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之心的超级连接时刻

财富   2024-12-20 20:31   江苏  


作者 | 陈莹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让中国成为拥有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现代化强国”。100多年后的2024,这个美好愿景成为现实。今年9月14日,随着龙龙高铁梅州至龙川段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而其中高铁的营业里程要超过4.6万公里。


呼啸而过的高铁,穿过崇山峻岭、江河荒漠,从东部沿海到雪域高原,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乡,远隔千里的地域被连接在一起。人口、资源要素更高效率地流动,产业也顺着线路寻求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突破区域限制的分工合作得以进行。高铁连接上,也有着产业连接、市场连接、文化连接;高效连接下,不仅是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大放异彩,也是整个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歌猛进。


沪苏湖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制图:


本月底,有着“江浙沪第一天路”之称的沪苏湖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对于太湖西南的湖州而言,沪苏湖高铁将带来一条“超级连接”:湖州将实现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90分钟内可直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尤其是沪湖之间的高铁时间将缩短至不到1小时。


12月20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上海)推介会暨上海活动周开幕式在上海举办, 70多个项目集中签约,走进科创人才等“九大走进” “相约南太湖 携手新未来”等“七大推介”活动举办……借沪苏湖高铁的开通,湖州将与上海形成更亲密的连接。


活动现场


但如果以纵深的历史眼光来看,在历史上湖州就曾借助江河连接世界,也带来湖州生生不息的繁华。而在今天,湖州又会怎样通过沪苏湖高铁实现与外部的高效连接?这是一个既具有历史感,也具有未来感的问题。



始于江湖

湖州与外界的“连接”,最初来自与大自然的抗争。


古代湖州先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开渠排水、培土造田。他们竖起竹木围篱,让滩涂中的水渗入河道,之后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开挖出一条条纵向的溇,以横向的塘连接,所谓“横塘纵溇、位位相接”——在雨季河水会流入太湖,在旱季则引太湖水灌溉农田,变滨湖湿地滩涂为膏腴沃壤。溇港作为排洪抗旱的智慧结晶,也成为农耕文明时代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代表之一。


航拍视角下的溇港/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溇港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水利设施。西晋吴兴太守殷康组织修筑頔塘后,頔塘与其他几条东西走向的横塘、南北走向的数十条溇港构成了密集的水网,河网水系如经如纬,充盈四面八方,把湖州主城与织里、南浔等市镇连为一体。而作为太湖流域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頔塘又与苏杭古运河联通。沿着河道,或溯流而上、或顺流而下,东到上海,西达安徽,南至杭州乃至绍兴宁波,北经苏州可直抵北京。


既能上转下达,又能联通内外,四通八达的水道为这片区域提供了最原始的连接动力—水运。


鱼贯而行的舟楫,穿梭来往,天南海北的人员和货物流动不息,交织出湖州的商业网络。强势的商业活动,也冲击着人们的重农观念,商品经济渗透家家户户。湖州人开发物产优势,在农业经济时代,发展起市场在外、具有一定集约度的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东晋至唐代五代德清窑出产的黑釉、宋代的湖州镜、元代的制笔业、明代的刻书业以及明清遍布主要市镇的丝织业等等。


各式商品从大大小小的市镇出发,借助舟楫之利,穿越街巷、村庄,汇入了以运河为骨干覆盖近半个中国的贸易网络,甚至通过海港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水运连接带来商贸连接、市场连接,让湖州与外界的连接突破了地理空间。 


大运河/图源:视觉中国


众多商品中,湖丝最负盛名。明清时期,湖州丝织业达到顶峰,丝绸市镇遍布,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南浔、菱湖、双林等集镇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发展成“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繁华可比苏杭。随着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的变化,湖州又与当时同属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嘉兴、松江等地有了细密的产业分工,从植桑、养蚕、缫丝到丝与绸的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上海开埠后,湖州丝商不仅利用地近上海、水运便利的优势,借助上海洋行(洋庄),将湖丝销往全球,在机器丝织业兴起之际,还以过人的胆识开始在上海投资设厂,开设一大批缫丝、丝织和纺织企业。湖商也由此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创造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传奇。


湖州双林古镇三桥


河运交通之利,商贸经营、分工协作之便,也促进了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连接,沿运河而来的南北人员、物资、技艺交流汇聚,上海开埠西风东渐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洗礼,运河文化、商贸文化、海派文化……各路文化因子融汇,造就了一个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湖州,也让湖州与上海等城市有了共同的文化和亲缘纽带。


