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战胜市场的真正高手到底在哪儿
财富
2024-12-31 13:00
河北
文章来源:乐聚投资
01
投资股票的首要问题
你能战胜股市吗?对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问,你是不是能够通过股市赚钱。这可能是大多数不熟悉或者刚开始接触股票投资的人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有一定股票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对于是不是能够赚钱这个问题,其答案基本上应该是肯定的。
与赌博不同,股票投资并不是
“
零和游戏
”
。从理论上讲,随着股票市值的增长,每一个投资股票的人都可以赚钱。而从国内、国外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股票市场长期而言,都是保持增长趋势的。因此,不需要你对股票有任何的研究,只要你能够分散地投资于股市,而且长期持有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是能够赚钱的。
如果长期而言,你是能够从股市中的赚钱的,那么你可能就会想到战胜股市问题的第二种含义:你能取得超过股市平均水平的收益吗?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人,你可能会问什么是股市的平均收益水平。这可能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股票投资者所取得的平均收益,也可能是指在这一时期内,所有股票的平均增长水平,或者是股市整体市值的增长幅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以反映股市整体水平的大盘指数,作为衡量股市收益水平的标准。因此,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你能够战胜大盘指数吗?
与是否能够从股市中赚钱不同,我的感觉是,越是投资经验丰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越是缺乏把握。通常,刚刚进入股市的人,对于自己战胜大盘似乎很有信心。否则的话,他
/
她也不会那么充满热情地去阅读各种书籍、杂志、报纸,到处打听信息,时时关注行情了。相反,那些有了相当投资经验的人,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战胜大盘,却是越来越怀疑,越来越缺乏把握。
因为他们从自己的投资经验中发现,要想战胜大盘,实在是非常困难。事实上,很多经验丰富、被人奉为专家的投资者,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要想战胜大盘是不可能的。
不管你是否有意识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对于任何一名正在或准备进行股票投资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应该怎样进行投资。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大盘的话,那么你可以进行股票研究,自己决定如何买卖。否则的话,你就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自己研究股票。
有趣的是,许多人的行动并没有能够贯彻他们的观念。一方面,他们承认自己无法战胜大盘,甚至怀疑有任何人能够战胜大盘,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却仍然孜孜不倦地钻研股票,并乐此不疲。
02
表面自信的投资专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对于那些对自己战胜大盘的能力没有信心、也不准备自己进行投资判断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请别人进行股票投资,譬如投资于由专家理财的投资基金,一是分散投资于所有股票,譬如投资于指数基金。
如果你是请专家为你进行投资,譬如,你是投资于投资基金的话,你肯定是希望你所投资的基金的管理人能够战胜大盘,否则的话,你还不如投资于指数基金。
可是,这些基金管理人真的能够战胜大盘吗?你也许会说,当然啦,这不正是这些人的工作吗?可是,你已经知道了要想战胜大盘的话是非常困难的,真正具有战胜大盘能力的人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你不得不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些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真的能够战胜大盘,他们为什么要来为你服务?
这不是说要贬低基金经理,只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你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管理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一些为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员工。也许他们的工资收入不错,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是具有战胜大盘的能力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们自己进行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将超过他们所取得的工资。
因此,我们很难想象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会愿意为基金管理公司工作。除非:
1
)基金管理公司支付高昂的报酬,超过他们自己进行投资所赚的钱;
2
)自己还缺乏基本的投资本钱;
3
)他们不在乎自己钱赚得多少,而是希望为大家赚钱。
以目前基金管理公司所收取的相对不高的管理费比例来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投资者来说,也就失去了请这些专家的意义了。因为超过大盘的收益中的很大部分是给这些专家拿去了,而你所取得的仍然是与大盘差不多一样的收益率。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些经理人会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很快地赚到他们所需要的本钱,也就不会长久地待在这个行业里。第三种情况的基金经理,我们不能说没有,但相信大家也会同意,肯定是不多的。
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怀疑,像基金经理这样能够轻易请到的专家,其战胜股市大盘的能力同样不容乐观。在大多数情况下,基金经理自己也没有充分的信心。否则的话,他们就会专注于自己的投资,而不会这么轻易地出售自己的这种能力。
03
没人能战胜大盘?
