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王的没落,大公司的宿命

财富   2024-12-18 13:00   河北  


今年的英特尔流年不利,各种负面消息缠身。年初开始就亏损不断,股价下跌了一半以上,美国那边说要把英特尔从道琼斯指数开除,从此不再拖累大盘,让英伟达取而代之。

内部乱成一团,眼看要揭不开锅,说是准备变卖芯片工厂,一度传言高通和台积电要接盘。

惨是惨了点,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英特尔的衰落早有征兆,咱们聊聊这个曾经的高科技代言人怎么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一、

说英特尔就得带着AMD,他俩就是一对冤家,好的时候像亲兄弟,一致对外,不好的时候隔空对骂,各种打官司。

这种精神分裂的状态看起来很奇葩,其实了解历史您就一点不奇怪。

英特尔和AMD系出同门,创始人互相认识,而且很熟,早先都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同事,后来先后离职创业。以技术总监诺伊斯为首的技术精英创建了英特尔,销售总监桑德斯带着另外一伙人创建了AMD。

诺伊斯这人不得了。大家知道晶体管的发明开创了电子时代,不过晶体管就是一个计算单元,单独一个干不了啥事,得联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晶体管的集合就是集成电路,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芯片。一块板子上集成的晶体管越多,性能就越强大。咱们经常说的10纳米、7纳米的制程,说的就是晶体管的大小。很明显,制程越小,单个芯片容纳的晶体管越多,性能就越强大,这也是为啥芯片厂商都追求制程,某种程度上,制程就是性能。

而诺伊斯就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之一。

此外,英特尔的三元老里,还有那个提出摩尔定律的摩尔,大名鼎鼎,也是是芯片行业的开山鼻祖。

后来的信息革命其实都是基于芯片这个底座,没有intel就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更没有后来的微软谷歌脸书推特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硅谷之王”的外号实至名归。

也正是因为有大佬坐镇,所以英特尔早期发展很顺利,各路风投趋之若鹜,根本就不缺启动资金,有个说法,说是诺伊斯出面,5分钟就能融资500万。

AMD就差点意思,毕竟当时的芯片就是个新兴行业,你一个销售要搞前沿技术,这谁信啊。

好在诺伊斯和桑德斯关系比较好,AMD融资碰到困难,诺伊斯也会去给他站台。而AMD没技术,所以创业初期桑德斯就定下基调,发展策略就是抱诺伊斯大腿,英特尔干啥他干啥。

对于认这个小弟,诺伊斯倒是没啥意见,不过英特尔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认为科技企业优势就是技术,如果带着AMD一起,那技术也得给人家,相当于给竞争对手添砖加瓦。

1975年双方还因为存储芯片的专利问题打了一场官司,当时英特尔的主力产品就是存储芯片,AMD也跟着做存储,然后英特尔就把AMD起诉了,说他侵权。

按理说这个官司英特尔稳赢,但是当时诺伊斯还是掌门人,说算了吧,都是多年的老同事,这么熟,放他们一马。

他还劝英特尔里的少壮派,说没事,AMD有没有技术,只能跟在咱们屁股后面,永远都是追随者,随时都能弄死他。

多年以后的诺伊斯一定会因为这个决定悔出肠子。

1978年,英特尔迎来一次业务转型。

当时的存储芯片业务已经被日本蚕食的差不多了,这事我在前面一篇文章说过,日本用举国体制打败了美国的单打独斗,东亚国家后来居上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英特尔输掉一句,好在发现了新赛道,也就把这块市场让给了日本人,他们专攻新业务,新业务就是后来让英特尔独步天下的CPU芯片制造。

CPU也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类的大脑。

说到这儿咱们就得切出来讲讲技术,我一般不讲太技术的东西,但是这个必须展开说说,因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技术路线就是赛道,能不能成功跟你选择的赛道强相关,而如果你是赛道规则的制定者,就可以在产业链呢呼风唤雨。

