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元春为什么厌恶林黛玉?元春对这个小戏子的态度暴露了她的心思

文化   文化   2024-12-05 15:43   山西  
文|爱上红楼

编辑|爱上红楼

在《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贯穿并滋养着这部鸿篇巨制。在荣国府邸中,两大情感阵营的对峙尤为引人注目:一方以贾母为精神领袖,她坚定不移地站在宝玉与黛玉“木石前盟”的纯真爱情一边。

而另一方则以王夫人为核心,她极力推崇宝玉与宝钗“金玉良缘”的宿命结合,视之为家族荣耀的象征。这两股力量在漫长的岁月里,维持着一种既微妙又紧张的平衡状态,仿佛是两股力量在暗中较量,谁也不愿轻易让步。

然而,这一微妙的平衡因元春的荣归故里而被悄然撼动。元春,这位贾宝玉的亲姐姐,同时也是宫中备受尊崇的贤德妃,她的归来无疑为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她因册封为贤凤藻宫之主、加冕贤德妃而得以短暂归宁之时,其一言一行都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牵动着荣国府每一个人的心。

那么,这位身份显赫的贵妃,对于初次谋面的表妹林黛玉,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情感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第十八回的细腻笔触中,捕捉到一丝微妙的线索。

正值上元佳节,贾府上下满怀期待,终于迎来了元春省亲这一盛大的庆典。为了迎接这位尊贵的客人,贾府上下早已筹备得无微不至,就连省亲别院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的雕琢与布置,力求完美。贾政更是广邀文人雅士,包括自己的爱子贾宝玉,一同为省亲别院题写匾额与对联,以期增添更多的文化气息与雅致韵味。

在元春游览完毕,审阅诸多匾额之时,她亲自对几处进行了修改,尤其是将“怡红院”的匾额从“红香绿玉”改为了“怡红快绿”,巧妙地避开了“香、玉”二字。这一改动,在宝玉后来入住怡红院后,更显得意味深长,仿佛是作者精心布局的一个伏笔,预示着某种命运的暗示。

“香、玉”二字的消失,与《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宝玉对黛玉讲述的耗子精故事形成了有趣的呼应。在这个充满智慧与趣味的故事里,“香芋”被巧妙地隐喻为“香玉”,暗指林黛玉这位出身名门的小姐。而元春在匾额上的改动,似乎也在无声地传递着她对林黛玉某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那么,为何元春会对这位初次见面的表妹产生这样的情感呢?这或许与她对宝玉才华的考验有关。作为一位精通诗书的贵妃,元春对宝玉的学业寄予厚望,她希望通过作诗这一方式,来检验宝玉的真实才学。

然而,在这场考验中,林黛玉却意外地介入其中,她代宝玉完成了其中一首诗——“杏帘在望”,且这首诗深得元春赞赏,被誉为四首中的上乘之作。

对于林黛玉的这一举动,元春或许早已洞察秋毫。毕竟,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她不难分辨出宝玉与黛玉诗作之间的风格差异。因此,对于林黛玉这种“越权代劳”的行为,元春心中难免产生了一丝不悦与抵触。

这种情绪在后来元春听戏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当教习按照贵妃的旨意安排龄官唱《游园》、《惊梦》时,龄官却任性地选择了《相约》、《相骂》两出戏。面对龄官的倔强与不羁,元春虽然表现出了大度与宽容,但她的内心或许也在暗自感慨:这位年轻女子的性格与林黛玉何其相似,都是那样的倔强与独立。

龄官的扮相与性格,无疑让元春想起了林黛玉,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对林黛玉的某种看法。或许,在元春看来,林黛玉的才情虽高,但她的性格与行事作风却与荣国府的传统礼教与家族规矩格格不入。因此,即便是在家族内部坚定支持“木石前盟”的贾母面前,元春也始终无法对林黛玉产生真正的共鸣与亲近。

元春对林黛玉的这种抵触情绪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源于她对林黛玉性格与行事作风的深刻洞察与理性分析。这种抵触情绪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她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荣国府内部的权力结构与情感走向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它如同一股暗流,在荣国府这座深宅大院中悄然涌动,为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与层次感。



1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

6.《红楼梦》:是谁害死了林黛玉?原来是她,说出来真无法让人相信






爱上红楼
看红楼,学红楼,爱上红楼,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