可是,如果连这些我们认为的专家都无法战胜股市大盘的话,又有谁能够呢?确实,很多非常聪明的人相信没有人能够战胜大盘,而且他们给这种观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市场有效假说。所谓市场有效假说,简单地说就是认为股票价格能够有效地反映所有已知的信息,投资者难以通过股票研究来取得超过大盘的收益。
从逻辑上来说,市场有效假说的观点几乎是无懈可击,难以反驳的。因为如果真的有一种战胜股市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快就会被大家学习、模仿,在市场上扩散。而一旦大家都使用这种方法,它的优势也就无法显示,你也就无法用它来战胜大盘了。因此,如果你有一种战胜大盘的方法的话,你就一定不能让别人知道这种方法,而是一个人悄悄地使用。但最终,你的这种出色表现还是会被市场所关注,被研究、被模仿。因此,即使你不认为当前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你或别人仍然有机会战胜大盘。但你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越来越有效,最终使得大家无法战胜大盘。
如果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话,像中国这样历史不长的证券市场,也许还有战胜大盘的机会,但像美国这样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证券市场,应该已经是相当成熟、非常有效了,应该是无法战胜了。可是,美国的证券分析师、基金经理们并不这样认为。
因为如果他们承认股市是有效的,是无法战胜的话,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他们指出,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有一些人确实能够战胜大盘,出名的譬如巴菲特、彼得
·
林奇等。尽管他们也承认要战胜大盘确实不容易,但这些胜利者的存在,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可是,市场有效假说的支持者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些成功的特例看作纯粹是运气的结果。他们指出,由于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如此众多,从概率上讲,出现这样几个成功的例子,一点也不奇怪。但这并不证明他们掌握了战胜大盘的方法,只是他们的运气特别好罢了。而且,即使这些人并不是靠运气,而确实靠的是自己的本领,但这种本领是无法被模仿转移的。因为由于这些人的成功,已经有无数的人努力研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别人却仍然无法战胜大盘。实际上,如果这些人的方法是学得会的话,他们的方法也早就失效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确实有人具有战胜股市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像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你要么有这种能力,要么没有这种能力,但你无法通过学习来掌握这种能力。
实际上,这后一种情况与碰运气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前者说的是买卖股票时运气好,而后者则是说生出来的时候就运气好,天赋异秉罢了。
对于这种观点,大多数的证券专业人士也是无法认同的。因为这同样是说明了他们所学习、使用的各种股票投资分析方法是没有用的。经过与多年支持市场有效假说的经济学家的争辩后,在最近几年里,他们终于在学术界里找到了盟友。这些被称为
“
行为金融学
”
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性。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人有明显的从众心理。
04
投资专家的救星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请一位接受试验的人与另外几个人一起进入试验室,并给他们看画在一张纸上的两条直线,让他们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一样长。
这位接受试验的人并不知道另外的几个人是研究人员事先安排的,而以为他们和他一样,也是来接受试验的。画在纸上的两条直线中,有一条实际上明显地要短一些,但是,研究人员却让另外的几个人都坚持说它们一样长。当最后让这位接受试验者来判断时,他也认为它们是一样长。
也许你会认为他是因为别人都说一样长,他怕出丑也就跟着说一样长。但实际上,他是真地认为他们一样长。也就是说,不是别人的观点使他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别人的观点影响了他的观点与判断。
对于人的这种行为现象,市场有效假说是无法容忍的。如果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是基于理性分析,而是被别人意见影响的话,这个市场就不可能有效。但是,这种现象对任何参与过股票投资的人来说,绝对不会陌生。
以最近的网络股泡沫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不需要天才,只需要稍微进行一些理智的分析,就能够看到这些网络股的价格是高得离谱了。可是,仍然还是有这么多的人会不断追捧,唯一的解释就是从众心理。
研究人员发现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捐赠效应
”
。也就说,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对它的价值评估会因为是否拥有它而改变。
研究人员曾经把一个班级里的大学生随机地分成两组,送给其中一组中的学生每人一枝圆珠笔。大家都知道这枝笔在学校的商场里是卖
5
