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珲春:想不到吧,《喀秋莎》是在我这儿诞生的

文化   2024-08-09 18:23   天津  



本 文 约 4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当悠扬的乐曲响起,稍稍年长一些的读者或许能听出这正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喀秋莎》。或许没有人能想到,作为一首描绘苏联美丽景色的歌曲,竟然与我国东北的小城(hú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山黑水间的边陲之城


珲春位于今吉林省东部地区,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珲春的地名由来已久。《金史》中就有“浑蠢”的记载,《明史》一仍其旧。有研究认为,珲春与勿吉、窝集、扶余同属魏晋时期“沃沮”的变音,史料中的“浑淖浑”“温车恨”“浑蠢浑”“弗出浑”“弗出”“训春”等都属于珲春的不同写法。在满语中,珲春意为“边远之城”,这正好道破了珲春的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东端,濒日本海,东南以通肯山延伸向西南的山脊与俄罗斯分界,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




珲春有人居住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北沃沮人活动于此。前108年,汉武帝置乐浪四郡(乐浪、临屯、真番、玄菟)。这标志着珲春正式进入中央政权的统治体系。西晋之后,肃慎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历经变迁,珲春地区逐渐成为边疆防御的重要地带。唐朝时,此地属于渤海国东京龙原府,领有庆、盐、穆、贺四州。契丹天显元年(926)正月,契丹灭渤海国,以其故地置东丹国。之后,废东丹国,隶东京道。金灭辽后,在这一地区设置海兰路,属上京路管辖。金末,蒲鲜万奴建东夏国时,珲春属率宾路辖区。元灭东夏国后,珲春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朝建立后,珲春归属于奴儿干都司。



清朝建立,特别是入关后,珲春地区作为“龙兴之地”备受重视。顺治元年(1644)入关伊始,清朝廷就下令划兴京(今辽宁新宾)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地区为封禁区,同时置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瑷(ài)珲将军,珲春就属宁古塔将军管辖。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朝廷设珲春协领,隶宁古塔副都统,协领下分设三佐领,由满洲旗守卫,并逐步增加兵员,足见清朝廷对此地的重视。《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记载:


“珲春地方于康熙五十三年将库雅拉人等编为三佐领,设立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兵一百五十名、协领一员、防御二员、笔帖式二员。雍正五年添设无品级教习官一员。乾隆十七年从三姓地方移驻兵六十名,乾隆二十五年裁减吉林打牲乌拉两处兵丁缺额添设之 兵一百五十名,二十六年裁减 吉林打牲乌拉两处兵丁缺额添设之兵五十名,共兵四百五十名,内领催二十七名。内于乾隆二十七年选放废官九名,道光六年移驻阿勒楚客、拉林两 处之兵缺二十名开除,现有共兵四百三十名,内领催二十七名。以上三佐领俱系满洲旗,并无蒙古汉军旗分。”


清咸丰九年(1859),珲春协领升为副都统衔协领。光绪七年(1881),因大量朝鲜民众涌入,为便于管理,清朝廷在珲春设立都统,并设立吉林边务督办、珲春招垦局。宣统元年(1909),清朝廷设立珲春厅,招募居民垦荒。1913年,民国政府改珲春厅为珲春县。



移民纷来与三国交界的珲春


19世纪中叶,列强纷至沓来,古老的华夏大地强敌环伺、战火频仍。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自清初就垂涎我国东北地区的沙俄趁火打劫,逼迫清朝廷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天津条约》。然而,沙俄欲壑难填,又趁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期间逼迫清朝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提出将中俄东部边境线沿乌苏里江、松阿察河、兴凯湖、珲春河至图们江口划分的无理要求。珲春地区由此成为中俄朝三国的交界之地。



沙俄曾组织大量移民进入我国东北,位于三国交界地区的珲春地区自然也有沙俄移民。除此之外,珲春地区因地缘因素,也接纳了大量的朝鲜移民。尽管自康熙年间,清朝廷就屡次下令封禁,但狩猎、交易、挖金以及朝鲜境内饥荒等因素驱使,仍然有很多朝鲜人不顾禁令进入东北。据《延吉边务报告》记载:


“(咸丰年间)韩民之生聚繁衍于此者,竟至五万余户。”


清同治年间:


“朝鲜曾大饥,野俘狼藉,饥民掣眷,逃至江右(今龙井、图们、珲春等地) ……伤惨已甚。”


尽管朝鲜方面采取“还定安集”措施以图“怀保”,但“北关六镇人民潜越之弊,愈往愈甚”,朝鲜西北经略使鱼允中不得不上奏“越江罪人不可杀”,允许和默认朝鲜渡江饥民谋生。由此,更多的朝鲜人越过国境进入我国东北。


清朝廷为了更好地治理进入我国境内的朝鲜移民,于光绪八年(1882)下令:


“即著准其领照纳租,……查明户籍,分归珲春及敦化县管辖。”


实际上将朝鲜移民纳入了我国的官府管理,也就是承认了朝鲜移民的合法地位。



随着沙俄入侵危机的加剧,清朝廷也开始重视朝鲜移民在巩固边防方面发挥的作用。光绪十一年(1885),清朝廷根据《吉林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在和龙峪设立通商局,并在光霁峪、西步江设立分卡(局)尽管清廷“本欲羁縻韩民,非为多收税项”,但实际目的却是“因俄人有与朝鲜陆路通商之议”“安抚韩民,不使生心外向”。为了更好地招徕朝鲜移民,清朝廷开始实施入籍政策。为了激发朝鲜移民垦荒戍边的积极性,清朝廷还给出了生地以3年为限并贷给房屋、种子、粮食和农业资金的政策。