英特尔后来的起起伏伏都跟技术进步导致的赛道变迁有关,不了解这个,你就理解不了后面很多的魔幻往事。

我用大白话,争取大家都能看明白。

CPU的关键技术就是指令集,我们知道芯片就是一堆晶体管的堆集,你要指挥这一堆晶体管干活,那就得有指令,点头yes,摇头no,来时come,去是go,这都得和芯片约定好,这些命令合起来就是指令集,有点像四六级词汇汇编。

芯片之上是操作系统,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windows,unix什么的,他们重新包装了指令集,规定这些单词应该怎么组合成句,也就相当于指定了语法。

指挥芯片干活的,就是上层应用,他们负责按照这套标准遣词造句,编写宏篇巨著,咱们经常使用的360,word,王者荣耀、决定求生,这些都是上层应用。

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整套体系,核心就是指令集。咱们经常说windows的应用没法在unix系统下执行,其实倒到根上,就是底层芯片指令集不一样,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不兼容。有点像你用英语写了一本书,然后给了非洲土著,对方肯定是看的是一脸懵逼,不知道你要干啥。

而关于这个指令应该怎么设计,产生两个流派。

一派认为应该把底层指令设计的复杂一点,把计算逻辑都固化在架构里一条指令可以指挥成百上千个晶体管工作,有点像你把“蒸米饭”当作一个单词,好处是上层应用指挥CPU干活的时候省事了,输入一个单词,芯片会自动完成淘米加水开火这些流程。毛病是只能基于这些指令构建应用,缺少灵活性,如果没有“蒸馒头”这个单词,那你就吃不上馒头。而且芯片设计也得跟指令集匹配,“蒸米饭”的这一组晶体管永远都得放在一起,有一个错位,这活就干不成。所以咱们经常说的”指令集“和”芯片架构“其实是一回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另外一派认为指令应该简化,架构尽量简单,只搭台子不唱戏,底层统一,上层大家自由发挥,比如只规定淘米、和面、加水、开火这些基本动作,上层应用来决定吃馒头还是吃米饭,好处是灵活性比较高,芯片设计相对简单,非常适合亲自上手DIY

英特尔开发的是复杂指令集,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X86,英特尔所有芯片都基于X86体系构建。

不过当时的X86还是名不见经传,毕竟创造一门语言不是什么稀奇事,非洲那些部落有上百种语言,那有啥用?语言跟文化一样,成功的关键是用的人要多。

然后X86就迎来了IBM的神助攻。

当时的个人电脑正是起步阶段,最大的两个厂商就是IBM和苹果。

早先电脑制造都是一条龙,CPU,内存、存储、机箱、操作系统都是一个厂家生产,比如IBM,控制了整个计算机生产链条,其它厂家根本插不进来。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垄断,不过早先市场比较小,也没人注意。后来个人电脑市场大爆发,美国政府不容许这么大一块蛋糕让IBM吃独食,于是找上门,对IBM开展反垄断调查。

折腾了个几年,IBM被整的七荤八素,不得已宣布软件硬件拆分销售,同时公布了个人电脑的硬件技术标准,开放了部件的生产权,容许其它厂商参与PC生产。

随后一堆公司纷拥而上,各自瞄准自己擅长的领域,野蛮生产,比如英特尔拿下了CPU,微软搞定了操作系统。

而这种零部件授权供应商生产的模式,这也就催生了DIY市场。

这个好理解,比如CPU厂商,不仅可以把芯片卖给IBM,也能卖给DELL,甚至个人把相关的部件买过来组装一下就能拼一个电脑,因为符合IBM的标准,这种机器就叫IBM兼容机,

因为组装灵活,可以自由选择配置,很快兼容机就遍地开花,霸占了PC市场。

而英特尔和微软也搭上了这班车。大家知道有个wintel的说法吧,说的就是微软和英特尔捆绑IBM兼容机,一起发财。

当时的PC市场,微软的份额有多大,英特尔的市场就有多大,两家一起赚了盆满钵满。他两也依靠这波红利,挤进了道琼斯工业指数俱乐部。这也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俱乐部里唯二的两个科技公司。

