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爱上红楼
尽管《红楼梦》未能完整传世,但前八十回中已巧妙铺设了众多人物命运的线索。例如,袭人终将归宿于蒋玉菡,迎春悲惨地遭遇虐待致死,林红玉与贾芸喜结连理,这些结局都较为明确。相比之下,李纨的最终命运却显得扑朔迷离。
在第五回中,贾宝玉于梦境中窥见了预示李纨命运的红楼梦曲,前半部分歌词直白地描述了李纨年轻守寡后的孤寂生活,以及后来虽获殊荣却难逃命运无常的悲哀。许多人认为“性命无常”指的是李纨本人短命,但依据后续歌词,实则指她的儿子贾兰在功成名就时骤然离世。中年丧子,人生之痛莫过于此,而作者却似乎对李纨并无同情,反而指责她未“积阴骘”以造福儿孙,招致报应。
那么,李纨究竟犯了何错?纵观前八十回,她的行为并无大错。因此,所谓的“错事”应发生在八十回之后。作为一位弱女子,她不可能犯下大恶,但可能在力所能及之时冷漠以对,无视他人死活。
巧合的是,书中明确提到一人会因亲人算计而陷入绝境,此人便是巧姐。根据多处线索,巧姐后来落入烟花之地,而幕后黑手正是她的亲人。有人推测是舅舅王仁与贾府某子弟,但细思极恐,王仁与贾府子孙鲜有交集,且贾府衰败后,众人自顾不暇,谁还会关注巧姐?因此,更可能是王仁单独行动,而所谓的“奸兄”则是对贾兰的一种隐喻,或许他以某种方式间接伤害了巧姐。
当巧姐身陷困境,拥有丰厚私蓄的李纨本有能力施以援手,却在关键时刻退缩。贾兰表面答应相助,实则食言,母子俩因不舍钱财而任由侄女沉沦。这正如巧姐的红楼梦曲所言:“爱钱财,忘骨肉”。幸得刘姥姥相救,巧姐才得以脱困。
李纨因吝啬而漠视亲人安危,受到作者严厉批评。然而,她为何如此冷漠?难道仅仅是为了避免晚年贫困吗?显然,这并非唯一原因。李纨的吝啬确实令人诟病,她参与诗社时从未慷慨解囊,甚至涉嫌私吞费用。但仅仅因为吝啬就眼睁睁看着侄女陷入困境,似乎也不合情理。除非她对巧姐毫无感情,甚至心生嫌恶,而这种情绪源于她对王熙凤的憎恨。
探究李纨对王熙凤深重的憎恶之源,以及她为何能对王熙凤之女巧姐如此冷漠,贾母的一席话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线索。
在《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中,贾母提议为王熙凤庆祝生日并凑份子,当李纨提出自己愿出十二两银子时,贾母连忙阻止,称她“寡妇失业”,无需出钱,自己代为承担。贾母频繁使用“寡妇失业”一词形容李纨,而王熙凤也曾借此调侃。值得注意的是,在《红楼梦》中,寡妇众多,但仅李纨被冠以“失业”之名,这背后隐藏着深意。显然,“寡妇”与“失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指向了李纨遭受的双重打击:丈夫贾珠去世后,原本应由她继承的管家权被王熙凤取而代之。
按照常理,作为贾政一脉的李纨应是管家权的合法继承人,而王熙凤作为贾赦一系,本无权插手荣府事务。然而,王夫人却将这一权力交给了王熙凤,这无疑是对李纨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李纨并非表面上的“死灰槁木”,她内心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被剥夺的愤怒。
在第二十七回中,王熙凤对伶俐的林红玉产生好感,欲认其为干女儿,却遭林红玉拒绝。此时,李纨在一旁揭示了林红玉的真实身份——管家林之孝之女。这一细节表明,李纨对荣府事务了如指掌,对王熙凤的动向更是心知肚明。
更在贾府陷入困境时,贾琏夫妇因资金短缺而一筹莫展,最终求助于鸳鸯,偷运贾母的一箱物品典当以应急。而这一幕,早在第三十八回的螃蟹宴上就被李纨所预见。她夸赞鸳鸯对贾母物品的熟知程度,暗示了王熙凤对这些财物的觊觎和操控。李纨的慧眼如炬,无疑让她对王熙凤的野心和算计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李纨内心充满了对王熙凤抢走自己权力的不甘和嫉妒。而王熙凤同样对李纨心存不满,同为孙媳妇,李纨的月钱是她的几倍,还能享受“收租子”的待遇,年例更是上上之选,而王熙凤为了筹集银子,不得不冒险放高利贷。这种相互嫉妒和矛盾,让李纨对王熙凤的憎恶日益加深。
所以,当王熙凤陷入困境时,李纨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对王熙凤之女巧姐也见死不救。这种冷漠和残忍,正是源于她对王熙凤的深深憎恶和对权力被夺的愤怒。李纨和王熙凤之间的“如冰水好空相妒”,最终导致了无数矛盾的产生,也让李纨在王熙凤落难时,选择了袖手旁观,甚至对无辜的巧姐也毫不留情。
1. 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