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薄命司见到的第一个判词是晴雯,为什么不是钗黛第一呢?

文化   文化   2024-11-29 15:47   山西  
文|爱上红楼

编辑|爱上红楼

在太虚幻境中,贾宝玉轻轻掀开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扉页,首当其冲映入眼帘的,是晴雯那幅寓意深长的图谶,以及紧随其后的判词。这一幕,不禁引人深思:为何晴雯的判词会成为宝玉在薄命司遇见的第一份命运启示?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如同璀璨星辰,各自在薄命司的名录上熠熠生辉,而晴雯,这位性情刚烈、命运多舛的女子,竟占据了又副册的首要位置。紧随晴雯之后,是同样身为丫鬟的袭人,她们二人的图谶与判词,共同构成了又副册的核心内容。再往下,则是副册之首的香菱,她的命运轨迹同样引人关注。直至此刻,宝玉才缓缓触及到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神秘面纱,以及与之相伴的红楼梦曲,那是属于更高阶层的贵族女子的命运交响。

面对正册的庄严,宝玉心生疑惑,为何金陵城中女子众多,却只选取了十二位作为代表?警幻仙姑以冷静而深邃的目光回应道:“贵省女子虽众,然择其紧要者录之;余者,或为庸常,或为次要,皆无册可录。”这里的“紧要者”,无疑是对正册女子身份与地位的高度概括,她们不仅是上层社会的缩影,更是小说家笔下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警幻仙姑进一步解释,又副册与副册的女子,虽在出身、才华、气质上稍逊于正册,但她们的故事同样扣人心弦。宝玉听后,不由自主地翻开了又副册,晴雯的画像与判词跃然纸上,她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这场命运盛宴的开场嘉宾。

晴雯的纯真与清冽,与荣国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她至死保持的清白之身,更是让她在众多女子中独树一帜。相比之下,金陵十二钗正册末位的秦可卿,因违背伦理道德而背负骂名,其命运轨迹与晴雯形成了鲜明反差,从清纯到堕落的对比,无疑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晴雯、袭人、香菱这三位先出场的女子,并未享有红楼梦曲的殊荣,她们的故事主要通过图谶与判词来呈现。这种安排,不仅体现了小说家对正册女子的特别关注,也巧妙地构建了从低到高、逐渐进阶的叙事结构。晴雯作为开篇的第一抹亮色,她的出现如同登山之初的新鲜风景,引人入胜。随着故事的深入,读者仿佛随着宝玉一同攀登,视野逐渐开阔,所遇见的女子也愈发高贵与复杂。

将晴雯置于首位,不仅是为了凸显其独特的个性与命运,更是小说家精心布局的结果。这样的安排,使得晴雯等丫鬟侍妾的形象更加鲜明,与正册女子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阶层与命运的不平等。同时,晴雯的提前出场,也为她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讨论,成为历代批评家与理论家研究的焦点。

然而,这种排序方式也引发了关于女子地位不平等的思考。尽管金陵十二钗的上中下排位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体现,但小说家却将身世不明的晴雯置于首位,这既是对人性的悲悯,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阴阳二界并无二致的观念下,无论是贵族女子还是丫鬟侍妾,都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与悲剧的宿命。即便是运旺时盛的贾宝玉,也无法逃脱世事轮回的规律,众生平等,无一例外。

警幻仙姑之所以选择以世俗之见来排位金陵十二钗,或许正是为了揭示这一深刻的社会现实。在阴阳二界,人皆分三六九等,但无论身份如何,命运总是充满变数,悲剧的色彩始终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晴雯的出场,不仅是小说叙事的需要,更是对人性、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与反思。



1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

6.《红楼梦》:是谁害死了林黛玉?原来是她,说出来真无法让人相信






爱上红楼
看红楼,学红楼,爱上红楼,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