当然了,AMD也跟着占了光。不过关于AMD的上车有两种说法,英特尔说是照顾小兄弟。但是AMD不服,说你们当时也是逼不得已,因为IBM要求生产同一个部件的厂商必须有两家以上,万一其中一家出了问题,另外一家还能顶上,不至于整个产线瘫痪。

这种策略有个说法叫“第二供货商”,现在苹果还在玩呢,本质是在产业链供货商之间搞平衡,让他们互相制约,不至于漫天要价。

所以英特尔要想拿下IBM的订单,那就必须得拉一个小伙伴一起参与,这才把X86授权给了AMD,哥俩一起上车。

按照AMD的逻辑,你英特尔也不是活雷锋,咱们这是互相帮忙,谁也不欠谁的。

然后双方又开始撕逼,针对386的版权问题打起了官司,这个时候老同志们都已经不在了,两边的年轻人没什么交情,真刀实枪干了起来。

尽管最后AMD胜诉,拿到生产许可证,但是因为官司拖的时间太长,386投产的时候,英特尔已经升级到586,自然也就没什么竞争力。

这就相当于撕破脸了,再也不能回到过去,于是AMD另起炉灶,开始独立研制芯片。

不过双方倒也不是完全决裂,因为在X86这个架构下,还有共同利益,对手是ARM架构,也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精简指令集阵营,不过主要是主要用在手机、平板等手持设备上。

在这种路线之争上,他俩又同在一个赛道,所以双方签了个协议,交叉授权,也就是不管谁在X86这个架构上有技术进步,对方自动获得专利许可。有点像中东那些沙漠国家,尽管内部纷争不断,但是在卖石油这事上有共同利益,所以成立opec组织一致对外。

AMD单干以后有很快崭露头角,推出了自己的系列芯片,特别是64位芯片,甚至赶超了同级别的英特尔产品,结结实实当了一把领头羊,逼着英特尔放下身段,反过来复制AMD的技术。

这事按说有点奇怪,INTEL作为行业长期领跑者,怎么忽然被山寨小弟反杀呢?

我查了查资料,发现真不怪英特尔。

按照英特尔的想法,64位相对于32位那是划时代的进步,应该搞一次彻底升级,抛弃原来的指令集,另起炉灶。但这就有个问题,前面说了,指令集相当于单词集合,单词全换了,原来的小说也就没法看了,这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兼容性问题。INTEL没考虑兼容性,如果大家想用最新款,那就得升级原来的应用,这对于厂商来说也是比不小的开支。

本来这事也没啥可说的,底层升级了,上层也跟着升级呗。但是AMD跳出来了,说我的64位兼容32位,如果用我的芯片,大家的应用可以无缝移植。这个杀伤力就很大了,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升级的成本,AMD立刻就成了香饽饽。

这就逼着英特尔也得跟进,否则就会遭到大家抛弃,原本准备改头换面的革新,也就变成了小打小闹的升级。

从这事上咱们能看出来两点。

掌握底层架构,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所有的应用都基于你的底座构建,大家离不开你,谁也没办法把你踢开,有点像上了贼船下不去。毛病是升级必须向下兼容,很多过时的设计也得保留下来,拖家带口,也就限制了设计的灵活性。

比如这次英特尔的升级,另起炉灶本来是没啥问题,毕竟硬件基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芯片设计来一波革新也很正常,但是为了兼容之前的应用,只能是在原有架构上修修补补,这也就限制了从设计层面进步的空间。

后来的芯片只能从制程上不断精进,拼命增加晶体管的数量,就是因为设计上优化的空间不大,只能是依靠大力出奇迹。

第二,咱们一般说竞争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比如芯片升级,如果英特尔一家独大,完全可以强势要求大家一起升级,但是对手反水,他也得跟着妥协,大家一起回到旧赛道精进,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先放到一边,也算是个死局。