从水运连接到商贸连接、市场连接、生产连接、文化连接,物理空间的塑造与其所带来的人口、商品、信息、文化的流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雕琢了湖州的最初形状与气质, 并持续影响未来。



引力与推力

但进入到铁路时代,交通成为了湖州的短板。从上海出发的沪宁线和沪杭线,串联起苏南、浙北绝大多数城市,唯独湖州是个例外。湖州前去上海,需要先经过杭州。而去隔壁的苏州,更是需要依次经过宁杭、沪杭、沪宁这3条主要线路,绕一个大圈子。


尽管受限于铁路交通,湖州依然与周边人员往来、要素流动频繁。这种连接和流动得以自然存在,首先来自于城市的内在引力。


最直观的是湖州络绎不绝的游客。2023年,湖州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1亿人次。湖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天目山麓到太湖南岸,从莫干山下到苕溪河畔,“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漫步南浔古镇,可以感受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意蕴与西式洋楼的古典气派,触摸千年历史文脉……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景观


富有创意的湖州文旅更借助新业态的营造,开创了各种出圈的新潮玩法:在吴兴区的米旗通航直升机飞行基地,乘坐直升机从云端俯瞰太湖,百里岸线无限蔓延,饱览绝美风光;高海拔荒山被打造成四季山地旅游景区, “山地旅游+南方冰雪”, 安吉云上草原有着属于江南的滑雪速度与激情;稻田、山涧、废弃矿坑摇身一变成为“村咖”,绿水青山间支起露营帐篷,在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里,体验乡野宁静、放松身心……


湖州也是“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之城。作为长三角核心区稀有的价格洼地、价值高地,湖州的置业成本、要素成本低于上海、杭州、苏州等一众城市。许多创新创业的人才、有意拓展长三角市场的外来企业、亟需扩大产能的长三角企业都将湖州作为首选地。


另一方面,驱动这种连接和流动的,还有外部推力。从历史经验来看,交通连接的畅通,才会牵引出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连接。但在现代,资源要素的流动集聚有了新的特点,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打破边界,一切将发生改变。湖州亦打开思路做出了许多尝试。


湖州城市风光


湖州每年都会在上海等城市举办产业对接、城市推介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向外界递出一份专属湖州的“简历”和“邀请函”,从“政府说” “企业说”到“个人说”,从展现政策利好、资源优势、营商环境到历史文脉、发展机遇,让更多人看见湖州、来到湖州。


而为了实现产业、创新更高效率的连接,让要素更快速的流动、更高密度的互动,湖州还在构建更大的开放联动格局。


锲入创新节点。“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千两百多年前,张志和一曲《渔歌子》,让桃花灼灼、流水潺潺的西塞山水盛景闻名天下。近几年,西塞科学谷的崛起重新书写了这里的气质。“生态+科技+产业”, 科技与绿水青山碰撞出独特的张力,这里已经落地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子科学技术实验室、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37个高能级科研平台,集聚了500余名科研人员。而在湖州,还有更多的创新谷、科学城、枢纽站、智造园同西塞科学谷一道,为多层次连接联动提供节点支撑。


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打造连接廊道。东西走向的沪苏湖绿色产业廊道和南北走向的宁湖杭生态创新廊道,再叠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串起湖州与上海、杭州、南京以及苏南浙北皖东等一众城市的连接,形成一条条共享开放的产业带、创新带,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高端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配置与集聚,以及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各环节的分工协作、深度融合。


从点到线再扩展至面,连接不断拓展延伸。


在北面,南太湖新区联手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共建半导体产业园,聚焦半导体及光电产业,以芯片设计、芯片检测、封装测试与材料为核心,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未来,这里将崛起成为浙北地区最大的半导体产业园。


在南面,德清正谋划推进杭湖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建设为牵引,推动地信智慧城、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莫干“论剑谷”、车联智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一城一圈一谷一平台”县域科创平台布局蔚然成势。


在东面,位于南浔的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内,长三角农业硅谷、长三角中央厨房、长三角亲子乐园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以上海湾、南浔古镇、高新区高铁板块“一湾一镇一区”为核心区,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枕河,新城高楼林立、现代时尚,一派古今辉映的生动景象。


