个月内,郑开大道上的“夜骑侠”从小分队涓滴汇聚为大集群。
到11月初,“夜骑开封”火遍全网,各大媒体纷纷赞扬骑行青年。“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开封如之前以烧烤出圈的淄博、对“南方小土豆”无微不至的哈尔滨一样,获得了现象级的流量曝光。
八朝古都开封,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原核心区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河南乃至全国的旅游强市,“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在此发扬光大。开封不但拥有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并有大相国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开封府、龙亭公园等11个4A景区,它们近乎完美复刻了《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中的汴梁盛景。
开封亦有灌汤包、胡辣汤、桶子鸡、化三驴肉汤等特色美食,可让味觉随身体一起加入怀古寻鲜之旅。
2023年,开封接待游客近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7.88亿元,仅2024年国庆假期,开封累计接待游客近760万人次,旅游收入53亿元。
国庆假期后,进入旅游淡季的开封又迎来了夜骑带来的火爆流量。在中华文明史上见证过无数大场面的开封,云淡风轻地开启了宠粉模式。
在郑开大道等处,开封各职能部门设置了保护性的隔离护栏及多个可供骑行学生休息和补给的骑行驿站,更有志愿者和好心人在路边免费提供反光马甲、饮水、驴肉汤、方便食品等。
开封人民的醇厚质朴令学子们感动,愈发点燃了骑行的热情。仅11月2日(周六)凌晨,就有至少7000名学生经郑开大道骑入开封。11月2日早间,开封市城市管理及交通管理部门,文旅部门及共享单车平台火力全开,通力协作:设置多个共享单车接驳点,布置大量警力及志愿者维护交通秩序,指挥引导骑行线路,发放免费早餐等,让学生们体验了深秋时节的“开封温度”。
11月3日,开封多个景点宣布对大学生免费,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更宣布凌晨开园,24小时开放参观。11月4日,开封市市长吴海燕召开会议,向各级部门布置:排查隐患、保障服务、提升旅游品质,确保游客安全旅游等任务。
虽然“夜骑开封”令淡季的开封文旅业翻红,但也为各职能部门带来“幸福的烦恼”。
学生们的旅行规划主要为:骑行进入开封,停车游览景点,游览后选择城际公交或轨道交通返回郑州。由于骑行人数过多,部分学生占用机动车道骑行,骑行路线上垃圾箱被塞满,大量的食品饮料包装被丢弃在地上,公厕人满为患,部分疲倦的学生在各处公共场所席地而眠。
种种现象不但带来卫生问题,也埋下安全隐患。学生们骑来的郑州共享单车往往集中停在景点附近,虽然开封共享单车企业调度员向郑州加急运送,然而需要人工收集调度的运力效率与单车涌入开封的速度不成正比,带来了大量冗余单车堆积堵路问题。
有居住在开封景点附近的市民醒来后,发现窗外道路已成为共享单车的海洋,大大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出行。与此同时,郑州大学城周边却出现了“一车难求”现象,致使一些决定跟风骑行的学生甚至要提前将共享单车搬入宿舍备用。
虽然开封大学生也曾发起“投桃报李”的“骑行郑州”活动,但由于开封海拔略低于郑州,自开封至郑州的骑行路线上坡较多,骑行相对费力,此活动未能得到广泛响应。
由于开封市政规划致力于保留历史风貌,老城区的街道较窄,每逢休息日,市区景点附近道路常出现大面积拥堵现象。部分道路为了缓解拥堵,扩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进一步收窄,难以满足大量骑行者的空间需求,一旦单车停放过多,市内部分路段的交通趋于瘫痪。
11月8日晚间,大学生及部分被他们的青春热情感染的社会人士再度出发开封,受骑行大军影响,郑州多路段陷入交通拥堵,据称骑行人数突破万人。次日,郑开大道不得不进行交通管制。
虽然开封各部门适时对“夜骑开封”活动做出了迅速应对,并成功守护了骑行大军的安全,但“夜骑开封”还是暂停了。此次骑行活动凸显出城市资源规划配置和风险控制问题,自行车大国荷兰的经验值得借鉴。
据荷兰统计局数据:2023年荷兰人口为1781万,比郑州人口多出480万,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4个河南。但荷兰的自行车有2350万辆,其国内30%的出行由自行车完成。2023年,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骑行度假支出达10亿欧元。
荷兰人对自行车的钟爱,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早在19世纪上半叶,荷兰已经引进了自行车,由于荷兰地理环境以低地平原为主,自行车骑手深恶痛绝的大上坡极少,天然适合骑车。在20世纪,荷兰也曾大量引进汽车,但由于社会团体及部分国民的反对,自行车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组成部分。世界最早的共享单车系统便是起源于阿姆斯特丹的“白色自行车计划”。
荷兰不但在一些风景优美、亲近自然的地区修建了多条远离机动车道路,骑行相关基础建设完善,还有定期维护的自行车专用路线,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方便自行车出行的设备设施,甚至火车上也有停靠自行车的车厢。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荷兰人年均骑行距离达979公里。在荷兰,随处可见骑着魔改自行车的人士飞驰而过,骑行的轻松与快乐已经融进了荷兰人的血脉中。
荷兰虽然并不强制佩戴头盔,但对于骑行时手持手机及不按规定开启前后车灯的处罚极为严格,极大限度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夜骑开封”暂时中止,但毋庸置疑,在一段时间内“理想骑行目的地”将成为开封这座旅游城市的新名片。此次活动中止的主要原因是骑行人数超过了城市可控的数量,如果经过城市管理部门、共享单车企业、骑行人的多方沟通协调,三方规划合理的改进方案,也许可以达成共赢的局面——大学生的青春飞扬、管理部门的辛勤付出、单车企业的细致负责不会成为明日黄花。
比如,在郑开大道之外空间相对宽裕的地段,建设骑行专用景观路线,以此连接一些优质旅游景点。或将古色古香的城市属性与现代化的骑行运动结合起来,并建设不与机动车争路的立体骑行空间,赋能城市新业态,也许是一条开封未来的发展之路。
若可在骑行专用路线中举办路线规划合理、保障设备完善、回收调度高效的郑州—开封大学生“骑行对抗赛”,也许它就能成为如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般亮点满满的传统赛事呢。开封和骑行的缘分未必从此终止,也许才刚刚上路。
END
作者 | 特约研究员 刘纾骅
编辑 | 季新
排版 | 蔡雯玥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关注公众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
13662009235(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