不过总的来说,英特尔还是占优,毕竟领先了那么多年,大家提到芯片首先想到的就是英特尔。AMD山寨起家,要打造品牌就得从头开始,没什么竞争优势。

英特尔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品牌上狠下功夫。

大家知道芯片内置在电脑里,用户看看不见摸不着,一般是不做广告。有点像汽车行业,没有哪个发动机厂商会给自己做广告。

但是英特尔别出新材,要求电脑厂商必须添加标识,也就是那个“intel inside”,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注意到,电脑面板上一般都会贴着那个标签。有点像你买面包的时候,外包装上写着“使用古船面粉”,你不自觉的就会把面包和“古船挂钩。

还有那个魔性的“当,当当当当”,别看就这么几个音,出自奥地利一个很有名的作曲家,专门为英特尔量身定制。有一段时间在电视上打广告,搞饱和攻击,一晚上能”当当“好几个来回,反正效果还不错,可以说深入人心。

当年我们去中关村攒机,别人问你买的啥电脑,一般直接用cpu型号代替,比如奔三奔四,你要说买的赛扬,电脑立马降一个档次,要说是AMD的k5,那人家会以为是个杂牌,个别人不懂的还得反问你,“买的是电脑吗?”,非常不利于社交和吹牛。

这就有点像用“古船”代表面包品牌了。这个品牌策略非常成功,美国那边有个调查,说是2000年的时候,英特尔的品牌知名度和可口可乐并列,电脑里没有英特尔的芯片,出门都好不意思跟人打招呼。

甚至连特立独行的苹果都不好意思了。

早先苹果电脑使用的都是自研芯片,使用ARM架构,跟英特尔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就在英特尔如日中天的那几年,苹果也转换门厅。

2005 年,乔布斯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公开宣布Mac 电脑将全面转向使用英特尔芯片要知道,底层架构改了,很多应用都得跟着改,乔布斯算是下了血本。

而拿下苹果这个大客户,英特尔在PC这个市场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为了给品牌加BUFF,英特尔推出了钟摆策略,承诺单数年升级工艺,偶数年升级设计,每两年芯片来一个大升级。

这事带来两个后果,第一是小厂商跟不上升级速度,很快就被淘汰了,空出来的市场就留给了英特尔。第二是品牌忠诚度提高了,两年一升级,大家有了心理预期,也就不会随便转换阵营。

这就有个问题了,这招这么好,别的厂商能玩吗?

还真不行,芯片可不是软件,点个按钮就自动升级。芯片设计完了还需要投产,所以生产线也得跟着升级,生产线投入可是天文数字,两年折腾一次天文数字,一般人咋玩?

而且当时很多芯片厂商已经实现了设计和生产的分类,也就是需要找代工厂生产,你想升级还得代工厂配合升级产线,如果人家觉得改造成本太高,你的订单又不够多,可能直接就拒绝了,所以有想法也没用,没钱就没法落地。

英特尔是IDM模式,也就是设计生产封测一条龙,全产业链都在手里,不怕工厂不接单,所以他敢拍胸脯。

这是典型的富贵仗,不是财大气粗,你想都不敢想。

而且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以英特尔的实力,本来可以直接把芯片升级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为了配合钟摆策略,每次都只升级一点点,跟挤牙膏一样。

这就有点像撑杆跳跳高世界冠军布勃卡,这哥们的实力远超世界纪录,但是每次大赛都只增加1厘米,破了世界纪录就停下,这也让他职业生涯里35次打破世界纪录。

不管怎么说,依靠品牌和不断升级的步步为营,英特尔那几年日子过的很不错,而老对手AMD几乎被挤到山穷水尽。2012年英特尔CEO甚至公开宣称AMD已经不行了,老大哥高处不胜寒,准备转换赛道,挑战隔壁的高通。