在西面,位于苏浙皖三省交汇处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已经争取到省级层面政策支持,并与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展开深度合作。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等产业在这里“拔节生长”,近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吊机林立、桩基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试运行列车经过湖州南浔站/摄影:沈佳杰


沪苏湖高铁开通后,这些创新节点、产业走廊、跨区域合作平台上的人员要素流动将更为高效便捷。在德清地信小镇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就职的科技工作者吕旺,每周五回上海家中的时间将被缩短一半;观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舰接待客户到位于吴兴美妆小镇的工厂,将多一种舒适的高铁方案;丽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昊期待公司30多位研发和技术的同事每周往返将更加便利……


而湖州还有更大的战略谋划。今年,湖州研究制定了《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 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借沪苏湖高铁,打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向西拓展的战略通道,承接上海虹桥等区域的创新型企业、科创载体,湖州八大新兴产业链也将协同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溢出和主动配套双向发力,实现全区域、全领域深度接轨大上海。


湖州这个“长三角地理中心”,将真正连接上海这个“长三角经济中心”。

湖州东站/摄影:卞朝阳




理念与经验的连接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的余村,一家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乡村图书馆里藏着一家国漫主题的咖啡店。每到周末,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喝咖啡,融合安吉本地特色的白茶拿铁咖啡很受欢迎。一边喝咖啡,一边还可以在店内挑选购买国漫文创产品。面积100平方米的咖啡店里,除了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舒克贝塔等上百种上影厂经典周边产品外,还有独属余村的IP周边—两山小兄弟。


创始人陈喆是安吉本地人,曾在上海经营一家品牌孵化公司,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国漫卡通形象打造线下空间。2022年,余村推出“全球合伙人”计划,联动周边天荒坪镇、上墅乡和山川乡等3个乡镇24个村,聚焦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领域,向全球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美在余村”咖啡馆


陈喆的“美在余村”咖啡馆就是落地的 “全球合伙人”项目之一。他希望打造年轻人喜爱的业态,把国漫美学带到乡村,将中国动画的传统美学与绿水青山的自然美结合。据不完全统计,余村目前共有60多位扎根在村的“合伙人”、300多位来村的“青年共创伙伴”、500多位短期驻留的“数字游民”。乡音小馆、余村邮局、青年在村灵感便利店、“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处处是新场景、新业态。


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与乡村缔结了连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理想与价值。而 “青年入乡”也成为了余村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沪苏湖高铁开通后,陈喆有一个想法:邀请朋友来到余村,实地体验与感受乡村的活力。因为他的许多朋友一直不理解他在乡村做什么,但是由于交通的不便、朋友们的意愿并不高,这次他终于有机会将想法兑现。


余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同样,也可以想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带着奇思妙想来到余村,开启事业。当越来越多的人、机构参与到余村的实践,他们将不断丰富 “余村经验”的内容,也会在交流合作中让“余村经验”传向更远方,带给更多乡村振兴“建设人”以启迪。因此,也可以说顺着沪苏湖高铁流动的不止有资源要素,还有发展理念与经验。


而发展经验与理念的流动也不是单向的,在连接的另一头,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城市也是湖州学习借鉴的对象,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到人才引育、营商环境建设、城市治理,从上海的契约精神、杭州的互联网思维到合肥的资本招商模式、南京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当思想接轨、理念同频,湖州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分工协作、文化交流等将得以更加顺畅地展开,思想的连接也终将反哺到产业、创新与文化上的连接。


湖州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气质?这要从湖州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湖州城市群景观


在古代,湖水滥觞令太湖流域地区一片泽国,湖州先民与“水”博弈,因势利导,开挖溇港、开凿运河。又在通达水系的引导下,见识世界,开阔视野,他们发展商品经济,建起与外界在商贸、生产、文化上的连接。晚清至民国,国门初开,西风东渐,面对巨大挑战,湖州人前赴后继,他们投身革命、改革律法,也倡导白话文、建设新文化,他们开埠上海、创办工业,也跨出国门,留洋海外学习深造。


所有的这一切,铸就了湖州的城市气质:敏察善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也正是这种 “争先”的城市精神,让湖州在百转千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抓住过很多发展节点与机遇,成就今日湖州的城富民足。


而这一次,当沪苏湖高铁开通带来新的发展节点与机遇,湖州也将以“争先”的城市精神开启崭新的一页。




- End -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 陈   莹

编辑 | 颂   萱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拼   拼


更多资讯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江南智造总局
以智慧与勇气,重构产业和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