元钱。然后研究人员让得到笔的同学开出一个价格,相当于卖价。如果让他放弃这枝笔的话,他最少要得到多少钱的补偿。同时,让没有得到笔的同学开出一个价格,相当于买价。如果把这枝笔给他的话,最高愿意出多少价格。
研究人员发现,有笔的学生开出的卖价几乎都是接近
5
元,而没笔的学生开出的买价只有
2
元左右。而且,当重新再做实验,让原来没笔的学生得到笔并开出卖价,让原来有笔的学生没有笔而开出买价时,卖价仍然是
5
元,买价仍然是
2
元。也就是说,同样的人对于同一枝笔的估价,当他拥有这枝笔时对它的估价是
5
元,而当他不拥有这枝笔时对它的估价只有
2
元。
很明显,从理性的角度讲,这种估价方式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你认为这枝笔价值
5
元的话,那么对你来说,是拥有这枝笔还是拥有
5
元钱,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你对它的价值判断是不应该受到是否拥有它的影响的,你是否拥有这枝笔的事实,也不应该改变这枝笔本身的价值的。
同样的,这一现象可以让经济学家搔破头皮,但对投资者来说却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次你对股市的判断是受到你自己持仓情况的影响?有多少次由于你固有的多头或空头思维,没有能够注意越来越明显的相反的信号,并及时地做出反应?
尽管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显示了人的行为并不如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理性,但随着这些现象的发现,这些不理性的因素的逐渐消失,股市会不会重新变得有效呢?也许不会。
05
要理性投资还是本能反应
很多投资者对于自己因为心理素质原因而遭受投资损失,总是感到很苦恼,甚至会有一种气愤。
因为在大多数人看到,理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正常人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而冲动、感情用事、从众心理,是一些思维能力上的缺陷,是每一个正常人所应该、而且能够避免的。缺乏理性的行为,反映了心理素质上的某种缺陷。可是,如果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我们看来是应该去除的这些心理素质上的缺陷,却正是每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特点。
从小我们就从生物课上看到从单细胞到鱼、到两栖动物、到脊椎动物、到猿、到人这样的进化过程,似乎人的产生,思维能力的出现,就是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但是进化过程本身是没有目标与方向的,进化的唯一准则就是适者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认为人比其他动物,譬如老虎、蚂蚁等更高级,是没有依据的。每一种今天仍然存在的生物,从进化的角度讲,都是胜利者。只不过老虎的专长在于牙齿和爪子,而人的专长是头脑。
因此,人的思维能力,只不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能力。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推理、计算,因为这种能力帮助了我们的先人在充满危险与竞争的世界中生存、繁衍。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觉得缺乏理性、应该改变的行为特点,譬如从众心理、捐赠效应等,也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先人生存、繁衍。否则的话,这些特点就不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至今。
可以想见,当我们的先人生活在丛林中时,如果他看到一大帮人在朝某个方向飞奔的话,对他来说最佳的决策就是马上跟着他们飞奔。如果是一个理性的巴菲特猿人,就要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飞奔,是不是要跟着他们跑,那么,还没等他研究完,他就可能已经被老虎给吃了。同样的人,如果他看到别人都把看上去很好的苹果扔到河里不吃的话,他最好也不要吃。否则的话,他就很可能中毒死亡。
因此,对于我们的先人来说,本能地遵守这样一条准则:做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不要做大多数人不做的事情,明显地增加了他的生存机会,也就增加了把他的这种本能传给其后代,并扩散的机会。
因此,可以想见,几乎任何一种人类的本能反应、心理特点,不管现在看来多么不合理、缺乏理性,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在今天,这些本能在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有用的。当你坐在房间里,听到别人叫
“
着火
”
的时候,即使你没看到火,没闻到烟,你还是先跑出去比较好。而不是研究分析一下是谁在叫,是不是真的着火了。
这些心理特点、行为本能之所以会成为我们股票投资上的障碍,是因为股票与股票市场只是人类最近的发明,人类的进化过程没有来得及对这些新发明做出反应。如果我们规定每个人生育后代的能力,取决于他
/
她在股票投资上的表现的话,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成为巴菲特。
由于我们没有这样的规定,可以想见,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所谓非理性的行为特点都会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尽管人们能够发现这些问题,但由于人类本身思维、行为能力的限制,仍然无法纠正这些问题。从众心理、捐赠效应、过度反应等现象,始终会存在下去,股票市场也就无法真正地有效。
06
真正的高手在哪儿?