这种操作属于半场开香槟了,不过以英特尔当时不可一世的气势,大家都觉得挺正常。

二、

就在英特尔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丝阴霾悄悄出现了。

2014年ASML产出了第一台可用于芯片生产的euv光刻机,尽管英特尔是asml的大股东,早期也花了大价钱支持euv研发,但是英特尔始终觉得euv这东西太精贵了,好是好,但是投产以后能不能带来效益非常难说,所以一直没有装备euv,而是固守自己原来的工艺路线。

然后就眼看着台积电、三星这种代工厂使用euv光刻机,一直把芯片制程压缩到5纳米。

而英特尔自己的工艺遇到瓶颈,2014年开始就止步不前,10nm 制程原定于 2016 年推出,但经历多次推迟,直到 2019 年才问世,而同时期的台积电主流工艺已经是7纳米。

这就麻烦了,在芯片领域,制程就是性能的代名词,你的各种花里胡哨的设计和优化,在制程面前那就是弟弟。

钟摆转不动了。

而当初差点被收购的AMD,缓过劲来了。

早先被英特尔打的奄奄一息的AMD之所以没有崩溃,是因为他们在2006年开拓了一个新战场,也就是GPU。

GPU是图形处理芯片,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显卡这种芯片的特点是可以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件工作,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并行“AI的工作方式高度类似所以GPU的厂商一般同时也做AI芯片。英伟达早先就是GPU起家,现在依靠AI,已经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AMD干不过英特尔,只能尝试别的方向,所以2006年收了ATI公司,干起了GPU业务。

然后AMD就成了跨界选手。IT行业一直流行一个段子,说AMD这个千年老二为什么一直没被老大干掉?因为在CPU厂商里他的GPU做的最好,在GPU厂商里CPU做的最好。

好处是东风不亮西风亮,可以多线作战。毛病是同时跟英特尔和英伟达都成了敌人。

当时负责操办这事的CEO是鲁毅智,这人很有想法,他的本意是要整合GPU和CPU,二合一做成APU,一块芯片干两件事,说不定1+1能大于2。

不过效果很不怎么样。

这个计划有点像把大刀和长矛混在一起,本来指望能变成一个大杀器,最后才发现是个四不像,两头都不靠,所以后来这项业务一直不温不火。但是AMD投资GPU却给自己上了大分,因为没过几年AI火了,作为主要的计算芯片,GPU成了香饽饽,当年的无心插柳,后来反倒长成参天大树。

不过这是后话了,当时这笔交易并没有救AMD于水火。

到了2008年,身陷困境的AMD,又做了一个决定,卖掉了自己的芯片工厂,变成了一个纯设计公司。这笔交易在当时争议也很大。

特别是在旁边围观的英特尔,直呼看不懂,说咱们这行业祖祖辈辈都是设计生产一条龙,你把产线都卖了,还搞什么芯片,简直是愧对祖宗。

英特尔这么想倒也正常,毕竟他的钟摆计划就是依赖于IDM,而且当时的英特尔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跟我不一样那就是脑残。

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等英特尔制程达到天花板的时候,AMD这种模式优势就显现出来,有台积电代工,很快就量产了7纳米芯片,推出了自己的zen系统芯片。

这就属于没办法了,英特尔的品牌再厉害,制程短板就把你拿捏的死死的。

有点像你要买车,奥迪虽然各种豪华配置,真皮座椅,全景天窗、大冰箱、大电视,但是最高时速只有50迈。隔壁的奥拓虽然看起来破破烂烂,但是时速能达到100,你说你选哪个?

还是那句话,在性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说到这儿就要感慨一下了,咱们用上帝视角,现在觉得这两笔交易挽救了AMD。其实当时AMD也是迫不得已,收购ATI花了54亿美元,那可是一笔巨款,东拼西凑才搞定。他们内部有不少人都觉得亏大了,事实上,从后来两三年看,确实也亏了,如果按照当时的想法,沿着APU这条路走下去,肯定也是亏本买卖。不过谁能想到后来AI的烈火烹油呢?

所以说芯片行业一定要拥抱变化,你不知道那片云彩下雨,也不知道哪课种子会发芽,多尝试总是没错。

那您说这么长的时间,英特尔没有布局别的业务吗?

