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爱上红楼
在《红楼梦》中,贾家三小姐探春被描绘为一位近乎完美的角色,是清代评点家眼中与宝黛并重、以事论之的正人之一。探春的能力之强,脂砚斋的批注中已有明证。
在第二十二回的灯谜游戏中,探春所制灯谜谜底为风筝,这一谜底被解读为她未来远嫁的预兆,暗示若她未远离家族,或许能阻止家族衰败后子孙流散的命运,令人深感悲叹。
尽管探春出身于一个充满纷争的家庭,她的亲妈赵姨娘和亲弟弟贾环皆非善茬,但探春在他们心中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由于曹雪芹高超的留白技巧,读者在初读时往往觉得探春在家族中处于弱势,常被这对母子拖累。例如,探春为宝玉做鞋,赵姨娘便抱怨她偏心;在处理舅舅赵国基的丧银时,探春秉公办理,赵姨娘却大闹一场,气得探春泪流满面。
然而,深入分析这些情节,我们会发现探春在家族关系中实际上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贾环在第二十回中的言行便透露出他对探春的敬畏。他因莺儿评价其品行不如宝玉而哭泣,并直言自己因非嫡出而受欺负,这反映出贾家兄弟间普遍存在的敬畏兄长之风,而探春作为姐姐,在贾环心中自然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在第三十三回中,贾环在父亲贾政面前诽谤宝玉时,称呼宝玉为“宝玉哥哥”,以示孝悌;而在无人之时,则直呼其名,表现出对宝玉的不满。相比之下,贾环在面对探春时,总是恭敬地称呼她为“三姐姐”。这一称呼在第六十回中得到了体现,当赵姨娘让贾环去怡红院找茬时,贾环不敢违抗探春的意愿,甚至以探春为挡箭牌,足见他对探春的敬畏与依赖。
在《红楼梦》中,贾环的自幼在赵姨娘的影响下,贾环被迫卷入了诸多不明智的行为之中。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世事的洞明,他开始意识到母亲行事的不妥,同时也逐渐理解了姐姐探春诸多决策的深意。这两种意识的觉醒,几乎是同步发生的。
当赵姨娘试图怂恿贾环去怡红院找芳官麻烦时,贾环的回应显露了他的主子意识——他深知身为主子,不应与奴才斤斤计较。这种观念,无疑与探春的观点不谋而合。
后文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贾环判断的准确性。赵姨娘因一包茉莉粉大闹怡红院,场面一度失控,连尤氏、李纨都束手无策。然而,探春的出现,却如定海神针般迅速平息了风波。她一番言辞恳切、逻辑严密的话语,不仅提醒赵姨娘注意身份,不要自降身价,还指出了赵姨娘被挑唆的事实,最后更搬出王夫人来压阵,使得赵姨娘不得不收敛脾气,悻悻而归。
探春的话语,既是对赵姨娘的教诲,也是对贾环之前拒绝赵姨娘挑唆的肯定。这对姐弟,在某种程度上,已达成了共识。探春不仅看穿了赵姨娘的被挑唆,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应对能力,展现了她在家中的权威地位。
尽管母子三人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并未因此断绝往来。探春,以其智慧和勇气,成为了这个混乱家庭中的“家长”。贾环敬畏这位三姐姐,而赵姨娘虽然对探春有所不满,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处处依赖着这个女儿。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下,探春依然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将家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她的权力毕竟受命于王夫人,未能获得彻底的自主权。因此,贾家的改革只能以一种零敲碎打的形式进行,最终注定了失败的命运。但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探春本人,而在于贾家这个大家族根深蒂固的积弊。探春虽有心改革,却无力回天,她的遭遇,无疑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写照。
1. 尤二姐劝尤三姐嫁宝玉,小门户的脑子像核桃,谁给她的勇气?
2. 薛宝钗在贾府已经众叛亲离,曹雪芹咋不明写?给足面子让她自己走
3. 黛玉死亡之谜一:皇帝赐婚北静王林黛玉,成为逼死黛玉的最后稻草
4.红楼梦里,有一个男人在暗地里护着黛玉,比贾母、宝玉还用心
5. 红楼梦:贾府除夕宴,男人有11个,最重要4人不见,不祥之兆