可是,如果这种行为上的偏差是人类固有的特点的话,即使我们知道市场不是有效的,但由于受到自身的限制,我们仍然无法利用市场的这种无效。也就是说,我们尽管可以看到股市不是不可战胜的,但由于我们自身能力的限制,我们却仍然无法打败它。
不过,投资股票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一些人试图利用高科技来对抗人性的弱点。他们把自己的投资策略编成电脑程序,只要股价达到他们事先确定的买卖点,就由电脑自动执行买卖操作,这样就避免了自己情绪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目前国际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机构投资者采用了这种所谓
“
程序交易
”
的方式,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但是,这种程序交易方式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股票投资所涉及的众多问题,很难把所有这些因素都以定量的形式确定下来编成程序。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莫测,在一些情况下,可能确实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调整原先的策略。如果完全交由电脑,根据事先确定的程序进行交易的话,就无法进行这样的调整了。因此,尽管程序交易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不是万能的。
那么,如果高科技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的话,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呢?也许未必。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最成功的投资者的特点的话,我们通常会发现他们对于股市的热情似乎超越了单纯的赚钱目的。
他们可以说是把股票投资当作了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他们对于正确的投资方法的追求,似乎超越了对金钱的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得他们能够摆脱心理因素的干扰,不管其他投资者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
从这里,也许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战胜股市的道路,那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度地关心自己是亏钱还是赚钱,而是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否正确上。
正是当我们越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会亏多少钱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力越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无法保持理智的思考。因此,你越不急于从股市中赚钱,你就越具有战胜股市的可能。但是,要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如果你不想赚钱的话,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参与股市。
这也是为什么股市中巴菲特这样的人很少的原因。因为真正能够战胜股市的人,可能并不在股市中,而是在研究西夏的文字,或者是在亚马逊探险。
慧博财经
微信号【
huiboinfo
】
慧博财经
慧博投研资讯是国内领先的投资研究报告数据商,专注于挖掘整理海量的研究报告及研报数据!秉承“研究创造价值,智慧博弈财富”的核心理念,服务于国内外百万专业投资者!
最新文章
投资大师们如何“从0到1”
脑机接口行业深度:市场现状、发展展望、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特朗普百日新政展望,概览篇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5年1月3日)
伟大的投资者与众不同的十个特质
哪些能力是优秀投资者的标志?
2025利率,大风大浪大鱼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5年1月2日)
唯有清晰思考,才能认识投资真谛
战胜市场的真正高手到底在哪儿
2025,宽货币更进一步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31日)
多读点历史,少做点预测
胜率优先的极值投资之道
2025,财政的扩张与节奏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30日)
从投资到人生,查理芒格语录(上)
从投资到人生,查理芒格语录(下)
2025年财政展望:转型中的“货币”财政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7日)
要想提升投资能力 先避开先入为主的偏见陷阱
半导体材料行业深度: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A股资金结构分析框架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6日)
投资还是投机 | 精品!
ASIC行业深度:市场前景、规模预测、云厂商布局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2025年度展望:中观行业,利润周期重启,库存周期弱化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5日)
从赌场看投资中人性的弱点
谷子经济深度:驱动因素、发展展望、产业链分析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
回稳有望:2024年房地产形势总结与2025年展望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4日)
投资必须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坚持常识,形成直觉性判断,培养投资感觉
2025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低价破局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3日)
为什么股市没有永远的赢家?
思想的多样性: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降息踩刹车等于美股踩刹车?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20日)
季节虽多变,但机会随时都有 | 纽伯格
机器人电子皮肤之柔性传感器行业深度:技术方向、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日本养老金都投些什么?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19日)
硅谷之王的没落,大公司的宿命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行业深度:主流技术、方案选择、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积极财政,发力哪些方向?
每日研报人气榜(2024年12月18日)
索罗斯的经典投资名言
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市场现状、产业化分析、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