事实上是有的。

比如移动芯片,英特尔在1998年就插手移动芯片业务,为黑莓和摩托罗拉供货。

当时使用了移动标配的ARM架构,咱们前面说了,这个架构因为功耗小,主要用在手机和平板上。

不过这跟英特尔擅长的X86架构不是一个路数,拖拉机厂商改行造汽车,原来的技术用不上,只能是从头再来。没有了先发优势,也就干不过其它厂商,所以到2006年干脆就卖掉了。反正当时的英特尔财大气粗,也看不上这点苍蝇肉。

甚至一度拒绝了苹果要求代工IPHONE芯片的要求。因为当时的CEO欧德宁是财务出身,笔记本、计算器一顿算,觉得按照IPHONE的出货量和价格,妥妥的赔钱,所以果断拒绝。

谁也没想到后来的IPHONE成了现象级产品,直接把为苹果代工的三星和台积电也带火了, 反过来又抢了英特尔的生意,欧德宁也因为这事被骂成狗。

2008年,英特尔又做了一次尝试,基于X86架构开发移动芯片,也就是atom处理器。

这个思路其实比较清楚,还是要造汽车,只不过这次不是另起炉灶。既然是拖拉机大厂,那就发挥优势,看看能不用拖拉机的技术造汽车。

X86架构开发移动应用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因为基于同一个架构,一些PC的应用,界面适配后可以直接在移动端运行。

不过咱们前面说了,arm架构是移动设备的主流,这个架构上开发的应用没法在X86芯片执行,也就是说,如果手机厂商使用英特尔的芯片,那些APP都得重新开发,相当于原来用中文写的小说,现在得用英文重新写一遍,大家都不愿意。

这个说到底是个生态问题,英特尔是PC领域的主导者,是X86+windows生态的话事人,所有软件、硬件厂商都得围绕这个核心开展工作,自然就有很深的护城河。

而移动应用已经是arm架构的生态,也有护城河,进了人家的主场就得按照人家的规则来,不听话分分钟把你踢出去,就算你在其它场地是大佬,到别人地盘也得规规矩矩。

英特尔想创建生态,唯一的机会就是当年答应乔布斯的请求,给当时给IPHONE生产芯片,作为智能手机的领头羊,如果当时IPHONE用上X86的架构,移动应用的江湖至少是平分天下的格局。

事实上,前面说了,拒绝苹果的第三年,英特尔就启动了基于X86的移动芯片研究,说明高层是有这个打算的,只不过单纯的因为苹果要价太高,所以错失和苹果绑定的机会。

市场没打开,技术上也碰到了问题,X86架构本来是用在PC端的,所以采用了复杂指令集,功耗很高,在小型芯片跑X86应用,那就是小马拉大车,很快芯片就热的发烫,这个属于结构性的问题,一直都没解决。

所以尽管atom芯片在联想和摩托罗拉手机上获得一些应用,但是认清形势的英特尔最终还是决定不再挣扎,2016年完全放弃手机芯片业务,白白浪费了之前投入的几十亿美元。

GPU业务英特尔也不是没参与,不过他们设计芯片有个路径依赖,总觉得用CPU的技术可以解决一切,他们那个Larrabee项目,甚至在显卡芯片中引入了X86的架构,这就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这儿咱们切出来说一下CPU和GPU的区别。

CPU适合串行计算,逻辑设计复杂,有点像博士生,主要解决微积分之类的复杂数学问题。GPU最开始用来处理图形界面,适合并行计算,有点像一堆小学生的组合,主要用来同时解决多道加减法。

按照英特尔的想法,把博士生好好培养培养,既能算微积分,也能做加减法,这两问题一起解决了。

在显卡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这个方案倒也没啥问题,比如计算十道加减法,一个博士和十小学生都能解决。但是图形游戏和AI场景堆并行算力的要求很高,如果是100道加减法,一个博士就比不上100个小学生了,英特尔认为给博士加各种buff他就能顶成千上万个小学生,这个明显是方向有问题。

