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曾凡钦:从“赤脚医生”到时代名医——艰难困苦不负我,迎难而上不动摇

健康   2024-09-20 20:32   广东  
弘扬教育家精神
编者按

作为我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发源地,我院在不同时代都涌现出许多名家泰斗。他们治病救人、作育英才,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书写了医院189年的传奇历史。他们是大医精诚的代表,更是立德树人的模范。为致敬第40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医名师们的故事, 从一代代精诚大医身上,读懂精诚大义和拳拳育人心




人物简介




曾凡钦,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人民日报第四届国之大医。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分会创始人之一,并任1-3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第11-13届全国常委兼治疗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学会9-10届主任委员,现代皮肤诊疗学杂志主编。目前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委,粤港澳大湾区皮肤科联盟顾问,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皮肤分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名誉主委等重要的学术职务。荣获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卓越贡献奖,红斑狼疮首席研究专家,粤港澳大湾区皮肤联盟突出贡献奖,从事皮肤性病临床诊疗与研究已达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突出的研究能力,对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皮肤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具有很高的诊疗水平和影响力。



从乡村的“赤脚医生”,到“中山大学名医”、“国之大医”,他走过了艰苦岁月 ,经历了时代变革,是我国皮肤科治疗红斑狼疮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如今已年过70的他,仍活跃在临床一线。他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医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传承、开拓”是他不变的理念和誓言。


1948年,曾凡钦出生于广东省化州市江湖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医疗条件落后,物资匮乏。曾凡钦回忆,童年时期,山村方圆百里没有像样医疗机构,更没有正规培育过的医师,老百姓缺医少药的落后情景让他难过,他父亲生病时没有医院可去,他只能顶着风雨,穿过泥泞崎岖的山路去几十公里外请老中医给父亲看病。这些缺医少药的落后情景,使曾凡钦开始萌生出学医的想法:希望能为广大患者看好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国家也正在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情景,广东湛江的一所“卫生中专学校”招收中医班的学生,提倡“以师带徒”的模式,号召父母辈是名老中医的年轻人进入班内学习,传承中医文化也同时学习西医基本知识。曾凡钦虽并非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有位老中医欣赏他的好学和抱负,推荐他到班内学习。曾凡钦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好学,成绩优异,三年中西医严格学习毕业后,他欣然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亦称“赤脚医生”。一身蓑衣,一根拐杖,一个药箱,一个听诊器,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雨交加日子,哪家村民有需求,他就出现在哪里,老百姓都赞扬他。在人民的希望,党的关怀下,他很快成为一名乡村好医生。


1969年,全国范围内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国家派出广大医疗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防治,当时还是“赤脚医生”的曾凡钦,以护理人员的身份加入了中山医医疗队,参与救助了许多乙型脑炎病人。他和中山医学院的缘分,好像在冥冥中就注定了……


1970年,曾凡钦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进入中山医学院学习,与中山医学院正式结缘。3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并被分配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工作,在许德清、钟幸福两位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开展了皮肤科生涯。


20世纪70年代初,我院皮肤科许德清教授首先开设红斑狼疮专科门诊,这是我省乃至我国皮肤科最早的专攻红斑狼疮的专科门诊。作为“擒‘狼’名医”许德清教授的主要助手,曾凡钦和同事们在红斑狼疮的诊断、发病机理上做了很多工作。曾凡钦早年的中医求学经历和工作经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在许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众多成果。


曾凡钦(左)为患者诊疗


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凡钦及同事就开始研究中药青蒿在狼疮治疗上的应用。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红斑狼疮研究所开发的一类新药物“中药抗狼疮散”在红斑狼疮的临床实践上取得了有效成果,曾凡钦得知后,马上带领团队前往交流,并参与到当地红斑狼疮专病咨询门诊中。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他了解了各地红斑狼疮的异同表现,促进了该药的应用及经验交流,为中西结合治疗红斑狼疮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了解到广东传统经验方“春砂田鸡粉”对治疗狼疮肾炎水肿有突出疗效后,曾凡钦率领团队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把它应用于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效地提高了疗效,为缺少血浆白蛋白输注条件的病人及欠发达地区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实际工作让曾凡钦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基础知识及文化水平的不足,他不曾接受过正规的普通高级中学训练,其当时的基础很难满足中山医科对于大学教师的要求。因此,他决定参加学校对留校工作的工农兵学员开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即所谓的“回炉训练”。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再学习,曾凡钦的基础知识及文化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但他不曾停下脚步,而是向自己提出再向前的更高目标追求。在许德清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一鼓作气,以惊人的毅力学习了第二外语:法语,并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法语水平考试,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及许教授的深深重托,由国家教委公派前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附属圣路斯医院进修学习,完成学业后又再到菲律宾圣托马基斯大学东方真菌班学习提高。学习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回到许教授身边,在孙逸仙医纪念院皮肤科踏踏实实地继续他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后,曾凡钦接过许德清教授的接力棒,成为了我院皮肤科“擒狼”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当年的“赤脚医生”,已经成长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时代名医。他带领团队全面传承了一代宗师许德清的工作并发扬光大,他在国内率先应用了盐析分离法作狼疮带试验,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大大提高,这一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并收录于《实用内科学》中。他的团队对皮肤红斑狼疮的深入研究总结出皮肤红斑狼疮向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变的临床预警及尽早干预策略,极大地改变了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的预后,被业界广泛认可和应用。在曾凡钦的带领下,我院皮肤科在临床、科研水平上不断进步,更创新高,曾凡钦在我国皮肤科业界的声誉及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经过50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检验,曾凡钦所在的研究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已颇有建树,使曾让人闻风丧胆的“夺命狼疮”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的病情可被有效控制。红斑狼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5年延长至10年甚至15年以上。曾凡钦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水平在国内外皮肤科长期处于先进行列。


曾凡钦(前排左3)与其研究团队主要成员



曾凡钦如今已年过七十,但在门诊、病房、学术交流中仍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远道而来的病人未能挂上号,曾凡钦会坚持坐诊,加号看病至下午。每周二,他还会定时到病房查房,耐心倾听病人诉求,为他们答疑解惑。曾凡钦这份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对待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医生。曾凡钦希望能够成为新一代的引路人,助力年轻医生的成长,让逸仙皮肤科的优良传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传递下去,为患者带去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教师节特辑 | 实习生眼里的老师画像:他们“一样”又“不一样”

灯塔引航,筑梦成光!第40个教师节,逸仙教师们这样度过——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古小红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关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即时获得院方提供的出院病人关怀、咨询医生、专家推荐、健康教育等服务,接收医院义诊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