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建科技强国的“逸仙实力”,我院荣获三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健康   2024-10-17 18:50   广东  


10月17日上午,全省科技大会公布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并颁发了奖项,我院荣获三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陈样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

“无导线起搏和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起搏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荣获科技成果推广奖


聂燕主任医师团队的研究成果

“乳腺叶状肿瘤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洁琼主任医师团队的研究成果

“三阴乳腺癌免疫微环境调控及干预策略精准治疗研究”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旨在于奖励在推动广东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直以来,我院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为指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心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盼”,聚焦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部署开展“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本年度我院获得的3个奖项,充分展示了我院近年来在自然科学、前沿创新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我院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显著成效,展现了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注入新动能之路上的“逸仙实力”。



获奖项目巡礼

我院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

项目名称:无导线起搏和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起搏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完成人:陈样新、王景峰、邱琼、王培伟、麦憬霆、郑韶欣、邓冰清、韦育林、刘英梅



第一完成人介绍



陈样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国家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心律学会委员(FHRS)。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多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近5年分别获“第二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临床技术创新奖”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起搏疗法新技术应用突出贡献奖”、 “中国心律失常县域诊疗技术推广突出贡献奖”、“首届中青年心律失常防治菁英-临床技术创新类荣誉“、“中国心血管病基础医学领域十大研究进展”、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在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获奖项目介绍


无导线起搏和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起搏是心脏起搏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创新技术,临床需求和技术优势明显。陈样新教授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该技术的专家之一,他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技术创新,使其技术门槛降低,利于向基层医院推广。作为核心专家,陈样新教授参与了“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和“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自2018年起,陈样新教授逐步将这两项技术推广至国内10余个省份、100余家医院,并举办了多期技术培训班,也多次受其他医院紧急求助急赴手术。特别是在广东省内粤东西北及珠三角地区做了大量的普及、推广工作,惠及广大患者,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乳腺叶状肿瘤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研究

完成人:聂燕、刘强、郭明炎、黄红颜、陈嘉宁、金小岩



第一完成人介绍



聂燕,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美国UCLA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组专家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5项,获得孙逸仙纪念高层次人才特别资助计划“三个三”工程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逸仙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项目。参与编写《乳腺癌保乳治疗》,《乳腺癌乳房重建》等多部专著。主要从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乳腺叶状肿瘤恶性进展和转移的机制研究,同时课题组开展临床及转化研究。



获奖项目介绍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生长快,常表现为巨大肿物,组织学上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复发后恶性进展。由于叶状肿瘤在复发后其组织特性有恶化的趋势,而转移性叶状肿瘤尚无有效的化疗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所以减少复发和转移对控制叶状肿瘤意义重大。然而,促进叶状肿瘤恶性转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有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的价值也有限。本项目的创新点包括:(1)从肿瘤组织细胞构成和肿瘤微环境的角度发现乳腺叶状肿瘤恶性进展的机制;(2)发现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靶向治疗药物;(3)筛选和鉴定了预测恶性叶状肿瘤预后的分子标记,建立了叶状肿瘤精准的预后预测模型。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三阴乳腺癌免疫微环境调控及干预策略精准治疗研究

完成人:刘洁琼、贾卫娟、廖建友、邓贺然、吴建南



第一完成人介绍



刘洁琼,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诊断科副主任。2008-2010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联合培养博士,2014-2015年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乳腺中心博士后。现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学组青年委员、CSCO转化医学专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学者、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体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委会常务委员及Front Immunol 客座主编等。获第8届“羊城好医生”,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7年CSCO“35 under 35”最具潜力肿瘤医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CCR 、JITC、NC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7篇,主持科研基金12项。



获奖项目介绍


三阴乳腺癌(TNBC)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分子亚型,缺乏有效治疗靶点,患者常因化疗耐药而转移。此外,TNBC单用免疫疗效欠佳。刘洁琼教授团队自2011年来,以三阴乳腺癌免疫微环境调控、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及精准治疗优化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以下成果:(1)证实TGF-β是TNBC微环境的重要免疫抑制因子,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阻断TGF-β促进瘤内化疗药物渗透。(2)发现低剂量VEGFR2抑制剂重塑免疫微环境而增敏免疫治疗,并首创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化疗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新方案,改善患者预后。(3)建立省内首个多中心乳腺癌数据库,并构建早期TNBC预后预测模型及全球首个预测晚期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像组学模型,推进精准治疗优化。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来源:科研与学科建设部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关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即时获得院方提供的出院病人关怀、咨询医生、专家推荐、健康教育等服务,接收医院义诊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