事实上,英特尔一直都有这个执念,总觉得用CPU的技术可以解决AI的算力问题,GPU将来一定会被CPU取代,完全低估了AI对算力近乎变态的需求。

而对手英伟达不仅算力领先,甚至也在构建自己的生态。

为了方便开发AI应用,英特尔开发了一套软件平台,让大家可以直接从底层调用显卡,也就是CUDA,如果你的AI应用基于这个平台开发,那就相当于跟英伟达捆绑,英特尔根本挤不进来。这就有点像英特尔的X86战略,只不过到了人家地盘,被挡在门外的是英特尔。

所以依旧是前面那个问题,GPU也有生态,英伟达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一堆软件硬件厂商和他站在一起。

折腾了几年没什么起色,所以2010年Larrabee也被叫停,当时的项目主管就是基辛格,也就是现在英特尔的CEO,这哥们气性大,因为项目没做起来,加上公司的一堆破事,后来愤而离职。

不过2021年,作为救火队员,基辛格重回英特尔,当上了首席执行官。

随后英特尔又迎来一次机遇。

2022美国通过了芯片法案,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在美国重塑芯片代工业务,而英特尔当仁不让成了法案最大受益者,美国政府向其提供85亿美元的的补助和115亿美元的贷款,支持打造芯片代工业务,英特尔也放下身段,买了两台曾经爱答不理的顶配EUV光刻机,准备学台积电,认认真真的搞代工业务,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厂。

为了配合这次转型,基辛格雄心勃勃的提了个IDM2.0的转型策略,IDM咱们前面说了,就是设计、生产、封测全都要的经营策略。

按照英特尔的想法,在芯片设计方面,他们可以对标AMD和和英伟达,代工厂方面对标台积电,加上美国政府补贴,没准能把这棋走活。

但是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英特尔的芯片工厂一直都是内部使用,生产线主要针对的自家的CPU芯片,从来没搞过代工,在这方面就是小学生水平,就算有美国政府支持,拿到最新的设备,工艺能不能跟上?人才能不能跟上?这都是问题。

所以厂子虽然建起来,但是订单依然少的可怜。本来博通和软银都有意向找英特尔合作,不过据说博通拿到英特尔的芯片测试了一下,发现达不到规模量产的水平,果断放弃了。软银本来跟英特尔都签了协议,但是后来还是转身找了台积电,毕竟都是老客户,知根知底。说白了,人家没必要在你这个新人身上压宝。

而且IDM厂商搞代工有个最大的问题,因为全产业链覆盖,跟其它芯片设计厂商有竞争关系,非常影响接单。比如你是AMD,你能放心把代工业务交给英特尔吗?

大概率不会,万一加工的时候把我的设计偷走怎么办?万一关键时刻断供怎么办?别说断货,延迟一两个月交货都受不了,芯片行业日新月异,晚几个月市场可能就被别人抢占了。没有谁傻到会把自己命门交给对手。

这也是为啥台积电要专注于做代工,他和其他芯片厂商没有竞争关系,大家餐放心的把共工作交给他。

现在全世界大的IDM厂商只有三星,不过三星自己的芯片主要是存储器,跟这些芯片大厂不在一个赛道,他做代工别人没什么压力。

英特尔竞争对手太多,到现在也没接到几个代工订单,问题是这芯片工厂可是吞金兽,一个工厂干出去几百亿美元那是常规操作,花钱如流水,财务紧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且现在英特尔碰到一个更大的麻烦,传统PC领域现在也不稳了。

现在大家都在提AI PC的概念,也就是电脑和人工智能2合一,简单说就是要加算力,传统CPU干这个就力不从心了,这又是一个新的赛道。

2023年高通推出了骁龙处理器,就是面向这个市场,基于ARM架构,这种技术完全就不是英特尔的强项。

问题是市场就那么大,AI PC用的人多了,传统PC用的人就少,这对于英特尔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2020 年,苹果宣布放弃英特尔处理器,转而采用自研的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英特尔从此失去了个人电脑的一大块高端市场,还进一步削弱了X86 架构的影响力。