移民实边政策成效显著,从1890年到1894年,图们江以北的朝鲜移民就从数千人增长到仅和龙峪一带就5990户。之后,“剃发易服”一事也逐渐废弛,朝鲜移民数量大增,到1902年前后,珲春所在的延边地区“韩民之入华籍者27400余户,男女10万余口”。鉴于珲春所在的延边地区生齿日繁,清朝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珲春附近的烟集岗,添设延吉厅抚民同知一员,并在龙和峪设立分防经历一员,后又于宣统元年(1909)准吉林巡抚奏请,将延吉厅升为延吉府,设珲春厅与和龙、汪清两县。同年九月,又设立吉林东南路兵备道,驻节延吉,以控御珲春等地区。我国居于延边的朝鲜族由此得以逐步形成


在炮火中诞生歌曲


张鼓峰是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北约1.5公里中俄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山包,当地人因其南面山势较陡似刀,称其为刀山。1938年的夏天,围绕这个小山包,苏军和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战斗。而这场小小的战斗,不仅改变了世界局势,也催生了日后传唱甚广的《喀秋莎》。


当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日军在大举侵略中国的同时,日本国内也围绕今后的战略方向,分成了“北进”和“南下”两派。所谓“北进”,即指先攻占中国东北地区,继而向苏联远东地区发动攻势,兵锋一路北上直达乌克兰平原,占领苏联最大的产油区和粮仓,以获取日本急需的石油、钢铁、粮食等资源。而“南下”则是跨海登陆东南亚半岛,继而征服整个东南亚国家甚至印度半岛,从而获取石油、橡胶、矿石等军用物资。这时,北进派在日本国内暂时占据了上风。


除了掠夺物资以支持战争的需求,外交局势也是日本此时急于挑衅苏联的动因之一。此时的日本既深陷于中国战场,又处于与德国、意大利进行缔结三国联盟的谈判的关键阶段,而苏联因意识形态原因与美英和德意均有矛盾,因此挑衅苏联以缓解英美不满情绪和获取德意盟友认可成为日本的必然选择。


1938年6月的“留希科夫叛逃事件(留希科夫是苏联克格勃远东地区部长,掌握着远东谍报通信密码等大量机密,后叛逃到日本)”和同年7月的“松岛事件(日军松岛等3人化装为朝鲜农民由张鼓峰附近进入苏联侦察时被发现,松岛为苏军击毙,其余两人遁逃。)”最终让日本下定决心,挑起了“张鼓峰事件”。从1938年7月29日到8月11日,苏日两军围绕张鼓峰地区,展开了残酷的战斗。7月30日,日本第19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下令第75联队的进攻,该联队下辖部队于次日凌晨占领张鼓峰和沙草峰苏军阵地。此后日军集结了第75联队一部、第73联队一部、第76联队一部和部分装甲部队支援。苏联方面则由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布柳赫尔元帅亲自部署第39军担任反攻任务。8月6日,苏军出动航空兵轰炸日军阵地,随即出动2个师和1个团的步兵、1个机械化旅、1个骑兵团和1个炮兵团展开反攻。在苏军优势兵力和火力的进攻之下,日军很快丢失占领阵地。至8月11日,苏、日双方停战。


在紧张的战斗期间,斯大林派出的军事记者队伍拍摄下了大量的纪录影片和新闻照片,写出了许多战地报道。当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初夏时节,漫山遍野盛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犹如缎带一般,飘落在两岸的青山峡谷之中,顺着江流不时从海上吹来轻纱一样的薄雾。



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从这美妙的自然画卷中获得灵感,诗兴大发,创作出了诗歌《喀秋莎》(初稿)。在苏联《真理报》编辑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第一次见到了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交谈中,勃兰切尔问他有没有可以谱曲的歌词,伊萨科夫斯基首先想到了尚未完稿的《喀秋莎》,随即写完了全部歌词,交给了勃兰切尔为其谱曲。



同年,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歌曲《喀秋莎》在莫斯科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由于其完美地将正义的战争同美好的音乐相结合,初演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打动了无数听众。许许多多的苏联红军战士,就是高唱着这首歌,告别了亲爱的家乡和那个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击法西斯的战场。


距离《喀秋莎》在珲春诞生已经过去了80多个春秋。如今,图们江的江水依旧像几十年前一样静静地流入大海。尽管岁月旖旎,烽烟不再,但图们江畔这座经历了屈辱与新生的小城,仍然矗立在白山黑水间,向人们诉说着独属于她的往事如烟。



参考文献:

①薛篁:《从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堪珲春的历史地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②王亚民、杨柳:《晚清中俄边界族群与珲春边疆的治理——以〈珲春档〉和〈珲牍偶续〉为解析中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月。

③姜龙范:《清政府移民实变政策与中国朝鲜族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④任艺:《晚清珲春地区外边问题研究》,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赵聪:《张鼓峰事件研究》,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

现代班组杂志:《〈喀秋莎〉诞生在珲春》,《现代班组》2011年7月。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成蹊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贾滢(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 苗祎琦 彦文
视频图片 | 珲春市委宣传部提供




国历好物



王朝兴亡 | 家族盛衰 | 个人沉浮

武则天晚年被迫退位
为何还能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名声?

曹操后人为什么足足当了 214 年陈留王?

王朝更迭时,前朝货币都去哪儿了?

这些历史的棋局能教会我们什么?

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团队
再度集结专业学者

以最有意思的视角还原

真实历史的智慧

李开元 施展 刘勃  重磅推荐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的永远18岁~

国家人文历史
真相、趣味、良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