这就是釜底抽薪了,如果X86这个生态被颠覆,英特尔存在的基础也就没了。

当然了,X86这个赛道上还有AMD,前面说了,在这条更宽的赛道了,他两又是合作者,所以前两天英特尔和AMD 宣布成立X86生态咨询小组,准备升级X86,加固他们两个共同的护城河。

所以现在的英特尔整体上是四面楚歌,传统地盘被蚕食,新赛道又没搭上车,投资代工厂钱花了一大笔,但是没法产生收益,最关键的是未来在哪儿,谁都看不清,没有好的预期,所以股价一路狂跌,内外交困。

三、

网上不少人把英特尔的衰落归因于决策层,说是有几任CEO糊涂,决策失误坑了英特尔,其实这都是上帝视角,属于事后诸葛亮。咱们回过头看,英特尔其实一直在行动,移动芯片,gpu,AI都有尝试,也没有坐以待毙,各种决策也都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而且咱们前面也说了,AMD投身GPU,卖掉圆晶工厂,当时也是一片骂声,谁知道这两个决策后来成就了AMD的咸鱼翻身?

所以现在质疑当时的决策,多少有点成王败寇的意思。

英特尔的衰落,其实就是典型的的大公司病,船大不好掉头,总想用老技术解决新问题,错过了技术革新的机会。

那为啥抱着老技术不放呢?

一方面是技术路线上形成路径依赖,碰到问题习惯性的从旧厂房找工具。另外一方面确实也要照顾公司这条大船,你的所有部门都是围绕X86运转,如果现在转型,这些人和资源怎么办呢?总不能推倒重来吧,只能是背着包袱前行。

所以大家别看英特尔各种折腾,其实都是小打小闹,因为要保基本盘,主要资源不可能投入新技术研发,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搞一半就放弃,也就没什么突破。

而且美国的上市公司还有个毛病,太看重财务报表,特别是英特尔还是道琼斯指数的上榜股票。美股全靠这些优等生粉刷门面,把这些企业当半个国企看待,比如芯片法案就优先支持英特尔。而作为回报,这些公司也得用心呵护股价,毕竟道琼斯指数是美国经济的风向标,数据不能太难看。

这就要求公司必须把股民利益放在首位,挣了钱得分红,还得经常回购股票,这些年英特尔在股市已经花了上千亿美元,要知道,这些钱本来是可以投向研发和生产。

而且公司经营也不自由,大事小情都得给董事会汇报,问题是股东是没有长远考虑的,比如给苹果代工这种事,尽管大家知道这是押宝未来,有长期收益,但是财务上是个亏本买卖,没法给董事会交代,只能是放弃。还有那种费钱的研发项目,如果干了几年没什么成果,那就得接受股东质询,这种情况下,就算你知道可能再坚持一年就能出成果,但是顶不住压力也只能放弃。

而且这里还有个问题,公司在转型期盈利下降是很正常的,但是股东不管你那么多,只要业绩不佳就让你拿方案,动不动就提那个“成本节约计划”。对高科技公司来说,节约成本那就约等于裁员,裁的还都是那种不挣钱的研发部门,其实就是把未来裁掉了,这种损害是长期性的。而那些小公司没有什么压力,看准方向可以直接 all in,就算走错路,损失也不大,所以在创新方面天然有优势。

说到这儿其实也就清楚了,长期看,没有什么东西是永生的,公司也是一样,总会经历从小到大,再由盛而衰,只不过科技进步缩短了这个过程,让我们肉眼就能看到这种起起伏伏,也许这就是英特尔们的宿命。

慧博财经

微信号【 huiboinfo



慧博财经
慧博投研资讯是国内领先的投资研究报告数据商,专注于挖掘整理海量的研究报告及研报数据!秉承“研究创造价值,智慧博弈财富”的核心理念,服务于国内外百万专业投资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